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与记忆 - 范文中心

遗忘与记忆

03/11

一、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一) 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二)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二、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一) 关于记忆的理论

1.刺激-反应理论

2.

格式塔理论

3.信息加工理论

(二)关于遗忘的理论

1.消退理论(decay theory)

2.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于消退。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有人用电击病人大脑的各个不同的部位,使得病人回想起自己认为已经完全遗忘了的事情。所以,在有些心理学家看来,我们所失去的,是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通道,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后来学习的内容在起干扰作用。

干扰主要有两类:倒摄干扰与前摄干扰。倒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受后来学习内容的干扰;前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前后学习的内容越相似,干扰的程度就越大。

詹金斯与达伦巴克(Jenkins and Dallenbach,1924)对倒摄干扰的经典性研究,被心理学界人土认为是极有说服力的。他俩发现,在入睡前学习的内容,比上午学习的内容遗忘得要慢些。这是由于白天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倒摄干扰比临睡前要多些。有人据此推断,一个人在一生中第二个25年记忆开始减退的主要原因(当然不是唯一的原因),是干扰所致。

安德伍德(Underwood,1957)的经典研究则说明了前摄干扰在遗忘中的重要性。他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被试提供一系列要他们记住的单词。在给第-组被试看这些单词之前,先让他们学习另一组单词,第二组被试则只学习一组单词,一天以后检查被试的遗忘情况。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只记住要求他们记忆的那一组单词的25%,而第二组被试能记住70%。安德伍德认为,第一组被试成绩之所以差,是由于前摄干扰所致。

3.压抑说

4.线索-依存遗忘理论(cue-dependent theory of forgetting)线索-依存遗忘理论认为,应根据提取失败,而不是根据记忆中失去信息、干扰或抑制等来解释遗忘。换句话说,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不能发现从记忆中回想该信息的方式,是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

图尔文(Tulving,1974)认为,记忆是来自两方面的信息的产物:

第一,作为对某一事件的初步知觉的结果,在个体记忆贮存中留下的记忆痕迹;

第二,个体在回忆时认知环境中出现的提取信息的线索。因此,该信息可能是在记忆贮存中,因为缺少有关提取线索的信息而提取不到。人们通常把它看作是遗忘了。

可见,提取线索在回忆中所起的作用,犹如阅读书籍时的灯光照明所起的作用一样。当灯关掉时,阅读就不可能进行。同样,当缺少适当的提取线索时,回忆某信息也就不可能了。有些心理学家对图尔文的阐述作了进一步补充,他们认为,不能提取信息,也可能是由于提取线索过多的缘故。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面临太多的刺激时,反而感到手无策,因而无法有效地提取信息。

三、影响遗忘的因素

(一) 时间因素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二)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一般不要贪多求快。

(三)学习的程度

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通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材料称之为过度学习材料。实验证明,低度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与时间上的浪费。

(四)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人们对于26个英文字母的记忆,一般以开头的字母如ABC较好,最后的几个字母XYZ效果也很好,但对字母表的中间部分则容易遗忘。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行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

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种系列位置效应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

(五)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首先被遗忘,而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具有情绪作用的事物,则遗忘得较慢。另外,经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加以组织的材料遗忘得较少,而单纯地重述材料,识记的效果较差,遗忘得也较多。

四、记忆的策略

(一)组织有效的复习

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在保持中有很大的作用。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没有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

复习的具体策略 1.复习要及时。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开始时较快,所以对新学习的材料要及时复习。乌申斯基曾经指出,我们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等待去“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复习在时间上的正确分配对识记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复习。很多实验证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好。分散复习时间间隔的长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等确定。一般认为开始复习,时间间隔要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3.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重现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看到成绩,能增强信心,发现问题和错误,有利及时纠正,抓住材料的重复和难点,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实验也证实,这种复习方法比连续诵读的效果好。在一个实验中,让被试识记无意义音节和传记文,各用9分钟进行识记,其中部分时间用于重现。由于阅读与重现时间的分配比例不同,记忆的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

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复习时要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避免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影响,类似材料的复习不要排在一起,如文科的语文、历史、政治的复习不要安排在一起,而应和理科交叉安排。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安排适当的休息。

(二)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为了更好地保持记忆的内容,人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外部记忆的手段,如上课时记笔记,读书时写笔记、记卡片和编提纲,有时还可将需要保持的内容存入计算机等。这些方式有助于我们保持所识记的内容。

(三)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据有关资料表明,内核糖核

酸指导合成的脑蛋白分子是储备知识的仓库。核糖核酸含量与人的学习

和记忆有密切关系。因此,严重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将使记

忆力下降。另外,吸毒、酒精中毒及脑外伤等,都会给记忆带来不良的

影响。

同时,人脑细胞没有再生能力,据统计,人在18岁以后。每小时约有1000个细胞发生障碍,一年之内就有近900万神经细胞丧失机能。因此,注意脑的营养与适当的休息,对增强记忆也是有益的。


相关内容

  • 艾宾浩斯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是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 ...
  • 怎么学好初中英语单词?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可以说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从这个阶段开始,英语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同时对于英语单词的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背单词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如何掌握单词也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 众所周知,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 ...
  • 教英语单词方法
    英语单词教学方法 1.对比记忆法 英语和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异形异义词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对比着记忆,即省力又记得牢.例如: (1)反义词: big -small, good -bad, fa ...
  • 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让很多没能掌握历史学学习方法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就是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
  • 考教师资格证复习题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 ...
  • 教师资格证必看知识点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作者: 王全胜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 ...
  • 纪念空间与社会记忆
    作者:陈蕴茜 学术月刊 2012年11期 近代民族国家出现后,共同的社会记忆是国家与社会运作的重要合法性来源,因此,作为人们对过去事件.人物表达崇敬.景仰和怀念行为的纪念空间日益受到重视,因为纪念空间具有调动情感.引发思考.唤起并塑造记忆的 ...
  •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诊治指南(一)--------痴呆诊断流程 1. 证据分级: Ⅰ级:有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人群具有代表性,结果评价明确可靠:或者基于以上资料的系统性综述.满足一下条件: a随机.盲法 b.主要观察指标明确 ...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分为P1①心理动力②心理过程③心理状态④心理特征 3.心理动力包括P1 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 4(判)P2动机的基 ...
  • 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