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冲侨乡历史看侨乡文化的构成.内涵及特征 - 范文中心

从腾冲侨乡历史看侨乡文化的构成.内涵及特征

05/04

关于:云南侨乡文化研讨会文集

日期:2006年01月10日             发言人:马守昌

一、腾冲侨乡历史概略

腾冲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有名的传统侨乡,具有悠远的侨乡历史。远在汉唐时期,腾冲就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一处重要驿站。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蜀布和筇竹杖,知此类商品是四川商人由成都平原经云南运入缅甸、印度,再转运到阿富汗等地的,此路被称为“蜀(四川)身毒(印度)道”。于是,“武帝使张骞取道于此,以通大厦”,被阻,“骞言,昆之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越赕(即滇越)。”滇越为腾冲古名。由此说明,上述商品是沿着成都平原经川西,渡过金沙江到云南大理,沿博南古道,再渡澜沧江到永昌,尔后翻越高黎贡山到滇越(腾冲),进入缅甸,最后到达印度、阿富汗等地。到了唐代,南方丝绸古道更为热闹,唐人樊绰在其《蛮书》里记录着一首名为们可赕贾客谣》的古歌:“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曩中赂贿绝。”“河赕贾客”指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中的商贾旅客。“穹赕”,地名,指今腾冲、德宏一带,又一说指怒江河谷地带。“赂贿”指财物。古歌反映了白族先民中的商人从洱海地区出发,赶着马,驮着货,翻越高黎贡山到腾越(腾冲)及缅甸做生易的商行之苦及思乡之情,客观反映了当年的中缅贸易状况,同时也折射出古代腾冲在南丝古道国际贸易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结束了藩镇割据分列的局面,元代又建立了行省,商品经济大有发展,西南丝绸之路作为南方国际贸易的大通道更加繁忙。到了明代,随着军事上朝廷对滇西边地大规模的用兵以及军屯、民屯制度的建立,大量内地移民落籍腾冲,随之而来的先进农业及手工业广为传播,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腾冲已成为南丝古道上的繁华城市,并且成为国际珠宝翡翠的加工及集散中心,明朝廷专门派出采宝官常驻永昌(保山)腾越(腾冲)采购来自缅北(当年属腾越辖下的土司地)的珠宝翡翠供朝廷使用。由于经济上的交往频繁,带来文化上的相互交流,腾冲旅缅的华侨不断增加,并且谙熟缅语、缅文、缅事,以至明朝廷中有多名腾冲和顺人任鸿胪寺序班(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礼宾司官员)、四夷馆教授(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外交学院教授),由此可见腾、缅侨务活动的繁盛与作用。

清代至民国是腾冲外贸及侨务最活跃的时期,腾冲已形成西南“极边第一城”。地方志载:“腾居天外,地广土肥……十八省之人云集”。历史上有“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赀来”的昌盛景象。当时,各种肤色的异国商人,满城可见;市场上各类传统工艺行业店铺及产品,满城可见。县城的繁华主要是对外贸易的作用所致,此间跨国商号的兴起尤其引人注目,从古老的“正泰号”、“三成号”到现、当代的“永茂和”、“洪盛祥”、“茂恒”等大商家,均以腾冲为总号,将分号开设至国内的京津沪穗等地、国外的瓦城、仰光(均为缅甸)、孟买、加尔各答(均为印度)等地,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的民族工商业阶层。

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部分少数民族相互垮境而居,往来密切。解放以前的近百年间,由于列强的侵略、封建官僚的统治,国弱民贫,百姓难以维生。于是,腾冲人每到干天(即旱季),做完农活之后,依照民间流传的“过了霜降,各找方向’’的民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肩挑马驮,“穷走夷方急走厂”,纷纷前往缅甸淘生活,待第二年栽种时,再返家务农。这种生活方式年年如此,代代如此。有一部分人或因生意需要,或因婚姻,便留居缅甸,成为永久的华侨。在缅的华侨,有的与缅人或掸人结婚,就形成一个家庭中既有汉母缅妈,又有混血子女,这种血缘关系,更加深了中缅两国的亲密关系。

随着入缅华侨的不断增多,在国内的侨属、侨眷、归侨也就不断增加,并且形成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于是在腾冲便形成了以腾冲县城为中心的,分布在腾冲坝子四面八方的一批名扬海内外的如和顺、绮罗、洞山、小西等著名重点侨乡,这些侨乡不仅在人员构成上有其特殊性,而且在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对外关系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国内国际起着极其重要的独特作用。

