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范文中心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09/1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念

(西医)概念: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简称复感,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中医)概念: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屡受外邪,往复不已,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对儿童RRTI 的诊断标准参考 我国88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年龄

0-2 7 3 3-5 6 2 6-12 5 2 注:1、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离第1次至少要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加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可 中华儿科杂志 1988;26;41

注:①下感次数可与上感次数叠加,反之则不能叠加。 ② 两次之间间隔要>1W 。

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2月第46卷第2期

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西医)

1,先天因素

2,营养因素

3,慢性疾病

4,免疫因素

5,外界因素

气候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 主要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冬天人体的基础代谢增加, 血压升高, 非旦白氮代谢、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夏天人体血中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增加, 以及出现组织胺的皮内反应和皮肤划纹症。概括地说, 冬天交感神经的紧张亢进, 夏天的付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均反映出脑垂体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关系。

。 人体对冷气流和暖气流的反应是不同的, 当人体置身于这两种气流交界的时候,

对机体的调节功能要求很大, 如果这种功能不强就会发病。在这种情况下,

体内

的乙酞胆碱增加, 组织胺和组织胺类物质被动员起来, 这些物质刺激交感神经, 使平滑肌收缩。此外, 这些物质不仅有增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还可以增强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 对神经产生影响。另外, 由于气象的变化, 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腺的作用被发挥出来。这些变化都是体内发生的, 然而小儿机体的调节功能还不成熟, 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还不完善, 身体的内环境亦不稳定, 对外界的应变能力亦差, 所以这个时候易患病。[7] 干燥空气使喉粘膜干燥及弹性减少容易产生微小裂口,纤毛活动减少使排泄异物功能减退,粘膜再生力降低,而小儿的黏膜娇嫩;气管、支气管较狭小,软骨柔嫩,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不力,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清除力弱,更易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黏附于此,且小儿血管丰富,极易于感染。

寒冷的空气可降低喉粘膜的穿透性,毛细血管收缩,而小儿的鼻腔比成人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娇嫩;对寒冷的调节较成人差,临床多出现感冒、过敏性鼻炎。

气温及湿度尚能影响细菌及病毒在呼吸道的生长。湿度大时G —染色阳性菌易于繁殖,反之G+细菌及流感病毒易于繁殖,小儿咳嗽反射及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纤毛运动功能亦差,在冬、春、秋季,湿度偏小,加之多风,小儿多易感染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的支气管炎或肺炎等。[8]

古代运气学说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而我国的气象医学早在《内经》时期已经有详细论述,突出反映在运气学说中。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及其对生物影响的一种学说, 《内经》十分重视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的研究。《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其中于虚邪风,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说明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动态平衡的,一旦气候变化急剧而超过了调节程度,就会发生疾病。同时古代医家认识到:《灵枢·逆顺肥瘦篇》“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以及《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侯》“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易寒”;《小儿药证直诀•变蒸》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说明小儿在生理上“脏腑柔弱娇嫩,形气未充”

。在病理上:《医学三字经•小儿》说:“稚阳体,邪易干。”《温病条辨•解儿难》也指出:“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小儿药证直诀•原序》指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儿科世医万全提出“肺常不足”。可见小儿对于气候变化是敏感的,发病容易。

到了明清时期温病学家更加注意气候节令。从“四时主气”的观点看,一年四季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同,病因各异,温病也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正如雷氏所言:“夫春时病温,夏时病热,秋时病凉,冬时病寒,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名为时医。是为医者必识时令,因时令而治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其何而变,决其何时而解,随时斟酌。”

总之,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对时令病按时令发生、流行的研究。中医学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治疗手段

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微量元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起着全方位的作用, 从机体组织的建造、修复, 到生理代谢, 增强免疫功能, 甚至直接防病治病[13]。微量元素多含在食物、饮水等自然环境中, 与人类的健康以及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微量元素异常, 生理代谢必然受到影响。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大致有五个方面:(1)参与酶的构成;(2)构成体内重要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3)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4)调控自由基水平;(5)维持机体正常营养状态的生理功能[14]。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尽相同, 在诸多的微量元素中, 临床上关注较多的是锌、铁、铜、铅等元素在机体内的作用及与疾病的关系。

