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读图时代下的"拉奥孔" - 范文中心

寻找读图时代下的"拉奥孔"

11/02

  内容摘要:视觉艺术经历了由古典艺术向浪漫艺术的转变。古典艺术以传统的绘画、雕塑为表达方式,传达出人类的智慧和思考;而今的浪漫艺术以图像为主,且大多建构在大众娱乐媒介之上,追逐眼球经济,致使艺术美的没落。雕塑《拉奥孔》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艺术要具有和谐美,要用“生态美学”的视角和诗意的定位去寻找图像与美的共生。

  关键词:拉奥孔 图像 和谐美 生态美 诗意

  黑格尔把人类艺术分为三个阶段: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他对希腊古典雕塑尤为称赞,称其为“人类最理想的艺术”。艺术的演变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便会产生丰富多样的载体、媒介、传播方式及审美需求,视觉艺术即是如此。随着数字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图像取代了绘画、雕塑为主体的传统视觉艺术形式,古典艺术被浪漫艺术压倒。虽然这种变革已成为事实,但同为视觉艺术它们所承载的使命应是不变的:艺术为美而生。

  一.“拉奥孔”背后的和谐美

  希腊古典雕塑是人类最理想的艺术,那么《拉奥孔》的出现则使古典雕塑的成就达到了顶峰。《拉奥孔》是一组大理石群雕,由罗德岛的三位雕塑家哈格桑德罗斯、波利多路斯、阿迪安诺多斯共同创作。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波罗的祭司,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设下“木马计”佯装投降,特洛伊人信以为真准备将木马运回城内,拉奥孔挺身而出,警告特洛伊人,这一做法泄露神谕而触怒了战神雅典娜,她派两条大蟒将拉奥孔及其两个儿子紧紧缠住活活咬死。这个故事在维吉尔的长诗《伊尼特》中描绘得有声有色,由于诗和画的界限,雕塑《拉奥孔》避免了痛苦的哀号、扭曲的躯体和变形的四肢,这种处理奠定了《拉奥孔》的经典地位,因其彰显了和谐美。

  这种和谐美首先体现为感性与理性相一致。希腊人以自然健美为骄傲,同时又崇尚科学,精通数理。对肉体自由及科学理性的追求这一矛盾在雕塑《拉奥孔》中得到了调和。拉奥孔的时代崇尚神明,他本能地敬畏神灵,害怕被惩罚,但他又热爱国家,正直坦率,作为祭司,他有着强烈的城邦之爱和责任感,不得不泄露神谕,这是他的理智之举。拉奥孔知道泄露神谕必受惩罚,可是他又为自己的勇敢正直而骄傲,《拉奥孔》静穆的面孔和那挣扎的如小山般连绵突出的手臂是他内心处于极度矛盾的证明,这样处理一方面避免了哀号扭曲的丑态,又可以从雕塑的身体部分感觉到拉奥孔的正义力量,孔武有力的臂膀和自然健美的身躯透出一种力量的崇高美,这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融合。

  其次,《拉奥孔》还体现出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伟大的作品不能只流于形式美,色彩、材料、线条吸引观众,但真正感染人的还有那深邃的内容和丰沛的情感。《拉奥孔》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拉奥孔本身传达出的是一种悲剧式的沉重、力的震撼和人的坚毅理性之光,石头正好增添了雕塑坚毅、勇敢、抗争的英雄气势,使雕塑《拉奥孔》震撼人心。同时,大理石材质不能像诗一样可以无限夸张和修饰,《拉奥孔》避免了雕刻哀号而成为黑洞的嘴,选择“富于孕育性的顷刻”,这折射出作者对材质和内容如何完美融合的思考,也是作者审美判断力的体现。

  最后,《拉奥孔》利用了黄金分割,使得雕塑具有一种天然的和谐。《拉奥孔》给人的第一印象即是匀称和谐的感觉,缘于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塑造的艺术品符合人的视觉审美需求,和人的审美心理有一种暗自契合,“人类视知觉有一种寻找统一和秩序的本能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对一切统一而有秩序的形式产生满足感(快感),而且会自动创造秩序和统一,将对象审美化。”产生于“美即和谐”理念下的古希腊雕塑,无疑是自然或不自然地符合或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的,这是艺术品客观的审美标准。

  二.图像扩张打破和谐

  电视、电影、网络、数字产品席卷全球,图像成了这个时代的视觉主体,同时图像的增殖对视觉艺术产生了威胁。这种浪漫艺术的产生有它的社会因素,也有其生存的环境,但却离艺术美的精神越走越远了。

  首先,图像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批量生产、机械复制极大地亵渎了创造主体的艺术力,各种炒作更加速了其作为一种艺术的魅力的死亡,这种简单易得、随处可见的“商品”减少了“物以稀为贵”的光环,消费者对这些图像或走马观花或束之高阁。图像对消费者来说只是“占有”而不是欣赏,这否定了受众的接受能力,也否定了图像的艺术性。

