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范文中心

颅脑损伤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09/16

当代医学2009年6月第15卷第18期总第173期ContemporaryMedicine。Jun.2009,V01.15

No.18IssueNo.173

考虑与地理因素及实验室水平有关。

MDS具有较高的AML转化风险,约30%最终转化

【3】Hofmann

WK,KoefflerHP.Myelodysplastic

syndrome[J].Annu

Rev

Medical,2005.56:I一16.

为AMLl7J。本组资料转白率为11.46%,低于国外水平,RAEB-I和RAEB-Ⅱ转白率无差别,与国内报道一致幢J。MDS多发于老年人,治疗耐受性和反应性差,早期死亡率高,国内报道的早期死亡率高达25%哺J,本组资料早期死亡率为8.33%,明显低于上值,考虑与成分输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疗有关。

IPSS预后积分系统将骨髓原始细胞数、染色体核型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系列数作为MDS预后评分和危度划分的指标。

Germing

【4】Bernaseoni

classification

of

P.Klersy

with

de

C,60ni

novo

M,et

a1.WerldHealth

Organization

patients

primary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J].Br

Haemat01.2007,137:193-205.

【5】朱平,冯茹.曹香红,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新

NosslJnger

分型的临床评价【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362—364.

【6】

T,Regina

to

R,KellerWorId

E,etat.MyelodysplasticHeaIth

syndrome,from

of

Fernch-American-Britishclassification

on

Organization:comparison

43nselected

patients

from

single

institution[J].

Blood,200I,98:2935—2941.

U‘91等证实LDH水平升高与MDS预后不良有关。本组

【7】

GhuIam

ofof

J.Mufti.JohnM.Bennett,etaI.Diagnesi

sand

on

classification

资料中未发现血常规、LDH、FER、骨髓原始细胞数与早期死亡率有相关性,可能与样本小有关。亦未发现FER和LDH在各

“”麓

亚型之间有差别,国外研究也显示FER、LDH在MDS亚型之间

Morphologyfor

the

definition

myeIOdy3pIa3tlcmyelodysplastic

and

syndrome:InternationalWorkingGroup

syndrome(IWGM--MD¥)consensus

of

myeloblasts

and

proposals

enumeration

ringsideroblasts[J].

Haematologica.2008。93(11):1

【8】社,2003.

【9】Oerming

712-1717.

的变异性较大且存在重叠”…,说明不能依据FER和LDH水平高

低初步鉴别MDs亚型。叨

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U,Hildebrandt6.Pfeilst?cker

M,eta1.Refinement

as

an

ofthe

参考文献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scoring

variable

to

system(IPSS)by

risk

includingLDH

in

patients

additionalprimary1.

【1】上海市中美联合白血病协作组.282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

prognosticimprove

assessmentwith

合征诊断和分型的前瞻性l豳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27:546-

549.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J].Leukemia.2005.I902):2223—223

Varma.Proliferativeparameters

in

【10】NeelamVarma.Subhash

【2】

indices,cytogenetics.im

攀4

5o∞

许晓倩.王健民,吕书晴,等.8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

munophenotyeIndian

andother

prognostic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J].

后分析f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11):723--727.

Pathol

Microbiot,2008,51:97--101.

一“

蓉。&÷

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古远云李晓斌

肖逸雷波

【摘要】

,4幺鬻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自发性过度通气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自发过度通气患者随机分成

两组:A组伤后入院时使用机械通气(24例);B组伤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24例).进行两组问血气指标监测(pH、PaCO。,PaO。)及预后的对比分

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H.PaCO,,PaO,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

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过度换气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过度换气。机械通气。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probeintotheeffectinsevere

ventilation.Methods48CaSe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

24

cases

craniocerebralgroups:24

injury

in

patientswithhyperventilationtreatedbyearlystagemechanical

Areceivedmechanical

cases

group

ventilationrightaftertheftadmission;

ingroupBreceivedOxygeninsteadofmechanical

ventilation.Blood-gasindexes(PH,PaC02,Sa02)ofthetwogroupsWOlfemonitoredand

asPH,PaCe2,Sa02inGroupAweremuchmoreimprovedthanthoseofGroupB.

groupAweresuperior

to

prognosisoftheAccording

to

patientswereanalyzed.Results

prognosis

Theindexessuch

theGOS

evaluationsixmonthslater,prognosisofpatientsin

Call

thatofpatientsingroupwithhyperventilation.

B(P<O.05).

