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大全 - 范文中心

六年级上册科学大全

10/30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长共同依赖的条件。

2(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7、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录。

8、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9、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0、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1、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试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12、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13、(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4、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层空间。

15、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16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 ;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17、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

18、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或音量)、音高(又叫音调)和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19、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20、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

音。长期处在(85分贝)以上的声音之中, 会对耳朵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21、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2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时每秒(1400米),在钢铁中是每秒(5000米)。(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23、(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24、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

25、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26 、脉搏的跳动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快。

27、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8、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29、(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糖类和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

30、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31、我们进行探究过程包括:(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

32(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3、它们住在哪里?

(仙人掌干旱的沙漠)、(香蕉温度较高的地方)、(云杉寒冷的地方)、(苔藓阴暗潮湿的地方)(莲池塘中)、(海带海水中)。

34、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35、光的传导器装臵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

1、改变乐器音高的方法是什么?

答:对于弦乐器,改变弹拨或拉弦的力度即可;对于吹奏乐器,改变吹奏的力度即可

2、什么叫亚健康?怎样消除亚健康?

答: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但医学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

人体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只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心理的调养和环境的改善,就能减轻直至消除亚健康状态,成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3、控制噪音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声源处控制,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在接收处控制。

4、青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应补充哪些营养?

答: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等。

5、改变光的传播路线都有哪些方法?

答: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6、红花为什么会是红色的?

答:因为花吸收了其他色光,红光被反射回产生的。

7、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

8、什么叫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9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如在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三、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

10、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

11、如何制定“人工彩虹”实验计划?

实验目的:制造“人工彩虹”。

实验器材:一盆水、一个小平面镜。

实验步骤:

1、把一盆水放在阳光下。

2、把平面镜放在水中,不断调整平面镜的位置,使得阳光反射到墙面上,就出现了美丽的“人工彩虹”。

12、写出《制作土琵琶》制作方案

实验目的:用弦和木材做一个土琵琶。

实验器材:木板、绳子、橡皮筋、螺丝钉、木锯、螺丝刀。

实验步骤:

1、先用木材做一个长方体的盒子。

2、在长方体上挖一个圆孔。

3、在木盒的两端钉上螺丝钉。

4、把橡皮筋固定在螺丝钉上。

5、用一小块木块(琴码)把橡皮筋撑起来,这样土琵琶就做成了。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字组词大全
    生 字 词 表 识字一(2.口耳目) 十(十个)(十天)(十日)(十人) 木(木头)(木耳)(木门)(树木) 禾(禾苗) 识字一(3.在家里) 上(上下)(天上)(上车)(上山)(上去)(上来) 下(上下)(下面)(下车)(天下)(下来)( ...
  • 诗词记忆 | 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的记忆方法
    清大全脑开发 渗入式脑训练专家 更多信息,百度搜索"清大全脑开发" <沁园春·雪>是中小学生必背诗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wéi)余莽莽(mǎng):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 ...
  • 初中古诗词大全
    初中古诗词大全 七年级上册 [山行留客 ]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
  •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一字组三词)
    一字组三词词表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一个)(一日)(一天) 二(二月)(二人)(二十) 三(三只)(三个)(三月) 五(五人)(五个)(五只) 目(耳目)(目的)(头目) 耳(耳目)(木耳)(牛耳) 头(木头)(口头)(石头) 见( ...
  •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老海龟的悲剧]资料海龟(精品)
    <老海龟的悲剧>资料 海龟 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动物的统称.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 ...
  • 初中语文古诗大全
    初中语文古诗 七年级上册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 ...
  • 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背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知识能让人进步".在教授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本学期的第一次作文:以"我与书本的故事"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 ...
  • 小学数学二年级应用题大全
    1.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2.童童从一楼到二楼用了8秒,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8楼,一共要用多少秒? 3. 果园里有4排苹果树,每排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4. 图 ...
  •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科学 <奇妙的护身术>说课稿 岔口联校马上固小学 王慧文 一.说教材 <奇妙的护身术>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 ...
  •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 小学教师XXX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