  其次,图像大多不是单独出现在受众面前,而是与文学、音乐结合,如MTV(音乐电视)、相声TV、LTV(散文电视)、CVR等,这消解了图像的价值,因为两者毕竟是两者异质的艺术。比如文学艺术是理解型的,它的艺术美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和意义,是延迟的快感,而图像是一种感官型的艺术,即时快感,所以用图像阐释文学的视频往往会导致丰富多义的文学受制于同步的画面,妨碍了接受者的想象和思考,这样文学和图像本身的魅力都削弱了。

  最后,视觉艺术的目的在于给受众视觉美和精神依托,而大多数的图像多华丽而少内蕴,多宏大而少筋骨,多形式而少内容。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是人与人间距离的疏远与隔膜,各种社会问题和压力加剧了内心的焦虑和浮躁,恰好图像的声光色影能使人眼花缭乱,人们能找到刺激,宣泄情绪。图像解构经典,解构价值,解构艺术。一闪而过的图像无法深度滋养当代人的灵魂,因为当代视觉艺术的美只是表面的、形式的,缺少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

  三.寻找图像与美的共生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和其他相比,我们更愿意观看。这是由于在一切感觉中它最能使我们认识事物,并揭示各种各样的区别。”视觉是最直观的,图像对人获得各种信息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层面。事实是图像给人类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但心灵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滋养。

  这种不和谐首先缘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受益于自然的影响,就像《拉奥孔》的经典化离不开地中海温润适宜气候的孕育。“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感说”意即自然环境是艺术美诞生的充分条件,能陶冶艺术者的艺术感发力。图像的泛滥扭曲了本真的自然,割裂了人与自然的那种血缘般的关系,图像没有感情而是工具、机械、复制、单调,有些甚至是视觉垃圾。生态美学关注的既是物质的、自然的、生理的,更是精神的、人文的、心理的;它追求的主要目标并不单纯是给人以直接的生物满足和享受,而是给人以真正人的意义上的情感满足和精神快乐。这是图像与艺术美寻求共生的一个平衡点。

  其次这种不和谐还是人与自身的不和谐。新兴的科技、加快的社会节奏使工具理性代替着人们的情感生活,每个人都被“一般常规的机械方式”的生活支配着,因此,艺术创作作为“最高的真理样式”在读图时代很难实现了。图像给我们带来的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刺激,在光与影的背后,人倍感孤独,心灵干涸。人生应是诗意的而不是工具性的,精神生活应该以本真的情感为出发点。今天的视觉艺术应该企图拯救被工业化和数字化所淹没的人的内在灵性智慧,“艺术表达都必须是诗性的表达,一个艺术家的立场和情操也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的立场和情操,而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必须要达到诗的境界。”

  读图时代下,面对图像的大肆增殖和视觉艺术美的没落,我们需要重温《拉奥孔》的和谐之美,它融合了人对神、对宇宙、对自然的美好认识。和谐的艺术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嚣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真挚的信仰,这是读图时代视觉艺术所缺失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肖鹰.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J].2004(11).87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3.1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93

  [4]张宏森.我思故我在——电影连续剧《大法官》创作后记.电视研究[J].2000(2)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011级硕士)


相关内容

  •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之读书笔记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 ...
  • 莱辛与[拉奥孔]
    莱辛与<拉奥孔> ★ 主要内容 ★ 对莱辛的评论 ★ 莱辛其人 ★ 拉奥孔雕像 ★ 拉奥孔雕像的历史背景 ★ 温克尔曼对拉奥孔雕像的评论 ★ 莱辛对温克尔曼评论的解释 ★ <拉奥孔>的主要观点 ★ <拉奥孔&g ...
  • 提要钩玄留指爪--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提要钩玄留指爪 --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作者:郭宏安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4日 10版) 钱锺书.杨绛夫妇在牛津大学(1936年冬) 钱锺书手稿 钱锺书手稿笔记本 [今日书评] 2014年 ...
  •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
    绚丽多姿的希腊神话是不同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对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说进行编纂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 )和( ). 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 ...
  • 外国文学史考试题
    ?考试必备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篇名是( ). A.<伊利昂纪>.<俄底浦斯王> B.<美狄亚>.<奥德修纪> C.<伊利昂 ...
  • 复旦大学中文系考博[文史哲]历年考试真题
    2010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考试"文史哲综合知识科"考卷 名词解释,不少于300字 5分 乔姆斯基 水经注 贞观政要 元方季方 源氏物语 四六文 新批评派 百日维新 克罗齐 会意字 论述 25 1在下面选出一人对其一本著 ...
  • 我的自信来自你
    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 (1)前年两会期间,贾平凹委员的"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语惊四座.今年两会期间,66岁的政协委员张维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批评了官场"硬凑排比句"的文风.排比句是语文得不能再语文 ...
  • 自考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乌龟和兔子>.<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等的故事出自( ) A.<神谱> B.<理想国> C.<伊索寓言> D.<埃涅 阿斯纪 ...
  •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天马飞鱼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追随我心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 ...
  • 古希腊人的神秘祭祀略考_杨德煜
    第23卷 第6期 2010年11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Vol. 23 No.6 Nov. 2010 古希腊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