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特点 - 范文中心

朱自清的散文特点

11/13

朱自清的散文特点(2009-12-21 10:08:32)

情景交融,体现一种含蓄的美

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题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是一例。这题目原是旧词中的一句,而他借画题作为文题,写了这篇读画的散文。然而作者并没有真正着笔评价画的布局安排、色彩调配等笔墨成就,而是巧妙地通过对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以及神态的细腻描写,生动地传达出了画面同时也是文章本身的优美意境,然后大作一番悟彻人生的联想和发问,使得一篇写画的短文恰如图画一样意韵十足,兴味可人。作者先把画面作了形象的介绍:绿色的帘子斜卷着,一轮圆月,“青光遍满纸上”;嫩绿色的海棠花的叶子“仿佛掐得出水似的”,“花叶拂疏,玲珑有致”;两只墨八哥,“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另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这样的介绍已使人看文如见画了。但作者的艺术才能不只表现在形象地复述画面,也不只在于下些赞语,而更在于通过画面,发掘诗一般的意境,说出自己独特的读画感受,做到文情并茂,意趣盎然,这真是高超之笔,不妨摘录一段: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和嫣润;枝头好鸟为什么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支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吗?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吗?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做去找──您该找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吗?”

这段文字写得如痴如醉,虚实相兼,用一连串疑问和惊叹的语气,把喜爱此画的“留恋之怀”表露得那么动人。景中有情、物中有人,那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有所期待有所依恋的情思,那画意与作者的感受简直是水乳交融了。卷帘人在何处?读者去找吧。朱自清在描述评点中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富有情韵、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相关内容

  • 1[春]优秀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本文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2.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 4.领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及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 1.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朱自清[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课文说明]这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这种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觉得,读朱 ...
  • 校本课程教材
    影视欣赏:第九放映室 编者 郭颖 董卓鑫 德州九中教研处 前 言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 ...
  • [匆匆]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匆匆>是人教版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 ...
  •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复习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作者.作品: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
  • 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教学案) 设计者:方培培 1A. 常识填空 朱自清,原名( ),字( ),号(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 ...
  • 马阅读答案吴伯箫数学
    篇一:马阅读答案吴伯箫数学 马是天池之龙种.那自是一种灵物. --庾信:<春赋> ⑪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 ...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以及主要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含义: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第一单元 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文章主旨:< ...
  • 名家对朱自清文学成就的评价
    朱自清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