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为例 - 范文中心

金融创新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为例

10/19

本髑专稿

FinnncinlFocns

金融创新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以浙江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杭州31000”

摘要:在产业集群的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以资金和服务的双重支持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动力。本文将在研究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金融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完整的金融创新体系来更好地推动浙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金融创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167(20”)05—0009—∞

Ah灯孤=t:

In

meproce鼹ofdleupgradingofi11dllstrialduste巧,

t0

dhe丘瑚LflcialiIlllovadonwllichcolnpo辩dbycapitalandservic岱,

mpPorts山epower

of

dlc

clu咖rbu如c鲻.Based

on

thc柚aly虹ofdlcupgradillgpadlofiIldl蜘诩cl懈te巧ofZh白ial:lgarlddle

sct

mecllam蛐

6r娜ldaliIlnoVa60Il,dlispap盯血r山er小:si弘acomplete

of血1a】∽ial

i11110v痂nspt咖topromoteup乎adingof佃出醛缸jmclmte璐of

zhejian昏

Key

words:丘m皿c“i11Ilo谢∞;访dIl蚰西l

c11嘞e塔;仃=ms白rmation

andupgradillg

一、浙江产业集群的总体描述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借鉴波特(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概念,同时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在地理上和空间上的集聚,企业间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系统以获取绩效优势。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地理与空间集聚、细密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产业的主导性、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的配套支持网络。

(二)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主体的集体自觉行动与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结果。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以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内生活力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占全省工业逾五成截至2008年底-,浙江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l万亿元.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

2.传统产业成为产业集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浙江省的产业集群从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起步.立足于传统产业中中低档产品。瞄准居民消费品作为销售定位,以低成本获取了发展初期的竞争优势。但直至目前,尽管产业集群的行业范围不断拓宽,产业涵盖面更广、细分程度更高。但是传统产业仍然是产业集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3.家族民营中小企业是主要市场参与者

浙江产业集群是通过在农村和小城镇发展家庭工业兴起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在企业

・课曩主持人:郑南源

课曩组成员:尤瑞章、王去非、张晓霞、应千凡、周望、徐伟

l散据来源于‘2009年浙江省块状经济调查报告),浙江省经信委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课题调研组。

FilluncinlFocus本翻专穰

投资上.必须依赖个私企业主的自我积累;在产业选择上。以中低档的居民消费品为方向;在参与主体上,以家庭作坊为基础组建的中小企业为基本单位。

4.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建设不断推进

近年来在外部市场环境和资源约束的压力下,一些企业特别是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探索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8家,总量位居全国第2位。在品牌建设上,浙江省产业集群经历了从无牌、贴牌到有牌的转变,截至2008年底,全省产业集群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88个,占全省总量的65%。

(三)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困境

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产业集群在长期发展过程的累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

1.总体产业层次偏低

浙江产业集群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超过90%.其中纺织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排名第一。而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不到10%.总体产业层次偏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几乎不存在市场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浙江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既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也与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特征有关。据统计,在全省81个产业集群中,具有比较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的仅12个.占15%:具有较强专利创造能力的仅15个,占19%,具有较强品牌力的仅11个,占14%。浙江省很多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0.2%,而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应达到5%2,二者相去甚远。

3.现代化经营管理缺乏

家族治理在技术较为简单的小规模交易3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当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企业规

模不断扩大。技术复杂性不断上升.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的冲突逐渐加大,人情制度与公司制度难以平衡,家族管理模式就显示出不适应性。据统计,浙江民营企业70%以上为家族企业,当前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都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

4.过度竞争普遍存在

由于产地和区域品牌等因素的存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往往更为激烈。尤其是在产业成熟或市场饱和的情况下,竞争甚至可以达到“白热化”程度。浙江集群内企业之间产品的市场细分程度不高,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市场定位往往较为相似.差异化不足。伴随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的陆续实施.不同地区之间的集群竞争不可避免,如果不能将最终优势锁定在技术和营销创新上,同样将导致地区之间的价格竞争。

