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含答案 - 范文中心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含答案

01/24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

2.下面说法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的是 (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精瓶被打碎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味

C.用盐腌蛋一段时间后,蛋变咸了 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3.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 ( )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4.扩散现象说明 (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间可能有间隙

5.某同学用以下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错误的是

( )

A.冬季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烟”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

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满了樟脑味

6.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 ( )

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相比较,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分子,分子间距最小的是________分子.

8.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______的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

- 1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A 6.C 7.气体 固体

8.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9.增大 引力 10.引 斥

- 2 -


相关内容

  • 20**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知识储备带解析
    1.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 甲烷说课稿
    <甲烷>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我的设计理念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处理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对学生方法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将从教材 ...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
  • 化学教案-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化学教案-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 ...
  • 入党积极分子谈话问题及答案23问
    第五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谈话问题及答案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答: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建党日是1921年7月1日.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 ...
  • 吃西瓜(向三年级)1
    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要学生探索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总结出其计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创 ...
  • 学生知识竞赛试题综合题库及答案
    学生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辨析题:(确定对或错,并整理出分析理由的要点) 1 "现代阶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胜利." 答案:错.未能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予 ...
  • 02911无机化学(三)
    ==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24日 == 您现在位置:首页-自学考试 -教材大纲-02911 无机化学(三) 南京医科大学编 (高纲号 068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无机化学(三)>课程 ...
  •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 ...
  • 高二上生物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原生质的含义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3.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4.组成生物体的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 [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