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性 - 范文中心

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性

04/13

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性

□李炜1任芳2

(1.2. 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四川成都

610021)

摘要: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特性的认识与研究,关系到中国古典舞在舞动技术层面、舞动风训练实质和教学规律,因此,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古典舞基本格韵律层面的训练指向、

“基本”,二是“功”来展开;应当始终把极富民族舞蹈风格韵功训练的特性的把握,应当紧紧抓住一是律特色的“拧倾仰俯”的动态、“闪转腾挪”的动势和“逆向起动”的舞动运行规律融汇贯通在基本功的训练之中。

关键词:基本功;训练特性;拧倾仰俯;闪转腾挪;逆向起动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3-0131-03

中国古典舞,是兴盛与活跃在当代中国舞坛的主干舞种。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性研究,关系到舞蹈教育在当下中国艺术教育制度下所涵盖的、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中专的教学质量;关系到中国古典舞在舞动技术层教面,舞动风格韵律层面的训练功能、学本质的研究;关系到对舞者培养质量本文所论及的中国古典舞基本的实现。

功训练的特性,集中在舞蹈教学训练的前提下,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性、基本功所涵盖的中国古典舞风格韵律特性和在功能性、韵律性两者基础上合成、提升起来的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给予阐述,期望能对普遍兴起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与训练,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讨论。

含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体系在技术训练层面上的内容与特性。

(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基本”

首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所关动涉到的问题,便是舞者在静态站立、态行走时的身体形态,以及由站立和行走所汇集成的舞动时的身体形态。“站立讲究子午相,收腹立背形神扬,松膝”这句话立腰横拧走,行如风来站像将。归纳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所应有的舞者的身体形态。其中,“收腹立背”和“站立讲究子午相”是对体态最为基本和重要的要求与规范。前者“收腹立背”要求规范舞者的体态,而后者“站立讲究子午相”既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含蓄”的表现特性,也包含了对舞者在静态舞姿造型时的动作位置的要求与规范;“松膝立腰横拧走,行如风来站像将。”既反映出中国古典舞在舞动时的形态特性和动态用力要求,又表现出中国古典舞在舞动时的用力方法、用力方式和形、神相统一的表现特性。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所要培养与树立起舞者的身体形态,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正确的身体形态所需要的正确的身体重心支撑方式。就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而言,其身体舞动时正确的重心支撑方式,一是在站立形态和静态舞姿的舞动过程中(如基本功训练时的“控制训练”)其身体重心的支撑形式要求是前移,支撑点与位置一般要求将其移至前脚掌上(包括单、双腿支撑方式)。二是在舞动过程中,集中反映在跳跃、旋转、翻身技术动作的完成上和行走、站立、跑动的舞蹈运行过程中,其身体重心的支撑方式主要仍旧是前置,并总体上表现出将身体重心位置的支撑点放置在前脚掌上。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基本”,还包含了在训练中应树立起舞者准确而清晰的舞姿动作的位置和“起、行、止”运行路线。

无论是从身体功能训练的角度,还是从技术技巧的角度和风格韵律性的角度,舞姿动作在形成时所显示出的准

一、厘清中国古典舞的“基

本”和中国古典舞的“功”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包含的内容一是“基本”,二是“功”。我们认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基本”,实质上包

收稿日期:2011-01-15

作者简介:李炜(1956-),男,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任芳(1955-),女,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

131

确度、清晰度,都表明着这一舞种自身典舞的舞者在完成、展现它那令人目的成熟程度。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所涵盖眩、常人难以企及的高超技艺之时,实的所有教材动作,亦是如此。中国古典质上就是在赞赏舞者所拥有的“功”。因舞基本功训练就是通过每天大量而不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训练的一个间断的训练,帮助舞者树立起该舞种所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日复一日、年复需要的动作记忆。这一动作记忆,包含一年长期而不间断的训练去“练功”。这了每个舞姿动作所应有的舞姿形态,如个