(四)浙江省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方向1.占据全球价值链两端位置

在国际分工大背景下。产业的发展一般都会超出地理区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甚至全球实现产业结构和价值的空间重组,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产业集群必须努力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和广度,争取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两端位置。摆脱地方产业集群单向产业结构导致的功能性锁定,提高获取附加值的能力。

2.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优势

高知名度品牌对消费者意味着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对企业意味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丰厚的商业利润。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必须做到企业自有品牌与集群品牌的同步发展.实现由OEM4(贴标生产或自有设备制造商)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由ODM向OBM(原始品牌制造商)的转变。

3.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将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集群都能够保持长期的生命力.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可以有效确保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强化和发展,从而延长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4.完善周到的公共服务平台

2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多少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通常以科技投入占销售额比重作为简化衡量标准,占比为l%的企业则难以生存.占比为3%的企业勉强生存,而只有占比达到5%,企业才具有较强竞争力。

3小规模交易指交易数量较少,交易频率频率较低。低交易频率意味着博弈是有限次的,选择非合作带来的收益较高,因此机会主义行为很容易发生。

0EM是O—ginalEqu;pm朗t

产方式。ODM是Original

M∞位n试ng的缩写,指产品的购买者给产品供应者提供产品的各种设计参数、图纸和技术设备支持.这是一种代t生Desi印M¨u丘垃t面ng的缩写,指产品的生产、设计均由供应者提供。0BM是OriginalBmdM蚰u缸t耐IIg的缩写.指供应商

提供品牌,以生产品牌优势建立与购买商之间的合作联系。

本刊专稿当经营同一类产品的企业在一个区域集聚时.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能够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效应,这其中既包括知识溢出效应,还包括中间投入的专门化。在集群体中,企业往往面临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因此由企业联合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共同面对、解决问题显然具有规模效应。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必须以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为主要依托,加快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强化专业配套协作。

5.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在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的必要条件。实现产业集群的低碳模式发展,一方面要以低碳经济的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和低碳产业科技孵化中心,为企业在节能减排、能源清洁化、新能源、新材料利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二、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一)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浙江传统产业集群要发展成为产业竞争能力强、要素利用效率高、创新能力提升快、生态环境建设优的现代产业集群。应以产业集聚为平台,以加快转型升级为切人点。通过培育技术优势、推进品牌建设、加强网络联系、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整合、发展低碳经济等措施.即充分挖掘区域内部资源,加强内部联系,又不断获取外部资源,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从而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引导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发展。增强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构筑我省工业经济新优势、科学发展新格局。

(二)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是一种制度安排。具体来说,浙江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应密切跟踪当今世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链的升级(具体见图1)。

围1浙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图

k…..删…。一J

——■●—●●■——●—■—————■■●■●_

FinnncintFocus

1.过程和产品升级

过程升级指通过重新组织产品系统或引入高技术。增加投入产出水平;产品升级指新产品的研发、采用更复杂的产品线、比竞争对手更快的质量提升(K即linsky&Morris,2001)。传统产业集群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产业与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过程和产品升级。

2.功能升级

功能升级是指获取价值链上更复杂的功能,如从简单的生产功能提升到设计、市场品牌、商誉、营销网络、研发、管理和物流等功能(Humphrey&SchIIlitz,节,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3.链的升级

链的升级是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阶梯,通过产业转换,移向新的、价值量高的相关产业价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趋势.浙江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以及发展新产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全省重要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制高点。

三、金融创新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分析

(一)金融创新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图2金融创新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机制图

——●—■———一‘k蛐¨、_■

四口曰E雪

CL

——l—・—・,

‘产蜘¨貅曩_

1.金融创新的技术创新效应

金融创新的技术创新效应是指我们可以通过一系的步伐,以此来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产业与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过程和产品升级。最终推动产业集群的

