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 范文中心

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08/03

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发展也是从远到今的,但是在近几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法展,旅游文化慢慢成为国家,旅游经营者,游客越来越关注的对象。旅游文化慢慢成为旅游业的灵魂支柱。

关键字: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业,经济发展,长春

正文: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早在几千年前,旅游一词,早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与此相适应,旅游文化的研究也正在向纵深发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亟待建设和完善。

旅游,在我国先秦典籍中称为“观光”。《易经?观卦》中“观国之光”的。爻辞,就是观瞻一个国家或地区优美的风景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个部分,是一个人生命系统的开放和拓展,它能导致人们性格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相始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是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西周时穆王西游的故事。据《穆天子传》载,这位意气风发的君王,对当时传说中的西王母之邦羡慕不已,于是率领大批随从,驾八骏,跋山涉水,直达其向往胜地??西王母之邦,并与西王母作了愉快的会谈。虽然至今仍有人怀疑《穆天子传》的史料真实性,但也不能断然否认周穆王的这次西游。此外,在《淮南子》、《山海经》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记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对周围未知环境的探寻和求索的强烈愿望。是早期人类渴望旅游的复杂思维活动的写照。近现代意义的旅游,肇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现代化喷气式飞机的应用和国际航线的增加,世界范围内的旅游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也成为一个经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

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行为。经济是旅游得以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旅游虽然不以从事经济活动为目的,但却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旅游者为达到和实现他的目的,对旅游过程中的行、吃、住、游、购、娱各方面在经济上作必要的花费,而且社会也必须为这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地相互影响而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也可以说,旅游是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社会活动。发展旅游业,能够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上海市为例,自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间,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15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5亿万元人民币。1995年,上海旅游业创利达87亿元外汇人民币,在上海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把旅游活动说成是单纯的经济活动,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旅游者来说,经济在旅游活动中起保障作用,仅仅是物质条件,文化和精神享受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只有文化介入和沟通的旅游,才能摆脱单纯的旅行活动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近年来,长春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景区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这些投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其产出相对较慢较小,这个阶段称之为投入为主阶段。从旅游业发展过程看,这是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但是投入是为了产出,只有更多的产出才会有旅游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进入新世纪应尽早步入以产出为主的阶段,实现由投入为主向产出为主的转变。

长春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更快的发展时期。九十年代以前,旅游需求只体现在入境游客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开始兴起,从1995年开始,到长春的游客大幅度增长,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均迅速增加。进入新世纪,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更快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必将为长春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预测国际旅游业前景继续看好,国际旅游业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正在加强,中国、泰国、新加坡等世界新的旅游大市场正在形成和发展,国际市场总量的不断扩大,为长春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具自己掌握的资料来看,长春的旅游文化的特点并不明显。在相比与其他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并不凸显的情况下,更应注重旅游文化的建设。这也是长春旅游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

例依山傍水的吊脚木楼侗寨,宛如长龙卧波的风雨桥,仿佛宝塔耸入云天的鼓楼,娓娓动听的侗族大歌,喷喷飘香沁人心脾的油茶……这些丰富的原汁原味的民俗生态文化,成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业的优越资本要做强做大旅游业,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切实做好“侗”字文章。为此,该县请专家编制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本着“产业、特色、市场”和“桥楼文化、诗境家园、巍巍风雨桥、悠悠侗乡情”及“一区(寨)一品”的旅游发展理念,打造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北的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旅游区,向西的孟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区,向南的融江夜郎文化及生态休闲旅游区,向东的丹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和高基生态漂流旅游区”的格局。该县还根据“一个主导带动、多个附属联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节庆文化旅游,重点策划与提升“多耶程阳桥国际侗族文化旅游节”的档次,并通过整合全县15个乡镇“歌会”、“坡会”、“花炮节”、“新禾节”、“冬节”等各个节庆活动的资源,使“百节之乡”名副其实,并使资源优势转化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全县的旅游业沿着良性循环的道路发展。旅游文化部门还利用旅游推介会、

网络和邀请海内外电台摄制组、专家考察团到三江采风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线路的宣传,全力打造三江“侗族风情”旅游品牌。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所以旅游文化现在正是支撑旅游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中国城市文化网 广西日报


相关内容

  • 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游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导游员也就成了旅游业中最积极最有代表性的从业人员. 导游员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表现为经济意义.因为旅游业是经济产业,导游员的工作,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生产与 ...
  • 中国旅游发展中政府干涉的必要性
    中国的旅游产业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尚难以带动产业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场体制无法自发地生长,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在旅游产业起步中不是扮演市 ...
  •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从它的总收入,就业, 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
  • 旅游管理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 院: 年 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旅游管理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2008级 旅游管理 王晓超 200810100 张瑞生 年 月 摘要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 ...
  • 中国旅游地理的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旅游景观:是指存在与旅游区内的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有规律地组合起来的有形或无形的地域综合体. 3.中国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区内通过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改造地形 ...
  •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分析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分析-论文事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 人们的眼光逐步投向外 面的世界,南方人想领略一下冰城风光,北方人向往亚热带气氛,内陆人憧憬大海的 辽阔,沿海人想探 ...
  • 旅游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简答: 1. Q: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A: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或动机.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 ...
  •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旅游管理专业及涉外旅游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涉外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餐饮服务与管理是现代饭店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餐饮管理的 ...
  • 新课改下职高旅游专业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职高旅游专业教学之我见 作者:罗金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 认为旅游事业的大力发展和职高旅游专业教学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基于此, 笔者提出了新课改下职高 ...
  •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并从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经营效果.旅游就业贡献.旅游基础动力四个维度着手,从而探寻构建一个可比较.可分析的永州市旅游产业经济效应指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