ConclusionEarlystagemechanicalventilation

improvethe

prognosisofseverecraniocerebraiinjurypatients

【Keyword】SevereCraniocerebraiInjury;Hyperventilation;MechanicalVentilation;Prognosis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存在自发性过度通气,而过度通气是脑组织酸中毒的代偿性反应,由此产生的低碳酸血症使脑血管痉挛,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加重脑组织缺血缺

氧,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早期使用呼吸机可迅速有效纠正过度通气,改善氧供,提高创伤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本文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IcU科2003~2008年收治的48例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过度

作者单位:646000肖逸雷波)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ICU(古远云李晓斌

通气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A组)与对照组(B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

万方数据

——64——

当代医学2009年6月第15卷第18期总第173期ContemporaryMedicine.Jun.2009,V01.15

No.18IssueNo.173

1资料与方法患者出现呼吸急促与桥脑的网状结构含有呼吸抑制中枢,这一1.1临床资料

区域的任何损害均可致过度通气。长时间的过度通气可导致呼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ICU科2003~2008年监护病房共

吸性碱中毒,严重呼吸性碱中毒可引起肌痉挛及手足抽搐,收治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中除外脑死亡,合并胸部创伤、低血亦可引起脑血管收缩,痉挛,导致和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压、低氧血症者。平均伤后入院时间(2±3.5)h,颅脑损伤后

从而加重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过度通气并与病情严重程GCS3~8分者,且抽取其中合并过度通气(PaCO,≤35mmHg)

度有关,颅脑损伤越重,低碳酸血症越明显,PCO:持续低者

共48例,其中男性3l例,女性17例,年龄16~69岁。损伤类预后不良【Ilo

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32例,广泛脑挫裂伤7例,弥漫性轴重型颅脑损伤后最初24h内脑血流最低,并在随后3d中逐索伤5例,原发性脑干伤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GCS评分渐增加幢J。在伤后24h内或过分过度通气的情况下有引起脑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血性损害的危险。而在伤后最初24h内脑血流与GCS评分或预1.2治疗方法

后直接相关。CO: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脑脊液pH值的变化来实现两组均常规采用脱水、激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的:pH值升高,血管收缩,因为CO,能够自由通过血脑屏障,电解质平衡,全身或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及27例行开颅手术等治过度通气同样会引起脑脊液PCO:的迅速降低和pH值的相应增疗。A组入院后建立人工气道,使用美国P840呼吸机行机械通高,引起脑缺血性损害的危险,尤其是在伤后24h内或过分使气治疗,采用SIMV模式,选用呼吸频率(RR):8~12次/min,用过度通气的情况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量监测证明潮气量(VT):6~8ml/kg,吸呼比(I:E)l:l~1.2,吸人氧浓度伤后早期脑血流降低。过度通气能进一步降低脑血流,但并不(Fi02):35%~40%,使用呼吸机24h。B组予以常规经鼻导管吸肯定能降低颅内压,且可能造成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变化。在氧。血气指标的监测:所有病人于入院时,呼吸机使用或吸氧严重脑损伤患者,脑血管对低碳酸血的反应降低,且脑灌注压后24/b时,抽取动脉血检测pH、PC02、Pa0:。其他处理:根下降。虽然尚未确立发生不可逆脑缺血的脑血流水平,但在重据病情行脑CT随访及时手术和脱水、止血、预防抗感染及营型脑损伤患者90%被证明有缺血性细胞损害改变口1。

养支持治疗,所有病人行亚低温治疗,并且强调加强呼吸道护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更加关注低氧血症、低血压对患理。预后判定:伤后6个月用GOS评分法评价预后。

者预后的影响,而过度通气同样存在对患者脑缺血性损害的危1.3统计学处理

险,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过度通气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数据以(-士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全部48例患者于伤是很必要的。对重型颅脑损伤过度通气的患者早期采用机械通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断疗效,按结果分为良好、中残、气方法,应用小潮气量(6~8m1),调整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减少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结果p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气量的方法可改善患者过度通气状态,增加脑组织血供,进而2结果

增加氧供,减轻脑水肿,阻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进一步加2.1两组血气监测指标(pH、PaC02、Pa02)比较重的恶性循环。研究结果显示,对重型颅脑损伤过度通气患者PC02值、P02值、pH值比较,A组较B组有明显改善,差

早期使用机械通气可纠正过度通气,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预后转归,提高恢复良好率。但增加脑血流对减轻脑水肿的程2.2临床预后指标比较

度需进一步研究,且与颅内压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团

两组问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者于伤后6月按GOSgI]定预后,A组生存质量良好者多于B组(尸<O.05),参考文献

见表2。

【1】

朱城,陈柏林.陈长策,等.急性颅内血肿60例动脉血酸碱度和

血气监测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1

982,7:227.

