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 - 范文中心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

05/10

试析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

摘 要:随着我国化工事业的快速发展, 化工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

其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多样化。化工工艺正向着生产工艺高参数、生

产过程自动化的的方向发展。由于化工生产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易燃

易爆、有毒、有害以及腐蚀性的, 所以化工的生产一般都是在易燃、

易爆、易中毒的条件进行, 这就使得化工的生产工艺中存在着风险,

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 在预防化工事故方面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化工工艺 风险识别 设备 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2-3791(2012)06(b)-0112-01

化工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风险识别

和安全评价是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的项目风险

识别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

但在化工工艺风险识别中,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

1 化工工艺

1.1 化工工艺的概念

化工工艺是指:把原材料经过化学反应, 转变成产品的方法以及过

程, 它包括完成这一变化的全部措施。其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

三个步骤。

(1)原材料的处理; 为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

规格, 根据具体情况, 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

或粉碎(对固体原料) 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进行化学反应; 这是生产的关键步骤。经过预处理的原料, 在一

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 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

收率。反应类型是多样的, 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

构化、聚合、焙烧等。通过化学反应, 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3)对产品进行精致。将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除去

副产物或杂质, 以获得符合组成规格的产品。以上每一步都需在特

定的设备中,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完成所要求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转

1.2 危险化工工艺

危险化工工艺是指:在化学的生产过程中, 可以引起火灾、中毒、

爆炸等事故的工艺。根据我国安全监管总局编制的《首批重点监管

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它包括:电解工艺、氯化工艺、合成氨工艺、

加氢工艺、硝化工艺、裂解工艺、氧化工艺等15类工艺, 并且每种

工艺都有其典型的工艺。

2 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技术

2.1 风险识别内容

根据我国制定的化工工艺技术的有关规范, 加上借鉴日本的“六阶

段”定量评价表, 我国制定了“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 它规定:化

工工艺的危险性是由化工物质本身具有的温度、压力、腐蚀、操作

等七个项目组成, 其危险的分值按照10分、5分、2分、0分的赋值

计算, 由累计分值确定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

2.2 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分级

根据“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 我们可以得到工艺的危险分值, 把

各个参数的分值分别和与它对应的权重相乘后, 再相加, 就可以得

出工艺的危险程度, 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 我们就可以提出相应的

解决措施。危险程度分级表如表1。

3 化工工艺的安全评价

3.1 化工设备的安全现状

由于化工设备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对化工

设备中的爆炸、火灾、中毒等危险性的定量分析做了很多工作, 由

于定量来评价方法可以对化工设备风险做出明确的级别, 所以它得

到了很好的推广和使用。

3.2 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内容

(1)化学反应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物料的运输、干燥、冷凝、过

滤、混合等工序构成了化工设备的操作部分。反映容器内不仅进行

着化学反映, 还有流体的流动、传热等无礼过程, 它们之间有着复杂

的相互影响, 所以反映设备是化工设备的核心, 它的选择对化工设

备的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

由于连续过程具有稳定的操作、较高的生产能力以及良好的安全

性, 它在化工过程中占有首选的地位。但是不同的工艺有着不同的

特点, 与之相比, 间歇工艺的工程更为简单、操作的弹性较大, 进行

设计时, 可以使用精确度较低的数据, 其通用也很强。

(2)化学反应路线的安全性。通常一种反映会具有几条工艺路线,

我们要选择使用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危险物质用量的那条路线。要尽

可能的使用无毒的、低危险性的物料; 尽量降低过程条件的苛刻度,

例如:使用催化剂来稀释危险物料, 以此来缓解反应的剧烈程度; 使

用新科技、新技术减少危险介质的藏量;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减少

生产废料, 尽量做到过程用料、辅助剂的回收循环利用, 减少其对于

环境的污染。

(3)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性。化工设备在进行化学反应时, 可能会

出现偏离正常运转状态的情况, 从而引起超温、超压的现象。再进

行安全考虑时, 要注意压力控制装置, 如排泄阀、防爆板、通风管、

安全阀等设备的安全是哦会影响到整个设备的安全系数; 稳定装置,

如冷却装置、紧急控制装置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

险细数。

对于一些非常危险的操作, 要使用全自动控制系统, 或者程序控制

装置, 一旦有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能够起到防止事态扩大, 减

小事故损失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维修的安全性, 所有的管

道都要设有阀门使之与检修的部分相断开, 为保证人身安全, 还要

考虑设置安全救护设施, 如设立洗眼区和安全淋雨区。

4 结语

由于化工工艺中存在危险因素较多, 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和

安全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 化工事

故发生的几率, 对于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同时, 它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它需要实际操作人员具有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科学合理的方法, 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

妥善的完成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东壳.蒋军成, 杜锋.基于事故连锁风险的区域危险源辨

识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12):48~53.

[2] 崔克清, 张礼敬, 陶刚.化工安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230~235.

[3] chan t,azmi m.process route index(pri)to assess level

of explosiveness for inherent safety

quantification[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9,22(2);216~221.

[4] 赵铁锤.杨富, 王如君.等.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

出版社,2004.


相关内容

  •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当然化工行业也不例外,现阶段,在我国的化工行业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都很强,因此整体操作比较繁琐,与此同时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就更多,再加上化工生 ...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总体原则.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 ...
  • [深读]中国卷烟工厂向"智能化"生产转型
    写在前面 信息技术与产业制造,同生共融,已成大势. 今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指出,要坚韧不拔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卷烟生产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迈进,正是这一要求的集中体现. 而"智能化",主要体现在&q ...
  •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的 识别,评价和控制 北京有孚同舟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 一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 1.1 环境和环境因素 1.1.1 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是指:组织运行 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 自然资源,植物, ...
  •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 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来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0 ...
  •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的方法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理方法 一.常用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 1. 现场观察 是一种通过检视生产作业区域所处地理环境.周边自然条件.场内功能区划分.设施布局.作业环境等来辨识存在危害因素的方法. 开展现场观察的人员应具有较全面的安全技术知识 ...
  • 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责任制 第一章 总则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预防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 ...
  • 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篇 总 ...
  •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附件: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环境保护部 二○一○年一月 - 3- 目 录 1.适用范围----------------------------------5 2.编制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