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总结 - 范文中心

教育学基础总结

11/29

第一章

名词解释: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耦合的过程;再次,这个定义情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第一,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改变,更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学校市场化”概念发展,出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方向。 第二,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备受人们关注并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教育启发青少年反思社会变革和筹划新的社会变革,同时帮助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包括政治和文化变革;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单纯的适应走向全面适应、批判、创造和超越的结合,过程中,教育将从社会的变革走向社会变革的中心。

第三,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人类已经进入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中。

因此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准备;此外,教育还应帮助人们去认识和解决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国际问题(和平、环境、道德等);与此同时,教育本土化的浪潮将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出现,成为人们重建本土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主要论题。

第四,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局限与学龄阶段;教育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不局限于青少年一代。一定意义上说,受教育权成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权紧密相关的一项公民权利,全民教育的理念不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实用主义教育学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与生活的过程合一,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呈现形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哪些体现?

一.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社会化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生活技能,内化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这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终表现。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二.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生命的独特性为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学校个性化的发展有赖于学校创造的各种条件。

1. 教育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外在表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教育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2.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设计适合的教育。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学生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

3.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虽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决定了教育必须在促进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平衡二者的关系。

三.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人获得了谋生的本领,现代教育更是如此。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必须要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而且对教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 从广义的教育来讲,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

对学校教育而言,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

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重要作用,而这些相比,教育对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表现更为直接和突出

二.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体现在两种方式,一是纵向的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文化因子的否定性选择。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教育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文化的创造功能:

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其次,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

再次,教育创造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当代教育的突出功能。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现代的生产无论是对直接的劳动者、管理人员、还是对技术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他们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教育。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主要通过两个放面。

一是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实现科学文化和技术的再生产; 二是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四.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二是培养政治人才,以捕虫社会管理层的需要,直接参与统治阶级的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学校就是一个宣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是一个营造社会舆论的场所。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第三章

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造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题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阐述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教育主张。

特点是:

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认为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求来规定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了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本身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分析评价 73…

分析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各育的关系?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的各种表述,有其丰富的内涵:

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既体现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

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地发展全部的特性”。

4.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个性比较高度的自由发展”等。

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想把握。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

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4.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第四章

名词解释:

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名词解释):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的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简答):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的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1)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2)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育职业区别于其他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其次是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再次是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是专业性教师追求的目标。知识结构的优化过程还包括教师个体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

(3)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一般来说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的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新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具体包括:a.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b.积极的自我体验c.正确的职业动机d.对职业状况的满意e.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f.对未来工作情景有较高的期望g.具体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育模

式。

学生的本质特点:

学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存在”的特征。

(一)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是前人实践总结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的经验体系,它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之所以以间接经验掌握为主,首先是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的,教学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即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知之较多,尽可能缩小与人类认识的差距,就必须先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次,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再次,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

(二) 具有主体性的人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指: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

(三)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的起点状态到生命的终点的全部人生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上,更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现在发展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度上。

学生的地位:

(一) 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学生被看成是没有独立性、主体性的存在,处于从属和依赖的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1、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保护未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2、学生享有的权利:a.受教育的权利b.受尊重的权利c.身心健康权d.人身自由权3、学生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

“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都不恰当地贬低或抬高了学生的地位,是不科学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需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承认学生的客体性和客体地位,就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任

何知识技能的领会与掌握都要依靠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任何有效的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习规律为前提。因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谈谈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从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讨论),如何理解学校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论述题):

(一) 遗传: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神经类型、感受性等。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材料1、2)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材料3、4)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材料5)

(二)环境:

1、环境: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2、作用:环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材料6);它们提供人的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人的发展的巨大动力;(材料7)影响人的发展的方向; (材料8)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容;(材料9)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

由于环境因素自身的复杂性,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

能是消极的。

(三)学校教育:(——重点论述)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制度组织起来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环境。学校因素是指那些影响学生发展的目的、制度、内容、人员、环境、手段等因素。

2、主导作用:

第一、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人的发展有质的规定性;影响终身。

第二、为个体的发展创设良性的环境,并精心设计各种有益活动促进个体发展; 第三、有专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第四、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和反馈手段。

因此,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是人的发展的主渠道。但是,学校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因素,有可能抑制人性、腐蚀个性、泯灭人的创造性。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个体因素的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它们对个体的发展着上了底色。

2、作用:

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如何发挥作用,完全在于个体自己;

个体因素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材料11) 个体因素的缺失导致发展内在性的丧失,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材料12)

小结: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所以,人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能否发挥作用,要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因素

遗传

环境

教育

实践

活动

第六章 课程

一名词解释

1 校本课程 表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习相近,性相远。”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作用物质前提必要条件主导作用发展的动力,决定作用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宽泛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本校老师编制的课程,还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学校之间老师合作编制的课程,甚至包括其他地区学校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2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二 论述题

结合我国的新课改的发展趋势,谈谈新课改的优缺点,谈谈个人的观点看法?(可以受试者和实施者两角度看)

要点:1 提高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2 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3 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4 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 在课程的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6 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称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补充:在课程改革的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而现在更强调人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现在则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

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观点如此,可自由发挥)

一般是要点6(10’)+自已的观点,评价,例证 (结合一两点谈谈即可)

第七章 课堂教学

一 名词解释

1 教学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人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山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 发现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知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只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造可让学生自已学习的环

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二 简答题

1 讲述策略运用的注意事项

语意准确,语词恰当,语速适中。教师语意应以普通话为准,保证学生听清楚每一个字;同时应使用普通话词汇,避免使用方言词汇。教师也要适中,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词汇,避免使用日常生活词汇。教师应选择最准确的词汇,防止使用笼统和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为了表达连贯流畅,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教案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化的语言;讲述时尽量使用短句子,戒除说话带口头禅和多余语助词的不良习惯。教师讲述时的语速以稍慢于日常生活说话语速为宜,大致每分钟200~300词

2讨论策略运用的注意事项(不确定)

讨论:班级讨论,小组座谈,辩论,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认真监督,巡视各组,确保学生注意力保持在讨论的主题上 (2)确保学生在进行讨论前已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 (3)讨论的计划时间要做的相对短一些,这一方面能发挥预订时限对学生注意力保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给教师以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可视学生对讨论问题的反映情况不同而决定是否延长讨论时间

(4)教师要针对讨论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以防止讨论离题太远,而且要在小组讨论结束时指派小组代表作书面或口头报告回报该组成果。


相关内容

  •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 ...
  • 20**年高校教师工作考核总结
    教师年度考核总结怎么写,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2016年高校教师工作考核总结相关范文,仅供参考! 2016年高校教师工作考核总结[1] 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出纳工作即将结束,留给我的将是新的思考和更大的努力.这一年是我任教生涯的重要一年, ...
  • 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 英语课改小结 长角坝学校 白芸 本学期我担任三. 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实施课 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 ...
  • 历史工作总结
    初三(下)历史教学反思 本学期,任教历史教学任务,本组为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工作. ...
  • 学校"三风"建设工作总结
    众所周知,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共同构成了一个学校的校风,教师的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对学生的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校风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一所学校没有好的校风,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三风 ...
  • 如何写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写法-中国教育总网·培训资讯频道
    如何写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写法 作者:文/eduzw.com 发布时间:2008-12-13 15:33:42 来源:学知网 分享到百度i贴吧 个人工作总结的写法   年度工作总结写法   年终工作总结的写法 年度工作总结的写法   年终工作 ...
  •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半年工作总结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努力开展工作, 从根 ...
  • 学院信息化建设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
    学院信息化工作 "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建设思路 一."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总结 "十一五" 期间是学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学院在厅党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 ...
  • 幼儿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幼儿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幼儿 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臧艳丽 一.精心设计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1) 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 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2) 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 ...
  • 关于"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总结
    关于"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总结 教育是科技进步和经济振兴的基础,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