1、锌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锌是维持人体正常细胞功能和其他免疫功能的重要元素, 锌缺乏严重影响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 缺锌使小核骨髓细胞显著下降, 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缺锌能引起细胞抗体生成不足、补体活性下降而致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能致外周淋巴细胞总数减少, 致细胞免疫功能减低。儿童缺锌, 免疫反应明显降低, 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强。本组结果显示, RRI组患儿的血锌含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我们儿童锌缺乏和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缺锌可能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铁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也与多种酶的活性有关, 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单氨氧化酶等。铁有促进发育、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调节组织呼吸等功效。缺铁时上述酶的活性降低, 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及肝内的合成, 儿茶酚胺的代谢受抑制, 并且铁能直接影响淋巴组织的发育和对感染的抵抗力。体内缺铁可引起多种组织改变和功能失调, 与杀菌有关的含铁酶或依赖铁的酶活性明显降低。Ekiz等研究发现, 缺铁性贫血患儿在体液、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细胞因子活性均受到影响。铁还可以使小儿呼吸道上皮细胞发生营养不良性、萎缩性改变, 导致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合成受阻。许多研究证明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症儿童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故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本组结果表明, RRI组患儿中末梢血铁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 提示铁缺乏可使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对呼吸道疾病的易患性增加。

3、钙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钙与全身的神经传导、细胞讯息传递、智力发展、内分泌平衡等都有密切关系。钙能激活淋巴液中的免疫细胞, 改善其吞噬能力, 同时促进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合成, 增强人体免疫力, 抑制有害细菌繁殖。本组结果显示, RRI组钙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钙水平低下可能与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相关。

4、铜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铜是人体氧化代谢所需要的一些金属酶的组成部分和辅助因素, 能抑制体内自由基的生成, 维持免疫细胞的完整性, 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细胞因子以及抗氧化系统中酶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本组结果表明, RRI组患儿血中铜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说明缺铜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

5、镁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镁几乎参与人体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镁能促进心脏、血管的健康, 防止钙沉淀在组织和血管壁中, 镁能改善消化不良、以磷酸盐和碳酸盐的形式参与骨骼的形成, 还与钾、钠、钙共同维持着肌肉神经的兴奋性。本组结果显示, 尽管RRI组镁水平较对照组低, 但两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 镁缺乏是否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有待进一研究。

6、铅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近年来研究发现铅不仅具有神经毒性, 而且还具有免疫毒性。国外学者经动物实验证实铅能明显抑制抗体产生, 抑制某些免疫细胞

的生长和分化, 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使机体对细菌、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加。铅暴露对儿童及青少年健康危害, 如对神经系统、精神记忆功能, 智商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国内外均有报道。张英茹等报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RI) 幼儿处于铅暴露中, 免疫机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且血铅水平越高, 血铅分级平均浓度越大, 免疫机能受损情况越明显。治疗后, 随着血铅水平和血铅分级平均浓度的下降, 患儿免疫机能得到相应的改善。表明RRI幼儿与铅暴露及其所致的免疫机能抑制有关, 铅中毒可以影响幼儿的免疫系统机能。

亚临床营养紊乱的治疗

有研究表明缺锌时血清IgG 、IgM 及IgGl 、IgG4水平明显降低,易患肺炎及RRIT; 用法:补锌5 mg/kg ·d ,分1~2次口服,连服2~3个月

单纯缺铁患儿在隐性缺铁期就出现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57.58%) ,血清IgG2、IgG4及抗肺炎球菌多糖特异性抗体下降,机体易感性增高;

补铁按元素铁计算,2~3 mg/(kg·d) ,分3次,饭后口服2~3周后RRI 症状亦随之消失。

微量元素的应用

RRIT 患儿在抗感染的同时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可缩短疗程,增强疗效。为了防止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定期检测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尤其是Zn 和Fe 的含量,发现低于正常及时补充。在饮食方面多食用含锌、铁的食物,如鱼、瘦肉、肝脏、核桃、花生、木耳、蘑菇、豆制品等食品。这样可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治疗

1、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

胸腺素、左旋米唑、转移因子、卡介苗均属免疫增强剂,有较强的非

特异免疫调节功能,能有效激活巨嗜细胞和T 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从而明显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选择性应用。

