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范文中心

图文详解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01/16

▲图文详解十三 等值线及其特征 7、等高线的特性

1、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额(即等高距)相同; 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潜

2、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水(地下水)位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地租线等等。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注意在图幅范围内可以只是闭合曲线的一部分。 等值线的特征

4、等高线不能交叉,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处,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

等高线可以重合。

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5、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出地形坡度的大小。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相等,也可能差一个等值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递变大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小相等。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全球的海岸线是最长的一条等高线;

(3)同一幅图综合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交叉和汇聚(陡崖除外)。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

(4)等值线一般都是闭合曲线,无论怎么迂回曲折,终究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

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其闭合状态。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水平方向上等值线越密的地方,其值在水平方向的单位距离上变化越大。

(7)等值线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低;等值线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时,其数值

比两侧高。

▲图文详解十四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你也试一试 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

在图2中,等高海拔。如图1,A 点的海拔为1500米,B 点的海拔为

距为 米,A 与B 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海拔高度均为 米, 500米,C 点的海拔为-400米。—般地图上标注的高

度为海拔高度。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C 点的高度为M 点的海拔范围为 米<H M < 米, 8844.43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N 点的海拔范围为米<H N < 米。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AB 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在图3中,等高距为 米,E 与F 位于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上,E 点的高度为 米, AC 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900米。

F 点的高度为D 点的高度为G 点的高度为米。

▲图文详解十五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及等高线的特性

总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值可能相等,也有可能大于或者小于一个等高距的值。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图文详解十六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

如图4,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

线叫等深线)。

●你也试一试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

按图5中各点的高程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

1、看等高线的数值,确定等高距

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存在

三种可能性(大一个等高距,小一个等高距,相等)。

2、读图中的极值

极值反映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地势起伏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形状)

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势的走向,等高线突出的方向可能是山脊或者是山谷。

4、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答案如图6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有关系。

所示

5、看局部小范围的闭合等高线

有可能是闭合高中心,也有可能为低中心

6、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形状来判断地形。

- 1 -

▲图文详解十七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地形

- 2 -

2、判断五大基本单元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 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 数值低——为盆地地形

▲图文详解十八 山脊与山谷的判读 1、口诀法 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你也试一试 1、请用口诀法来判断等高线图14、15中的地形。

等高线图14中的地形是 、15中的地形是 。

2、在图16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它指向哪里坡就向哪里倾斜,坡度就向哪里降低。

- 3 -

▲图文详解十九 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如图1 原因: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同样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同样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2、在不同的等高线地图上,如果等高距的

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

3、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4、如果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坡度=高差/水平距离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的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者图幅的大小决定)成反比。 ●你也试一试

在图3中各图的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 、b 、c 、d 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c =d B.a>c>d>b C.b>d>c>a D.c>b>a>d

【解析】a 、b 、c 、d 等高距相同,图上距离相同,坡度大小取决于实际距离,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a 中1cm 相当于0.5km ,b 中lcm 相当于5km ,c 中1cm 相当于1km ,d 中1cm 相当于2km 。因此坡度由大到小排列为a 、c 、d 、b

▲图文详解二十 盆地与山地的判读

▲图文详解二十一 鞍部的判读

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部分,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图文详解二十二 陡崖的识别和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符号表示。

若假设等高距为d , 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 小,最高值为H 大

(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 (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 <H 底≤H 小 (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 ≤ΔH

- 4 -

●你也试一试 1、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50米 B.190米 C.290米 D.320米

2、在地形图3中,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

该断崖处崖顶A 点的高度可能是 米≤H A < 米

该断崖处点崖底B 点的高度可能是 米<H B ≤ 米

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米≤H < 米

▲图文详解二十三 特殊等高线图的判读

特殊地形

- 5 -

▲图文详解二十四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1、连接A 、B 两点, 并为连线和等高线的每个交点定好点位号。 2、在选定绘制剖面图上,画出水平线段ab ,一般情况下,ab=AB。

