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 范文中心

使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08/10

使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D HCl

E 内因子

7 胃泌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D 促进唾液分泌

8 刺激胃液分泌的重要物质是

C 组胺

9 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可导致

E 胃肠运动减弱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

D 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1 抑制胃液分泌的重要因素是

B 脂肪

12 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

C 4~6小时

13 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胃排空速度

A 水

14 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

D 胰液

15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C 胰蛋白酶

16 刺激促胰液素释放的最有效物质是

C HCl

17 激活胰液中胰蛋白酶原的是

D 肠致活酶

18 胰液中浓度最高的无机物是

E HCO3-

19 促使胰液中各种酶分泌的重要体液因素是

C 胆囊收缩素

20 促使胆囊收缩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 蛋白质分解产物

21 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关系密切的成分是

D 胆盐

22 下列哪项因素不参与胆汁排出的调节

D 胆盐

23 下列哪项为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

C 胆汁

24 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C 胆盐

25 营养物质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

C 小肠

6 将离体小肠置于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良好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表明小肠平滑肌

B 有自律性

2 7 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表现为外周血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下列

哪项减少

B 内因子

28 在胆囊造影时为检查胆囊的收缩功能让受检者进食油煎荷包蛋是为了促进

D 胆囊收缩素分泌

29 在胃液中有可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

B HCL

30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主要与其结构的哪项特点有关

C 面积大

31 胃粘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却并不被消化,是由于存在着自我保护机制,称为

C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B 2.B 3.E 4.C 5.D 6.D 7.D 8.C 9.E 10.D 11.B 12.C 13.A 14.D 15.C 16.C 17.D 18.E 19.C 20.A

21.D 22. D 23.C 24.C 25.C 26.B 27.B 28.D 29.B 30.C 31.C

4、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是( A )

A.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环境间的屏障

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 C )

C.易化扩散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

1.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B.5倍

2.2.关于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关系是

B.刺激强度等于基强度时,缩短刺激时间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3.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D.小于正常

4.4.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B.钾平衡电位

.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C.内、外向迅速交变

6.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

A.Ca2+ B.Mg2+ C.Na+ D.K+ E.Cl-

7.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B.肌膜

9.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0.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产生饱和现象的机理是

A跨膜梯度降低 B 载体数量减少 C 能量不够

D载体数量所致的转运极限 E 疲劳

1.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

A维持细胞内高钾 B防止细胞肿胀 C建立势能储备

D消耗多余的ATP E 维持细胞外高钙

12 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的原因是

A 刺激强度不够 B 刺激频率不够 C 不应期

D 细胞兴奋性过高 E 离子分布恢复不完全

13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

A 为零 B高于正常 C低于正常 D.无限大 E.正常

1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

A.刺激强度 B.刺激持续时间 C. K+和Na+的平衡电位

D.阈电位水平 E.兴奋性高低

15与静息电位值的大小无关的

A.膜内外离子浓度差 B.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C.膜的表面积

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E.膜对蛋白质等负离子的通透性

16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使

A.静息电位增大 B.动作电位幅度变小C.去极化加速

D.膜电位降低E.复极化加速

17.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钠离子平衡电位 B.钾离子平衡电位

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

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

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

8.在局部兴奋中,不应期不明显的原因是

A.激活的钠离子通道数量少,失活也少

B.与动作电位中的钠离子通道性质不同

C.阈下刺激的后作用时间短

D.没有钠离子通道的再生性开放机制

E.钾离子通道开放

19.运动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β受体 E.α受体

20.神经冲动编码信息于

A.锋电位幅度 B.动作电位时程 C.锋电位传导速度

D.动作电位频率 E.锋电位传导距离

21.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

A.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B.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C.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

E.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C 6 A 7 B 8 D 9 D 10 D

11 C 12 C 13A 14 C 15C 16 B 17 A 18A 19 C 20 D 21 E

二.选择题

1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 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A 0.85%NaCl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1.9%尿素溶液

D 20%甘露醇溶液

E 0.85%葡萄糖溶液

3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 血浆蛋白含量

B 渗透压的高低

C 红细胞数量

D 白细胞数量

E NaCl的浓度

4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 血浆蛋白含量

B 红细胞数量

C 白细胞数量

D 红细胞的叠连

5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 不含血细胞

B 蛋白含量低

C Na+含量高

D K+含量高

E Cl-含量高

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因子

D 血小板

E Ca2+

7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8 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叠连

9 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 变形性增大

B 渗透脆性增大

C 悬浮稳定性增大

D 血沉降率降低

E 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10 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 造血干细胞

B 定向组细胞

C 前体细胞

D 网织红细胞

E 淋巴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12 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肾、肝

