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 - 范文中心

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

08/21

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

THE LATEST DESIGN TENDENCIES OF THE CLUSTERS AND THE LIVING FACILITIES FOR THE AGED IN JAPAN

周燕珉/ZHOU Yanmin

摘要:本文对日本的集合住宅和老人居住设施的设计新动向分别进行了介绍。前者主要包括:在户型设计上求新求变以适应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在结构形式上追求广义的耐久性以适应人生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在居住心理环境设计上,从单纯注重私密性转向适度开放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社区的自然形成;使住宅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后者主要包括:使老人居住设施与地区特性更好地结合;使其有家的感觉;为老人创造出有利于其保持自立和尊严的个性化空间;促进设施规模的小型化;注意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之间的连接;将设施对外开放以促进与外部的交流;创造多样化的休憩场所;加强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Abstract: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clusters andthe latest design tendencies of the living facilitiesfor the aged in Japan. The former mainly includes:to fit varieties of living requirements throughoriginative designs; to fit diverse livingrequirements during one's different periods oflife by the general durability of construction; tochange from simple regard of privacy to properopenness' which will promote thecommunication of the neighbors and naturalforming of a community; to develop the housingspace in three dimensions; to make the verticaltransportation space like a street in tier and high-rise housing. The latter mainly includes: tocombine better the living facilities and theregional characters; to give the aged the senseas if at home; to create personal space for theaged to keep their independence and dignities;to miniaturize the scale of living facilities; to pay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ublicand individual spaces; to open the facilities forthe contact with outside; to create various kindsof places for rest; to enhance the connectionamong spaces, etc.

关键词:日本,集合住宅,老人居住设施

Key words:  Japan, Clusters, Living facilities forthe aged

日本集合住宅设计新动向

近年来,日本人的生活形态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家庭形态上,由于非婚化、晚婚化和离婚率的增大,使得传统的夫妇加子女的家庭形态有所减少,而单身户、夫妇二人户增加;夫妇双双就业的家庭比过去明显增加;由于家庭小型化的发展使得家庭户数增多;老龄户增多。第二,在家庭内部关系上,从过去的相互依存型变为相互自立型,即出现了家庭关系的个人化和自立化;从以子女为中心的生活转变为重视成年人自己的生活;在抚养子女和照顾老人方面,既有依靠家庭内部互助形态,也有委托给外部社会设施的形态。第三,在就业形态上,女性的就业率有所提高;以工作为中心的公司中心主义开始发生变化;采用弹性时间工作制的公司逐渐增多;居住与办公一体化、“在家上班”的工作方式开始出现。第四,在生活意识上,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追求享受闲暇、健康、自然、舒适。针对所有这些变化,日本的建筑师对集合住宅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

第一,在住宅的户型设计上,开始打破传统的几室一厅形式,探索适应不同居住要求的新颖户型。如面向老年人、能够适应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住宅;面向单身或无子女夫妇的小户型住宅;适应在家办公的居室;适应相互扶助型生活的协同居住型集合住宅(各住户共同负担食堂、厨房、活动室、大厅等公用面积,形成部分集体生活)等。

第二,在住宅的结构形式上,开始考虑适应人生不同阶段需求而能够灵活改变室内空间的结构。具体来讲,就是要让房屋的柱、梁和承重墙不妨碍住宅平面的可变性,即把带有永久性功能的部位和为适应居住者需要可变的部位分开考虑。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对住宅的广义的耐久性的追求,即不仅保证房屋的结构坚固、抗震性好,而且保证住宅能够很好地适应居住者未来需求的变化(图1)。

第三,在居住心理环境设计上,针对过去的住宅平面设计中偏重于重视住户的私密性而导致邻里之间缺少交流的缺点进行改进。过去日本住宅平面都是把餐厅和起居放在远离入口的最里面,通过一段走廊才能进入(图2)。现在把餐厅和客厅等日常使用频率高的房间面向公共走廊、楼梯间等近邻公用空间布置,使与邻里之间的视线交流成为可能

(图3)。这种在保持私密性的同时,向公共空间适度开放的平面设计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的密切化及社区的自然形成。

第四,使住宅空间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例如,利用5m多的层高将两户的厨、卫、小卧室上下迭落布置,使起居、餐厅空间加高(图4)。此外,把住宅的层高加高到4.5m(相当于一般层高的1.5倍),使居住空间与收藏空间相重迭,在居住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室内有了“吹拔”,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同时住户也拥有了更加充分的收藏空间(图5)。

第五,把中高层住宅中竖向交通空间街道化。

1 耐久性的结构与需要更新的设备及分隔墙分开设置,设备

的横管走本层,立管走公共走廊,以便更新/Durablestructure, update-needed facilities, and separation wall arearranged independently. Horizontal tubes of facilities are intheir original floor, vertical tubes are in the public corridor forthe convenience of updating2 日本传统的住宅平面形式,起居室在最深处/Plan of the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Japan (living rooms are located in the

most inner parts)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收稿日期:2002-06-20