“功”就是中国古典舞所需要的身体平转的舞姿形态是需要在半脚尖踮立柔韧度,就是中国古典舞所拥有的多种八字位的形态上完成的,包含了舞姿动多样的跳跃、翻腾、旋转技术,也因此,作所应有的四肢、

躯干、头的位置、方向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练功”,既成等内容。如双山膀丁字步舞姿的完成,为它的首要任务,也成为它教学训练的就应该准确而清晰地将脚下的“丁字特性所在。

步”

的方向站位在左脚朝向8点,右脚朝中国古典舞对身体的柔韧度要求向2点,而左脚和右脚间的位置,恰好是非常高的。基本功训练,就是通过长将左脚以脚跟紧贴于右脚的脚弓之处。期而科学的训练,将人体各部位的关节这样的一个动作方向和动作位置,无论韧带拉伸到常人难以想象和企及的幅是在行云流水的舞动之后,还是在急速度,它通过压、踢、搬、耗等训练方式,包翻卷腾跃的停顿之中,均要求呈现出它括使用弹力带等外力的借助,成为基本的准确度和清晰性,而不允许它有丝毫功训练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内容。柔的含混。

所谓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韧度训练(软开度)抓得是紧还是松、成的“基本”,便通过训练中所赖以建立起效是好还是差,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来的这一“动作记忆”,达到和实现它的功训练是否“练功”的检验尺度。

训练目的。

较之于世界上诸多民族舞蹈而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所包含的中国古典舞所拥有技艺的高超性和精“基本”,更突出地体现在舞动过程中,湛度是十分突出的。

这些高超而精湛的每一个舞姿动作的起始、运行和结束的技巧动作,集中反映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过程之中。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功的教材中。“白鹤展翅”“、云门大卷”,就特别强调对舞姿动作“起、行、止”路“扫堂探海转”、“荷叶转”、“串翻身”和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就是“探海翻身”,这些技术技巧动作群和完通过多种手段,不断强化这种“动作记成这些技巧动作所需要的身体力量,它忆”,致使舞者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自包括身体的平衡、稳定能力,灵活、敏捷如地达到舞蹈动作形态的位置、方向要能力和爆发力,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求,就能使舞者哪怕是在完成有较高技功训练的“练功”内容所在。一堂基本功术难度的技术动作的时候,也能表现出训练课是否在“练功”,就是看它对上述似乎是在不经意当中,就达到了这些技内容是否科学合理、

有度地安排进了训术动作的准确度、清晰度和流畅性。

练内容,就是看它是否通过上述内容的(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训练产生了积极的正面效应。它成为检“功”

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练功”的主“功”包含了中国古典舞所应具有要内容及标尺。

的身体柔韧度和稳定的、平衡的、爆发的、灵活敏捷的身体力量,以及在上述二、培养掌握与表现中国古基础上提升起来的、具有浓郁民族舞蹈典舞韵律的能力

风格特色的跳跃、翻腾、旋转技术技巧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性所和贯穿于其中的韵律。

在的一个显著标志,是要通过动态的训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技艺性十分突练,达到对中国古典舞韵律的掌握与表出和高超的艺术,当人们在叹服中国古

现能力的增强。中国古典舞在舞动的进

132

退仰俯之间,在闪转腾挪之时,无不蕴含显现着浓郁的民族舞蹈韵律。因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就必然要承担起培养和提高舞者掌握和表现中国古典舞韵律能力的任务。

这一任务的承担,也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特性。

中国古典舞在舞动时所具有的审美特性,被誉为具有“龙飞凤舞”、“行云流水”

