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 范文中心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02/10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 沈洪贞

设计思路

文章抒发的人生哲理,发表的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比较难理解,基于此,在教学时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逐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得出自己的生命感悟。

教法展示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他的书法有“飘若浮云 、 矫若惊龙”之美誉,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 。而他的散文《兰亭集序》亦是千古名篇,文中阐述的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如天籁之音,扣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千古名篇。

(二)、明确学习目标(展示图片)

(三)、听录音

(四)、自由读(读的过程中于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

然后明确:乐 痛 悲(多媒体展示)

知识点:http://wenku.baidu.com/view/bf9a5fbec77da26925c5b05b.html

(五)、赏析第一段

1、 大家齐读,考虑作者缘何而“乐”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1)景美: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环境优美,天气融和。

(2)事美:诗人名流齐集兰亭,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何等快哉!乐哉!

(3)情美:此时此地,风景秀丽,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感宇宙博大。欢愉之情,

溢于言表。

(以上问题亦可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2、 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

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是写江南三月暮春风光,

《兰亭集序》与《与陈伯之书》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丘迟之景——生机勃勃,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

王羲之之景——清俊高雅,生机盎然,有超凡脱俗之韵,清澈明朗,生机盎然,让

人神清气爽。(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天、风而已,营造一种素淡、

雅致的格调,正是作者高雅情怀的体现)

作者发出的由衷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

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3、再读第一段,读出“乐”的情感

(六)、赏析第二段(二、三段的译文http://www.ruiwen.com/news/16963.htm)

1、齐读第二段,(男生读)

思考作者“痛”在何处

学生思考作答,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在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总:人生苦短 乐景易逝 感慨万千)

(在这一环节中,重申下列词语的意思 俯仰 情随事迁 陈迹 修短 期)

2、作者的“痛”可用下列哪个词概括(痛惜 痛苦 痛心 悲痛)(展示图片)

3、再读

(七)、赏析第三自然段。

1、读课文,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

2、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展示图片)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理解“一”“齐”“虚诞”“妄作”的意思)

3、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展示图片)

明确: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时人 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

后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4、这一段作者慷慨生悲,你能了解王羲之“悲”的情感吗?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呢?(展示图片)(这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佛教徒、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淡,他们“一死生、齐彭殇”,但作

者却把这种思想否定了,在否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何其相似,而后人也有此感,也会和我一样发出悲叹,这里的“悲”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读出对人生的热爱。他所体验的和我们所体验的是一样的。

既然人生短暂,作为有生命的我们就得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才不枉

来世一遭。不沉溺于乐事,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遇到和风细雨还是遇到狂风暴雨,都能泰然处之,稳掌生命的航舵。

5、 作者感叹人生,却没有悲观,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就是他执着追求的厚报。

而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也往往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展示图片)

如:苏轼抒“人生如梦,一樽还泪江月”的悲叹,却留下了无数美妙篇章(李

白、曹操等亦可)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

总: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

6、 再读第三段(读“悲夫”时,要在“悲”和“夫”之间停顿一下,并且用低沉的语气。)

(八)、齐背全文,进一步领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情感

(九)、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生死的悲叹,他的悲叹不是悲

观,而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的热爱。是啊!生死是一个重大问题,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我们就该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同学们,好好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展示图片) 

 (十)布置作业:赏析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情感

 

附:

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415796.htm


相关内容

  • 语文:3.8[兰亭集序]教案(3)(人教版必修2)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一.作家作品 1. ...
  •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字数:3322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 2009 年 3 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评课/特级教师 赵大鹏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疏通了<兰亭集序>的字词句,学生 已熟读课文. ...
  • 高二语文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序与古人作的"宴 ...
  • 书法考试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准备努力学好专业吧,报书法专业到网上查询一下,考哪个就查哪个,比赛证书 不要你的,你去参加各个书法专业院校的书法专业考试就可以了,一定要过啊, 发些今年的书法考试试题你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考试考题 ...
  • [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与魏晋风度
    <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与魏晋风度 [摘要]<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写景抒情的名篇,然而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突变,却令人费思,让人觉得不合逻辑.本文就<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与魏晋风度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兰 ...
  • 琅琊山醉翁亭游记
    初闻琅琊山还是看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林壑尤美,有亭翼然"等内容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成为我对琅琊山和醉翁亭的初始认知.而最近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又把我这潜藏内心的认知撩拨出来并激变为迫切行游的渴求.于是一个深秋 ...
  • 游记作文:兰亭游记900字作文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兰亭游记的游记作文,兰亭成名于王羲之,也成名于那篇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他用风格疏朗简约的文字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的那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会.于是,兰亭这个原本不 ...
  • 兰亭集序(译文)
    兰亭集序(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另解:山南水北谓之阴,可以认为在会嵇山的南边)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 ...
  • 11[兰亭集序]课堂实录(1)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如篆刻.国画.京剧.书法等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 ...
  • 兰亭集序王羲之文字版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 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