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根更深 - 范文中心

让生命之根更深

09/12

第 2 课时 让生命之根更深

教学目标:

1、知识:面对挫折要有“生命之钙”;挫折是人生的学校。

2、能力:做生活的强者,自我激励,增强抵御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教学重点:面对挫折要有“生命之钙”。

教学难点:对“生命之钙”的理解。

教学手段: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导入新课。(导语可引用教材上的开头那一段,也可自己发挥)

二、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感悟挫折在成长中的意义

阅读“教学资源”中的《麦穗与挫折》一文。 学生倾听并感悟

让学生明白挫折是成长必需的,它可以让“生命之根更深”,使人的智慧和潜能挖掘出来,可以促进成长。

第二环节:“生命之钙”的含义

要求学生阅读《耐磨的人生》一文。

1、学生阅读

2、思考讨论并回答“生命之钙”包括哪些成分? 让学生明白钙是骨质生长的必要成分,是人体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成分,那么,精神生命的质量也同样需要“钙”。

第三环节:亲身体验

提出问题:你所经历的挫折给你带来了什么?学生先分组交流然后回答。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体会“生命之钙”的含义。

第四环节:总结归纳

1、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考验人,更能教育人、锻炼人,挫折孕育着成功,使人终身受益。

2、欣赏歌曲《真心英雄》结束 学生倾听并感悟 辨证地看待问题,以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将坏事变成好事,最终走向成功。

板书设计:

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生命之钙的含义 化解痛苦的智慧

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 让生命之根更深 折磨人、考验人

挫折带来的影响 教育人、锻炼人 使人终身受益


相关内容

  • 读[查理九世之不死国的生命树]有感
    读<查理九世之不死国的生命树>有感前不久,我的同学推荐给了我一本书--<查理九世>,我带着好奇的心理,用我的零花钱买了几本<查理九世>.我看的第一本就是<不死国的生命树>,这本书里,唐晓翼找到 ...
  • 文学评论[活着]
    浅谈<活着>的叙事艺术 <活着>是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领悟苦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 ...
  • 防溺水教育活动总结
    防溺水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北才小学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预防溺水,关爱生命"的主题,在5月1日----5月31日防溺水安全教育周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 ...
  • 校园安全伴我行
    尊敬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要好好的>.前段时间我校学生因为发生口角,两个男生相互扭打起来,致使一名男生头破血流,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胆战心惊,作为一名少先队铺导员,我深知此类事件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就对三年级的学生 ...
  • 现代生物学进展资料
    现代生物学进展资料 近代生物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1859年,英国 ...
  • 水样的女人
    ',1)"> 水样的女人 水无形无态,或激荡奔涌,或静静流淌.穿越天地,变幻无穷. ',2)"> 如水的女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只用一个"情"字就诠释了生命全部意义.女人的世界很小,小到只需 ...
  • 课外阅读[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阅读交流课 教学目标: 1.检查<夏洛的网>阅读情况.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重点语段赏析,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方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受到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 3.通过读书交流, ...
  • 乡愁的范围等于故乡的半径
    芦苇岸,笔名映晴,土家族,生于1971年12月,居浙江嘉兴.喜读诗,兼批评.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光阴密码><冷,或曰道德经>长诗<空白带>和大型组诗<湖光>.长诗<空白带 ...
  • 我的自传1
    本人,钱文龙,性别,男,学历,本科,1988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太平围村朱屋山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爷爷是一名老党员.虽然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勤勤恳恳地劳作和真诚地为人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孩提 ...
  • 古代诗歌选修[阁夜]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阁夜>教案 教学博苑 03-20 1305 教学目标 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师生共同领悟体会‚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诗歌学习探究方法. 3.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