般的美,它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所具有的典型的“线的艺术”的审美特征。这一

“线的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则集中地反映在各类训练组合中。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训练组合,有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一是训练任务所设定的主干动作,如踢腿训练组合中的各种形态的踢腿动作,翻身训练组合中的某几个设定的翻身技术动作,它就好比人的骨架,支撑起人的形体;另一个要素是连接动作,所谓基本功组合中的连接动作,就好比人体的血肉,它连系着人的筋骨,使得人体更加生动与丰满。基本功训练组合中的连接动作,就是在一个主干动作与另一个主干动作之间接续起生动圆润、

回环往复的舞程构图和舞动线路,使得基本功训练组合有了韵味,有了艺术生命力。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线的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组合中,也正是通过这一个个连接动作与主干动作之间的组接体现出来。在基本功训练组合中,动作运行接续上的流畅,动作幅度上的大、小,动作节奏、力度上的强弱、快慢对比,动作空间表现方式上的高低有致,这一切均构成了中国舞蹈的运动线路的韵律性。因此,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组合训练,不仅是练习了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技术技能的练习,达到对中国古典舞所蕴含的线的艺术这一艺术审美特性的培养与掌握。

中国古典舞在舞动中所呈现出身体舞姿拧倾仰俯、闪转腾挪的动态特征,被归结为中国古典舞的动态规律特征,这一富有极其浓郁民族舞蹈风格的动态规律特征,自然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任务和特性规定。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教材体系广泛的,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舞的动态中,拧倾仰俯的动态无处不在,尤其是与动势。所以抓住“拧倾仰俯”的动态,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技术动作中,无抓住“闪转腾挪”的动势就成为中国古一不充分显现出中国古典舞“拧倾仰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核心所在。极具浓郁俯”

的动态特征规律。由此,可以充满激民族舞蹈风格内涵的

“线的艺术”的韵情地讲,在中国古典舞中,没有拧倾圆律特性和“闪转腾挪”、“拧倾仰俯”的动曲就不是中国古典舞。这样的一个舞种势、

动态特征与内容系统而丰富的功能的根本的动态规律特征,就自然成为中性训练教材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任务与特性。在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主干核心内容。再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中,无论是在上在进行基本功训练之时,将中国古典中、

低年级段,还是在高年级段,始终牢舞那极具民族文化精神的舞动过程中牢扭住拧倾仰俯(圆曲)的动态规律特的“逆向起动”规律和动作完成时的“对征不放松,去设计和进行有极强、极明比”

规律贯通于其中,就形成了中国古确的针对性训练,无论是从功能性训练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全部内容,并呈现出的增强,还是从风格性训练的提高,都作为舞蹈训练极富特性的特色。归结起是抓住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核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特性,就心所在。同抓住“拧、倾、仰、俯”动态规是以科学的人体运动训练原则为基础,律特征,就是抓住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去实现舞者体能的最大、最优化提升,训练核心一样,抓住了“闪展腾挪”的动而这一舞者体能提升的最大、

最优化内态特性,也是抓住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容,既包括了体能训练中的共性内容,的另一个核心。所谓“闪展腾挪”,又称如柔韧度的开发与提高、身体的灵敏、为“闪转腾挪”,它们除却共同表现出中爆发、平稳等多种力量素质,又是将这国古典舞的动态特性之外,还主要表现种体能的提高的各种内容训练,统一在出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一种动势。这一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民族舞蹈风格内种动势,集中地表现为一种身体在动作容之中。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特时快速而短促的横向移动,常常表现为性,就是将极富民族舞蹈特色的“拧倾身体在动态上向左、右短促地晃身,在仰俯”的动态特征、“闪转腾挪”的动势节奏上或表现为一种切分、或一种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汇集而成所呈现出点,是一种非均衡的动态节奏。这种动来的舞的运行规律———逆向起动规律态、