2000)。从产业提升的角度看。传统产业集群应准确认识在全球分工网络中的位次。抢占价值高地和战略环值链(Kaplinsky&MorTis,2001)。顺应循环经济、低碳本文借鉴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的分析.并结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特点.从金融创新的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创新效应两个角度分析金融创新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逻辑关系见图2。

列金融创新手段促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快技术创新

FittnIlcinlFocns

本刊专稿

转型升级。金融创新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的重新匹配,不但可以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的初始资金,而且可以与企业共同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从而克服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产业集群本身的特性,只要通过金融创新引导产业集群内部部分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就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内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以及知识外溢效应,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2.金融创新的制度创新效应

金融创新的制度创新效应指的是金融创新背后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发挥着市场筛选、产业培育、风险管理、资金放大、要素集成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加强产业集群内部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网络联系.强化对产业集群的要素保障,推动产业集群的产业整合。以此促进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

(二)浙江金融创新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

1.浙江省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估

产业集群具有其特殊性。要想全面测度产业集群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从聚集程度、相对规模、生产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适应性原则,本文选取了集群生产单位(个)(X,)、集群销售收入(亿元)(X:)和劳动生产率(万元/人)(X,)这3个指标来分别反映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相对规模、生产效率(见表1)。

表1产业集群综台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榘群生产单位集群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

标号XIX2X3

计算公式

生产单位个数(个)

一定时期集群内企业的销售收入(亿元)一定时期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同时期从业人员数(万元,人)

平为正或负。

因子得分

产业集群

Fl

F22.9ID958O.806451.4109440.341161.2364l—2.099871.0937l1.089950.00395-0.4684-o.6443-o.05956-o.16078-0.12956O.1137-0.13726-0.1417一1.20293O.10322

因子综合得分排序

义乌小商品萧山纺织永康五金绍兴纺织长兴纺织业镇海石化和新材料慈溪家电制造诸暨袜业诸暨五金加工鹿城服装萧山汽配北仑装备制造乐清工业电器余姚家电温岭泵与电机余姚机械加工温岭汽摩配北仑石化温岭鞋业

宁波保税液晶光电玉环汽摩配鄞州纺织服装绍兴化纤瑞安汽摩配秀洲纺织业富阳造纸业

1.0057l2.01779O.736351.15615O.0549143.29860.05206.o.24104-o.274580.1659l0.27017-o.43283-0.3480r7—o.47212-0.7425l-o.52233-o.623680.32587-0.96533.o.00376.o.8638.o.78915O.06742一1.03187—O.96608—O.87382

1.950031.4169651.070203O.7519150.64019490.62091590.568718O.41913l-0.13643-o.1487l-o.18341-o.24769_o.25517-0.3022l-o.31783—0.33134-o.38462-o.4324l-o.43533-o.45688_o.55348-0.55814—0.59706—0.63803一0.71264_o.7475l

l23

56

8910ll1213141516171819202l2223242526

加.9173

-o.23815—0.3234一1.27226.o.23783一O.455ll—o.61916

借助SPsSl6.0软件,我们最终得到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公式:

Fi=0.504F。+o.496如

(1)

为了全面衡量基于产业集群的金融创新的发展水平。本文建立了包括区域金融规模、新型金融组织、新型金融产品和新型金融服务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供应链金融产品规模、其他新型贷款产品规模、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规模、外汇远期规模、小额贷款公司规模、担保公司规模、现金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和融资顾问业务收入占比10个指标。

借助SPsSl6.0软件,我们最终得出金融创新发展水平得分公式:

F=(22.335宰Fl+23.168术F2+14.64宰F3+14.613木F4+

将各产业集群因子得分代入公式(1)中,计算各产业集群水平测度评分及排名,见表2。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把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义乌小商品、萧山纺织和永康五金,综合发展水平得分都在l以上:第二类是绍兴纺织、长兴纺织业、镇海石化和新材料、诸暨袜业等五个产业集群,综合得分在0到l之间;剩余的18个产业集群得分都为负数,归为第三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得分情况及其正负仅表示该产业集群与平均发展水平的相对位置.而不是该产业集群的发展水

