少数民族文化 - 范文中心

少数民族文化

06/07

山西大学附中二轮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专题四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多样文化

1.图为鼓浪屿文化遗产形象标识,它通过鼓浪屿特色的三大元素,日光岩、八卦楼

和钢琴的剪影,将鼓浪屿清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浓缩于一方画面之中。行走于依山而筑的古老街巷,娇艳优雅的粉墙红瓦,历史的气息沁人心脾;悠扬缭绕的古韵琴声,轻述着多少历史瞬间和美丽故事。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鼓浪屿,至今留存千余幢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中外文化在这里跨越地域与现实的困境,多种文化超乎寻常的融合,造就了鼓浪屿独特的魅力。而如今,年久失修的老建筑,使得鼓浪屿的人文特色日渐消退;旅游商业的过度开发,人满为患的景区压力,给鼓浪屿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如何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神韵”,延续中外文化交融特色,焕发鼓浪屿新的魅力和风采成了人们的期盼。

(1)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角度,说明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神韵”,延续中外文化交

融特色的理(6分)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

不可缺少的色彩,鼓浪屿是中外融合的产物,还原神韵有利于中外文化的借鉴、繁荣。(3分)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鼓浪屿是人类共同财富,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3分)也可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重要要求)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政府保护鼓浪屿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6分)

济手段,价格机制,控制鼓浪屿的游客总量;通过法律手段,加强文化遗产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打击破坏鼓浪屿文化环境的不法行为;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鼓浪屿的旅游管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视鼓浪屿的生态和人文保护。(任意两点得6分)

2. 材料二 作为世界上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亿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这些民族丰富的原生态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到保护和发扬,在每年的雪顿节期间与其他歌舞、话剧相映生辉,使雪顿节成为藏族欢乐喜庆的综合艺术节。如今,侗族大歌、新疆木卡姆、鄂伦春桦树皮制作,蒙古族的“那达慕”,回、维吾尔等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壮族等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达斡尔族的哈尼卡纸人等传统技艺重新焕发生机,传统节庆活动得到大力传承和弘扬。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积极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10分) 38.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4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分)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通过经济手段,加大对鼓浪屿保护的财政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和完善历史建筑;通过经

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分)

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与外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普通话日益普遍。

运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少数民族怎样才能在学习使用普通话过程中保持本民族语言特色?(10分)

34. (1)少数民族语言是一种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具体表现形式。(1分)

(2)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少数民族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语言,同时不盲目排斥普通话。(3分)

(3)文化的发展需要与其它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普通话时,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和利用普通话的精髓,又要保持少数民族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3分)

(4)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少数民族语言发展要立足改革开放的实践,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汲取其它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民族语言的新辉煌。(3分)

4.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分)。要加强民族团结就要开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各种活动增进各民族人民团结的感情(1分)。②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1分)。要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分)。③要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1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分)。④要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1分),教育公民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分)。⑤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1分),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每点1分,答出6点即可得6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5. .材料一:近年来,丽江、平遥等古城倍受游客青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的地区受其启发,也投入巨资,在现存历史遗迹基础上大拆大建,完全复建一座古城。

材料二:有专家认为,复建古城的初衷应是文物保护和利用,不能只把拉动经济增长作为目的。如果复建的古城表面上宏伟、漂亮,但破坏了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失去了文化底蕴和内涵,游客是不喜欢去看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复建古城。(5分)

30. ①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应当继承。(1分)保护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非常重要,不

能在大拆大建中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1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分)复建古城应努力实现“重现文物”的初衷,这对当地经济发展会有促进作用;反之,投资都可能收不回来。(1分)所以,地方政府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1分)

6. 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这一观点作简要评析。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西方节日在我国日益流行,而商业炒作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分)传统节日时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我们要传承传统节日,增强民族凝聚力,(2分)对于西方节日,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盲目照搬,(2分)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开封举办清明文化节活动,是为了传承清明文化,进一步丰富其内涵。(4分)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开封将清明文化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4分)

20、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秦汉之古朴、魏晋之风韵、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这告诉我们进行书法艺术创新应该 B

A 、兼收并蓄,汲取各家特色、组合为一 B、取其精华,融合各家所长、推陈出新

C 、去其糟粕,摒弃各家特点、革故鼎新 D、相互否定,发现各家不足、重铸辉煌

24. “活”文化,在历史中如同一方泉眼,不停的喷涌出新鲜的清泉,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 A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②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③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④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2. 看美国职业篮球赛、吃意大利披萨、穿日韩流行衣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见,我们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要 B

A .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进文化全球化

B.克服“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C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大力推广外来文化,优先发展西方文化

4.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

视野、相互借鉴, 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这表明 B

A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B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C .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D .世界各国人民都应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A. 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B.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C. 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潮汕文化与共存于同一地域内的客家文化不同,它既有本地原住民文化的深厚根基,又有中原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A. 潮汕文化比周边其他文化更先进B. 多民族混居地区的文化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C. 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D. 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汉族文化的发展过程

对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庆长假期间可谓喜事连连,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关于随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随礼是传统习俗,我们要积极响应,用于传承

B. 随礼是传统文化,我们要大胆改革、敢于抛弃

C. 随礼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 随礼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将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其实人们,要做到文化自觉就必须 D

A. 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 反对西化 展望未来

B.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兼容并包 创新发展

C. 推陈出新 求同存异 以我为主 引领风尚

D. 履行责任 服务大众 继承传统 展望未来

28.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是中国建筑师王澍,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用现代空间和建筑体量诠释传统文化中的空间和意境。这说明,扎根于历史背景、具有世界性的建筑是 D

①时尚和流行的对立统一 ②发展与回归的对立统一

③传统和现代的对立统一 ④批判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回顾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回答6、7题

6.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主要在于引进了国外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意、运营模式,同时也进行了本土化的再次包装和创作,因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文化创新必须

A. 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B. 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C. 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关内容

  • 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法律保护研究
    经济法 带 贵州 民族文化产业 的法律保 护研 究 龚 昌菊 ( 州民族 学院研究生院 贵 贵州贵 阳 502 ) ' 505 摘 要: 文化产业是文化 与经济 结合 的产物 ,是朝阳产业 .文化产业 已成为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重 ...
  • [共有家园]模式与互动: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The Pattern and Interation: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s Spiritual Home [作者介绍]马伟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 民族学博士论文选题
    民族学 序号 中文题名 1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 2 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 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 4 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 5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6 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7 ...
  •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问题
    撰稿: WebMaster 发表于:2008-10-28 15:14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 ...
  •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
    第31卷第4期2011年7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Vol. 31No. 4July. 2011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 12 闫艺,孙世明 * ( ...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人教版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的反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特殊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的 ...
  •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总说: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合称为文化传承.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继承性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 ...
  • 少数民族建筑
    竹民俗:云南少数民族竹楼建筑 竹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德昂族.哈尼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等聚居区,竹楼是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 竹楼是采用干 ...
  • 论环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与环境 <辞海>(1979年版)指出:"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社会 ...
  • 尊重文化多样性郑圆圆
    尊重文化多样性 郑园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20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这是国际社会捍卫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意味着文化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