动势多用在一个技术动作的预动过和在舞动过程中的对比规律,及其在上程中和动作的起始和造型停顿前,是形述特性和舞动规律基础上体现出来的止而神不止的具体表现,这样的一种动“线的艺术”的审美特性与中国古典舞势尤为突出地表现在“闪”和“挪”的动的跳跃、旋转、翻身等各种各类技术技态、动势中。“腾”与“转”更多的是一种巧的动态训练完整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动作姿态,它往往是中国古典舞技术、形成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特色。这技巧动作的具体承载体,如旱地拔葱似一特色的根本是既要重视与遵循人体的“盘腿跳”、飞腾转体的“摆莲跳”、“飞运动科学对跳跃、旋转的一般原理的掌脚”等,这些动作姿态均表现出极为高握,更要突出强调这一跳跃、旋转动态超的技巧性。同时,腾跳与转体一般联技术技巧所蕴含的民族舞蹈风格特性,系在一起,腾跃又往往表现为在空中肢真正实现在基本功训练中科学性与风体的舒展,这一切技巧动作,在它开始格性的融汇贯通。

和结束之时,又往往与“闪”、“挪”的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本质,是势结合联系在一起。“拧倾仰俯”“、闪转要遵循与服从舞蹈艺术的本质。在中(展)腾挪”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国,它必定会表现为去表现人类最为真含了中国古典舞的“精、气、神”,尤其是挚、

最为炽热、最为崇高的情感,从而实“气”的作用和运用。它的外延也是十分

现舞蹈艺术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这

一角度认识,它规定了哪怕是像基本功训练这样一门重技能、技艺练习与提高的课程,其最高任务仍要坚持将训练任务的最终指向为表现情感,塑造形象服务。

这一任务实质上是由舞蹈艺术的本质决定的。由此,它也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及其与特性联系在一起的训练任务。这一任务必定会贯通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各个阶段,体现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材的各个层级,反映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动态、动势和运行规律之中,因而它就必然会导向和要求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在教材处理运用、组合训练等方面,在技术层面上怎样去实现与完成这一任务,同时,又要求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去培养舞者对情感体验与表现的丰富性和细腻感。这样的一项任务其内容是庞大的,需要对此进行专题的论述,本文提及此项任务,是指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特性认识,其逻辑顺序必然要涉及到舞蹈艺术的本质以及由这一本质,规定的各个不同的训练门类,均应担负起艺术素质的实现这一任务去给予提示和强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内容是丰富和系统的,任务是清晰而艰巨的,特点形式是突出和明显的。只有当我们在不间断的训练教学实践中,坚持对其特性的探究与把握,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基本功训练,从而为提高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舞者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责任编辑:陈达波

On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Skills Training of Chinese Classic Dance

Li Wei

Ren Fang

Abstract :To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skills training of Chinese classic da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i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dancing skills of

133

Chinese classic dance, training dance, teachers has to put their focus on two aspects, that is, the one is basic training, the other is skill, and they should always put dancing

behavior

with

national

dancing styles and dancing laws into the basic skill training. Key words:

basic skill;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ing; dancing behavior with national style

orientation of dancing style, training substance and teaching laws. When it come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skills training of Chinese classic

(上接103页)

创作仅用主题个性特征作为依据,来说明他选用自由对题的原由,并不完全,因为他的作品中,好些并非具有上述个性特征的主题,也是使用自由对题来创作的。

我们也看到肖斯塔科维奇、格拉祖诺夫、圣桑、米雅斯可夫斯基等较多作曲家偏好写作固定对题赋格,而柴科夫斯基则热衷于写作自由对题的赋格曲或赋格段。

究其所以如此,可否认为:乐于充分利用周密预设的音乐素材,让其发挥最大音乐表现力时,作者可能选用固定对题。乐于充分发挥预想音乐效果,愿适时、随机写作最富表现力的如果作者更乐于将以上两者音乐时,作者可能选用自由对题。之所长共用之,选用固定对题和自由对题合用的混成型也是可行的。当然,这还与作曲家个人音乐美学观念、写作时的爱好并惯用某些表现手段有关。