12.004木F5)/87.76(2)

把经过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代入(2)中,得到各个

本刊专藕

产业集群金融创新综合得分(见表3)。

表3各地区产业集群金融创新度得分及排名

冈子得分

综合

产业集群名称

FI

F2B

FI

BF

排名义乌小商品-o.364.51.0.37加.05

_o.3lO.98l玉环汽摩配—O.34-0.1l1.343.45O.15O.702温岭汽摩配2.38—O.27-o.470.33-0.18O.5l3温岭泵与电机2.38—0.27.0.47

O.33—O.18O.5l4温岭鞋业2.38-o.27-o.47

0.33_o.180.5l5绍兴纺织O.840.43O.93-0.74O.18O.406绍兴化纤O.840.430.93—O.74O.180.407萧山纺织—O.25O.070.12—O。243.16O.368萧山汽配—o.250.07O.12-o.243.160.369秀洲纺织业-o.49-_0.652.39O.06-o.34O.06lO瑞安汽摩配-o.260.47O.64O.27一1.340.02ll诸暨五金加工.o.32O.1l

—o.93O.8l—0.17—O.1012诸暨袜业-0.32O.1l

-o.93O.8l—o.17_o.1013

乐清工业电器.o.6l_0.20—o.391.17-o.20—O.1l14

余姚家电-o.19_0.051.46一1.36-o.67_o.1415

余姚机械加工.o.19_o.051.46一1.36-o.67-o.1416长兴纺织业—0.82-o.34-o.391.20—O.40-o.23

17鄞州纺织服装O.32_o.5l_一O.48一1.05-o.11加.32

18富阳造纸业-0.90—0.78O.86O.oo—O.2l_o.33

19慈溪家电制造-o.42—O.62O.05-o.32-o.13加.34

20永康五金

-0.64-0.13

_o.64_o.67—O.47-o.4921北仑装备制造业

-0.55加.45

一1.08-o.45一o.33_o.56

22北仑石化

-o.55_0.45—1.08-o.45—O.33加.56

23宁波保税液晶光电_o.55-o.45一1.08-o.45一o.33_o.56

24镇海石化和新材料

一1.11

.0.58

—1.54

-o.66

—O.12

加.83

25

从图3中,可以看出存在一条斜率向上的趋势线,也就是说总体上随着金融创新度的提升。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但是由于部分数据的分布与趋势线的偏离程度较大。拟合度较小。金融创新度与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种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图3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与金融创新度散点图

FinnncintFocHs

4.结论

通过对产业集群综合发展水平与金融创新度之间

的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浙江省的金融创新确实对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不显著。我们认为,除了实证分析中受客观条件限制

所使用的样本数量偏少、金融创新变量的代表性不强等因素以外.浙江省金融创新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实证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的主动性不足,金融业尚未形成踊跃的金融创新氛围。第二,金融创新层次不高。整体水平偏低。第三,金融创新的政策与配套环境不完善。

四、基于产业集群的金融创新体系构建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从产品、技术、研发、品牌直到网络、物流、营销、价值链等全方位的提升,金融业必须同步实现金融产品、金融组织、金融市场、服务平台等创新.以资金供应商和综合服务商的双重身份。与群内企业建立起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一)构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金融创新体系从金融创新的角度考察金融业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整体框架。实质上就是要金融业紧密跟随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既要充分满足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衍生的、集群作为整体的金融需求和群内企业作为个体的金融需求,更要把握经济趋势,洞悉行业发展态势,主动与集群和企业接轨.促进产业集群内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与转型提升。

1.从企业类型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尽管中小及微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同处于同一个或同一类产业集群中.但由于二者在企业地位、升级阶段、融资特点、服务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转型升

级过程中的金融创新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中小及微型企业而言,资金瓶颈是它们面临的主要发展掣肘。信贷市场上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主要创新主体的、融资类的抵押担保创新将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尽管融资问题仍然是其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以产业整合、资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类金融创新则更为迫切。