22世界建筑8/2002

人作为养老福利的服务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服务内容。相应地,社会福祉设施的种类也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自理能力而进一步细分,达到了90多种。社会养老设施和住宅、医疗保健设施等一起构成了一个网络体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日本老人居住设施的设计出现了下列一些新概念和新趋势(见表1):

即将中高层住宅中的走廊和楼梯等公用空间作为立体的街道设计,重新构想这部分空间的所有权、利用权和管理的关系,以引导新的集合居住体的形成。在设计上重视垂直交通与连廊之间的联系,在空间、形式上采取丰富的变化和适度分节,局部宽度适当放大,加强视线联系等手法,使其作为街道具有回游性、互望性和停留性,创造出有利于儿童游戏、邻里交流和富有韵味的公共空间(图6)。

日本老人居住设施的设计动向

老人居住设施的设计动向与社会背景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日本老人设施的作用被定位

于补充家庭的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少子老龄化,需要帮助的老龄人口迅速增加,养老设施的功能不仅体现为对护理对象个人的帮助,而且也体现为对家庭的帮助。

在制度体系上,日本在1960年代的后期基本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进入1970年代,养老福利体系从设施养老向住在家里养老扩展。1982年,日本对老人保健法、社会福利与医疗事业团法等8项福利相关法律进行了修订,标志着日本以地区为单位、以因地制宜为方针的福利制度改革的开始。2000年,日本建立了护理保险制度,在此制度下,老年

3 熊本县营龙蛇平住宅小区(餐厅、阳台等邻近公共空间布置以加强邻里间视线的交流方便打招呼)/Kumamoto

Prefecture ryujadaira residence community (dining rooms andbalconies are placed close to the public spaces so as tostrengthen the sight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ighbors and makeit easy for them to say hello to each other4 海岸的集合住宅ALTO B(增加起居室、餐厅的层高)/Cluster ALTO B along the seashore (height of the living roomand dining room is increased)

5 东品川2丁目天王洲塔式住宅(增加储藏空间)/Residencetower of higashishinagawa No.2 (closet space is enlarged)6 FH-HOYAⅡ住宅(住宅空间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FH-HOYA Ⅱ residence (residence space is developed from plane

to 3-dimentional space)

世界建筑8/200223

第一,使居住设施与地区特性更好地结合在设施设计上避免过去过多地依照官方规范而造成千篇一律,开始追求与区域的脉络相协调,更好地满足区域的需求和体现地方特色。为此,在规划阶段就尽可能吸收当地居民参与,听取老人们的意见。这已成为比较普遍的作法。

第二,使居住设施有家的亲切感觉

对于设施的利用者而言,如果在设施中能够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保持日常生活的连续性,设施就有了家的感觉。为此,设计上注意以住宅的尺度来进行空间设计,设施不偏重于特定的功能而使其具有能够支持日常生活的复合功能,设施的环境由利用者自主管理(图8)。另外,利用原来的住宅或旧设施对其进行改造,如将卫生间、厨房的设备和空间进行更换改建等,也是一种普遍的作法。

第三,创造出适合老人的个性空间

确保私密性和实现单独待遇是尊重个人生活的重要课题,为此首先需要确保不受他人干扰、属于个人的空间。有了这种空间以后,入居者可以带进自己的家具和物品,自己管理属于自己的一块小环境,从而保持每个入居者的个性。即提倡在空间设计上为自立的生活行为提供必要的空间(图7)。

第四,促进设施规模小型化

将大规模设施中的护理单位小型化及整个养老设施的小型化和社区化成为趋势。将护理单位缩小到几个人的规模,这样既有利于使设施的规模形式更接近于住宅,也有利于居住者之间的相互认知,护理人员也更加容易地观察到每一个居住者的生活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护理(图9)。

第五,注意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的衔接为了做到确保个人空间的私密性而又不隔断与

他人的接触,使每个个人都能够自由随意地选择独处或是交流,设计者在使公共空间具有魅力的同时,通过分段分级式的空间设计和对边界设计的精心处理,使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之间形成舒缓的过渡,使公共空间形成多种层次(图10)。

第六,将设施对外开放,促进与外部的交流日本的老人福利设施的发展到现在,已认识到对老人的帮助不是与社会隔离开来对老人进行单纯的护理援助,而是要支持老人在社会中的自立。因

此,注意将容易变得封闭的老人居住设施与外部保持密切的联系成为设计中的课题。充实设施内部的功能,使设施内具有多样性和活力;将设施对外开放,使周边社区的人们有机会来利用设施的这些功能,从而为更多的人创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对促进代际交流、活跃老人生活非常有效。此外,使老人的设施与其他公共设施相连或相近,或将社区的公共设施与老人居住设施穿插布置,也是一种新的作法(图13)。

7 老人居室单间化(以保证私密性和个性化)/Individualize

the rooms for the old to guarantee privacy and individuation8 设施的走廊设计成街道的形式以增加亲切感/Designing theaisles as the forms of streets to increase the geniality

