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成都三诊文综word解析 - 范文中心

20**年成都三诊文综word解析

03/12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答案】C

【解析】水库的主要对其下游河段调节作用明显,四河流中只有③河位于水库的下游。 【考点】1.4.1.3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图中的季节性河流的形成与降水有关,再加之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少,所以冬季河流无水,形成季节性河流。 【考点】1.4.1.2 陆地水体关系及河流特征

表1为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3~4题。

3.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1981~1990 B.武汉1981~1990

C.杭州1991~2000 D.武汉1991~2000 【答案】C 【解析】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量与当年的人口总量之比,1991年杭州人口为525+57=582(万),1991~2000年杭州人口增加105万,所以人口增长率为105/582*100%≈18%。其他年份可以依此计算,得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杭州1991~2000。

【考点】2.1.1.1 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 4.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郊区城市化明显 【答案】D

【解析】1991~2000年武汉中心区人口是增加的,所以A项错误;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不能直接从表中得出,因此B项错误;郊区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人口持续增加,所以并不是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错误。郊区人口大量增加,所以可以得出郊区城市化明显的结论。 【考点】2.2.2.1 城市化进程差异

图2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2

5.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混合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A

【解析】由图中各地块的用途可以看出,该农场为市场适应性强的混合农业。 【考点】2.3.1.2 农业地域的形成 6.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

A.电子装配工业 B.饲料加工工业 C.建筑材料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 【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农场的产品只适合于发展饲料加工工业,其他工业都不能从农场得到原料。 【考点】2.1.1.1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图3为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和年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多年平均值)(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图3

7.该省的地势为

A.北高南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南高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D

【解析】由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该省的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 【考点】1.1.3 等高线地形图

8.影响该省气温日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答案】C

【解析】图中6℃和8℃年气温日较差等值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所以海陆位置是影响该省气温日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

【考点】1.3.2.4 等温线图的判读

图4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4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C.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丙地位于南纬30~40,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考点】1.3.2.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0.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丁地冬夏季降水差异不大,并且位于南纬40°以南地区,最有可能的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1.3.4.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应用

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图5),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A.7时 B.9时 C.12时 D.21时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东经45°,处于东三区;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东十二区的区时为18时,这样可以计算出东三区的区时为9时。 【考点】1.2.3.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2.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时 B.10时 C.18时 D.22时 【答案】D

【解析】有图中洋流流向可知此时位于北半球夏季,如果虚线为晨昏线,则虚线应该为昏线,所以虚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即东经60°)地方时为18时,这样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22时。 【考点】1.2.3.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第II卷

13.(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6)、年降水量(单位:mm)与农业分布图(图7)。

(1)据材料一概况应该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8分)

(2)英国河流短小,但航运价值较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材料二 英国、中国城市化过程图(图8)。

图8 (3)简述与我国比较,应该城市化过程特点。(6分)

14.(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1

(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10分)

(3)根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10分)

材料三 M省某城示意图。

(4)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