2.从升级路径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考察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升级路径中衍生的金融创新需求,需要结合具体升级路径,寻找契合路径特点的金融创新切入点。例如,过程升级中,企业可能需要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新的机器设备,或者在直接购买设备后可以通过设备质押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中介组织作为金融创新的市场主体。应当主动挖掘集群企业升级过程中逐步衍生的

Fi|lnllci越Focus

金融需求,积极进行资产类、负债类和表外业务的创新.为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产品支撑。

3.金融创新支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总体架构综上所述。金融创新支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整个体系由市场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系统和产品支持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市场支持系统和组织支持系统与不同的企业类型相对应。产品支持系统与不同的升级路径相对应,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市场支持系统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民间金融市场等;组织支持系统包括各类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信用担保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产品支持系统包括以企业各类资产为抵质押品的贷款产品、融资租赁产品、科技保险产品等。

(二)政策建议

1.以产品创新为起点拓宽集群企业外部融资渠道(1)积极运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一是结合产业集群特性加大创新力度。对于集群中的大中型企业,要鼓励其充分利用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集群内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群内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对于集群中的小型及微小型企业,要鼓励其充分利用集合债券、集合债权基金、债券投资信托基金和高收益债券获得融资支持。二是加大债券品种和交易方式的创新。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完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试点工作,对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开辟绿色通道。三是加大债券市场基础建设。要建立和规范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引入和完善“做市商”制度,培育合格市场中介机构,提高债券市场整体效率。要逐步完善债券发行的审批制、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扩大债券发行的主体范围。

(2)加大信贷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力度

一是针对群内企业资产特征进行贷款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可以根据集群内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积极利用企业的各种动产不动产如机器、设备、商标使用权、商铺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仓单、订单、存货、股权、银票、保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贷款产品创新。二是鼓励群内企业以集群为整体开展集群融资。产业集群弥补了集群内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品牌效应低的缺陷.与单个企业融资相比,集群融资优势明显。三是推动商业银行主动开发投资银行业务。开展融资业务相匹配的投行业务。包括项目融资顾问、并购重组、结构化融资、银团贷款组织安排、企业上市顾问等。四是创新适合群内中小企业需求的保险产品。继

本刊专稿

续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创新出口信用保险,扩大保单项下贸易融资。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2.推进与集群内中小企业对接的金融组织建设(1)积极发挥中小型地方性商业银行作用

中小商业银行要准确把握“立足地方、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私人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打造自身“服务中小企业”品牌。充分发挥中小商业银行的地缘优势,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创造良好环境。建立稳定的信贷员队伍,以适应中小企业特点为标准,探索提供延伸服务,较好满足中小企业的特殊金融服务需求。

(2)鼓励发展创新类金融机构或组织

一是坚持风险防范和规范发展并重.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争取向中央争取政策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债务融资比例.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二是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加入,逐步调整村镇银行目前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最大股东的股权结构.积极推动村镇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发展。三是借鉴《社区再投资法》的理念,尝试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严格准入退出机制。

(3)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

由于集群企业的产业特性较容易把握。企业在空间上的相互临近有利于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督。而企业提供的反担保财产在集群内部通用性强,变现容易,可以有效的弥补担保公司的代偿损失。因此,信用担保业务在集群环境中更具有潜力。应当大力发展。一是加强担保机构自身建设。提高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采取协定放大倍数、资信评估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与分散。二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协作银行、行业协会、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合作机构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实行资本标准与技术能力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督促融资性担保公司依法合规审慎经营。

(4)大力发展金融租赁公司

在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积极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大大缓解群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而且作为设备投资的主要方式,也将对集群企业的技术提升、流程再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主管部门和监管标准,促进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化。管理统一化。合同统一化。二是要完善包括投资减税、加速折旧、财政贴息等财税优惠制度。三是要加大创新力度构建风险防控体系。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加大灵活营销和业务创新的力度,拓展