2、补充微量元素和铁、锌、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B 等可促进体内各种酶及蛋白的合成,促进淋巴组织的发育,维持体内正常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使支气管壁结构遭受破坏,抗微生物气道廓清率下降,纤毛净化功能和局部防御功能严重减退,使细菌难以被清除而形成慢性感染灶。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的适应症、应用剂量和方法尤为重要,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或菌群交替和多种病源微生物的混合感染。临床实践表明长期大量使用一种或某种抗菌药物也容易造成耐药,而抗菌药物轮换使用则能较好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抗病毒治疗可选择利巴韦林、干扰素、聚肌胞等,人α-干扰素对病毒性感染有效,雾化吸入局部治疗比肌内注射疗效好,应早期使用。抗微生物治疗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ß-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原则为依病源微生物选用敏感药物,足量足疗程。避免滥用激素,激素虽能迅速减轻症状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能使患儿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不断导致新的感染,使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恶性循环。

4、其他

平时加强营养、合理膳食,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避免被动吸烟及异味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积极防治各种慢性及原发病,如维生素D 缺乏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

四,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中医)

1、少见风日,不耐风寒

2、禀赋不足,体质虚弱

3、喂养不当,调护失宜

4、用药不当,损伤正气

5、正虚邪伏遇感乃发

现代中医对RRTI 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RRTI 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现将现代中医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病机的研究总结如下。

1从虚立论

1.1肺脾肾均虚

汪受传认为复感儿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邪气而发病。若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抗邪能力下降,容易感邪,感邪后易邪毒久恋,稍愈又作。正与邪的相互斗争,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而小儿本身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卫外功能相对较弱,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容易使感染反复发作。

1.2气阴两虚

翟文生通过临床实践认为RRTI 发病的关键是肺脾气虚、肝肾阴虚导致的卫气不足,卫外不固。导致气阴两虚的原因有多方面,患儿若体温升高持续多曰,则耗气伤阴;邪热结于咽喉, 日久也耗伤气阴;本身营虚卫弱,邪毒久恋,“久病及肾”,日久可致肾阴不足,卫气虚弱。

2从邪实立论

2.1实热

马融指出RRTI 虽然大多数属于虚证,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属于实证,如平时表现为咽部红肿、腹部胀满、口臭、大便干燥等肺胃积热或热积胃肠的症状。这类患儿稍感外邪,则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这类患儿应从实热辩证论治。

2.2痰湿

小儿肺脾肾三脏本身不足,若为外邪所侵袭,或被饮食所伤,则容易出现水液代谢异常。肺虚则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水津不布而停聚成痰;脾虚则水液代谢运化失常,停聚中焦聚而为痰;先天肾阳不足,水液蒸化无权,酸湿生痰。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六淫之邪均能化火而炼液成痰。所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多痰湿。

3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在于本虚标实,虚实央杂,遇邪乃发,本虚遂致病情缠绵,难以治愈。李陈等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及现代医学进行研究,将RRTI 患儿病因本质归为三点:(1)脏腑娇嫩,导致邪气易犯,尤其脾肾虚弱密切相关;(2)素体不同,因此感邪不同;(3)环境失宜,所以易患疾病。李陈等并提出RRTI 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肺脾肾不足,尤其脾肾亏虚;标实则有痰、热、湿三因,病久可夹瘀,外感风邪而触发。

RRTI 与体质的关系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 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 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的差异现象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钟柏松等证实,体质不同则RRTI 的发病率不同,脾肺两虚型体质RRTI 的发病率约为65%,气虚型约占10%,气阴两虚型约占20% ,肾虚型约占5% ,佐证了体质对该病发病的影响。林湘屏等调查2005 年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儿童保健科定期体检的2 个月~ 1 岁儿童163 例,也证实体质好的婴儿较不容易发生复感, 异常体质尤其是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包含内热质的复合体的婴儿较容易发生复感。以上说明小儿的体质状态对RRTI 的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1,汤药治疗

玉屏风散原方益气扶正,固表止汗,表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七味白术功效主要是健脾生津, 行气消胀。现代医家将此方用于治疗脾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中药敷贴

通过穴位透皮技术给药,具有药物利用率高,副作用小,血药浓度保持稳定,病人依从性好,且有释放药物的可撤性等优点。因此,中药穴位敷贴对儿童RRTI 有良好防治作用。

3,走罐

背部膀胱经走罐明显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为走罐法防治疾病提供了免疫学的依据,进一步证实了走罐法有预防保健的作用。因此背部走、留罐能有效防治RRTI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免疫水平方面疗效显著。中药熏蒸是一种无痛苦、无创伤、疗效显著、作用持久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5,针刺和艾灸

毫针针刺、耳针耳穴和艾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而广泛应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现代研究发现,针灸能够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6,推拿和捏脊