表1

A.B两组治疗效果比较6士J)

【2】

江基尧,朱城,罗其中,主编.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修订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96-97.

【3】

陈庭亮,李卫.呼吸机辅助呼吸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效

果【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6):605-607.

表2两组患者预后的比较【例数(%)】

3讨论

自发性过度通气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雩芗

万方数据

——65——

;;。≮:氇一

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过度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古远云, 李晓斌, 肖逸, 雷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ICU,646000当代医学

CONTEMPORARY MEDICINE2009,15(18)0次

参考文献(3条)

1. 朱城. 陈柏林. 陈长策 急性颅内血肿60例动脉血酸碱度和血气监测分析 1982(07)2. 江基尧. 朱城. 罗其中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2003

3. 陈庭亮. 李卫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杨太恒. 李相鹤. 李广 过度换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4)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其病理生理变化尤为复杂.目前对于通常采用人工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ICP)的方法提出了质疑,为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急性期PaCO2与ICP的相关变化,我们对64例该类病人伤后第3d进行了监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2.期刊论文 施铭岗. 康笃伦. 潘亚文 重型颅脑损伤颈内静脉氧饱合度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流与颈内静脉氧饱和度的监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 D)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mV),颈内静脉取血测得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并对其进行临床意义分析.结果①Sjvo2与预后显著相关,Sjvo2≥75%或≤ 45%预后不良,Sjvo2持续低水平则预示脑梗死的发生;②Sjvo2与mV相结合能互相补充且较为准确判断脑充血或脑血管痉挛的发生;③Sjvo2、mV相结合有助于确定最佳的颅内压、脑灌注压,为该两种监测指标的重要补充.结论 Sjvo2与mV监测相结合,特别是颅内压考虑在内能可靠反映脑氧代谢状况及病理、生理变化;对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期刊论文 文超勇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体会 -华夏医学2006,19(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及/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分次剪开硬脑膜,逐步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术中辅助过度换气,CO2 cp维持在4.0~4.07kPa(30~35mmHg).结果:本组83例,存活28例(33.7%),死亡55例(66.7%).按GOS脑外伤结果分级标准,良好15例(53.6%),中残8例(28.6%),重残3例(10.3%),植物生存2例(7.1%).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及/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分次剪开硬脑膜,逐步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术中辅助过度换气,可以缓慢降低颅内压,避免脑血流量骤增,预防减压后再出血,减轻再灌注损伤,充分减压,保护脑组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4.期刊论文 牛煜. 徐新胜. 王景波. 罗高丰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麻醉处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麻醉期处理资料.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采取过度换气、控制性降压等一系列脑保护措施.结果 45例急性脑膨出得到明显改善,10例无效,切除脑组织减压,5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合理选择麻醉药物,采取脑保护措施,可有效改善及预防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

5.期刊论文 沈卫民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53例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5月该院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迟发性血肿,失血性休克,长时间脑疝,缺血缺氧,严重脑挫裂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早期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缓慢降低颅内压、过度换气、适当控制血压等为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效措施.结论 针对不同的病因,及时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可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

6.期刊论文 苑玉环. 戴如飞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探讨及其处理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其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2月~2005年5月该院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迟发性血肿、失血性休克、长时间脑疝、缺血缺氧、严重脑挫裂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早期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缓慢降低颅内压、过度换气、适当控制血压等为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及时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可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

7.期刊论文 张铭. 刘万明. 全中平. 钟宝. 王少波. 周波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8例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条件,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 迟发性血肿、手术处理不当、急性脑肿胀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手术处理、缓慢的降低颅内压、控制性低血压、过度换气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 应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

8.期刊论文 蒋聚洪. 黄空. 缪剑丹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因素探讨 -重庆医学2004,33(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手术中急性脑膨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手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多发伤合并低血压、晚期脑疝以及脑干损伤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因素.标准大骨瓣清除颅内血肿、减压,缓慢降低颅内压、手术中过度换气、使用脱水剂、麻醉配合、术中CT等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有比较好的疗效.