由于腾冲在近现代数百年来的对外贸易发达,侨务活动频繁,内外关系交错复杂,加之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到清末的光绪年间,便导致了英国驻腾领事馆、腾越海关等涉及外交、外贸、税务方面的重要机构的设置,这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达进步的标志,而所有这些,都是由“侨”开始的,可见“侨”在人类社会中之重要了。

近半个世纪以来,腾冲华侨除了传统的东南亚侨区以外,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侨务活动进一步扩大,侨务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显现与突出。

二、腾冲侨乡文化的构成元素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侨乡文化则是包括在外华侨、华人及在乡归侨、侨眷、侨属共同创造的具有“侨味”的一种独特文化,这种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在腾冲,侨乡文化大约包含下列元素:

1、土著文化:在内地居民大量落籍腾冲之前的文化形态,当属土著文化。关于土著文化见诸史料者极少。但从考古发掘中可窥其端倪。从响水沟及下马场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的大量出土石器及陶器,可知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三、四千年)即有人类在古腾冲地区生息繁衍。从曲石、古永、固东等地发掘出的铜案、铜鼓以及从油灯庄发掘出的大量陶片、陶纺轮、陶祖及其铸造青铜器的陶范等等文物,可以看出盘腾冲自远古以来,在秦汉以前,即和滇池、洱海地区相类似,有腾冲远祖先民居住生息。秦汉以后出现过和云南腹地一样灿烂的青铜文化时期。至于唐至宋元时期的土著文化状况,则可从西山坝古城遗址发掘中看到完备的城市规划及宏大的城市规模,从而说明这一时期腾冲商业社会的进程与繁华。

此外,土著文化存在的另一侧面,则可从腾冲少数民族佤族、阿昌族、傣族等土著居民的民俗、节庆活动中看出去一些迹象。所有这些早期文化形态,对后来的腾冲侨乡文化都或多或少产生过影响和作用。

2、传统汉文化:腾冲历史上的居民构成,除原有的土著居民而外,大部分为历代王朝派到边地征战的军人及随之而来的商旅以及他们的后裔,特别是明代王骥“三征麓川”,刘艇、邓子龙平叛以及清代傅恒征缅,这些大的军事行动,其动员的军队达数十万,战后大部分以军屯的方式落籍腾冲。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从内地边迁的居民,这些新移民完整地将家乡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汉文化传到了边地。《腾越厅志》载:“腾俗尚古朴……故传为有吴下风并合荆楚岁时记也”。充分说明汉文化在边地的传播之根深蒂固,这种祖传的文化不仅国内侨乡视其为根本,移居国外的华侨更是不忘祖宗,将其祖宗的文化代代相传,他们在国外形成唐人街,创办华侨学校,学习汉文化,有条件的还将子女送回国内深造,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可以说汉文化不仅是国内侨乡的主体文化,也是国外华侨的精神支柱,立身做人的根本。

3、商旅文化及翡翠文化:前已述及腾冲侨商的商业活动遍及国内外,因此,商旅文化便成为侨乡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而在腾冲侨商的商旅文化中,翡翠文化又是其中的极为特殊的现象。当今缅北玉矿所在地勐拱,明代时尚属腾越辖下的土司地,大约在明代初期,当地的土人发现了翡翠,并将其带到三亚拱(即今密支那)与腾冲边民交易,尔后腾人便参与挖矿经营,并形成一个专门行业。到了明末及清代直至民国年间,翡翠经营加工均以腾冲为基地,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翡翠经营均为腾冲侨商所垄断。《腾越州志》载:“今商客之贾于腾越者,上则珠宝,次则棉花,宝以璞来,棉以包载,骡驮马运,充路塞通。今省会解玉坊甚伙,砻沙之声昼夜不歇,皆自腾越至者”。腾冲与缅甸有二十七条通道,其中腾冲至缅甸八募的腾八路、腾冲至缅甸密支那的腾密路,是最繁忙的商道,每年进出口的货驮达十万驮之多,常年有近万匹骡马行走在腾缅商道上,这些骡马所驮的货物有相当数量是翡翠,因此,腾缅商道被称为翡翠路,腾冲城被称为翡翠城。腾冲的大侨商几乎没有不经营翡翠的,他们中有许多人如毛应德、张宝廷等被称为“翡翠大王”。腾冲的繁华被称为是“马背上驮来的”。翡翠知识在腾冲家喻户晓,腾冲人从小耳濡目染,一代又一代人生活在翡翠的光影之中,想翡翠、爱翡翠、敬翡翠,翡翠成为顶礼膜拜之物,成为难以割舍的情缘,再穷再苦的人,也要捡一片碎玉带在身上,作为脱祸求福的宝物。翡翠已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它已成为侨乡文化中一种十分独特的翡翠文化。