B 脾、肝

C 肾、脾

D 胸腺、骨髓

E 骨髓、淋巴结

13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溶解

B 纤维蛋白的激活

* C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 因子Ⅷ的激活

14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 A 因子X的激活过程

B 凝血酶激活过程

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 有无血小板参与

E 有无Ca2+参与

15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 A 因子Ⅻ

B 因子Ⅱ

C 因子Ⅹ

D 因子Ⅶ

16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E 抑制血小板聚集

17 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 因子Ⅴ

B 因子Ⅱa

C 因子Ⅻ

D 因子Ⅰ和Ⅰa

E 因子Ⅳ

18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Ⅰ

B 因子Ⅱ

C 因子Ⅲ

D 因子Ⅶ

E 因子X

19 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Ⅱa

B 因子Ⅲ

C 因子Ⅳ

D 因子XⅡa

E 20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

B 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 激活因子Ⅻ

E 促进血小板聚集

2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 磷脂酶A2

B 环氧合酶

C 血栓素合成酶

D 前列环素合成酶

E 过氧化酶

22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 ADP

B TXA2

C PGI2

D 胶原

E 凝血酶

23 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 的哪项特性

* A 粘附

B 聚集

C 收缩

D 吸附

E 释放

因子XⅢa4 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收缩

B 红细胞叠连

C 白细胞变形

D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 红细胞破裂

25 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A A抗原

B B抗原

C O抗原

D H抗原

E C抗原

26 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 C抗原

B A抗原

C D抗原

D E抗原

E B抗原

27 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A 运输O2和CO2

B 缓冲功能

C 参与生理止血

D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1.A 2.A 3.C 4.B 5.B 6.B 7.E 8.E 9.B 10.A 11.D 12.B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D 26.

E 大肠D 糜蛋白酶E 组织液

10.正常人体骨骼肌收缩都属于( B )

B.强直收缩

11.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关键在于( D )

D.胞浆内Ca的浓度增加

6.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内哪种细胞合成分泌的A. 肺泡Ⅰ型上皮细胞B.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C. 气道上皮细胞D. 肺成纤维细胞E. 肺泡巨噬细胞

7.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肺泡 上皮细胞B. 增加肺弹性阻力C. 降低气道阻力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 降低呼吸膜通透性

8. 肺的弹性阻力表现在A. 呼吸全程B. 吸气初C. 吸气末D. 呼气初E. 呼气末

9. 可用于比较成人与婴儿的肺弹性阻力大小的指标是A. 用力呼气量B. 肺回缩力C. 肺回位压D. 肺顺应性E. 比顺应性

10. 胸廓向内回位的弹性阻力表现在A. 深吸气时B. 深呼气时 C. 平静吸气时D. 平静呼气时E. 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

练习题

⒈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 肺的弹性回缩D. 呼吸肌舒缩运动E. 肺内压周期性变化

⒉ 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 呼气全程B. 吸气末和呼气末C. 呼气末和吸气初D. 吸气全程E. 呼吸全程

⒊ 胸膜腔内压的数值是A. 大气压 - 非弹性阻力B. 大气压 - 弹性阻力C. 大气压 - 肺表面张力D. 大气压 - 肺回缩力E. 大气压 - 肺弹性纤维回位力

⒋ 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A. 等于大气压B. 低于大气压C. 高于大气压D. 与吸气中期相等E. 与吸气末期相等

5.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肺内压高于大气压B. 肺内压高于胸膜腔内压C. 胸膜腔密闭D. 气道内压高于大气压E .气道跨壁压等于大气压

1.D 2.B 3.D 4.B 5.C 6.B 7.D 8.A 9.E 10.A 11.B. 12.E 13.A 14.B 15.A 16.C 17.D 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C 26.D 27.B


相关内容

  • 凝血及抗凝血机制
    凝血及抗凝血机制 一. 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止血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血管痉挛到血小板血栓形成,成为血小板凝块,最后促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另外还有纤溶系统 ,三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 ...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用说明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用法用量 本品在使用前应先用附带的稀释剂临时配制,浓度为1mg/m1.也可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进一步稀释成认0.5mg/ml溶液.静脉 ...
  • 兽医病理生理学(二)(华中农业大学)
    第九章 发 热 (fever ) 动物的正常体温 牛:38.0 -39.0℃ 猪:38.0 - 39.5℃ 家禽:41.0-42.0℃ 兔子: 38.5 - 39.5 ℃ 狗: 37.5-38.5℃ 一般的幼龄动物正常体温比成年动物的正常体 ...
  • D-二聚体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的关系
    D-二聚体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检测D-二聚体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血浆DD 水平升高的因素可能是:(1)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使脑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人类已知的14种 ...
  • 血栓形成与凝血机制及调节
    .血栓专栏・ 编者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涉及心血管.肾脏科.神经内科.外科.骨科.肿瘤 等多个领域.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目 前,我国正面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 ...
  • 脂蛋白(a)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脂蛋白(a )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脂蛋白(a );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脂蛋白(a )(lipoprottein (a ))是脂蛋白大分子重要成员之一,也是目前脂蛋白研究的热点.挪威遗传学家Berg19 ...
  • 认识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病理
    认识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病理 时有财 (云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基地班 [1**********]) 关键词:艾滋病 结构组成 原理 病理 内容摘要: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 ...
  • 学科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临床2010年级学科竞赛试题 考试日期:2011年11月10 日 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总分:100分,共100题) 考试说明:1.请将选择题答案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 ...
  • 择期PCI术前负荷剂量辛伐他汀临床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以及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 ...
  • 三基测试15
    三基模拟测试15 1.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E.Ca2+内流: 答案:D :解析: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