推拿捏脊疗法的原理属于经络学说的灵活应用,是体表与内脏相应理论的发展 。推拿捏脊治疗对调节小儿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具有显著效果。因而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推拿法对体质的影响

推拿手法是指用手或肢体的其它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治疗操作的方法。它通过不同许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效果。推拿法因为其毒副作用小,成本低等优点备受推崇。对于小儿,推拿法更是操作方便,易于接受并且在改善体质方面效果显著。米继强捏脊配合穴位推拿对小儿气虚体质干预的临床研究显示,在给予30例复感儿捏脊配合穴位推拿为主的治疗中,结果治愈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且与治疗前血清免疫白蛋白比较,△P

有显著性差异(P

防治RRTI 的常用推拿

补脾经:位置:在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处(或拇指螺纹面)。操作:左手握患儿之左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为补脾经;次数:200 次。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清补肺经: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用推法,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起推至指尖为清,称清肺经;反之为补,称补肺经。次数:清补各200 次。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补肺经能补益肺气。

运内八卦:位置:掌心劳宫穴四周。主治:咳喘、呕吐、腹泻。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运法50 次,掐5 次。运内八卦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降气平喘。

退六腑: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主治:发热、汗多、便秘。操作:肘横纹推向腕横纹300 次。退六腑能清热凉血解毒。

按揉肺俞: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 寸。主治:发热、咳喘。操作:按、揉50 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按揉肺俞能调补肺气,止咳化痰。

清天河水: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泽成一直线。主治:治疗热性病,清热不伤阴分。操作:用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推300 次。清天河水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揉掌小横纹: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主治:肺炎要穴,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操作: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按揉300 次。

摩中脘:位置:脐上4 寸,胸骨下端剑突至脐连线中点,又指中脘部。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和中。操作:用掌心或四指摩,摩5分钟。

掐商阳:位置: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咽喉肿痛。操作:用拇中二指夹住患儿商阳穴掐20次。

揉太阳: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主治:头痛、外感发热。操作:用两拇指分别在患儿两太阳穴运揉30次。

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分别在患儿两侧耳后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按揉50次。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50次。

推三关:位置:前臂挠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主治:寒症、虚症。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100次。

捏脊:位置:自长强至大椎。主治:小儿食积、厌食腹泻。操作:以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发哮喘的机制研究

一.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1956年,Morris 等首次从患感冒的黑猩猩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病毒(CAA)1957年,Chanoch 等从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儿呼吸道咽试子中分离到一株同样的病毒,因能引起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发生融合性的病变,故命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人类对RSV 普遍易感,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 到2岁时几乎均感染过,2~6个月的小婴儿感染RSV 后可引起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机体对RSV 缺乏完全的保护性免疫, 再感染发生率高, 因而成为世界公认的重要致病原。很多年前, 人们就注意到, 婴幼儿RSV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与哮喘非常相似, 开始怀疑婴儿期的RSV 感染与儿童期哮喘有关,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1971年,Rooney 和WilliamS 报道了RSV 感染后喘息的发病率, 观察了62例儿童在婴儿期因RSV 毛细支气管炎住院后2~7年, 其中35例(56%的病人) 发生喘息,27例(43%的病人) 存在反复发作的喘息。PUllan 等在一项130例RSV 毛细支气管炎住院后10年的随访研究中报道, 喘息的发生率为42%,而对照组为19%,RSV 毛细支气管炎轻微感染不需住院的小儿,8岁时发生喘息的相对危险系数为2.34, 到13岁时降至1.45,8岁时患哮喘的相对危险系数为2.84,13岁时患哮喘的危险性则降至1.95, 不再有临床意义。提示:RSV 毛细

