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需肥规律.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 范文中心

小麦需肥规律.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07/13

冬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的需肥规律是指在小麦一生中,随各生育时期的阶段性变化而表现出的对养分吸收的相对数量及动态变化趋势,是指导小麦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的理论依据之一。一般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全生育期需要吸收2.5~3.3公斤氮、1~1.7公斤磷和2~4公斤钾。 ① 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用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 ② 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拔节至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 ③ 小麦吸收磷主要在拔节孕穗期,磷的吸收量可达总量的60%。; ④ 小麦吸收钾主要在拔节至孕穗期,钾的吸收量可达总量的60%—70%。

冬小麦施肥技术

结合河北省土壤养分的平均情况,除去秸秆还田归还的养分,亩产1000斤小麦需要的施肥量大约为:纯氮25~30斤/亩,纯磷20~30斤/亩,纯钾4~10斤/亩。根据冬小麦的需肥规律,采用底肥+追肥,保证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荐氮肥后移技术,即在每年小麦返青以后,在起身期到拔节前追肥。

具体方案如下:

小麦种植管理技术

1、选择良种

① 普通高产稳产品种,如邯6172,石麦14,石新733,石新828,良星99,冀5265,济麦22等; ② 抗旱节水型高产稳产品种,如石麦15,石家庄8号等; ③ 晚播不晚熟品种,如石麦12等

④ 优质强筋高产品种,如藁优2018,石优17,师栾02-1等。

2、精细整地

秸秆还田要确保秸秆还田作业的质量,做到秸秆细碎(最好在5cm以下)、分布均匀。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耕或深松,深度达到25~35cm,以打破犁底层。旋耕整地时要使旋耕深度达到15cm。土地平整度较差的要在旋耕一遍后平整土地,旋耕第2遍。旋耕后最好擦压一遍再播种。

3、正确拌种

可选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重量的0.2%,即100斤种子用药100克,兑水2-3公斤,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6小时便可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按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

可有效控制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白秆病等多种病害,对小麦生长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小麦用辛硫磷等拌种,应先将农药兑水稀释,再与麦种拌匀,覆盖堆闷后播种。小麦用五氯硝基苯、粉锈宁和立克秀拌种,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然后将药剂均匀地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 注意:

1、目前许多农民朋友播种前只注意用杀虫剂拌种防治害虫,忽略了用杀菌剂拌种预防和控制土传、种传病害,应及早纠正。

2、随拌随播,不可久置。

4、造足底墒

造足底墒是保障小麦高产的重要一环。若底墒不足,应在玉米收获前10左右天带茬洇地。否则播种时表土欠墒,农户播后被迫浇蒙头水,会造成造成长期土壤板结龟裂,小麦冬前叶片数、分蘖数及次生根均明显减少,影响小麦高产。

5、适时播种

河北省南部麦区适宜播期应掌握在10月10-18日,中部麦区掌握在10月7-15日,北部麦区掌握在10月1-8日。

小麦播深3~5cm,最好4cm。播种过浅,分蘖节覆土深度过浅,抗旱、抗寒能力差、越冬死苗率高;播种过深则造成小麦出苗时间长,籽粒中养分消

耗过多,麦苗黄瘦,或加重病害发生。

小麦播种量:每亩20~30斤,每晚播一天,增加1斤。

6、合理施肥

小麦科学施足底肥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本着“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以提高肥效。 7、播后镇压

播后镇压技术是抗旱、抗寒的重要措施之一。镇压可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有效减少冬季土表水分蒸发,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同时镇压可以增强土壤与种子的紧密接触程度,使种子容易吸收土壤水分,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增强小麦抗旱能力。

播后镇压的时间和工具,视土壤水分而定。一般应随播随压。但土壤过湿的麦田,应适当推迟镇压时间,以防板结,影响出苗。

生产中越冬期间受“旱寒危害”重的麦田很大部分是因土地整得过暄、播后镇压不到位所致。镇压是对播种环节做得不好的麦田(如播种过浅,播量过大,播种过早)一个补救的机会,这类麦田更要做好镇压。

