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涸辙之鲋]教学设计

12/27

《涸辙之鲋》教学设计

洛阳市第十一中学 石林峰

○教学目标

① 翻译《涸辙之鲋》积累文言词语。

② 分析故事情节。

③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 分析故事情节。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涸辙之鲋》,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

那你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谁能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或者说说你喜欢这些寓言故事的理由也可以。(故事有意思;有些语言很幽默;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故事夸张,奇特„„)

同学们说的很好。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涸辙之鲋。板书课题。涸辙之鲋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庄子名周,是继老子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新授

1、了解课文内容

我先把这则寓言故事读一遍。

涸辙之鲋

庄子

庄周家贫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监河侯曰:“诺③。我将得邑金④,将

贷子三百金⑤,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⑥:“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⑦。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⑧。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⑨?‟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11)?‟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12),激西江之水而迎子(13),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4),我无所处(15)。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16),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7)!‟”

注释

① 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②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③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④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⑤贷——借给。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⑥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作色——变了脸色。

⑦中道——道中,半路上。

⑧顾——回头看。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鲋(fù)鱼——鲫鱼。

⑨何为——做什么。邪(yé)—— 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⑩波臣——水族的臣隶。

(11)岂有——有没有。

(12)且——将要。游——游说。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13)激——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14)常与——经常相处的,这里指水。

(1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16)然——则,就。

(17)曾(céng)——还。索——寻找。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肆,店铺。

这篇短文翻译成今文就是:

庄子家里很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等我得到我封邑

的臣民交纳的租赋,那时我将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子气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到这里来,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干涸的车辙沟里有条小鲫鱼躺在那里。我问它说:„小鲫鱼呵,你在干什么呢?‟小鲫鱼回答说:„我,本来是东海水族的臣民,您有没有一升半斗的水来救活我呢?‟我对小鲫鱼说:„我将到南方去,向吴王和越王游说,让他们激起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小鲫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掉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我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了,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命,而您却说这些大话,要照您说的那样,还不如早点儿到卖干鱼的店铺里去找我哩!‟”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学生字,读通课文。看看这则寓言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庄子向监河候借粮,另一部分是小鲫鱼向庄子借水。共两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联系吗?(1、第二个故事是庄子在借粮时给监河候讲的。

2、这两个故事很象,都是向对方借东西,对方答应了,借东西的人还都很生气。)

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故事。一齐读一下,同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庄子为什么要借粮?(庄子家里很穷)

监河候答应了吗?谁来读读监河候的回答。(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子是什么反应?(气得变了脸,给监河候讲了个故事)

3、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如果同学们一时还想不清楚庄子为什么生气, 我们就先来看看庄子给监河候讲的这个故事。一齐读一下。

读完了第二个故事,我们先不说庄子为什么生气,谁能说说小鲫鱼为什么生气?(1、庄子的话也太夸张,太不切实际了,等到西江之水引到,小鲫鱼早渴死了。2、庄子也太笨了,不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吗?3、庄子根本就不是诚心帮助小鲫鱼。弄一升半斗的水很容易他不去弄,说什么去引西江之水,全是骗人的鬼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寓意

现在同学们一定明白庄子为什么生气,也明白庄子给监河候讲这个故事的

目的了吧?(1、庄子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监河候却说要等收到租税后才可以借给他三百金,这就如同鲫鱼只要一升凉水就可以活命,庄子却要它等遥远的西江水一样,全是空话,漂亮话。庄子当然生气。2、庄子是在揭露监河候不想借粮,还装大方的伪善面目。3、庄子对小鲫鱼讲的话很夸张,很荒谬,是有意讽刺监河候的假大方,真吝啬。)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篇寓言在客观上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当权者的虚伪嘴脸,以及他们对经常处于垂死境地的劳苦大众漠不关心、见死不救的卑劣行径。他们表面上用假话、大话、空话来敷衍向他们求救的劳苦大众,而实际上一毛不拔,甚至变本加厉地剥削他们。庄子就是看清了他们的伪善嘴脸,才创作了寓言,巧妙运用夸张的手法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

5、谈从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学完了这个寓言故事,大家一定从中得到不少启示。现在同学们就可以畅所欲言。(1、做人要老实、真诚,不讲空话。2、当领导的也要多关心群众,少讲空话,多给群众办实事。3、遇到困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4、做人要做一个为“涸辙之鲋”提供“斗升之水”的人,而不是“西江之水”的人。5、当我们遇到“涸辙之鲋”,我们不应见死不救,要伸出援助之手。救人于危难是一种美德。6、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区的人们处于“涸辙之鲋”的处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真诚地伸出援助之手。哪怕只是“斗升之水”,也让受灾的群众燃起生的希望。

6、总结

小小一篇寓言,教给我们这么多做人的道理。这也许就是千百年来大家都这么喜欢寓言故事的主要的原因吧。


相关内容

  •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_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基础知识
    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一.字音字形: 悲怆( ) 闭门羹( ) 打扰( ) 岿然( ) 盥( )洗 一绺( ) 信笺( ) 簇( )拥 豁( )免 杳( )无音信 坼( )裂 轧( )棉机 窸窣( )( ) 神龛( ) 氛( )围 怪癖( ...
  •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集锦[七个经典人物]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集锦<七个经典人物> 一.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杜甫 1.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 ...
  • 2容易读错的成语
    一. 成语中的多音多义现象 螳臂当(dāng)车 安步当(dàng)车 大腹便便(pián) 便(biàn)宜行事 箪食(sì)壶浆 饮食(shí)起居 载歌载(zài)舞 千载(zǎi)难逢 安土重(zhîng)迁 重(chïng)峦叠障 ...
  • 5.5滕王阁序典故
    (这两句指这次宴会就像梁孝王睢园的文人聚会,胜过陶渊明独饮的豪兴,又如邺下文人的风流,可与谢灵运的文采媲美.) 8.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世说新语>:晋明帝小时候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明帝说:" ...
  • 公务员言语理解 必会成语及词汇
    公务员言语理解 必会成语及词汇 成语部分: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 ...
  •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27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为什么. . B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快要. C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 ...
  • 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纳溪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2014.4.24)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靡费/风靡一时 敛裾/拮据 荷塘/负荷 . ...
  • 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
    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汝城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厮打 海哮 佣金(yōng ...
  • 怎样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 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 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