支气管炎后, 可发生反复发作的喘息或哮喘, 但随年龄增长发作逐渐减弱, 至青春期倾向于消失。

二.RSV 感染与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性(AHR )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有气道高反应的患儿表现为对组胺,运动,冷空气等非特异性刺激出现明显的气道收缩, 导致呼吸急促, 喘息发作。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AHR 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它刺激时,由于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气道上皮以及上皮内神经的损伤等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AHR 。RSV 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及其所导致的AHR 由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介导,其中IL-4、IL-5、IL-13、IFN-Y 等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表现为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及AHR 。Schwarze 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同AHR 密切相关,可以提高机体对致敏原的敏感性,体外实验表明此过程与Th1类型细胞因子相关,而经过RSV 感染的哮喘模型,通过卵蛋白致敏,可以提高对致敏物质乙酰甲胆碱敏感性,并可以促进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活性嗜酸粒细胞介导的气道的损伤是AHR 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一过程同Th2类型细胞炎症密切相关。说明RSV 与其他抗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T 辅助细胞的选择性活化,使得细胞因子形式由单纯RSV 感染的Thl 反应转向类似于哮喘的Th2反应。由此认为RSV 感染急性期可导致AHR 并且可以引起免疫功能的改变,导致气道对过敏原的高度敏感。同时认为AHR 与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相关,而非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密切相关。【注:Th1类型细胞因子就是Th1辅助性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2、IFN (干扰素)、TNF (肿瘤坏死因子)等;Th2类型细胞因子就是Th2辅助性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4、IL-5、IL-6、IL-10。IL 指白细胞介素】

三.RSV 感染与支气管粘液的分泌

气道黏液的高分泌是哮喘的另一基本病理特征,哮喘患者气道杯状细胞增生、肥大、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栓,气道黏液的过度产生与哮喘的发病症状和病死率密切相关。Cohn 等以IL-5----Th2细胞转导给IL-5---哮喘小鼠,发现气道内并无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但有大量的黏液产生,推测哮喘的形成可以不依赖于嗜酸粒细胞,可主要依赖于气道黏液的分泌,在气道黏液分泌机制的研究中,黏蛋白基因MUC5AC 与“钙激活的氯通道”gob-5(人为hCLCA1)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可能在上皮细胞炎症中起作用,有研究表明gob-5在抗原激发哮喘小鼠及其临床症状中起关键作用,Hashimoto 等研究发现,经RSV 感染的致敏小鼠其气道内可检测到MUC5AC 与gob-5mRNA 表达增加。

四.RSV 感染与小气道痉挛

小气道的痉挛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RSV 病毒感染可直接引起气道组织的损伤,伴随有上皮细胞的脱落,[一氧化氮(NO)是一种血管扩张因子,也是一种炎症调节因子。高水平的NO 对气道上皮细胞产生细胞毒效应,可引起气道上皮细胞脱]使一些分布于气道内皮的刺激性受体激活,伴随着乙酰胆碱的释放,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的M3受体,加上乙酰胆碱的释放可反馈地封闭M2受体,引起了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近年来体外实验发现,RSV 感染通过上调靶细胞上NK1受体的表达及密度明显地放大了P 物质的作用(P 物质为一种神经肽类物质,可介导强烈的气管收缩)。

五.RSV 感染诱发哮喘的免疫学机制

目前认为哮喘的本质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RSV 感染可以诱发和哮喘特征非常相似的炎症反应,包括气道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释放引起气道梗阻的炎性介质等。RSV 感染后释放的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使炎性细胞向气道迁移,并被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病毒感染后的炎症反应,释放IL-6、IL-1、IL-10、TFN 等,但对其是否诱发气道梗阻及喘息目前还不清楚。RSV 感染的炎症反应与哮喘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气道中的T-淋巴细胞侵润,哮喘气道中的T-淋巴细胞主要为CD4+淋巴细胞,Everard 等在对RSV 感染婴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析中发现,CD4+淋巴细胞也是RSV 感染并伴有喘息患儿气道中常见的T-淋巴细胞亚群,但CD8+淋巴细胞的作用似乎更重要,T-淋巴细胞是终止病毒复制的主要炎性细胞。但有证据表明,活化的淋巴细胞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引起气道梗阻,淋巴细胞反应的程度与气道损伤的程度成正比,T-淋巴细胞释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IFN-Y 、RANTES 、MIP-1吸引和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放大和延长炎症反应,过强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在病毒介导的喘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多项研究显示,伴有喘息的RSV 感染,气道分泌物中病毒特异IgE 和LTC4增多,两者成正相关,LTC4是病毒特异性IgE 与相应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有研究发现急性RSV 毛细支气管炎气道分泌物及血浆中有组胺、前列腺素、类胰蛋白酶的释放、提示病毒特异IgE 与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相互作用及相关介质的释放引发和加重Ⅰ型变态反应引起气道梗阻,但目前对RSV 感染炎性介质引起喘息的作用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组胺的释放是复杂的,某些细菌感染也存在组胺的释放,从RSV 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测到的低浓度的类胰蛋白酶不足以使肥大细胞脱颗粒,LTC4的量与喘息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相关,因而认为个体对这些炎性介质的敏感性不同可能是RSV 引起喘息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六.RSV 感染诱发哮喘的神经调控机制

