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哲学读后感 - 范文中心

时尚的哲学读后感

03/17

读《时尚的哲学》有感

一开始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误解了书名,薄薄小小的一本书在图书架上,感觉像是很久都没有人来寻找过它了。开始阅读之后,一开始是十分吃力的,也许是平时习惯了直白的文字,在读齐奥尔格·西美尔的这本文集时,他的遣词造句风格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前后两个段落看起来跳跃地十分突兀,但往下继续阅读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和主题紧扣的,他有时会将想表达的观点点出,再慢慢佐证,有时则会通过很多现实中的现象,慢慢推出他的观点。在书中的十几篇文章里,不论讨论什么问题,他都会将它还原到现实生活的某种现象里进行讨论。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理论性和哲学性都十分突出,诚实地讲,我无法完全理解西美尔的所有文字,在这里也只能就自己能够理解并与之产生共鸣的一些篇章写点感想。

在《感觉社会学》这一篇文章中,西美尔提到人们的行为在互相间通过引发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效应从而进一步产生人际互动,而这些一开始稍显浅层的感官印象则会影响到人们相互间的印象。他认为身体上直接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个人是否会继续接触下去。而一些身有残疾的人因为欠缺某种感觉而可能在性格上产生变化,比如盲人倾向安静平和,失聪的人则倾向于茫然烦乱。一开始我并不能接受西美尔的这些观点,我一直认为通过外在去认识一个人是肤浅且没有礼貌的行为,但西美尔的文字就有这样的魅力,他会把他的观点放进生活之中,让你感同身受,继而赞同他的说法。虽然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确实也承认感官印象会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但在我曾经有一个认识的人,他给人的在感官方面印象从来都不太好,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所有人证明了他自己,而大家对他的观点也由此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或者西美尔并不是试图去告诉读者感官印象有多么重要,而是让读者承认自己也是如此,发现这样的弊端,然后再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时尚的哲学》这一篇文章在整本书中所占的篇幅很长,由于一开始被前面的文章多次挫败,读到这篇文章前曾经想过要放弃,但开始读这篇文章后,西美尔独特的观点和敏锐的视角让我为之惊叹,并吸引我继续读下去。对年轻人来说,“时尚”这一次从不陌生,但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流行为何而产生,人们为何要追逐流行,流行又为何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我来说,流行就是一个没有具体定义的东西,因为它太不稳定了。人类社会存在不同的阶级,而阶级间有高低之分,为了将自己和低阶级的人区分开,高阶级的人会在穿着等方面费一番功夫,略低于高阶级的人为了向高阶级靠拢而开始模仿,高阶级在模仿之下又开始寻找新的风格。现代社会虽高喊人人平等,但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就有那么点不平等,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追逐那些来自法国意大利或者美国的时尚风潮的吧。在国人的潜意识里,还是会觉得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优越,因而追逐来自那边的风尚,自己也会跟着优越起来。女性总比男性更追逐时尚,这在包括我的很多人看来,可能仅仅是出于女性喜爱梳妆打扮、重视外表而已,但西美尔却更尖锐,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中女性倾向于在穿着上大做文章的话,可能是社会没有给予女性更大的生存空间与个人行为的自由,女性的自我提升得不到支持,因而出于补偿,她们选择这样做。浮夸的外表是外强中干的体现,西美尔的思考延伸得十分广阔。此外,作为不太追逐时尚的人,在我看来时髦的人都是敢于标新立异,很用勇气的人,但西美尔却说不,他认为追

逐时尚反而是一种没有主见的表现。时尚代表着一种既定的、被承认的观念,追逐时尚只要顺从这种观念就好,想要与众不同?想要不被大众排挤?追逐时尚真的是种很省事的方式。时尚让你与众不同,但这种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又不至于让你如同标新立异的人那样被大众当猴看。本来以为时尚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却没想到西美尔可以看透如如此之多。

《犹豫的栖居者》这一篇文章则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西梅尔认为被日常生活摆布得越厉害的人越倾向于“只想给自己找乐子。”人们进入了一个被感觉而非沉思主宰全局的社会。以微博为例,被转发得最多的微博往往是和人们最低层次的兴趣相一致的,比如单纯的搞笑,八卦绯闻等等,那些具有深刻价值的话语可能反而不太受人们关注。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关注那些能给自己直接带来愉悦感的东西。我思考了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在阅读西美尔的文字时,有出于我个人知识水品限制的因素,也有出于平时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因素,我的阅读速度空前的缓慢,在我读完某些句子后,我需要思考与理解,继而才能往下阅读。这也许是我太久没有这样的思考而使大脑有些“生锈”吧。但不愁吃穿用,生活在单纯的校园里的我并非“被日常生活摆布得厉害”,为什么平日里我更倾向与“只想给自己找乐子”的阅读呢?也许是因为身边的朋友也这样,但更多的是自己的懒惰吧。

哈贝马斯在评论西美尔时,说“他离我们如此之源,又离我们如此之近”。确实,从时间上来说确实很遥远,但他的文字、他的思考,却又是那么贴近生活,贴近个人。


相关内容

  • 谈谈小学生习作批改--中国期刊网
    谈谈小学生习作批改 --中国期刊网 中国期刊协会媒体商城 文摘资讯 期刊杂志 封面文章 期刊封面秀 期刊列表 期刊合作 刊社新闻及通告 人文读本 今日推荐 文集.文论 热点探究 专题.专栏 读者来信 期刊导航 E报刊亭 副刊园地 期刊图书馆 ...
  •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假期里,我看了张景中院士所著的<数学与哲学>这本书,书中主要内容写了,关于"万物皆数"这个观点的破灭与再生,还有哪种几何才是真的,自然数有多少,等等有趣的数学问题. (按!) ...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 ...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读后感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传1101班 刘兆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课外我深入阅读了马克思的著名作品& ...
  • 周国平读后感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周国平的<妞妞>不是一本让人读后"潸然泪下"的书,而是一本让人"泪如泉涌"的书."十一"期间到新华书店买书,站着随手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 ...
  • [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后感
    <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后感 衣厨里的小秘密 --<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后感 好久没有写过观后感了吧,虽然一直对部分书籍有点兴趣,可我的文字功底大多发挥在我的日记本里.水平仅限自我欣赏吧!记得上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我 ...
  • 牛顿传读后感
    <牛顿传>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詹姆斯·格雷克所著的科普著作<牛顿传>.读了以后受益良多,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牛顿,了解了牛顿伟大的人格以及他的信仰,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发现和发明,使人们能够解释自然界中的一系列现 ...
  • 哲学生活认识论选择题
    认识论专题练习 1.(08北京卷)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 ...
  • [我不是教你诈]读后感
    <我不是教你诈>读后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这句话不乏道理,问题是等到"世事洞明" ,"人情练达",我们的生命还剩多少?<我不是教你诈> ...
  • 后院精选 | 威尔·杜兰特:认识论将哲学推向下坡路
    威尔·杜兰特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 本文为威尔·杜兰特为<哲学的故事>再版所做的序,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