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范文中心

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01/16

  2010年的中考已经降下帷幕,笔者有幸参与了扬州市物理中考28题的第3小题阅卷,本题得分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现就本题,对学生所给的错误答案作一些分析,希望大家能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到学生的思维,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定的针对性。   试题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带了一块已切成长方体的肥皂(如图甲,前后面保留了凹下去的字)做了以下实验。   (1)测肥皂的密度。   ①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   ②小明测出了相关物理量,他计算密度的表达式应为(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达______;   ③用上面的方法测出的密度(偏大/偏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小明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   ①在肥皂的侧面安装一个拉钩,如图乙,将没有字的一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其读数为F1;   ②用小刀将有字的部分削平后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①相同),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其读数为F2;   ③比较得出结论:若F1和F2不等,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若F1和F2相等,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小红认为这个设计方案不妥,你能说出其原因吗?_______,提出拟以改进方法:___________。   (3)小明又制了些肥皂液,他用吸管向空中吹出肥皂泡时,发现美丽的肥皂泡总是先上升后下降,你能帮助小明解释原因吗?   第3小题分值2分,所给参考答案为:用吸管吹出肥皂泡时,吹进去的热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肥皂泡上升过程中,里面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变小,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变小,当浮力小于重力一段时间后,肥皂泡下降,(回答:上升时肥皂泡浮力大于重力,下降时浮力小于重力给1分)   分析 本题的意图是考察学生对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浮力大于重力上升,浮力小于重力下降;而浮力在整个过程中是改变的,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浮力大小的改变,这又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是思考不出来的。   现将学生的答案做了几种分类,总结如下:   第一种:对本题所列情景一无所知,答案与本题毫无关联。   如:1 压强先变大后变小;   2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等等;   3 上升过程中,吸收了水份或杂质,或液化导致重力变大。   第二种:答案具有片面性,不知道通过比较重力和浮力关系来确定气泡的升降,或只答了上升或下降。   如:1 地球自身有重力。      2 上升时重力势能增加,而后由于重力缘故而下降。   3 上升时由于受到了向上的浮力,下降是由于受到了向下的重力。   4 先向上是由于惯性,因为人先将它吹上去,由于惯性还会运动一段距离,又下降是由于重力作用。   第三种: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联系,认为上升下降是气泡周围空气的流速发生了变化。   如:1 刚开始,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将肥皂泡向上推,一段时间后,气压变小,它便自然下降。   2 该速度大,压强小。   第四种:由于没有了解惯性的概念,导致学生通过比较惯性和重力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气泡的升降。   如:1 刚吹出去的气泡由于惯性,向空中飞去,飞行一段时间后,惯性减小,地球的引力大于惯性,所以下降了。   2 肥皂泡由于惯性,先向上继续运动一下,过一会儿,当惯性消失时,由于重力作用,又下降。   3 惯性力大于阻力。   第五种:题干中有“向空中吹出肥皂泡”这句话,“空中”在学生的理解中可能就是有向上的意思,所以认为开始,吹出去的气体给气泡一个向上的力,导致气泡上升。   如:1 用嘴吹时给肥皂一个向上的力,但到空中下降是因为嘴给肥皂的力变小,逐渐小于重力,所以下降。   2 有气泡存在,人吹的时候会产生气泡,气泡才会上浮,当人不吹的时候,气泡变小,所以气泡才会下沉的。   3 吹出时有力的作用。   第六种:认为在气泡上升过程中,空气的密度或气压变小了,导致气泡上升或下降了,其实气泡改变了的高度,气体的密度、压强变化很小,   如:1 开始时,F浮=p空V泡g,F浮>G泡,气泡便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p空减小,F浮也便减小,当F浮减小到小于G泡时,气泡便下降。   2 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后来大于空气密度。   3 因为天上气压与地上压强不同。   第七种:认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重心会发生改变,导致下降。   如:1、吹出时四周的肥皂液体是分散开来的,过一会儿便集中起来了,使它的受力面积减小,重力便集中在一点,便下降。   2 现在上方,后集中在下方,导致下落。   从答案中可看出,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考虑这道题目,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答案看来也不是全无道理,如向上吹的时候气流对气泡有向上的力的作用等等,所以命题者在命题时应更加谨慎,表达的意思更加的明确,避免出现“向空中”这样误导学生的题意。


相关内容

  •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摘 要: <呼啸山庄>以其超越生死的爱恨情仇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独特的叙事特色是其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艾米莉"勃朗特从女性书写的叙事角度出发,运用不可改变的叙事循环.复杂巧 ...
  • 20**年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高中生阅读推荐书目 一.基本阅读 1. 书名: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简介:小说描写了公元一八四年到二八零年间的历史故事,上起黄巾起义,下止西晋统 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借 ...
  • 孙绍振: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
    孙绍振 196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华侨大学中文系.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 ...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直觉主义.新批评.存在主义.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空间研究 英 ...
  • 钢琴艺术之我观
    [摘要]作者从个人理解角度出发,描述了对艺术.音乐.以及钢琴艺术的理解.就音乐的统一性和创造性阐述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从钢琴作为声乐伴奏,独奏乐器,教育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艺术 音乐 统一性 创造性 钢琴 演奏 教育 [中图分 ...
  • "不求甚解"之辩
    "不求甚解"之辩 --一个语文探究性学习案例及反思 在执教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有一个学生立即提出不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一石激起千重浪,围绕这个 ...
  • 高中语文必修1断章教案
    断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
  •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式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研究 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通过问答的方式艺术地引导谈话者逐步反思所探讨的问题,让自以为知者知其所不知.现代的课堂教学 ...
  • 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 (1)从内容上看 A.整合材料--有文采 例1:幽王乱点烽火,戏弄诸侯,终致国破家亡:林肯砍断小树,主动承认,终于功成名就:拿破仑违背诺言,攻击盟国,沦为阶下囚:曹操一诺千金,割发示罪,成就帝王之业.在诚信面前是非分明,绝没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