在气道上皮内有致密的神经纤维,任何内环境的改变都可以刺激前炎症因子释放,使神经肽P 物质的释放增加,而P 物质通过高亲和力的P 物质受体NKl 受体而发挥作用。NKI 受体的表达在RSV 感染时增加。有实验发现,在RSV 感染的小鼠气管淋巴组织T 细胞亚群中NKI 受体表达也增加。空气中抗原等刺激物引起神经兴奋时P 物质增加,从而激发一个通过NKl 受体和T 细胞介导的新的炎症循环。RSV 感染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起长期的异常调节并产生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同时RSV 感染可增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表达。神经生长因子释放增加可长期或暂时引起感觉神经在气道周围分布的改变和感觉神经反应性的改变,促进RSV 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七. RSV 感染诱发哮喘的卫生学说

RSV 感染引起婴儿小气道炎症和阻塞,导致咳嗽和喘息,增加哮喘患病的危险,然而并非所有2岁前感染过RSV 的婴儿都会发展到哮喘,提示可能有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参与等。在西方国家,卫生条件的提高反而导致了过敏性疾病和儿童哮喘的高发生率,因而提出了卫生假说。此假说认为对环境微生物的低暴露率,会增加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在接触多种病原体后会导致Thl 细胞因子的产生,

从而对过敏性哮喘产生保护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是如此,RSV 感染后儿童哮喘发病率增加即与此假说不符。因为RSV 入侵机体后,既是感染原,又是过敏原,不仅可以诱发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还可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刺激机体不断产生特异性IgE ,构成I 型变态反应,参与气道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炎性细胞的趋化性,双重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产生。所以RSV 感染不但不会抑制,反而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几率。


相关内容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临床分析_吴倩
    2011年12月第18卷第34期 临床研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临床分析 吴倩1,王有义2,吴才标3,吴朝霞 3 1.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海南五指山572200:2.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校,海南海口 3.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 ...
  • 引起宝宝呕吐的最常见原因
    引起宝宝呕吐的最常见原因 呕吐是宝宝常有的症状,很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宝宝呕吐,下面列出了7个最常见的引起呕吐的原因和家长能够采取的措施-- 呕吐的原因1:喂食问题 呕吐的原因2:胃食管反流 呕吐的原因3:胃肠病菌 呕吐的原因4:呼吸道感染 呕 ...
  •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的病因是什么? 发生原因较复杂,约有80%以上的病儿可追查出较明确的致病原因.但仍有15%-20%发病愿意不清楚.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出生前:母亲怀孕早期感染过风疹.带状疱疹.流行感冒等病毒. 母亲 ...
  • 儿科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患儿,女,7岁.因咳嗽一周入院.. 体格检查:T37.80℃,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营养尚可,发育中等.呼吸稍稳.前囟已经闭合.双眼无畸形,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鼻分泌物多.咽充血.两侧肺呼吸音粗糙,有干啰音.心率110次/分, ...
  • 药店必学:常见疾病联合用药方案(二)
    联合用药备受药店人亲睐.前几天给大家奉上<药店必学:常见疾病联合用药方案(一)>(可直接点击阅读),今天小编迫不及待地送上第二部分,请看: 58 麦粒肿 症状 又称位睑腺炎,俗称"针眼".眼睑局部红肿.疼痛. ...
  • 儿科学重点
    儿科学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新生儿期:从出生脐带结扎到28天. 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又称乳儿期. 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 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 ...
  •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由于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或药效相抵消的问题:用口服剂能解决的 ...
  • 宝宝健康知识(婴儿篇)
    婴儿保健 此处指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因为这一阶段主要以哺乳喂养,自新生儿期满至一周岁.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特别旺盛迅速,体重在3-5个月时,可增加到初生时的两倍,到周岁时则增加到3倍:身长在周岁时也增长到出生时的1.5倍.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要 ...
  • 儿童家庭常用药清单
    儿童家庭常用药清单 轻微感冒 清热解毒口服液(竹林众生),哈药六厂的小儿速效(和护彤成分一样,包装不同,便宜很多) 喷嚏.流涕 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 ...
  • 中医儿童保健学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中医儿科学>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男女媾精,阴阳相合,一个新的生命就开始了.先天之本,一生之基,胎儿保健,对于后天体质强弱.智力高下.疾病寿天,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保健,应当从受孕怀胎开始. 我国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