8、杂草秋治

杂草防治效果秋治好于春治,禾本科杂草只有秋治效果才好。

一般每亩用3%世玛油悬剂(甲磺胺磺隆)20—30ml,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g,兑水25公斤左右,即两小喷雾器。

9、浇好冻水

浇冻水的时间以日平均温度7℃至3℃左右的时候最好,冀中南大约以11月下旬(小雪节前后)。秋暖年可延至12月中旬。最直观的标准是夜间略有冻层,白天很快即消冻的时段最好。

10、浇好返青水、巧追拔节肥

春后返青第一水的时间应为气温稳定在3℃~8℃,5cm的地温稳定在5℃时,根据土壤墒情浇返青水。

一般根据苗情,可选择在返青后,起身中期进行追肥,一般追肥以氮肥为主,可适当追施钾肥。施肥用量: 多肽氮肥(N-20)每亩80~100斤,或双酶氮肥(N-30)每亩40~50斤,或尿素每亩25~40斤;钾肥5~10斤。对于长势过旺的麦田,为防止后期倒伏,可根据墒情推迟浇返青水,可选择起身末、拔节前浇水追肥。追肥量可适当减少。

11、提早预防,事半功倍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各种病虫草害开始发生期,由于气温低,各种病、虫的抵抗力弱,在此阶段进行防治事半功倍。

防治吸浆虫和麦蚜: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或50%毒死蜱乳油30毫升;加上预防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的杀菌剂:亩用20%三唑酮乳油30-50毫升或80%多菌灵超微粉剂50克,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中各选一种复配使用,可起到一喷多防的作用。

12、一喷多防,抗衰增产

随着气温的增高,麦蚜虫、叶枯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开始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常采用一喷多防的办法进行防控,就是在农药喷洒的时候,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喷雾,达到一次用药防病、治虫、防治干热风、增产等多重效果。

磷酸二氢钾喷施技术:

①喷施浓度。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②喷施用量。每亩每次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00克,溶液用量为每亩25公斤左右。③喷施时期。在小麦扬花初期和灌浆初期各喷1次效果较好,2次间隔10天左右。

病虫害防治要点: 1.第一次用药

①时间:5月1日左右。

②方法:亩用50%多菌灵100克加10%吡虫啉2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穗期蚜虫,同时预防小麦赤霉病。 2.第二次用药

①时间:5月10日左右。

②方法:亩用10%吡虫啉20克加20%三唑酮4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小麦穗期蚜虫和小麦叶锈病,。 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和喷施次数,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的喷施可结合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同时进行,做到一喷多防。

冬小麦常见病害

病害分类:

1、气流传播病害: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2、土传病害: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 3、种传性病害:小麦黑穗病等

4、病毒性病害: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等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发病规律:小麦品种抗性差、气温偏高、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4月到5月初是发病的高峰期,应提前预防。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适当晚播,避免过多使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3、每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速保利) 40克~60克;或25%丙环唑(敌力脱)30克~35克;或30%戊 唑醇(得惠) 10毫升~15毫升,兑水50公斤喷洒,7天~10天喷药一次。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发病规律:发病适温为15~20℃。气温较常年偏高,雨日和雨量偏少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白粉病发生。过量施用氮肥,麦株贪青徒长,尤其在倒 伏情况下,发病往往严重;但缺肥及过度潮湿或干旱,根系活力减退,抗病力降低,病害发生也重。3月底到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 4月中下旬大肆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冀麦23、郑州8915、京华1号、中麦2号等。 2、适时浇水、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播前用种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粉拌种;发病初期(病叶率≤10%)选喷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 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1~2次,隔7~10天一次,喷匀喷足。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关系密切,当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遇连阴雨天气,易造成病害的发生、流行。此外,地势低洼、土壤 粘重、排水不良的麦田,湿度大,也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追肥不能过晚。追肥晚容易造成贪青晚熟,延长病菌侵染时间、增加侵染机会,另外无效分蘖多,加重流行。

