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人类 - 范文中心

自然资源与人类

06/30

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一地理组 编写:张红琪 审核:赵志杰 日期:2014-2-15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学习目标】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共性特征 2.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学习重难点】

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

【自主学习】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 获得,并用课于 和 的 和

非可再生资源: 资源 资源 2.分类资源 资源

资源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1)分布的 性,即区域性 :存在数量或质量的显著地域差异 各种可再生资源受 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2)资源间的 性,即整体性:在 资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3)数量的 性

(4)利用的 性:随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和 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问题:人类对资源的 和 利用,导致某些资源的 和环境的 。 2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钢铁 B. 煤炭 C. 草场 D. 汽油

2.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

3. 在工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 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B. 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D. 环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4.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5.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B .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加强环境保护

C .调动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刺激能源消费,加快经济发展

D .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6.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北方多磷,南方多煤

B .南方耕地资源多,热量多;北方耕地资源少,热量少 C .西北光照多,西南光照少

D .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分布具有规律性,矿产资源分布没有规律性 7.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大力开发黑龙江、新疆地区边远地区荒地种植水稻 ②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沿海滨海地区营造防护林 ③在华北地区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在准噶尔、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建立“林-草”配套的人工草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右图反映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4)题。 (1)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约在( ) A.1850年前后 B.1870年前后C.1890年前后 D.1910年前后

(2)世界能源进入“煤炭时代”的时间约为( )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3)世界能源由“木柴时代”到“煤炭时代”,进而步入“石油时代”,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木柴和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C.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D.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4)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将进入( )

A.化石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B.非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一地理组 编写:张红琪 审核:赵志杰 日期:2014-2-15

C.生物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D.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相关内容

  • 童话中的真实:[奇幻森林] "人与自然"主题的研究
    <奇幻森林>是一部由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真人动画片,上映后,口碑和票房取得了双丰收.它不仅是一则童话,更是一则真实反映现代生态问题的寓言,它用自己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向观影者描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令人惊叹的奇幻森林世界画卷,并通过 ...
  • 论述人类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论述人类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开发和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身体环境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机的 ...
  • 论环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与环境 <辞海>(1979年版)指出:"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社会 ...
  • 敬畏自然 敬畏科学
    敬畏自然 敬畏科学 如恐龙那般强大的物种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灭绝后,地球上慢慢地衍生了人类,并通过数百万年的发展最终"统治"了地球. 从茹毛饮血到今天的各式色香味俱全的精美佳肴,从原始的洞居穴居到今日的钢筋水泥铸造的摩天大 ...
  • 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对环境问题的剖析 王玲 22009085 关键词:马克思,环境,人与自然 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他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 ...
  • 自然界权利的合理性解释及其界定
    作者:杨明李祖扬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年12期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5-0001-03 余谋昌在谈到生态伦理学时把生态伦理学基本问题归结为:一.自然界有没有价值(笔者认为主要 ...
  • 论大自然的生命因果规律
    宿世因果是个体与大地自然统一程度的积累史,即自然道德年龄及其相应的社会序位本份为基本原理的,是一个个体的过去,从作为一个单独的思维能量个体(佛学称为有情)的形成以来的年龄(形成令),它的道德年龄即是形成龄与大地自然信息整体意志一致的年龄(福 ...
  • 高一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说课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 ...
  •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苏振武 [作者简介]苏振武 宝鸡文理学院 [内容提要]可持续战略理论是人类在20世纪末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和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
  •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1.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