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范文中心

八年级语文(上)[记承天寺夜游]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07/16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眉州眉山人      代         家。

2、解释加粗的词。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有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1)、                  理由:                                  。

(2)                   理由:                                  。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诗夜游》即写于此时。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6、“念无与为乐者”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本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处景色描写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9、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突出这一点“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

10、本文作者借月抒情,与其《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相似之处是哪一句?并谈一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

11、德国的荷尔得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人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

12、“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为这一句写一段批注性文字,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13、按原文默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院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                 。

14、本文对月色的描写非常成功,使作者情感的抒发自然流畅,没有斧凿之迹。古诗文中还有很多关于月色的成功描写,请举出几里例。(至少两例)

15、作者月夜游寺,情融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拟一组含“月”字的五言或七言的对偶句。

参考答案:

1、《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文学

2、窗         高兴愉快的样子         想到,考虑            睡觉

散步        形容水的澄澈           相互错杂              只是

3、(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2)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同,命运相同。

4、(1)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2)、仕途失意的落寞。

5、见月色之美的欢喜之情。

6、(1)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

(2)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寻访好友的举动。

7、空明、澄澈。   被贬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8、欣赏如水月色、婆娑的月影时的愉悦快慰之情。

9、“入夜”即“解衣欲睡”,是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是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

10、“庭下如积水空明”   被贬之后,内心孤独、失落,而又刻意达观的复杂情怀是一致的。

11、苏轼写这篇文章时已被贬黄州将近四年,作为一个有济世之才的读书人,长期被闲置,内心一定是异常苦闷的,但苏轼在这种情况下,能超越自我,月色在他的眼中那么富有人情味,这种通过赏月来摆脱抑郁之情,在欣赏自然美景中达到忘我的思想境界,不就是一种诗意人生的体验吗?

12、作者把无情感的月亮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衬托作者欣喜的心情,在作者的笔下,那柔美的月色是那样善解人意,当作者孤寂无聊的时候,它悄悄地溜进屋来慰藉作者。

1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1)倚树听流泉,开帘见新月。

(2)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相关内容

  •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一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演练 1.注音 颓( )鳞( )遂( )荇( )与( )奇者 藻.( ) 荇( ) 2.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 ________ 晓雾将( ):____ ...
  • 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 九下语文 教师:张秀兰 谭晓芳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中苏轼的复杂心境.(重点) 3.借助比喻赏析所表达的画面美感.(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说出课文大意.品味文中的 ...
  • 古代文言文
    专题讲座 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付 华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 ) 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40%,教学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如何进行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 ...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绝巘(yǎn) 亦未寝(qǐn) 雷霆(tíng) B.涧肃(jiàn) 夕日欲颓(tuí) 一舸(gě) C.沿溯(shuó) 郦道元(lì) 僦赁(lìn) D.素湍(tuān) ...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之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之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4分) 辋川田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①②③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墟里:村落. ...
  •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1 (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1. ...
  • 一张台湾语文试卷,小悦刚刚及格,你能答对几题?
    来源 | 青年文摘(ID:qnwzwz) 话不多说,来做题吧,毕竟小悦这分数,也无颜再见各位了-- --小悦 01 去年暑假,冠云与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 . . . . ...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 ...
  • 20XX年娄底市中考语文真题
    2014年娄底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 考生注意: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