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道文化的传承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 范文中心

浅谈孝道文化的传承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07/06

  开展传统孝道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学习、生活习惯,增强学生孝心、爱心、责任心,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孝道文化中小学生传统美德一、学生敬老尊老缺失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生敬老尊老缺失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缺失。按理,孝亲敬老教育大多靠长辈们耳提面命的训诫和行为感化而来,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对学生品德要求较少,对孩子孝敬父母方面做得不够,家务劳动不让沾,体育课不让上,社会活动不让参与,有不良思想倾向不予纠正,结果使得这些孩子虚荣心日盛,性情日骄,个性日傲,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形成了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品性,根本不知道去关心、体贴他人,甚至是疼他爱他的父母。  2.我市家庭孝道教育遇到的问题  现在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属于“421”。“1”是指一个独生子女,“2”是指爸爸、妈妈,“4”是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人对孩子基本没有孝道的要求,只有付出,独生子女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她)百般疼爱、千般关心、万般呵护,使孩子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  3.社会环境对学生孝道行为形成的影响  2011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老龄化形势严峻,我国老年人“未富先老”,社会养老还不发达,养老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都是“4+2+1”模式,小孩得到充分甚至过分重视,老人相对地位下降,社会上出现重幼轻老、爱幼嫌老、顺幼逆老,青少年孝道意识淡化甚至丧失,歧视、虐待老人时有发生,“青――老”关系恶化。例如2011年吉林市昌邑区中兴小学在全体学生中发放问卷调查600份,调查中,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人(家人、亲属、邻居等)孝顺老年人的情况的评价:非常好为10%,比较好为50%,一般为35%,比较差和非常差占5%;同时,社会环境对学生孝道教育还存在反面影响,不知道孝道的大有人在,一些人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子女间相互推脱甚至遗弃父母。  二、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多渠道开展孝道教育  针对以上原因对中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探讨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重视学生孝道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青――老”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1.充分发掘“孝道文化”学习素材,撒播文明  吉林市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家长进行专题培训,市教育局、市妇联每年组织专家讲座,(“三八”节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宣讲团成员,来吉林进行传统孝道教育专题讲座),每年利用工作会聘请专家专题讲座至少一次。组织家长教子经验介绍,市直学校、县(市)区所属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经验交流会或评选好家长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子女方面,对子女以身作则。学校利用各种渠道正面宣传孝敬父母的案例,使中小学生听到、看到、切身体验到我国孝道文化的教育效果。如吉林市船营区二十三小五年级学生几年如一日坚持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吉林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对我市中小学生有很好的正面影响,很多学生自发组织为她捐款,带动我市中小学生自觉孝敬老人。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吉林市朝鲜族实验中学德育校本教材以传统孝道教育为主要内容切实可行,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很好;课堂渗透,感悟良好品行;规范学生行为,制定系列孝道制度。约束学生行为。2011年4月吉林市教育局在吉林三中召开“创新德育载体,传承孝道文化”德育工作现场会,学校开展活动的相关案例代表吉林市教育局上报到中国校外教育网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吉化三中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爱心小天使”“社区小义工”活动让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乡镇、走进社区参加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2.家庭的传统孝道教育是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有效补充  孝心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感恩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为重要,很多事例证明,做父母的应该督促孩子做家务,促使孩子将孝敬父母的观念转化为关心父母的行为。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源于良心、良知、良能,这是孝心的亲情基础。然而,感恩这种情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通过教育。做家长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体会父母也同样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爱。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孝敬父母主题教育活动。让父母给孩子讲讲自己一天的生活、工作情况:起床、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照顾老人、上班等,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如何关心孩子,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样心疼,怎样整夜地不睡觉护理孩子,老人生病了子女怎样照顾老人,细节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如为爷爷、奶奶洗洗脚,为妈妈梳梳头,给爸爸捶捶背等。  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展的“庆六一亲子教育”活动,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家长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为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长大了也是难以改变的,培养子女的孝道,得从小抓起。


相关内容

  • 培养感恩之情弘扬孝道美德
    -------探寻思品课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 -------探寻思品课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源,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多 ...
  • 发展合乎时代的新孝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播出一年多来,打动了无数在外游子的心.该片讲述了年老的父亲为了不让出门在外的女儿担心,在电话中隐瞒妈妈生病住院,自己独自照顾的真相,广告结尾发人深省 ...
  • 501主题班队[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 501班 [班会背景]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学过<三字经>.<弟子规>之后,针对本班 ...
  • 国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课
    国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课 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 2013-04-27 11:27:01 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13年4月28日第2版 4月27日,2013孟子故里(邹城)中华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孟子公开课在邹城隆重开讲,此次孟 ...
  • 20**年申论写作范文:家风·国风
    微信号:shxsydw 2014申论写作范文:家风·国风 材料:中华文化向来注重崇德尚义,孔子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5000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有&quo ...
  • 女四书之[女论语]
    何谓<女论语> <女论语>又名<宋若昭女论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女子教育课本.据<旧唐书.女学士尚宫宋氏传>载,唐代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宋若莘仿<论语>作<女论语> ...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学生姓名: 系 别: 政治与法律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 ...
  • 刘成军母八十寿宴致辞
    刘炯母八十寿宴致辞 尊敬的刘老太太: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坐的所有来宾,祝愿刘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福四世同堂的刘氏一家,人丁兴旺,财源滚滚,其乐融融,福禄寿喜,万事如意! 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九九归春,正是一 ...
  • 家风家规作文700字
    家风家规作文700字一:优良家风家规伴我成长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 ...
  •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 作者: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华]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