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 - 范文中心

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

06/12

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

梅山中学 王成燕

课改至今,经常在校内校外听取一些教师的公开课,有刚踏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也有颇有成就的骨干教师,听得多了,总有这样一个感受:很累!整整一堂课,课堂容量极大,教学环节众多,活动、探究一个接一个。使得听课教师总要紧绷着一跟弦,不敢有任何的疏忽,生怕漏了哪个环节。我想,听课教师都有听得那么累,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会感到更累。那么,试问:一个让人感觉到“累”的课堂会出高效吗?学生会喜欢“累”的课堂吗?在“累”的课堂中学生的身心会有真正的发展吗?我也为完成各方面的任务,每学期经常要准备几节公开课。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我会思考很多:教学情境如何别出心裁,教学手段如何丰富先进,教学环节如何紧凑,教学语言如何精雕细琢。这样的课堂表面看很完整,很丰满,但许多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比一节简单的、朴素的家常课好。细细想来,原本简单的科学课堂都是因为有了这些而千头万绪。细细审视我们当前的科学课堂,不难发现在披着新课程理念的外衣的情况下,教学“浮躁与累赘、粉饰与作秀、形式与表面”时而在课堂上被泛化,其实,把复杂的科学知识教得简单明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他们真正要学的,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境界。

现在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在发生改变:崇尚服饰的简约,装修的简约,生活的简约。其实,课堂教学原来也可以变得简约。这决非是课改转了一个圈后又回到起点,而更应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觉。

什么是“简约”?

简约≠教学的“简单化”。简约不简单,说到底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不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里的简约,不能理解成考什么就教什么,但要考的东西必须在课堂的有效时间里,给以足够且有效的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如何在课堂上在有效的训练中,实现一种自动化。

尽管,我们一直都不质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但当我们的课堂穷尽一切力量,在展示种种先进的理念,在展示文化的概念,在完全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时,学生双基训练的时间在一些形式化的交流与展示中悄悄地流逝,在许多活动化教学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过于松散的状态,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落实到位。这样,自然便产生了“素质教育”敌不过“应试教育”的荒唐逻辑。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

一节好课在每人的眼中会不尽相同,我认为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稳,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让学生在简单不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实践和理解了,在于教师给了学生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于课堂精彩的同时,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是否真正得到了交流,学生的身心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

如何上出一堂“简约”的好课?

这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课堂闹哄哄,课后脑空空。有些老师一味地追求课堂设计的别出心裁和华丽包装,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很完整,很丰满,很有新课程的味道,但许多时候,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在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比赛课上常能看到老师抛出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讨论,在堂学生一阵唧唧喳喳,此时不难听到老师这样的一句话:“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再一起讨论好吗?”学生的回答当然是“好”。为什么这个问题要留到课后再一起讨论呢?因为这个生成问题偏离了教师的课前预设,况且,这位教师课后会真的和学生一起讨论吗?我看有点难。那么如何让使自已的课堂简约起来,简洁起来,扔掉一些为了展示理念而设计的包袱,扔掉一些作秀的环节,让课堂更好地回归一种宁静,让孩子的心在宁静中,感受到一种进步的力量,在简约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接下来,我就以最近上的一节公开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谈谈对“简约”课堂构建的看法。

一、 教学目标简洁明了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方向。而课改以来,我们对教学目标的预设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一直到情感态度价值观,面面俱到、一网打尽。看似完整,实际上却是一纸空文,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这么多的教学目标,有些根本就无法落实。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就有这样的教学目标预设:

目标预设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 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 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我对本堂课的教学预设(目标预设二):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

乍一看,目标预设一很全面、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应有尽有。但仔细想来,一节课短短45分钟,真的能实现这么多吗?目标多维详实并不代表课堂就能精致高效。而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第三个目标又是隐性的,所以我认为真正形成书面文字的时候,只要描述前面两个目标,情感目标其实 是渗透于其中的,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即可。试想一下:如果前面的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岂会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再者,这其中也有教师个人魅力的因素(如幽默、严谨、潇洒、豪迈等不同风格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觉),很难一概而论。所以我认为教学目标化繁为简,反璞归真,只有简洁明了、指向明确,才能真正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二、 教学内容简约充实

课堂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充实又简约,有“骨”也有“肉”。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就抓住“学什么(二氧化碳的性质)、怎么学(实验得出结论)、如何用(性质决定用途)、”这三个问题作为处理本堂课的主线,使教学任务清晰,而不至于形成由于任务众多,而使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形,导致课堂“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

三、 教学环节简化清晰

1、教学情境要简洁

教学情境对于唤起学生原有知识的回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具有明显成效,被广大教师广泛使用,但我认为情境创设切不可追求表面的繁华和热闹,忽视内在的思考性,高效性。因此,在情景创设时不妨简单些,高效些。