2、首次施药应在齐穗开花期,喷药2~3次,隔7天一次。可选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45%三唑酮福美双或40%三唑酮多菌灵1000~1500倍液喷雾。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天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重病株主茎枯死,产生“白穗”,易倒伏 防治办法:

1、农业措施 选用杀菌剂包衣的种子,适量晚播,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和及时中耕,促使麦苗健壮生长和创造不利于纹枯病发生的条件。 2、药剂防治 小麦拔节后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65~100克,对水60~75千克喷雾(注意尽量将药液喷到麦株茎基部)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菌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形成黑褐色病斑,类似黑膏药。植株矮小、干枯、白穗黑脚等,因此又称“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 发病适温在15℃~24℃。第1年是点,第2年成片,第3、4年连块到面。 防治办法:

1、轮作倒茬 可与与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2、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也可用15%三唑醇30g拌100kg种子。

3、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亩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或50%多菌灵500克,对水200公斤,沿垄喷茎基部,第二年返 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

小麦根腐病

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茎基部、根及分蘖节褐变,病部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腐朽。叶片染病时出现褐色斑,后黄枯而死。穗部发 病出现褐斑和白穗。不耐寒或返青后遭受冻害的麦株容易发生根腐,高温多湿有利于地上部分发病,24—28℃C时,叶斑的发生和 坏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时,有利于发生穗枯。

防治办法:

1、根腐病严重地区与豆类作物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2、用种子重量0.2%-0.3%的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

3、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20%粉锈宁40~50克,对水50~60公斤,拔去喷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

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发病规律:种传病害,当年发病程度与种子带菌率密切相关,小麦扬花期遇连续风雨天气,湿度大、多露有利于该病的传播侵染,形成病种 子多,翌年发病重。一年只侵染一次,不能越冬。

防治方法:

1、拌种:用3%苯醚甲环唑(华丹)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兑成100-150毫升药浆,拌种20斤。

2、用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剂10-15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700毫升,拌种20斤。

3、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灵和福美双按1:1的比例混配),用种子量的0.2%拌种。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和包衣剂混合然后拌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丛矮病

小麦丛矮病发病规律:小麦丛矮病又称坐坡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在秋天小麦苗长出20多天后和第二年3-4月是危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

1、小麦播种前施足底肥、翻耕灭草,消灭灰飞虱的适生环境,压低虫源、毒源。

2、麦田灌冻水有利于小麦安全过冬,而对灰飞虱越冬不利,来年可减少虫源。

3、拌种:用种子重量0.2%-0.3%的吡虫啉、辛硫磷,加10%的水稀释后,喷洒种子堆闷12小时。

4、当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时就要喷药防治。小麦返青初期选择无风晴朗天气,每喷雾器用10%的吡虫啉10克,加入4.5%的高效氯氰菊酯15毫升兑 水喷洒麦田及四周;灰飞虱数量大时还应加入1.5%植病灵Ⅱ号或20%病毒A等预防病害,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喷药时连麦田四周以外5m的地方都要喷药。对靠近路边、水沟、地头、地边及插花地更应特别注意防治。

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发病规律 :小麦黄矮病又叫黄叶病、嵌边黄等,是由蚜虫传播的病毒病,小麦从幼苗到成株期皆能感病。黄矮病的发生与流行,同当地传毒 蚜虫数量呈正相关,蚜虫数量又受到雨量及气温的影响。一般来讲,秋季天旱温度高,春季气温回升快,为重病流行年;秋季多 雨而春季旱,为轻病年。

防治办法:

1、拌种:用75%甲拌磷150克或40%氧化乐果150克,加水3-4公斤,喷拌麦种50公斤,堆闷3-5小时即可播种。

2、冬麦返青到拔节期防治,能控制麦蚜与黄矮病的流行。药剂种类和使用浓度为: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 倍;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防治蚜虫、灰飞虱等害虫,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小麦主要虫害

地下害虫:以金针虫、蝼蛄为主。

金针虫

以幼虫钻蛀小麦地下茎基部或者咬断幼苗,致使麦苗.萎蔫.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使小麦减产.金针虫在秋苗和返青期危害小麦。