本刊专稿

FinnncintFoc仇s

杠杆租赁、回租租赁、委托租赁、风险租赁、项目融资租赁等业务范围。

(5)着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市场的繁荣是新金融时代的必然趋势。要着重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设立创投企业。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加强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严格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制度。鼓励私募基金采取与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集群企业的资本积聚能力

(1)加快上市培育T作,打造资本市场的浙江板块要按照有利于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原则.认真做好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工作。大力支持优质企业通过lPO或者借壳方式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积极推动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以通过资本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上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战略性并购重组,积极参与产业整合。加大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上市前期辅导培育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支持自主创新和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扶持作用.以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为主导,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和完善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浙江板块”规模。

(2)加快场外市场建设,填补多层次资本市场短板加快场外市场交易.既便利了产业集群内大量非上市公众企业的股权流动。也体现了资本市场体系成熟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尽快研究制订非上市公众公司s管理规定.使集群内非上市企业可以自由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市场报价和股份转让。二是要重新整合市场,引导全省各地产权交易机构通过联合、合作、兼并、托管等方式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以省产权交易所为核心,全省各地交易所联动的全省产权交易统一市场。三是在统一市场、全省联网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工作e加快合乎条件股份公司的上市步伐。四是要明确市场定位,将区域性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办成“有资格的投资者”的场外市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

(3)规范民间金融市场,扶持集群企业初期成长对于民间金融这样一种非正式制度,要充分发挥它在产业集群成长中的作用,必须本着“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疏堵并举、促进规范、打击犯罪”的指导思想,实现对民间金融活动的引导、规范、提升和替代。要根据不同形式的民间金融活动。清晰界定其风险性质,既要为其自我发展和完善创造宽松的条件,也要从维护全社会公众权益的角度审视民间金融活动的中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对于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自主创业、生产经营正当需求的民间金融活动。应允许其自由存在;对于新涌现的、性质未定的民间金融活动形式,要主动监测、积极关注对于属于诈骗性质或涉嫌洗钱、黑社会犯罪活动的民间金融活动,应予以严厉打击、查处和取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速集群企业发展(1)加快培育中介服务组织

产业集群中的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群内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是解决产业集群成长中面临问题的有效手段,应当加快培育。一是为解决会员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遭遇的困境。中介服务组织应尝试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展开广泛的合作。如与政府部门合作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等。二是地方政府应加大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地方政府应当拨付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来保证中介服务机构的初期运作,并通过直接补贴或者间接补贴的方式促成市场交易。伴随着群内企业实力的逐步增强和中介机构服务范围、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以避免无限制价格补贴带来的市场价格扭曲问题。

(2)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环节。一是因地制宜,加强沟通,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征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实现与工商、税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批量更新:二是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信用评分。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维护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三是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主动参与到中小

5非上市公众公司指的是公开发行股票但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0lO年1月浙江正式启动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首批2家企业进场挂牌交易。该市场以浙江产权交易所为核心,联合省内具备条件的其他产

权交易所或特设机构构建.全省联网运行。

FtnnHci口lFocus

本刊专稿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程中来。

参考文献:

(接第46页)镇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所有的信息披露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

H.in

Cohen:

all

【1】And艄)l,Croekett&Be内anlin

FiIlaIlcial

及时,使得风险性监管和合规性监管并重,共同发挥作用。最后是内部监管,在村镇银行内部,通过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系统对经营中出现的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其扩大。

3.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提升社会信用意识。首先,政府应推行“失信成本”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失信者得不偿失,从而逐步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意识和信用文化。其次,建立信用记录体系,为个人和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使诚实守信者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信任,不讲信用者受到应有的惩处;建立对信用记录与评估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保证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制定相关制度与法规确保信用记录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必备档案。最后。健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与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国民信用体系。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方面为村镇银行提供安全经营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村镇银行在公平环境中发展业务,信用和清偿力不再受到无端猜疑。同时,应通过新闻媒体等广泛宣传村镇银行的机构性质等.增进社会公众对村镇银行的了解。

