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 范文中心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01/22

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②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③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④生态环境因素:如水灾使粮食减产;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⑤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移距离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4.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③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5.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

在则是文化游览区。

(2) 经济原因: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

(3)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2.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过程反映在:

a.人口的集中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b.地域的转化过程: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c.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d.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城市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b.城市交通问题:如交通拥堵

c.城市住宅问题:如住房紧张、贫民窟的出现 d.城市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土地、水分、地形、

②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决定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国家政策 (2)运用实例,说明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2 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

(4)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原料、市场、交通运输、动力、劳动力、技术、政策、环境等

(6)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3

① 生产上的投人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 (7)运用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一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破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 (8)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9)结合实例,在生产活动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见下表)

(10)比较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和重要性:3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不可缺少。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①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②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相关内容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精讲-知识结构详解
    地理必修1高考复习之知识结构详解 第一部分:如何复习好必修1(自然地理) 一.抓住主干,夯实双基──基础 由于自然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温度与盐度和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精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篇一: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陕西省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 ...
  • 高一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说课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年的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知识网络结构] : [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 1."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 ...
  •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复习整理资料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复习整理资料 无垠(yín) 沼(zhǎo)泽 生意盎然(àng) 堆垛(duî) .... 层峦(luán)叠嶂(zhàng) 吟哦(ã) 汲(jí) 涟漪(lián yī) ...... 晨曦(xī) 采石矶(j ...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 ...
  •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部分) 第一单元提纲: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是.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最大周长是.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4.纬线的形状是是 . : 5.经线的形状是指示的方向是东西经的标示符号分别 ...
  •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修刚毅之品 做笃实之人 地理试卷 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2014年9月19日iPhone6在美国正式发售,为迎接抢购热潮,9月6日与10日先后将930吨的iPhone6由中国运往美国.iPhone6的手机产业链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