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地震窥探国民素质 - 范文中心

从日本地震窥探国民素质

04/28

从日本地震窥探国民素质

这次日本地震引发了许许多多的事件,有关于日本的,也有关于中国的。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虽然这个话题已经被许多人提及,但我还是想再深入一点探究这个问题。

首先我并没有故意偏袒某一方,只是较为公正地看待这次事件。昨天翻阅报纸,得知日本一勇士在抢险途中身体不适,最终身亡的消息,有点震惊与诧异。之前日本用高薪聘请勇士,这项工作明显是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身亡,但是却有更多的勇士涌上去。这种置自身生死而不顾为国报效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来说实属稀少。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有许许多多人只是为自己而活着。

再分析一下另一个现象。地震发生时,日本某市几百人在广场避震。整个过程中,灾民神情安稳,秩序良好不争先恐后;只有服务员在奔跑,拿来一切的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妇女,跑回大楼拿细软;数百人,无一人抽烟,避震结束后,广场一点垃圾都没有。而中国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在避震(难)场所常常是一片狼藉,救助物质随地散落。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把垃圾扔在地上,最终环境被破坏了,影响的还是自己。但中国民众没有足够的公共意识观念,只图一时的方便。

地震后日本交通全线瘫痪,坐在地铁的人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回家,有的甚至要步行几十余里的路。但是在大街上却没有产生混乱与噪杂,而且许多沿路家庭都免费提供卫生间以及饮用水给路人,而换做是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会有多少人甘愿为一位陌生人提供如此的服务呢?又比如说日本地震发生后,中国商店的食盐被疯抢,盐价疯涨数倍,甚至数十倍,中国人自造恐慌,足可体现国民的无知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无知和不信任本身也是自身素质所造成。而日本人民在福岛核电站爆炸时,仍保持镇定,商场不提价还免费提供食品,这点足以证明日本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民众的素质。

种种现象可以看出,日本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是比我们中华民族的素质要高。

我们不能说因为这次地震就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素质低下,我只想客观地从两个民族的表现来分析,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体现的基本素质没有日本民族好呢?

(1)在抢盐问题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国民的知识水平低下。在灾区日本都尚没有这种抢盐的现象,然而在几乎没多大影响的中国内陆却早已掀起了抢盐的狂潮。如果有一定常识的人都能知道辐射对于中国并不会有太多的危险,但是文化水平的不足还是让中国社会陷入了短暂的恐慌。相对于日本来说,那里的民族更有文化水平。虽然他们遭遇的地震次数比我们多,但是他们的那种镇定,可以充分体现他们有足够的文化水平。日本儿童从小就开始接受这种意识教育,并且一直延续下来。这一点同样也是素质相异的一种体现。

(2)从这次事件上看到的日本素质之强还体现在“纪律”上。纪律与自由是对立的,所有的自由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或大或小,绝然没有毫无限制的自由。在日本地震中,实际上许多人损失了个人自由来遵守纪律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而这种秩序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日本人是用个人自由换来纪律,是出于个人意愿。而中国人的纪律是由政府

主导的强制性或半强制性所构成大行为。所谓强制性或半强制性,就是出于法律和道德的需要。有些半强制纪律的推行受到共产主义观念的制约而发生变化,结果造成纪律的涣散。这是值得每位国人去思考的问题。

日本的道德没有掺杂任何的政治色彩仍是一民间传统方式教育国民。这种传教方式并没有强迫性,不同于政府的强迫性,但这样常常会获得更佳的效果。中国人缺少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与传统民族文化,这也影响中国人民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3)诚然,在这次日本地震中,日本民族的表现也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如日本东电公司在福岛核事故事件中隐瞒了事实,最终造成了很多的祸害。这是一种不诚信的体现。那么中国呢?中国社会有多少的不诚信呢?从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到最近双汇食品的瘦肉精事件,造成的食品危机,让国民难以再相信中国企业的信用。政府的空话假话弄虚作假,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务,个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在中国比比皆是。不诚信已经成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招牌”,也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对于上述的问题,我认为日本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很好地发展,其实他们也是延续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道德思想。而中华民族经历近几十年的动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们很多优良传统丢失贻尽。比如,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推崇“讲诚信,守纪律,有文化”,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在学习和发扬光大呢?

如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探讨并执行素质教育,尽可能地增强国民的素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不断改进与奋斗的。而不能只依赖原来的那套旧思想,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思想与更多合理的做事准则。

高一(17)班

陈颢贤


相关内容

  • 日本在中美英韩等多国媒体刊登菅直人感谢信
    2011年04月12日04:48新京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日本东京时间4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全国默哀一分钟,悼念地震和海啸灾难中的遇难者和失踪者. 天皇夫妇参与默哀 4月11日下午,福岛县近海 ...
  • 我眼中的日本
    我眼中的日本 日本地震了,日本发生海啸了,日本还核爆了,好多国人在欢呼,我却欢呼不起来.回想起汶川地震时的场面,真是不寒而栗,这次盈江也地震了,几次雷同的画面闪现在眼前时我怎么都无法对日本地震报以幸灾乐祸的态度了. 我不知道那些幸灾乐祸的人 ...
  • 高考地理考前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考前复习资料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 ...
  • 海陆变迁教案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课前2分钟自动播放配音乐的火山和地震的图片(即片头),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有一些感性 认识.]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你们想了解火山和地震吗? 生:想. 师: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第四节<海陆变迁> ...
  • 现代影视艺术赏析论文
    武汉东湖学院 现代影视艺术赏析论文 课题名称: 现代影视艺术赏析 院 (系): 文法学院 专业班 级: 广告学1班 学生姓名: 施静 学 号: [1**********]19 指导教师: 曾俊 201 5 年 5 月 20 日 影视艺术赏析 ...
  •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 ...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推广,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公关活动.促进文化交流机构在海外的建设.推广国家形象宣传片登陆海外媒体等方式,积极向世 ...
  • 易错字词K
    同仇敌忾[tïng chïu dí kài]  [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 ...
  • 七年级国防教育教案
    七年级国防教育教案 山东省的光荣革命斗争史 一.教学目标 1.山东省人民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传统 2.山东省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末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历程. 二.重点难点 1.山东人民具有光荣的 ...
  • 公务员面试素材
    石家庄世纪人和管理培训学校 倾尽全力传播和创新管理知识 第一章 理论素材 关注国家大事,熟谙国家的政策法规,透析社会热点,知悉民生民意,是每一位公务员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公务员这一职业岗位要求的综合性与特殊性,为测查应试者的能力确立了一个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