通过对作品观察、研究,作为复调音乐表现手段之一,无论采用固定对题或自由对题或两者混用的方法进行写作,事音乐是表实证明,在作曲高手的笔下都能创作出动人的音乐。情的艺术,既然同是有价值的、可以达到表情所需要的手段,那就无高低、优劣之分。愿作曲者能多实践于创作,愿教学者试教于课堂,愿研究者再作探讨。附:

简化符号说明:

下四度等音高作答的主T=Theme主题及答题(在属调或上五、

题),(T)=有缩减等变化的主题,⊥=主题倒影,T =扩大的主题,=扩大主题的倒影,C=ConterpointSubject固定对题,﹚=对题倒影,~=自由对题,FC=FreeConterpoint自由对题,Ep.=Episode插句(插段、间插句),Coda=尾声,Code.=Codetta小尾声(小结尾),T__=TPedal主持续音,D__=属持续音,T_\D_=主、属持续音,8=上方八度紧接(Stretto),8=下方八度紧接,↑,↓=上、下同时结合。

T

参考文献:

[1]段平泰.复调音乐上、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2]陈铭志.赋格曲写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苏]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4][英]E.普劳特.赋格写作教程[M].段平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5][法]泰奥多尔.杜布瓦.对位与赋格教程上、下册[M].廖宝生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6]蔡中文.巴赫平均律钢琴曲研究[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1.

[7]斯波索宾.曲式学[M].张洪模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59.

[8]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9]汪启章.外国音乐辞典[S].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10][英]肯尼迪,布子恩.牛津简明音乐辞典[S].唐其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1]康讴.大陆音乐辞典[S].台北:大陆书店印行,1981.[12]StanleySadie.The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icians.1980

On the Sequel of Composing Fugue

———Free Counter-subject

Li Zhongyo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sequel of author ’s other article, that is,

Three Basic Data, One Design Sketch, which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of using free counterpiont from aspects of the counterpiont in fugue ,the quality of free counterpiont and compos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make this special manifestation ignored catch composers,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attention. Key words:

fugue; 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 subject ;free counterpiont

责任编辑:马林

注释:

①《三个基本数据一张设计图式》李忠勇著文,发表于《音乐探2007年第一期和第四期。索》

134


相关内容

  • 古典舞柔韧度的拉伸方法
    古典舞柔韧度的拉伸方法 舞蹈专业中,古典舞对于柔韧度有很高的要求,许多动作都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才能完成,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身体柔韧度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柔韧度不好的学员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身体柔韧度. ...
  • Eqsbqo幼儿园教师舞蹈培训教材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幼儿园教师 舞蹈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 自身素质 ...
  • 政治训练营
    高二下学期政治训练营(第七周) 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题4分) 1."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合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某学校 ...
  • 演化经济学面临思维转向:从生物演化到社会演化
    [摘要] 目前演化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物演化思维,它使用生物学隐喻和还原论方法,将自然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中.但实际上,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表现在行动主体.演化特性.演化动力.演化进程以及演化结果 ...
  • 管理思想史总结
    重点 理解 一般了解 一:导论p9-11 第一篇: 1. 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了解):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古代巴比伦的管理思想: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 2.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理解)P16 荷马时代的部落管 ...
  • 机遇与选择--由时代大背景看林维的花鸟画实践
    [机遇与选择]--由时代大背景看林维的花鸟画实践 编辑/雨浓 在这个时代中,每一个中国画的从事者都无法回避自身对绘画发展的判断和相应选择.当然古时人"对绘画发展的判断和相应选择"也有着自身的努力与杰出贡献,只是我们所处的 ...
  • _虎妈_狼爸_的教育学反思_胡定荣
    DOI: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4.05.018 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5期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虎妈""狼爸"的教育学 ...
  • 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之差异
    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之差异 摘要:由于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即为最典型的代表.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舞台艺术表现之间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质"的 ...
  • 舞蹈班舞蹈教学计划
    舞蹈班舞蹈教学计划 舞蹈教学计划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