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法修改十点 - 范文中心

新行政法修改十点

10/27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2、李步云:《法制、民主、自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郭道晖:《民主?法制?法律意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江山:《中国法理念》,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徐显明:《公民权利义务通论》,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6、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9、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编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许章润:《说法 活法 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江平:《私权的呐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林来梵:《宪法学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对这部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民告官‛法做出了重要修改。

看点一:受案范围扩大

【修改】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

或者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了受案范围。

【点评】经过20多年的实践,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已经不仅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范围在单行法中不断扩大。‚这是这部法在制度建设上的一个进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认为,扩大受案范围是总体趋势,进一步明确列举可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可以避免法院借口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不予受理。

看点二: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

【修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点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龙非认为,虽然这是一个宣示性的条款,但把这个要求写进来,体现了在行政

诉讼中对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保障。这是四中全会精神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具体化。

‚当然,要让这一规定得到真正的落实,我们期待下一步还会有更具体的制度来配套完善,使之具体化。‛龙非说。 看点三:可口头起诉

【修改】起诉应当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点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认为,这一规定方便了当事人行使诉权。‚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更希望采用口头方式起诉。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操作性较强。但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起诉都要符合条件,如有明确被告、基本事实等。‛沈岿说。

看点四:应当登记立案

【修改】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不能当场判定的,应接收起诉状,出具书面凭证,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点评】‚这样做减少了对原告起诉的阻碍。‛龙非说,以前立案很大程度上是实体审查,以后法院立案主要是对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形式要件要求进行判断。新规定同时要求法院要对当事人不清楚的地方进行释明,给予指导。虽然会给法院增加工作量,但这是对当事人诉权的一种保护。

看点五:起诉期限延长到‚六个月‛

【修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点评】‚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延长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原告的起诉期限,由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当中的三个月延长

到了六个月,并且对一些特殊情况,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给原告更多的时间来提起诉讼。‛王敬波说。

看点六:行政首长出庭

【修改】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点评】‚修改后的法律把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是特别强调,老百姓告官要见官。‛王敬波说,虽然由谁到法院去应诉,并不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但是通过这种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官民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案件的解决。

看点七:可跨区域管辖

【修改】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

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点评】龙非说,行政审判面临的症结性问题就是行政的干预。一些基层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和行政机关,导致一些案子不能判、不好判、不敢判。学法网微信号(xuefa5)法律人必备!这次修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法院的‚地方化‛问题对公正审判造成的影响,从体制层面给行政审判注入了一剂十分有效的‚强心针‛。

看点八:不执行可拘留行政机关直接责任人

【修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增加规定‚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点评】‚这一规定对于促进执行还是比较有力度的,虽然有‘社会影响恶劣’的限制,实践中可能会慎重使用这个手段,但

是拘留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王敬波说。

看点九: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修改】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点评】实践中复议机关为了不当被告,维持原行政行为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行政复议制度未能很好发挥作用。‚这一修改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行政复议因许多地方和部门复议机关做‘维持会’而导致复议公信力严重下降的现实困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

看点十:明确提出要解决行政争议

【修改】修改后的法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解决行政争议‛的表述。

【点评】‚行政诉讼本来有三大功能: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解决行政争议,即监督、救济、解纷。‛姜明安指出,过去仅注重行政诉讼的监督和救济功能,而忽视了它的解纷功能。

‚把解决争议纳入行政诉讼目的是对行政诉讼性质、功能正确认识的结果,为扩大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提供了立法目的依据。‛姜明安说。


相关内容

  • 行政法无因管理研究
    行政法无因管理研究 --以公民为行政机关从事行政活动为分析视角 张弘 2013-2-7 15:37:13 来源:<东方法学>2011年第5期 摘要: 公民为行政机关从事有关活动是行政法无因管理中的一种,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并 ...
  • 第六章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六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新的新行为主义 1950年前后,由于托尔曼的理论过于简略,过于纲领化而无法继承:赫尔则因致力于其深奥莫测的理论术语的数量化而陷入困境中.导致了赫尔.托尔曼理论体系影响的衰落,使行为主义心理学失去了信念的基础,行为主义 ...
  • 属性或方法具有新行为
    某些 Visual Basic 6.0 属性.方法和事件在升级到 Visual Basic 2005 后,行为方面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例如,在 Visual Basic 6.0 中,只有在更改 ComboBox 控件的文本输入部分的文本时,才 ...
  •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
    新行主为义习理论学创的人─始斯金纳─斯金 (Bu纳rrhu Fredesirc kSiner,n109-49109是新行为主)义理心学的始人创之.一1他90年3月204生日于美宾夕国尼亚法东州部北的一车站小镇个.斯金从纳小爱发明创造,富喜冒 ...
  • 20**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证资料
    2015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证资料 "2015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证资料"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 2014教资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儿童发展理论 一 ...
  • "民告官"百年寻路
    北京市东长安街14号大院的院门上,布满了暗绿色爬山虎,仅露出白色的门牌.门口有武警24小时严守,外人难以入内.偶尔出现几个访民,随即被带走.这里现在是公安部大院. 百多年前,这片地区是清朝翰林院所在地.清王朝倒掉之后,围绕翰林院房产归属,发 ...
  • 中国法律法规网
    网站首页 法制报道 中国法律篇 财经法规篇 地方法规篇 国际条约篇 案例汇编 法律英文版 法制课堂 会员注册 联系我们 福建法学 国家法 <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
  • 法的溯及力论文
    法的溯及力的研究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姓 名: 学科.专业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 I - 摘 要 法的溯及力是法学的基础问题,是法的时效间效力的重要方面.法的溯及力不仅涉及法律在变动时界定新旧法律效力的 ...
  • 行政立法中的最好行政
    作者:朱新力高春燕 行政法学研究 2007年02期 中图分类号:D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78(2006)03-051-07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在烟花爆竹声的此起彼伏中辞旧迎新.但在广州市区, ...
  • 行政公益诉讼的范畴研究
    行政公益诉讼的范畴研究 2010-12-29 11:09:22 关保英 [作者简介]关保英(1961-),男,陕西澄城县人,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行政公益诉讼近年来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法治实践的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