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的概念 - 范文中心

压强的概念

01/08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生活动】用两个手指压铅笔、用手指和手掌压气球

【教师活动】问:压力作用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学生活动】1、压气球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2、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软硬程度。

3、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等可能都有关系。

【教师活动】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回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什么研究方法。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你想从比较物体哪方面变化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有的组: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然后照图10-3甲那样,想一想海绵受到的压力相等吗?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

有的组:把肥皂平放和立放在海绵上观察肥皂陷入海绵的深度。

实验后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视频

二、压强的概念:

【教师活动】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压强的概念。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对比速度概念理解压强概念。板书:

1、压强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压强的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P--压强--

2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

3、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

(MPa) ) 1帕=1牛/米2。

4、物理意义: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

【学生活动】写出5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

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投影】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课堂小结: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是P=F/S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1m2

四、布置作业:

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准备课内回答。

第二课 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压强?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压强的单位。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纠正。然后由教师

二、压强的计算:

【投影】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桌面上,书的重量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教科书静止地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F=2.5N 桌面的受力面积 S=0.05m2

所以压强 P=F/S=2.5N/0.05m2=50N/m2=50Pa 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0Pa

【教师活动】教师讲评:怎么分析和书写以及注意事项

【投影】1.一个质量是40 kg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120 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g=10 N/kg)

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

【教师活动】教师讲评,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

(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1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考虑四只脚着地时的面积.(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我们开始展示的视频和图片以及教材开头两幅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总结发言。

【教师活动】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三、压强的应用

【教师活动】观看视频http://you.video.sina.com.cn/b/26531166-220578533.html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生活动】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压强增大;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教师活动】教师结合公式对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进行分析,加深理解。

【学生活动】巩固练习:A、铲土机的宽履带 B、锋利的剪刀刃

C、骆驼宽大的脚掌 D、很细的钉尖 E、钢轨铺在枕木上

以上所述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有___,为了增大压强的有__,

四、课堂小结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压强增大;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压强减小;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压强减小.

五、布置作业:课本P79动手动脑1、2、3、4

六、板书设计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是P=F/S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1m2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六、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真空泵选型及抽气量计算方法
    在选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关于真空泵的几个基础概念.弄清楚这几个基础概念后,真空泵的选型便是得心应手. 1.真空度: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簿程度,通常用真空度表示.从真空表所读得的数值称真空度.真空度数值是表示出系统压强实际数值低于大气压强的 ...
  • 水力学考试范围
    计算题你可以根据历年真题从中发现一些必考的题型: 例如:牛顿内摩擦公式一般肯定会考一题,流函数势函数求方程肯定会考一题,沿程水头损失.渗流(达西定律.怎么确定m 和n 求u 和p 以及△q ).明渠(谢才公式.水力最佳断面求底宽)(最后适当 ...
  • 流体力学归纳总结
    流体力学 一.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 1.静止状态下的流体不能承受剪应力,不能抵抗剪切变形. 2.粘性:内摩擦力的特性就是粘性,也是运动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是运动流体产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主要与流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温度上升粘性减小 ...
  • 初三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三 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
  •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教学难点:活载最不利位置:考虑塑性内分重分布的计算原理: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 (1)主要教学内容: 1)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的组成和布置:支撑的作用和布置原则:抗风柱.连系梁.基础梁的作用和布置原则. 2)排架计 ...
  • 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流体力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绪论 1.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作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这就 是连续介质假设.或 连续介质: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 (2009年1月)(2004年10月) 2.表面力:通 ...
  • 同济大学流体力学复习
    静力学 一.压强的概念: 1.大小.方向.正的. 1.2.压力的计算基准:标准.相对(真空度) 3.单位:Pa.液柱和大气压(物理和工程) 公式: p=p0+ρg∆h 2. p+z=C(能量的概念.同质.连通) ρg3.方法:以已知点出发向 ...
  • 大气压强与大气压强流速的关系
    大气压及大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
  • 第23讲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2014届一轮复习学案 第二十五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 20131228丰集高中高三化学组 224高考目标导航 一.可逆反应 1.概念:一定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表示:采用表示,如:Cl2 + ...
  •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对教材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