本堂课,我借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教学情境创设方式:利用原有知识,总结下二氧化碳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将这个教学情境贯穿教学的始终(因为物质的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整个教学情境源自于学生的生活积累,熟悉、简单,又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利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体验科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设计要简约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很多教师都会绞尽脑汁搜集许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很多,恨不得将所有的好的设计都能用上。殊不知过于细密的教学环节,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整个课堂流程就象赶场子,没有突出教学重点,这除了能体现教师“作秀”之外,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很简单的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1、复习引新;2、大胆设疑;3、积极探究;4、学以致用。教案设计基本没有多余环节,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尝试、大胆地交流。

其实,课堂设计简约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

这样的简约设计,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用简约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智慧。

3、教学手段要简易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于是很多老师在教学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科学课弄得像音乐课、美术课,一上来就是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可谓是应有尽有。课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似乎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但这样的热闹壮观背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完毕,孩子不为所动;直观形象结束,学生难于抽象概括;参与情境时热热烈烈,总结反思时却迷迷糊糊„„

但多媒体只是手段,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要不要使用,取决于课堂内容的需要,要做到课堂教学的精彩,并不一定是非要依靠多媒体,可要可不要的时候干脆不要用,有时候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块黑板的简约也是一种美。而且多媒体使用不当,甚至是一种成本的浪费。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死死的体现在繁华的幻灯片上,要是有一天学校意外停电或学生的配合不在点上,也会使原本的预设收不到应有的效果,那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浪费。

我想,形式应为内容服务的,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就围绕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作了几张幻灯片,简易明了地呈现出探究内容,组内的合作交流也仅安排了两次。

4、教学语言要简明 教学语言不能无力,也不能啰嗦,要有美感,应句句铿锵有力,句句出现在“需要之处”。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在整堂课上作过多的讲述,更没有必要出现过多的评价,什么“你真行、你真棒、很好„„”而是应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创造条件,引发学生间的交流、学生间的帮助、学生间的辩论与评价。教师只在关键之时给予点拨,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点燃他们创造的火花。比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的教学中,在探究实验一中,教师前后就四句话:“实验中你们应该注意什么?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如何解释该现象?应该归到哪一种性质?”简短的几句话,关键的几个问题,就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也勾起了学生答对学过知识的回顾,给学生指明了思维的方向。

当然,简约的课堂并不是简单化的课堂,简约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约背后是精要,是智慧,更是一种超越,这样的课堂将会带给学生秋天一般明净的感受,卸下不必要的包袱,让人心旷神怡。但是简约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紧要关注自己的精彩,更要留住学生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简约课堂的深刻美

2、 “简约数学教学”研究的思与行

3、 如何保障科学课实验的效果


相关内容

  • 八大设计风格
    八大设计风格 八大设计风格包括:美式乡村风格.古典欧式风格.地中海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日式风格.新古典风格.现代简约风格.新中式风格. 美式乡村风格 美式乡村风格摒弃了繁琐和奢华,并将不同风格中的优秀元素汇集融合,以舒适机能为导向,强调&q ...
  • 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喜欢简约的设计?这和我们身处的环境.时代有什么关系?
    [袁佛生的回答(10票)]: 1.设计风格的流行有点像时尚界的味道,存在一定的循环,从早期的粗旷式,到复杂的渐变再到高质感的水晶或者金属风格,到现在的简约大气的设计,其实是有些回归原始的味道. 2.苹果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乔帮主的理念带来了一 ...
  •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表20**年
    李黑石小学科学学科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7年9月24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科学学科教研组成员. 主持:李军 活动的主题:"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的研究 李海楼发言: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立足思 ...
  •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 [美国]海明威 [作家作品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里也 ...
  • [夹竹桃]公开课教案.教学分析
    校级公开课 公 开 课 教 执教者:李萌 沙土镇***小学 案 <夹竹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 ...
  • 国内女装品牌排行榜
    国内女装品牌排行榜 [Only] ONLY是欧洲著名的时装公司丹麦BESTSELLER拥有的四个著名品牌之一.ONLY拥有许多设计师,他们遍布巴黎.米兰.伦敦和哥本哈根等主要时尚发源地,这使ONLY 永远站在欧洲流行的最前沿. ONLY 是 ...
  • 从传统中蜕变_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
  • 德育案例1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任广香 一.现状分析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开县.区.乡级公开课,并受到好评.但是从学校未来的发展对师资的需求来看,自己还有很大的缺陷,有: 1.新课程思想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管 ...
  • 十大设计风格讲解
    十大设计风格讲解!-献给对设计风格还不确定的同学! Art Deco风格 Art Deco就是装饰艺术设计,Art Deco是Decoration Art的缩写.Art Deco是1925~1939年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首的一次设计风格运动 ...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征稿简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征 稿 简 约 干 < 干旱地 区农 业研 究 > 由 国家教 育部 主管 . 是 西北农 林科 技大 学主 办的 以全 面反 映我 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