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观百家讲坛有感 - 范文中心

作文:观百家讲坛有感

04/18

今天我们看的是能臣之路,我们听易中天先生说曹操原本是想做能臣的,可为什么最后有该做奸雄了呢请往下看: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是汉代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皇帝身边,它不过是走向仕途的一个资格和阅历。   小 荷 作文网

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也就是说曹操担任的是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  

    刚上任曹操就得罪了权贵打死了蹇图把宦官集团也得罪了。但是宦官集团拿他没有办法,因为曹操是对的,执法如山。宦官集团想了一个办法,跟皇帝说,皇上,曹操可是个人才,执法如山,让他当个洛阳北部尉委屈了,应该升为正县级,但是调到边远地区。但曹操谢绝了朝廷的再一次任命,他辞掉了这个任务,借口自己有病,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等到曹操再次出山的时候,政局已经混乱不堪了。政权落到了西北军阀董卓的手里。  

董卓这一伙人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那简直就不是人。董卓一进京城就废立皇帝。他首先把在任的皇帝废掉,立那个刘协为皇帝。第二,秽乱后宫,把先帝留下的女人全部收编了。他的手下则在洛阳城里烧杀掠抢,奸淫妇女,整个首都变成了惨绝人寰的重灾区。  

  董卓的这种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当然要引起公愤。帝国的州、郡就宣布成立义军讨伐董卓。在这样的一个时局下,曹操做不成能臣了,因为他遇到的是乱世。实际上在乱世呢,也有三种选择,可以做乱世英雄,可以做乱世枭雄,可以做乱世奸雄。董卓、袁绍、袁术的选择是做乱世枭雄,那么曹操的选择是奸雄。  


相关内容

  • 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摘 要: 写作难,难写作,大多数学生怕写作.然而,教会学 生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教会学生写作呢?文章对此问 题作探讨.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提高水平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风格 ...
  • 鲍鹏山之百家讲坛
    鲍鹏山之百家讲坛 鲍鹏山(10 张) 洋洋万千言的<水浒传>虽然没有<红楼梦>的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但在<水浒>梁山水泊一贯的豪气冲天.气贯长虹的背后,却有着众多英雄人生际遇 ...
  • [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
    首播频道:CCTV-10 简介:咸丰皇帝的一生其实是极其不幸的一生,他虽然贵为天子,却面对的是中国前所未有过的危局,他虽有心拯救国家于危难,却终究无力回天.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如果当年继承皇位的不是咸丰皇帝,那么,以后百十年间的中国历史必将重 ...
  • 历史类电视节目应有互联网思维
    最近,中国教育台一频道推出全新节目<国史演义>,立即受到观众好评.乍一看,会犯嘀咕,是不是又诞生了一个<百家讲坛>?细细一品,发现两个节目的定位.表现形式.核心创作理念,还是大有区别.与<百家讲坛>相比, ...
  • 通往成功的桥梁作文600字
    通往成功的桥梁作文600字(一) 成功者拥有什么?成功者拥有智慧,成功者拥有毅力,成功者更拥有勇气!勇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有一次,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在此之前,班主任老师决定先在班上举行一次选拔赛.我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从来没有上台演讲过 ...
  • 20**年暑假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坚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 ...
  • 马瑞芳:蒲松龄是莫言的老师
    马瑞芳:蒲松龄是莫言的老师 012年11月22日 08:43:05 马瑞芳在演讲中.(邓智斌 摄)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张焱婷 "生活在海棠叶儿形黄土地上的少年,有谁不晓得向崂山道士学艺却在头上磕了一个大包的王生?有谁没听过厉 ...
  • 南京大屠杀资料合集
    书中大量材料来自网上,原作者不可能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本人能力所限,凭我一人之力,本书不可能做的尽善尽美,如果有什么影响阅读的问题或者其他的建议,请与我联系,我会尽力解决.我手头的资料有限,所收资料不多,如果读者您有什么有价值的资料 ...
  • 送别李培栋老师
    ■虞云国 正赶着出门去做讲座,收到短信,得知李培栋老师去世.立即转告一位编辑朋友,他回道:"我们大学一年级的中国历史是李老师上的,印象特别深,转眼已经三十一年了."车行途中,我追忆的思绪竟一时难以拢聚起来. 第一次见到李 ...
  • 读书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用心灵,去关注读书 大流乡第二实验小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以方塘作比,其间表现的读书时的那种灵气流动.精神清新.自得自在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