9 几个房间加公共起居、餐厅的小规模老人居住设施/Small-scaled living facilities of several rooms, public livingspace and dinging room10 不同层次的交流活动空间(有利于老人的自主选择和活跃生活)/Communication and activities spaces at different levels

for the old' free choose and lively behaviors

24世界建筑8/2002

第七,创造多样化的停留、休憩空间由于设施的利用者是由身体条件各异、性格各异的老年人群组成的,因此要求空间设计能够适应多样化生活方式的要求。空间在满足各种活动和生活行为需要的同时,要避免出现单方面强制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设计注意创造出具有多样视角、能够欣赏到各种风景的场所,并注意赋予它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功能,使利用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由选择停留的场所和个人喜好的位置,设施的空间也因此显得比较丰富(图14)。

第八,创造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

虽然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本身非常重要,但如果各个空间之间彼此孤立便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为了扩大利用者的行动范围、诱发其行动,设计上注意建立各个公共空间之间的视线联系。这样可以使居住者感知到发生在设施内的各种活动,增强参与的欲望,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居住者的照应和居住者之间的交流(图11)。

第九,用设计手段给居住者的感官和记忆带来刺激

作用于人的五感和记忆的丰富的刺激,可以激活老人的残存能力,给生活带来生机。在这方面设计者考虑了诸多方式如让老人与动物和植物多接触,在设施中引进自然景观以使入居者感知季节的变化,让小动物成为“护理成员”,摆设一些过去曾经熟悉的工具、饰物引起回忆,增加展示空间和壁面,注意设计醒目、容易记忆的标识等等(图12)。

总之,住宅和老人居住设施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当社会的生活形态发生变化之后,相关的设施设计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人们需求的变化。本文所介绍的日本在集合住宅在设计上重视多样化、邻里之间交流、住宅的可变性等,以及在老人居住设施设计上重视延长老人自立生活的时间、创造出小规模、满足个性化需求并有利于与社会接触的亲切空间等作法,都体现了这种理念,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参考书目:

1. 日本建筑学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综合篇). 丸善出版社,2001. 6

2. 建筑思潮研究所. 建筑设计资料. 71特别养护老人ホ一ム. 建筑资料研究社,1999. 6

11 加强公共空间之间的视线联系,以增加交流参与/Enhance

the visual connection among the public spaces to advancecommunication

12 居室前醒目的名牌、房号利于老人记忆/Remarkablenameplates and house numbers to remind the old13 将社区公共设施插入老人居住设施中,以增加相互交流/Inserting the public facilities of the community into the old'sliving facilitie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14 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有机组合(既有利于交流,又确保私密性)/Combining logically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 and ensure privacy)

世界建筑8/200225


相关内容

  •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各大房地产企业.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计划开发养老社区.养老公寓等产品.而养老地产在我国是新兴事物,开发者虽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 ...
  • 老年生态宜居住宅小区建设方案研究
    摘 要:提出了生态老年宜居住宅小区建设方案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在户型设计.小区规划设计应达到的标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设方案;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 ...
  • 养老院建设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计划立项﹒投资预算) 注释:建议名称:颐乐堂,具有积极暗示名称,可以给人心理上的暗示,选择利于老年人建立积极心态的词语,为老年公寓命名可视为人性化表现,象征着入住该公寓的老年人活力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及过着生命不息的余生,也 ...
  • 20**年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养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 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769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 ...
  • 房地产销售问答式技巧
    房地产销售说辞技巧 在与客户进行了前期的洽谈,确定客户的购买意向楼号与户型面积后,适用以下销售说辞: 问:这栋楼还有哪一层? 答:您的眼光不错,这一栋是我们小区(或者采光最好,或者景观最好,或者最抢手)保留的一栋楼,在我们没有正式销售之前, ...
  • 居住区绿地概述
    居住区绿地概述 一.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居住区绿地由居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和宅旁绿地等组成. 1.公共绿地 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公共绿地相应采用三级或二级布置,即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区公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 ...
  •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2005年 目 总则 2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3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条文说明 15 重 庆 录 第一章 总 则 1.0.1 为确保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
  • 精装修设计要点
    全装修设计要点 一.如何做好全装修设计 住宅装修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的追续,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阶段,又必须和建筑设 计相互衔接.装修设计最好在项目初期介入,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相融洽.以解决土 建.设备安装和装修部品件的衔接,明确各施工界 ...
  • 电梯规范要求
    4共用部分 4.1 楼梯和电梯 4.1.6 电梯是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多少层开始设计电梯是个居住标准的问题,各国标准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规定四层起应设电梯,前苏联.日本及我国台湾省规范规定六层起应设电梯.我国1954年 ...
  • 浅谈房屋装修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浅谈房屋装修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摘要:在家庭装修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追求装修材料的舒适与美观,却忽视了装修中健康保障.房屋装修,不仅要体现美观漂亮,更重要的是保证居住的舒适,有益于身心健康. 关键词:房屋装修 绿色环保 设计 选材 室内装饰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