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交往的杰出先驱鉴真法师[征文] - 范文中心

中日友好交往的杰出先驱鉴真法师[征文]

02/17

2015-03-02 10:36

来源:共识网作者:陈浩 175次点击:我要评论

  因此,两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应以鉴真法师、阿倍仲麻吕等中日友好交流的先驱为榜样,立足两国人民的福祉,加强友好交流往来,在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中增进信任和友谊,不断发展壮大中日友好队伍,使中日两国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在中日两国友好邦交历史上,有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朝鉴真法师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鉴真法师原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14岁(一说16岁)时在扬州大明寺出家。他刻苦好学,曾游历长安﹑洛阳,中年以后便成为学识渊博的和尚,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公元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赴日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公元742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邀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只好在一个小岛上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船只向南漂流了14天,要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归来途中,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鉴真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公元751年,鉴真回到扬州。754年正月十七日(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二十),鉴真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秋目浦),一个多月后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日本当时的首都奈良。

鉴真到达奈良后,天皇任命他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鉴真带去了不少佛经、佛像、佛具,主持了许多重要的佛教仪式,系统地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鉴真在奈良东大寺毗卢遮那大佛殿前设立戒坛,日本天皇、皇后、皇太子以下都次第登坛受菩萨戒。他又为沙弥证修等四百四十余人授戒,大僧灵祐、贤璟、忍基等八十余人都舍旧戒重受,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当时正是日本实行“大化革新”汲取唐先进的政治文化和典章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时期,中国传入的佛教,成为这一政治革新的重要支柱,即通过戒律的严肃性,从侧面显示了国家律令的权威性,有利日本社会的稳定,保证了革新的顺利推行。

鉴真带去了大量精通雕塑、绘画、建筑的工匠,这些人直接参与了奈良的建设。今天走遍奈良,到处可见中国唐代风格的历史建筑。奈良虽说只是一个不到四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但却有七座历史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奈良西郊的观光名胜平城京就是模仿大唐首都长安而建造的,朱雀门通向的平城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极似长安。最能说明奈良与鉴真密不可分的还要数唐招提寺。公元757年,日本天皇将故新田部亲王旧宅送给鉴真作为建筑伽兰之用,鉴真即指导弟子们开工建筑,至759年落成,这就是日本律宗的本山——唐招提寺,据说日本孝谦女皇还模仿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书写了横额。这座以唐代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极具盛唐的优雅与宏大气势,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璀璨明珠,保存至今。公元761年,他又在下野的药师寺、筑紫的观音寺各造戒坛一所,这两所戒坛和东大寺戒坛并称为日本三戒坛。

鉴真对日本医药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和繁荣的时代,医学上的成就也是非常显著,我国许多著名医学著作都产生在这一时期。当时扬州是全国乃至中外繁忙的药材交易市场,药商们摸索出了一套口尝、鼻嗅、眼观、牙咬、手捏等鉴定药材真伪的有效方法。主张慈悲为怀的佛教与医经有着紧密关系。鉴真本身就精通医术,东渡时他带去了很多医书和珍贵药材。他曾用嗅觉指导日本医师鉴定药物并为光明皇太后治过疑难病症,日本平安时代由丹波康赖编纂的《医心方》中就收录有鉴真的医方,日本江户时代的药袋上曾印有鉴真像。

公元763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鉴真圆寂,他留居日本十年,既不为名也不为利,辛勤不懈地无私传播唐朝佛教、建筑、医学等方面先进的文化成就。鉴于鉴真法师对日本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被追谥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其遗体葬在唐招提寺东北角的松林中。弟子们为他制作了夹纻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唐招提寺的开山堂中,被定为“国宝”,一千二百多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63年,鉴真入寂二十周甲之岁,中日两国佛教、文学、艺术、医药各界人士共同倡议隆重纪念,鉴真法师逝世一千二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朴初谨撰《鉴真颂》。1980年,日本曾送鉴真塑像短期来华,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周恩来总理曾准确地把两国两千多年来的交往史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鉴真东渡,有力地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现实规律。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事关两国人民的福祉。两国青年一代对中日关系的态度和对中日友好事业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青年时期建立的友谊对友好事业的影响最为深远和持久。因此,两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应以鉴真法师、阿倍仲麻吕等中日友好交流的先驱为榜样,立足两国人民的福祉,加强友好交流往来,在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中增进信任和友谊,不断发展壮大中日友好队伍,使中日两国友谊之树枝繁叶茂,为实现中日两国乃至亚洲以及世界各国的友好、和平、发展、繁荣作出义不容辞的贡献。

责任编辑:黄南

声明:凡注明来源"共识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内容

  •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古城区民族中学:和瑞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
  •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柳雪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 ...
  • 历史(初一下册1-10需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作用.措施.意义等)
    一.隋朝建立的历史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为巩固隋朝统一的措施: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度和度量衡制度: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朝统一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 ...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川教版)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基础考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 ...
  • 唐宋时期对日本的交流
    唐宋时期对日本的交流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同时,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 ...
  • 20**年历史临界生基础训练题
    2014年佛山中考历史基础专项训练 中国古代史部分 1.(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 .禅让制 ...
  • 三寄小读者
    三寄小读者 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民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五四‛时期开始写小说.诗歌 ...
  • 葬于陕西的部分名人墓 (组图)
    2009-08-29 13:48 <女娲墓> 到临潼骊山,可以看到"女娲祠",俗称"老母殿".郭沫若<重游华清宫>诗有"老母长生剩吉羊"之句,注释曰:&qu ...
  • 七年级下册一单元历史复习资料
    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杨坚(隋文帝)在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于589年灭陈,南北回归统一. 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人)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隋炀帝于605年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