4.建立退出机制与存款保险制度.营造农村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银行很容易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应对支付。大多数国家为银行提供了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系统.中国传统所有制观念根深蒂固,使社会大众偏好于国有商业银行,而村镇银行却无法获得相同的信任。因此。要真正解决这种信任危机,需要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与适当的存款保险体系。应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综合考虑村镇银行的风险情况和财务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存款保险费率水平,实行优惠费率。同时,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以确保资不抵债的村镇银行能及时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f1】广西银监局课题组.发起人助推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发展的有益尝试Ⅱ1.中国农村金融,2011(5).

【2】周瑞谷,徐洁,俞威,陈向红,杜小东.金融如何支

Marke招

alld

Systernic

RjskEraof

InnoVadon”,IntemationalFinance,2001,4(1)Spring.

【2】x.Cao,Y.)(i,and

—based

X.zang:”UpgradingResourceClusters

to

Re百onalIndustrial

InnoVadVeclusters:

TheC筋eofShan菇ProvinceinCllina”.AsianBusiness

&Mallagement,2008.

『31陈涤非.基于金融创新因素的中国货币需求模型验证【『】.上海金融,2006(3).

【4】鄣金喜.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依赖和蝴蝶效应耦合分析Ⅱ】.经济学家,2007(3).

『51李文秀.全球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升级U】.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6I罗勇,曹丽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思路Ⅱ】.国际贸易问题,2008(11).

r7】聂鸣,刘锦英.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及升级前景研究述评Ⅱ】.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6).

【8】盛世豪,郑燕伟.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竞争优势『M1.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91谢名一,王季.全球价值链内集群产业升级研究综述Ⅱ】.商业时代,2007(30).

flo】詹霞.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圃。企业经济,2007(8).

『111周建松,姚星垣.区域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浙江经验Ⅱ】.浙江金融,2010(8).

『121周建松.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Ⅱ】.浙江金融,2010(10).

【13】钱水土,金娇.区域金融结构优化与浙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Ⅱ】.浙江金融,2009(8).

持县域经济和谐发展[『1.浙江银监局汇编——监管新理

念的实践和探索.2005.

【31周扣琴,张庆亮.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11.海南金融,2007(1).

[41陈耀芳,邹王生.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fJ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金晓斌

责任编辑:林庆堂


相关内容

  • 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2017年9月22日,由河北省廊坊市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库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厂产业新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启动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会上,包括北 ...
  • 20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省长,吕祖善
    2011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政府主 ...
  • 关于开展质量强县创建活动的意见
    <关于开展质量强县创建活动的意见> 征求意见函 各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创设有效载体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了<关于开展质量强县创建活动的意见>,现印发你们征求 ...
  • 郑州市产业发展暨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议解读
    2016-08-08 08:18:16来源:中原网 字号 大 小  我要评论 移动发短信ZYSJB到10658300,联通发短信701到10655885,电信发短信180到106592066订阅中原手机报,3元/月. [核心提示]8月5日, ...
  • 美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_以休斯顿和唐山为例
    学 术理 论经营管理者 美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 --以休斯顿和唐山为例 李雪瑾 唐山学院外语系 摘 要:本文以休斯顿和唐山为例对美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进行了探讨.从延长产业链,发展传统产业,发挥区位优 ...
  • 城乡一体化改革与乡镇功能拓展 - 黄祖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在"钱清样本"研讨会上的发言 首先我很高兴能来到钱清镇参观考察,并和大家一起就一个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这几天我看了<农民日报>连续刊载的关于"钱清样本"的五篇报 ...
  • 金华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金华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金华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服务业工作专题督查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市贯彻落实浙政发[2008]55号.56号文件和我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一.贯彻落实的 ...
  • 盘锦 十二五规划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符合盘锦市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市人民意志的"十二五& ...
  •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全市农业转型升级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 ...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2009皋11,El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Nov.,2009 (第ll期.总第151期)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No.11,GeneralNo.15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欧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