4、“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腾冲侨乡崇文尚教,又多经商之人,他们中不少人到国内外求学经商,见多识广,接触了许多革命人物、新派人物,受其感染,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播到家乡,故而腾冲的“新学”首先出现在侨乡;新刊物首先出现在侨乡,文明戏首先出现在侨乡,新科技也首先出现在侨乡,总之,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五?四”新文化首先在侨乡传播,成为侨乡文化中的新亮色。

、缅印文化: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缅甸也是一个佛教国,腾冲人经商到缅甸、印度,必然受佛教影响,现存腾冲侨乡的一些古寺庙,如县城的大佛寺、宝峰寺、和顺的中天寺、小西的护珠寺、洞山的天应寺、绮罗的水映寺等,最早的始建于唐代,多数建于明清两代侨务活动繁盛时期,千百年的佛教文化在侨乡的传播,对腾冲侨乡的影响是深远的。到了现、当代,缅、印文化在建筑、饮食、服饰、语言诸多方面,均有影响,如建筑上的佛教装饰,饮食上使用缅人香料及烹调方法,服饰上时兴穿笼基(即筒裙),语言上出现汉语缅语同时混用等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侨乡文化中融入的东南亚、南亚文化。

西方文化:腾冲人接受西方文化并非不加区别全盘接受,而是将其优秀成份加以吸纳,首先是吸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其次是吸纳先进科学技术。

腾冲人吸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主要是通过到缅甸经商的侨商中的先进知识份子来完成的,他们并非直接从西洋人那里获得,而是通过接触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南洋支部、仰光支部的革命党人秦力山、杨正鸿等人而获得,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发动了腾越辛亥革命,并且取得了成功。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竟然在云南首先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比之省会昆明还早了三天,这与腾冲的社会基础大有关系,这些基础是经济发展,文化发达,人材辈出等等。而这些基础首先是通过侨务和商业来形成的,腾越辛亥革命的三位主要领导人中的张文光、刘辅国均为行走于腾缅商道的侨商,另一位则是谱历于滇缅及日本东京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土司刀安仁,就是他们,在经商与留洋中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从而在边远的侨乡腾越发动和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这既是民主共和的胜利,也是侨乡仁人志士的胜利。

腾冲人吸纳西方文化的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吸纳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其途径也大多是经侨商或留学生从海外或英人统治下的缅甸引进的。1905年,和顺人寸嗣伯留学日本毕业回国,带回铅印机、石印机,开办印刷局,成为云南最早的印务机构之一。1913年城保人杨梓修等三人从日本学习制革技术回乡办起“新兴制革厂”。1932年城保人张南溟从仰光引进火柴生产技术,创办了腾冲火柴厂。此外,先后还有腾人从海外或缅甸引进了西医、西药、制镜、制皂、机纺、电池制造以及火力发电等技术,使侨乡腾冲从一个发达的商城逐步向手工业、工商业城市过渡。

7、新侨乡文化:新侨乡文化也就是当代侨乡文化,这是一个新命题,它既是传统侨乡文化的继承,又是传统侨乡文化的全新发展。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局限于一地一域,而是融合全球华侨华人、融合全民族中的归侨侨眷侨属,共同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振兴竭心尽力,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诸方面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祖国的和平崛起奋斗不息,使中华民族以高度强盛文明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华侨华人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最先进的群体,使每一个侨乡与祖国其他地区同时成为最文明、最富裕的城市或乡村。

今日的腾冲侨乡,有归侨、侨眷4万多人,有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11万多人,分布在缅甸、泰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英国、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瑞士、菲律宾、比利时、沙特阿拉伯、厄瓜多尔、挪威、加纳等24个国家和地区。

仅仅以腾冲侨乡为例,就可看出16万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遍布亚欧非美澳五大洲,这只是传播新侨文化的众多传播者队伍中的一个小侧翼,如果我们放眼全球,那么,新侨乡文化的传播能量将是难以限量的。

