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一种品德 - 范文中心

尊重是一种品德

02/12

尊重是一种品德

——对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湖北省公安县第二中学语文科 石小燕

【素材】

在现在社会,人际间的尊重多是单方面的。比如下级尊重上级、学生尊重老师、子女尊重父母、穷人尊重富人、百姓尊重官员„„而那被尊重的一方,只是乐于领受对方的尊重,却很少能够尊重对方,别说什么尊重,能不把对方随意耍笑、随意侮辱,就算他心善如佛,平等待人了。他是大城市人,就有资格瞧不起外地人;他是小城镇人,就可以瞧不起乡下人;好赖有个饭碗端着,就有资格瞧不起失业的人;干部瞧不起职员,职员瞧不起工人,工人又瞧不起农民;成绩好的学生瞧不起成绩差的,学历高的瞧不起学历低的。

有的人确是发自内心,而大多数人则是出于无奈和被迫,自己的命运被他人所掌握,或是要靠他人才能生存,抑或是自己无力逃出铁一样的等级限制等等原因,都使得一些人不得不对另一些人表示尊重,并且忍受那些被自己“尊重”者的不尊重。这种单方面的、没有回应的尊重很难产生友谊,但却很容易产生反感和怨恨。

摘自《大公报》有删减

【素材解读】

尊重,是指对他人的敬重,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智慧。亲人之间的关系,虽为天命所定,无可更改,但相互之间无尊重,其亲情便会受到严峻的考验。同事、朋友、领导,如果因为贫富差距太大,地位悬殊从而彼此隔膜,不相往来,那么,真诚将销声匿迹,仁爱将不复存在。社会被利益,被地位所主宰,试想,人类为什么会羞愧地败在所谓的利益、地位的手下。富人、领导、高等学历者们,当你们内心孤独,渴望朋友的陪伴,期待亲人的港湾时,你们怎么办?王熙凤施舍似的丢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还成为了日后巧姐的救命草。人生无常,谁能保证永远享荣华富贵,永远作达官贵人。所以,人应该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尊重,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提供以下观点:(1)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2)真诚的交往是互相尊重的表现;(3)仁爱就是尊重;(4)利益与品德。

【作文示例】

仁爱就是尊重

他是大城市人,就有资格瞧不起外地人;他是小城镇人,就可以瞧不起乡下人;好赖有个饭碗端着,就有资格瞧不起失业的人;干部瞧不起职员,职员瞧不起工人,工人又瞧不起农民;成绩好的学生瞧不起成绩差的,学历高的瞧不起学历低的。反过来,如果大城市的人

能够容纳外地人,城镇人能够仁爱乡下人,学历高的能够平等地对待学历低的,那么这些许许多多的相对的弱者都会感激涕零,会得到心灵的温暖,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因为他们深知,这一份尊重就是来自于别人的仁爱。

公园里的乞丐,衣衫褴褛,伸出的双手脏兮兮,多数路人对他视而不见,不少人还指指点点。苏联文学家路斯肯夫经过时,十分同情这位乞丐,可是他搜遍全身也没有找到一分钱,于是,他走上前紧紧握住乞丐脏兮兮的双手说:“真是不好意思,我今天没带钱。”乞丐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您的握手,就是对我的尊重”。

斯路肯夫其实什么也没有给乞丐,但是他给了乞丐尊重,尊重源于斯路肯夫的那一颗仁爱之心,让乞丐感动,没有钱是物质的问题,但是没有尊重,就没有精神支撑,人便会折磨而死。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给弱者以尊重,就有人间的真情在,给弱者以尊重,就体现了一种仁爱之心,学会尊重别人,也就学会了关爱他人。

互相尊重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

人际间的单方面的尊重,有的人确是发自内心,而大多数人则是出于无奈和被迫,自己的命运被他人所掌握,或是要靠他人才能生存,抑或是自己无力逃出铁一样的等级限制等等原因。

被迫尊重他人,而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样的关系是虚假的、是不和谐的,不长久的。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同时也需要相互尊重,俗话说的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尊重别人是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对别人颐指气使,实际是贬低了自身的价值。

和谐家庭的内涵是相互平等尊重,宽容理解沟通的家庭模式;和谐校园的标志就是师生、同事、同学关系融洽和谐;和谐医患关系,要依靠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而是互相尊重,这样才是和谐的关系。


相关内容

  • 20XX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我们学习并即将使用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指 A.实验稿 B.2011年版 ...
  •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 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 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 ...
  • 阳光心态,健康成长--从教师的职责帮助中学生拥有美好中学生活
    阳光心态,健康成长 --从教师的职责论帮助中学生拥有美好中学生活 罗定市黎少中学 谢少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关系到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态与人格等德育问题日益被教育界所关注,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出发,围绕教师的职责,重点讨论教师的模范 ...
  • 德育与班级管理(全)
    一.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伦理道德 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二.广义的德育概念可以定位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受 ...
  •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杨小蓉)
    < 说声"谢谢" >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教学内容.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 ...
  • 试谈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
    试谈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品德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改变了以往品德课堂的沉闷.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注重安排不同形式 ...
  •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七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1. 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⑴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⑵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
  • 品德与社会方法与能力目标主要价值
    1. 您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方法与能力目标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教材进行举例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拓展学生认知.在体验活动中提高情感的课程.小学品社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发展过程特点(年龄和年级)为编排层次",教 ...
  •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根据2003年5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和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是在发扬多年来人教版教材科学.严谨.规范等优点的基础上,用新的教 ...
  • 初中一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要
    初中一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要 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 5.1 生命宝贵 一.生命世界美丽神奇 (1)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2)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