并依次按比例确定与 地形图上相对应的各个点位。

3、依据地形图上等高线所代表的高程,设计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 设计好垂直比例尺后,就可以按等高线,画出代表各相应高程的平行线,在图中为虚线。 4、在各个点位上,向上做出垂线,垂线和相应的高程线的交点,就是地形剖面图的各点。

5、将各点用较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就得了要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你也试一试:1、读图3回答问题:

(1)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的。

A .AB B.CD C.EF D.GH

(2)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

【解析】 (1)抓住剖面的各控制点进行判断,从剖面可看出,一端起点低于100米,其邻近的最高峰为600多米,鞍部高为200~300米,第二高峰为500多米,另一端点为300多米。符合这一些条件的只有AB 剖面。 (3)垂直比例尺更大一些。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 线的地形剖面图。

【解析】要想比较准确地绘出地形剖面图,有几方面需要注意:

①注意剖面图坐标的标注。由于题目已经限定地形剖面图要绘在所提供的表格内,因此。首先要注意观察表格的长和宽。从表格长度可以看出,横坐标的长度与原图相同(即表格的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上的水平比例尺相同) 。纵坐标的高度已限定,其刻度的确定则先要判定线段所经地形的最高最低海拔高度(即两者的相对高度) , 然后根据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确定纵坐标的高度和刻度。务必使线段所经之剖面地形尽显于表格之内。

②绘制时,一般先利用垂直投影法,将剖面线与各等高线之间 的交点的高程,在表格剖面图的横坐标上和纵坐标上相应高程和相应的水平距离上定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它们逐点连接起来。 答案如下

▲图文详解二十五 视线与坡形的关系

通过画剖面图,判断坡的形状及通视问题: 均匀坡:等高线较均匀(可通视)

凹坡:等高线高处较密,低处较疏(可通视) 凸坡:等高线高处较疏,低处较密(不可通视) ●你也试一试: 1、根据图3、图4回答问题,A 能看到B 处吗?C 能看到D 处吗?

2、在图5、图6、图7中,P 能看到A 处吗?

在图5中,P (填能或者不能)看到A 处;在图6中,P 看到A 处; 在图7中,P 看到A 处。

▲图文详解二十六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的高度。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即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 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

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如图1,A 区域海拔低于400米;B 区域海拔高于600米。

- 6 -


相关内容

  • 地理必修二知识框架构建整合(2)
    地理必修二 知识框架构建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两点分三段(对比课本32页世界城市发展阶段记忆)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世界:1.1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 ...
  • 地形图的判读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堂方案·助教学](教师用书独具) [情境导入]15版人教七上学案. 教用.P25 模式三 成语沙龙 在成语中描写地形的成语很多:开门见山.崇山峻岭.阳关大道 .一望无际.沟壑纵横.壁立千仞„„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地形 ...
  • 等高线判读
    等值线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广东卷和全国文科小综合卷中的地理卷都考到了该知识点,出题角度很巧妙且有新意,注重内涵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以等值线为点抛砖引玉,学科内的综合体现的淋漓尽致,是被公认的好题,以后高考中出 ...
  • 浅谈初中地理读图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地理读图分析 作者:文\张美玲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5期 摘 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也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图文结合,以图导学 ...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 ...
  • 20**年海南单科地理高考真题[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 ...
  •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章 概述 1. 资源: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自然资源: 1)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总称.(联合国) 2)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 ...
  • 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一.单项选择题((2013·浙江宁波一模,1-2) 读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区域种植杨梅,按3株/100m2标准种植,图示范 ...
  • 一诊专题二,地形,地貌,地质作用
    一诊专题(二)地形.地貌.地质作用等 重点必备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看比例尺:比例尺大,则坡陡,比例尺小,则坡缓:三看等值距,等值距大则坡陡,小则 ...
  • 20**年--20**年世界地理试题(一)
    世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右图是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