三、腾冲侨乡文化的核心内涵

腾冲侨乡文化广博厚重、丰富多彩,其核心内涵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点。

1、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腾冲侨商中所有成大器者,其创业初期都是异常艰辛的,有的翡翠大王最初是割马草卖的;有的花纱大贾最初是肩挑货担沿街叫卖的。他们在国外,多是从小伙计做起,经济上几乎是从零开始,通过苦心经营,从小到大,终于在激烈的商场上发展起来,最后成为名闻中外的如“洪盛祥”、“春延记”、“永茂和”、“茂恒”等跨国商号。

腾冲华侨在国外发展事业,其精神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除了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外,在科技领域、管理领域等诸多方面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早年旅居缅甸的腾冲和顺华侨尹蓉竟然进入缅王朝的核心所在——皇宫内部帮助调解王位纷争,避免了一个国家的一次流血大灾难。被三朝国王尊为“国师”,这在古今中外的侨务史上不能不称为奇闻与佳话。近数十年来,腾冲华侨所侨居的国家,已从传统的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也从传统的餐饮等服务性行业,进入了当地的主流社会,出现了一批有成就的医学专家、物理学专家等高科技术人材。由于华侨华人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使他们获得了自身的长足发展,也为侨居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侨居国社会各方的尊重与好评。

2、崇文尚教,讲究礼仪:无论是国外侨区还是国内的侨乡,千百年来都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十分讲究礼仪。近百年以来腾冲重点侨乡和顺、绮罗、洞山出现了和顺的图书馆、绮罗图书馆、益群中学、华英中学以及一大批小学,这些文教机构大多是华侨兴办的,在乡村中起着启智发愚、培养人材的重大作用。在东南亚侨区腾冲人只要有条件就一定会办起侨校,灌输中华文化,培养各类人材。由于崇文尚教,讲究礼仪,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材,多是德才兼备的人材,他们讲究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纪律,对人彬彬有礼,做事讲究诚信,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了中华民族在海内外的良好形象。清末以来,在腾冲侨乡,诞生了大批先进知识份子、文化名人、雄商大贾、华侨领袖,其中海内外知名的当推李根源、李日垓、王开国、刘楚湘、张问德、艾思奇、寸树声、寸海亭、张宝延、张木欣、董揖三、董绍洪、李必成、金殿书、王少岩等,这些名人的出现,标志着腾冲侨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全新阶段。

3.爱国爱乡、团结进步:爱国爱乡、团结进步是一代代侨人永远的情结,是他们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崇高境界。腾冲侨人远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对共和革命作出重大贡献。著名文化名人、侨商张木欣先后数次捐资三、四十万银元支持孙中山充作革命经费;侨商明少贞将在新加坡创办的福寿橡胶圆之收入大半捐送同盟会;侨商寸如东、李德贤,早年在缅参加同盟会后,当得知张文光在腾越起义成功,当即携华侨捐献之巨款银币三万两,星月奔回腾冲,以解起义军军饷急需。抗日战争期间,腾冲侨乡在外华侨更是倾其全力支援抗战,出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可歌可泣事例。

华侨、归侨、侨眷对家乡的文教事业更是鼎立相助,不遗余力。前已述及华侨在侨乡和顺、绮罗、洞山创办和顺图书馆、绮罗图书馆、益群中学、华英中学等文教事业的壮举,似此事例还可举出数端:1915年,日本留学生寸辅清回乡创办腾越中学(即今腾一中),九十年来该校培养的学子可谓遍及天下,其在国内外所起之作用难以估量。1939年侨商钏文辉又创办文辉女中。除文教事业外,华侨襄助其他公益事业者更是举不胜举,著名进出口商“三盛号”,早在1840年即捐白银十万两,修建潞江铁索桥,使腾永两地的天堑为之通畅;了对滇西经济起了莫大的推进作用。1926年,龙、潞两江桥被土匪破坏,进出口侨商“春延记”(西董)捐银元一万六千元,将两桥修复。著名的跨国商号“洪盛祥”(东董)捐银三万元,修通洞山至满金邑的公路,使其成为“官马大道”,至今仍是县城郊区的主要道路。至于各乡各镇各村各寨的小项公益事业,可谓成千上万,均有侨人的心力贡献其中。