9.期刊论文 周刚. 龚庆国. 唐柯. 向可. 黄郑昆. 韦红刚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8例临床分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中死亡21例(55.26%),重残5例(13.16%),中残8例(21.05%),恢复良好4例(10.53%).结论 术中准确判断发生原因,彻底及时清除迟发性血肿(邻近或远隔部位),缓慢降低颅内压,控制收缩压,过度换气,必要时双侧大骨瓣减压等是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10.期刊论文 周里钢. 只达石. 张赛. 刘敬业. 陈荷红. 肖绪林. 毛瑞 重型颅脑损伤中脑温脑组织氧分压持续监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中脑温(BT)、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持续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脑温、脑组织氧分压(PbtO2)探针脑白质温度、脑组织内物理性溶解的氧的压力.结果通过对10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研究分析发现:(1)在诱导低温后,直肠温度(RT)与BT的差异比正常体温时明显.(2)在重型颅脑伤后,PbtO2值降低,PbtO2<10mmHg时,可认为是脑缺氧的阈值.(3)伤后24小时内PbtO2<5mmHg预示病人预后不良.(4)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技术可指导过度换气的应用.结论在低温状态下,RT与BT的差异加大,因此,在研究低温对脑外伤的影响时,最好能直接测量脑温.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安全可靠,是脑组织氧合程度的一种灵敏的监测方法,它可以提示预后,并且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dyx200918047.aspx

授权使用:青岛大学IP账户(sdqddx),授权号:1b63245b-f17f-48e3-bc94-9db200c7a191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3日


相关内容

  • 创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据统计,除心脏. 肿瘤外. 创伤病人居第三位.急诊手术麻醉的死亡率比择期手术高2~3倍.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 第一创伤病人的特点 一. 情况紧急 严重创伤病人来院后,必须争分夺秒组织抢救,争取手术时机,抢救中强调快而不乱. 二 情况危重 严 ...
  • 研究生急诊医学考试复习
    急诊医学发展的原因: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现代医学进展快,是医学专科越分越细,因为患者是一个整体,各系统的疾病常发生在一个病体上,急症科医生常具有全科医师的诊治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保健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 ...
  • 六大急诊抢救流程
    急性创伤抢救流程 1. 在接诊患者的第一分钟内, 完成意识状态的判断. 立即心电血压血氧检测.(心搏呼吸骤停者, 立即CPR) 2. 保持气道通畅, 有损伤开放气道, 有呼吸渐弱或消失给与呼吸支持, 建立静脉通道并适当输入晶体液, 3. 病 ...
  •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1
    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 气管插管术并发症 一.插管时的并发症及预防 1.牙齿脱落 术前牙齿已有松动或有突出畸形,因上喉镜片触碰引起脱落.一旦牙齿脱落,应及时找,并浸泡于盐水中,准备做牙齿再植. 2.软组织损伤 气道插管困难,唇.舌.咽后壁皆可 ...
  • 心肺脑复苏培训记录
    心肺脑复苏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任何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均可称为"复苏",如对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窒息.休克.高热.中毒.严重创伤等的救治均属于广义复苏的范畴.复苏的方法 ...
  • 1意识的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三观与三关 1意识的观察 意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病情轻重.脑外伤后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对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昏迷的深度,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以判断病情的转归.躁动不安,是脑外伤昏迷者急性期常见表现 ...
  • 脑外伤病人留置导尿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导尿及导尿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导尿率,感染率以及临床治疗与护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尿率,感染率均极高.本组167例患者,导尿79例, ...
  • 20**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护1
    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护 一.概述 (一)定义 意外伤害是指除疾病以外所有导致患者身心受损的各种情况.据统计,我国每年 意外伤害的患者约为7千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占总人数的11%,位居总死亡原因 排序的第5位,而且是0-30岁死亡的首要原 ...
  • 外科学习心得
    外科护士心得体会 手术室一个让人听了感觉很恐怖又很神秘的名词,手术室的一道门将里外分割成两个世 界.让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有科室中手术室是另我最向往的科室,因为手术室对我来 说很神秘,我带着好奇心来到手术室实习. 在手术室一个月的实习 ...
  • 呼吸系统力学功能的评估(一)
    张根生 朱熠冰  宋飞珍  译    张根生   校对 关键词 肺顺应性:食管压力:阻抗:肺损伤:呼吸力学:呼吸机波形 要点 O评估危重病患者的呼吸系统力学功能可以早期识别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异常征象. O通过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方法评估&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