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长孙皇后的自我实现 - 范文中心

谈长孙皇后的自我实现

08/23

谈长孙皇后的自我实现

长孙皇后13岁嫁给唐太宗李世民,36岁去世。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贤后”。 单就“千古第一贤后”这个美誉,就足以说明长孙皇后的人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前三个属于低层次需求,后两属于高层次需求。低层次需求满足,就会向高层次发展。长孙皇后至少尊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甚至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得到部分满足。

长孙皇后八岁丧父,被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赶出家门,这时,根本谈不上尊重和自我实现,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成为第一需求,所幸母亲带着她和哥哥长孙无忌投靠在舅舅高士廉家中,从她后来的发展来看,想必她舅舅一家对她们很好,这样她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再向高层需求发展过程中,除了客观的因素外,长孙皇后自身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她之所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层次,除了好读书使她有卓越的见解外,她也是处理情绪的高手,在与皇帝的沟通中,她总是让李世民乐意接受她的建议。

有一次,太宗特别喜欢一匹骏马,平常都放在宫中饲养,一天却无病暴死。太宗大怒,要杀养马人。长孙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养马人, 晏子列举养马人数条罪状:‘你把马养死了,这你的第一重罪。让国君因为马杀人,传到百姓耳朵里,一定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重罪。诸侯听到这件事后,一定会轻视本国,这是你的第三重罪。’齐景公听后于是放过了这个养马人。陛下读书曾知道此事,难道忘了吗?”太宗听后,怒气顿消。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能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我,的确是对我有益啊。”

还有一次,唐太宗有一次上罢早朝回宫,怒冲冲的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下老头!”长孙皇后对皇帝说:“是谁惹怒了陛下?”皇帝说:“魏征常常在朝庭上顶撞我。”皇后回去换了一套朝服立在大堂上。皇帝大感意外说:“皇后为何这样?”皇后说:“妾听说主子贤明,臣子就耿直,如今魏征这样直言顶撞,原因就是因为陛下贤明。妾不敢不祝贺。”太宗于是龙颜大悦。去掉了杀魏征心思。

她的建议能对皇帝产生影响,她自已的感受一定很愉悦。在那个男尊女卑时代,长孙皇后凭借自己高超的见解和沟通技巧,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她的价值从太宗对她的态度上可以窥见一二,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

在佳丽如云的后宫,长孙皇后一人为李世民生了七个孩子。

长孙皇后病逝,太宗做了两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太宗首创。他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以便眺望昭陵。也因为对皇后思念,亲自抚养了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

总之,长孙皇后以德服人,以智服人,不仅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在治理后宫和陪伴皇帝的过程中,自身的潜能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了自我实现最高层次。

(转载自壹心理网)


相关内容

  • 长孙无忌--历任尚书仆射.司空,改任司徒
    长孙无忌--历任尚书仆射.司空,改任司徒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1]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从小"该博文史".617年,李渊起兵 ...
  • 李治和太平公主
    经历 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2]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 ...
  • 李世民的杨淑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李世民的杨淑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李世民父子夺去了大隋江山,作为战利品,李世民又把杨广的女儿纳入后宫,那杨妃身上虽有皇家的血脉,却很低调.毕竟是亡国之君的后人,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文武大臣审视. 杨妃很痛苦,史书中对其的记载只有7个字" ...
  • 同是姓马的明朝皇后,为人如此相似,一位得善终,另一位大不幸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个妻子叫马秀英,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大脚皇后",马皇后的脚到底大不大,这个我们无从考证,但是马皇后在明朝后宫的一些事迹倒是在明史中有记载.朱元璋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势力弱小,加上战乱粮食匮乏,马皇后在 ...
  • 武则天无字碑上书千言
    从1911年的3月8日到2011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这是让全球女性自豪的节日:但鲜有人知的是,在1300年前武则天的家乡广元,女人们早已开始庆祝象征男女平等的"女儿节". 她,有至高无 ...
  • [转载]历史新解:鲜卑族的崛起与O3
    历史的迷雾再一次拨开,历史记载.文化对比与分子人类学证据的碰撞再一次很好地揭示了东亚最"嚣张"的一类Y单倍群-O3-M134*(即F444)的来源与扩散的路线图! 1 鲜卑族来源后裔Y-DNA测试结果 最近一例Y测试结果 ...
  •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
    唐吴王李恪(619年-653年3月5日),唐朝宗室,唐太宗第三子,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武德三年(620年),封蜀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像自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国舅长孙无忌(文德顺圣皇后之兄)的反对 ...
  • [新唐书]卷八十 列传第五
    ◎太宗子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阴妃生祐,王氏生惲,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 常山愍王承乾字高明,生承乾殿,即以命之.武德三年,始王常 ...
  • 历代皇后名称及封号大全
    皇太后名称由来 皇太后huángtàihòu [empressdowager]皇帝的母亲 皇太后是中国古代皇帝法定母亲的尊号.秦有无此称,未见纪载.自西汉起,历代沿称. [出处]:<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 ...
  • 唐朝历史作业
    <唐律疏议>: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永徽元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修<永徽律>,翌年颁行.三年,又令长孙无忌等对<永徽律>的精神实质和律文逐条逐句进行疏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