蝼蛄

俗名拉拉蛄、土狗。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

1、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48%乐斯本或48%天达毒死蜱、48%地蛆灵拌种乳油0.2~0.33kg拌种100kg,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效果可长达20天。

2、施用毒土。用48%地蛆灵乳油每亩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 锄;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3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处理土壤。

小麦蚜虫

危害

1、吸取汁液:从小麦抽穗到小麦灌浆,成蚜和若蚜聚集在叶片、茎秆和麦穗上,吸取小麦的汁液。在抽穗期急剧提高,主要是吸取汁液,能减产20%~30%。

2、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吸取叶片汁液,会使叶片大面积枯黄。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和作用。

3、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影响最大。

防治办法:

每亩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喷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产生抗药性的麦区不宜单一使用药剂,可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如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雾。

小麦吸浆虫

河北省以红吸浆虫危害为主。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一般减产20%~30%。

防治方法:

1、蛹(拔节期):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公斤拌细土25公斤,撒入麦田,随即浇水或抢在雨前施下。

2、成虫(抽穗期):应掌握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即成虫出土初期施药。每亩可选用呲虫啉10~15克或2.5%溴氰菊酯20~25毫升,或80%敌敌畏乳油, 均匀加水15~20千克,进行均匀喷雾。

以上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效可达95%以上。


相关内容

  •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1) 2009-07-28 信息来源:农村远程信息呼叫系统网 视力保护色: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独创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是小麦育种史上的又 ...
  • 安庆市沿江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基于安庆市沿江地区气候条件和农业栽培模式现状,提出该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沿江地区:安徽安庆 中图分类号 S512. ...
  •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准良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49950.htm 优良品种是高产小麦的前提之一.要求具备如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耐肥耐水,中矮秆,不倒伏,抗病,产量稳定:第二,早熟或中熟,分蘖整齐,花多粒大 ...
  • 高寒山区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分析
    摘要 介绍了湟中县鲁沙尔镇的概况,对当地农民进行调查走访,对该地区油菜生产.油菜科技服务.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需求和启示,以期促进高寒山区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农民:农业 ...
  • 农技员述职报告
    农技员述职报告 2012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站的各项工作 都取得较好的成绩,本人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本人认真学习"三个代 ...
  •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讲座讲稿 时间:2008.3.8 地点:电化教室 主讲人:曲继续 为农对象:花沟街部分村民 1.整地,做畦,施农肥 (1)整地:为确保早春顶凌播种保全苗,小麦地要在冬前施足农肥,耙平,整细,墒足,无杂草,坷垃. (2) ...
  •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小麦赤霉病 赤霉病症状 防治方法 1. 选用和推广抗(耐)病品种 合理搭配避免品种单一. 2. 加强农业防治,减少菌源数量 应适时早播:及时清除上茬病残体并翻耕灭茬:精选种子.控制播种量:增施P .K ...
  • 栽培技术4
    夏玉米偏施氮肥害处多 使夏玉米疯长 夏玉米施用氮肥多,营养器官生长旺盛,把形成的碳水化合物用于蛋白质的合成,纤维与木质素的形成减少,茎杆及叶梢的机械组织不发达,茎杆柔软,容易折倒,而且延迟开花结实. 容易招致病虫危害 氮素超量施用,玉米株体 ...
  • 园林绿化养护投标书
    园 林 绿 化 养 护 投标书 投标人:联系电话: 投标日期: 一. 草坪的养护管理 1.园区内草坪养护管理的标准: 1) 覆盖率达95%以上,无明显空秃. 2) 基本无杂草. 3) 生长茂盛,颜色正常,不枯黄. 4) 无病虫害,生长旺期每 ...
  • 玉米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介绍 玉米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00万亩,但其机械化作业比例远低于稻麦,生产上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播期随意.播种方式多样等问题,严重制约玉米生产发展.通过机械化播种,可以实现品种.播种时间.播种方式的统一,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