近百年来,腾籍华侨在外创立的各地同乡会馆,各类社团组织,如瓦城腾越同乡会、香港云南同乡会、旅缅腾侨青年会、旅泰云南同乡会以及腾籍旅居欧美各国的同乡会、其中心工作均为团结国内外侨界人员支援祖国建设,支持家乡建设,推动国外、国内两地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就是国内外侨人爱国爱乡、团结进步崇高精神之所在。

四、腾冲侨乡文化的特征:

腾冲侨乡文化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多元性、复合型。前已言及腾冲侨乡的先民多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他们从内地带来源头的、本真的汉文化。但是,这些居民一下子从内地发达的城市、乡村,一步跨过广大的过渡地带,飞落到居于“天外”的边地腾冲,落籍在当地土著居民的海洋之中,必将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这就形成汉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现今流传下来的腾冲傈僳族的特色节目一一刀杆节上的上刀杆、下火海表演,就是典型的内地巫傩文艺与傈僳族原始歌舞的融合。另如腾冲傣族歌舞“麒麟舞”,麒麟本为汉文化概念,被傣族接受以后,—并与本民族歌舞结合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

腾冲侨乡的地域广大,其边沿地域与缅甸相邻,与印度相近,因而又受东南亚、南亚佛教文化的影响,腾冲城郊宝峰山就曾留下印度高僧赞陀崛多(又称摩伽陀)传播佛教密宗阿托力教派的驻锡处。腾冲城郊西山的古墓“李观音庆墓”的墓碑上除镌有汉文字外,亦镌有印度梵文。这些迹象都缘于东南亚、南亚文化以及后来西方文化的传入,于是就形成了多元性、复合型的侨乡文化。

腾冲侨乡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开放性、先进性。虽然腾冲桥乡文化是以传统的汉文化为其基础,但他并不拒绝新文化及外来文化,腾冲侨商中的先进份子、出国留学人员,长期行走于国内外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文化中心,自然受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因而在侨乡文化中很自然的便融合了先进的、开放的文化。但是无论受何种文化影响,侨人总是不忘汉文化这一根本。即使在东南亚生活数代的华侨家庭中,他们的正堂中均贴有“家堂牌”,甚至旅居欧美数代的华侨家中,也常常出现中国山水画、汉文对联等等,这足以说明华侨牢固的汉文化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腾冲侨乡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今日之侨乡文化已进入了“新侨乡文化”时期,具有了全新的形式,全新的内容,是“代表先进文化”的一个侧面,即以“侨”的形式出现的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侨乡文化”。

腾冲侨乡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亦儒亦商亦农”。在腾冲侨乡史上,许多雄商大贾都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是乡中的秀才举人,能诗能文,许多人著有私家诗文集,并且功底深厚。侨乡中不少的归侨,侨眷中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甚到耕作在田间的农民,其家中书画满堂、案头作诗作文,此种文化环境铸就了高品位、高素质人才的大批涌现,成为国外侨界和国内侨乡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是侨乡文,化中亦儒亦商亦农现象之使然。

侨乡文化研究是一个新课题,本篇作为一次尝试,以期抛砖引玉、促成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内容

  • 论腾越文化与腾冲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要]:古老而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跨越崇山峻岭迤逦而来,从这里向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广阔地域延伸. 历史 文化名城腾冲,是这条古道通往国外的边境口岸,是西南内陆最先对外开放的地区.几千年来的商贸.文化交流,使这个"极边 ...
  • 地理结业复习提纲
    1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2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腾冲的民俗资源
    腾冲的民俗资源与开发 一.腾冲民俗资源概况 腾冲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比如汉民间的腾越古乐.皮影戏.花灯.仙灯.鱼灯. ...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
  •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陈书明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140707 陈书明 这是一段意义深刻的旅程,让人思考,让人震撼. ----题记 周六,早晨九点,7班的我们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准备出发.冬日的早晨,大学校园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宁静. 有说有笑,一行人出了校门,大 ...
  • 初一下 期中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一. 国土与人民 ① 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与哪个大洲的总面积大致相等. ② 中国的四个地理端点 最北端--漠河县 (黑龙江省) 最东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黑龙江省)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 ...
  • 云南十大景点导游词
    大理崇圣寺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南诏故都,魅力古城"-大理. 大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洱海地区繁衍生息,汉代设县后同中原交往沟通, ...
  • 1.2众多的人口教案(精华版)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 ...
  • 云南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分析
    云南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分析 桑启启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摘要:本文从云南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云南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的思路,以期为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