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概念(精编版) - 范文中心

初中物理答题技巧及概念(精编版)

01/21

物理考试时怎样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解答

有两种主要方式:直接判断法和排除法。 二、填空题的解答

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包括回忆法,观察法,分析法,对比法,剔除法,心算法,比例法,图象法,估算法。 三、简答题的解法

演绎推理法,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 ,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信息优选法。 四、实验题的解答

要严格按题中要求进行:

一是测量型实验题(直接测量型实验与间接测量型实验) ,探究型实验题(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

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开放型实验题(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 五、计算题的解法: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统一。

物理考前指导

一、考试策略

1、认真审题:

(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

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

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

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

(1)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

项是不正确的。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 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

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 作图题的应答: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

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4) 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

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应答时要严格按要求作答。

(5) 阅读探究题的应答:在探究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

体的常用的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

(6) 计算与应用题的应答: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较好地解出答案。能画图

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3、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要写得规范,符合解题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 14、欧姆定律 15、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8、能量守恒定律

四、仪器仪表

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原理 1、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秒表 计时工具

3、天平 测量质量 杠杆平衡条件 4、量筒量杯 用于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

5、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重垂线 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7、液体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 液体的热胀冷缩 8、压强计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9、气压计 测量气体压强 (一般用来测量大气压)

10、密度计 直接测量液体密度 漂浮时 浮力=重力 11、热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利用内能做功 12、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3、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14、变阻器 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 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15、电热器 利用电来加热 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16、电能表 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 17、测电笔 判断火线与零线 18、小磁针 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

19、电磁继电器 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 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20、发电机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磁感应现象

21、直流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

五、物理学中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 水=4.2×103J/(kg.℃) (最大)

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 时间差 0.1s以上 、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υ=340m/s

5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k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 =3×108m/s

333

3、密度:ρ=ρ=103kg/m3 单位换算 1g/cm=10kg/m

33363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10dm =10cm

33

g=9.8N/kg 水银的密度 13.6×10kg/m 4、压强: 单位换算 1Pa=1N/㎡ 一个标准大气压:p 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m水柱 5、电学: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六、物理学史

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 伽利略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 笛卡尔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英国 牛顿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 奥托·格里克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 托里拆利 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 奥斯特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 英国 法拉第 5、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 阿基米德 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法国 安培 7、电子的发现:英国 汤姆生 8、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 爱迪生 9、小孔成像:最早记载于《墨经》 10、光的色散:牛顿 11、氩气的发现:1894年 英国 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 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1911年 荷兰 昂尼斯 13、早期电话的发明: 贝尔 14、电报机的发明: 莫尔斯

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 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

七、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1、 区别“物理量”和“单位”:如“压强”属物理量,“帕斯卡、牛顿/米2”属单位;“电功”属物理量,“焦

耳、伏. 安. 秒”属单位。 2、区别“像”和“影”: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倒影、影子、电影。 3、区别“保险丝”与“电阻丝”材料特点:电阻率大、熔点低(高)。 4、区别“静摩擦”与“滑动摩擦”:前者有相对运动趋势,后者有相对运动。 5、区别:“热”的含义:摩擦生热(内能)、吸放热(热量)、水很热(温度)。 6、题设中“变化”的物理量:如吸放热计算注意“升高”与“升高到”、“降低”与“降低到”的区别;“加3V 电压”与“增加3V 电压”不同;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 。 7、电路“识别”:对“电表”进行“处理”;注意“短路”现象的确认。 8、注意可能存在的“空实”问题;重视物体“浮沉”的判断。

9、压力、压强问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固体:先找压力F ,再用p=F/S求压强;液体:先用p=ρgh 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特殊情况用特殊思路帮助分析)

10、液面升降问题:定性题如冰块熔化、抛物于水;定量题(△h 的确定)如柱形容器中水量一定:△h=V排/S容或△h=△V 排/S容;柱形容器中柱形物体位置不动加水(或放水):△h=△V 排/S物或△h=V加水/(S 容-S 物)等。 11、基本电路故障分析:用电器开路、短路;“两表一器”的接法等。

12、电表、电灯、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的安全问题。 13、电磁继电器的“两部分”电路(彼此绝缘):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14、机械类问题:杠杆平衡的判定;“最省力”问题;“变形”杠杆;力“变大变小”与“省力费力”问题;不同形式的动滑轮;用“功的原理”或“机械效率”解题看题设是否考虑机械重力、机械摩擦与绳重等。 15、可能存在的“两解”问题;注意数据的处理:“进一法”与“去尾法”等。 16、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非平衡力”;“高压输电”与“高压触电”;“磁场”与“磁感应线”;“发电机”与“电动机”原理与能量转化;“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影响“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因素与影响 “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R 一定,P 实/P额=(U 实

2

/U额)。等。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v =s

t

t

=

公式变形:求路程——s =vt 求时间——

s

F = F1 + F2 [ ] F = F1 - F2 [ ]

F 浮

6

7

F 1F 2F 1S 1

==S S F S 2 2或28、帕斯卡原理:∵p 1=p 2 ∴1

1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G s =2 h

14、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2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Rt

U 2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18

P = W /t

P = I U

19、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U 1R 1

=U 分压原理:2R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W 1R 1

=W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2R 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P 1R 1

=P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R 2

20、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I 1R 2

=I 分流原理:2R 1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W 1R 2

=W R 1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2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P 1R 2

=P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2R 1


相关内容

  • 中考语文科备考方案
    103班语文科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中考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学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
  • 20XX年高三生物复习总结交流发言稿
    2014高三生物学科复习工作汇报 高考,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面对复习的艰辛,解题的繁难,兄弟院校的竞争,多变的惰绪,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复习的进度和效率达到最理想的程度,怎样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以下仅就2014高考复 ...
  • 20**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2017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 ∙ ∙ ∙ ∙ 考试性质 指导思想 考试依据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对初中学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 ...
  • 初中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物理试卷结构(共五大题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探究与实验题: 五.简答计算题: [选择题] 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 ...
  • 初中说明文阅读技巧
    中考专题训练之------说明文阅读 一.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 ...
  • 初中生物学复习计划
    生物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本学期生物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2.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 ...
  • ?[解题]浅谈初中物理选择题解答
    浅谈初中物理选择题解答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近年来,在中考和竞赛的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选择 ...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提分才快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 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郭春容) ...
  •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4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第 四 讲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上好课 1.重听讲. 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