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7.光子的频率与光子的稳定性 - 范文中心

3367.光子的频率与光子的稳定性

08/16

2014.5.28

为了节省开支,我是使用卫星天线收看电视节目的。使用卫星天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有遮挡,还要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发现了一些光子的特性。例如不同频率的光子穿透性不同:手机的电磁信号可以穿墙越壁,人造卫星的电磁信号必须净空才可以收到。还有,同是卫星信号,穿云破雾的能力也不相同:原来中央电视台的卫星信号最容易受到干扰,最近调整之后情况大为改观,而黑龙江等一些电视台的卫星信号相对容易受到云雾的影响。黑云压境、电闪雷鸣,所有的卫星信号都收不到。所以,我想到了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裂变电磁信号的可能性。

太空中正反物质星球分别聚集正负电荷,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呢?有没有极限?光子的裂变有没有顺序?都是有趣的问题。云层厚度不同、规模不同,聚集正负电荷的能力应该不同。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裂变其间的光子,饱和为止。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电闪雷鸣,持续到云开雾散。

星球之间交流正负电荷有没有等量交换的“原则”呢?我不知道。星球内部不同层次之间可否互通有无?我也不知道。大家一起旅行,按规例形成,也会自然形成成长与交流法则。

光子的频率蕴藏能量,因此稳定性不同,穿透力不同,裂变有序。偏电荷光子的裂变涉及所谓弱作用力,及电流——光子——电流转化的内在规律,抗裂变能力可能强于电中性光子,所以太空存在所谓背景温度。背景温度可以侧面反映核聚变后剩余偏电荷光子的一般水平。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想和推理,仅供参考。


相关内容

  • 高三光学原子物理总结
    高考光学原子物理学完美总结 光 的 本 性 一. 基本概念 (一) 光的干涉 条件: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现象: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在相遇的空间相互叠加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1.双缝干涉相干光源的获取:采用" ...
  • 激光原理与技术1
    激光原理与技术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第二章 激光的基本原理 开放式光腔与高斯光束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空心介质波导光谐振腔 电磁场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 激光振荡特性 激光放大特性 激光器特性的控制与改善 第八章 激光振荡的 ...
  • 考物理-复习方案-第3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1.α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2.原子的核 ...
  • 光电式传感器论文
    光 电 式 传 感 器 论 文 概述: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 ...
  • 拉曼光谱的发展及应用_田国辉
    Sum 148No . 1 化学工程师 C he m i cal Eng i neer 2008年1月 文章编号:1002-1124(2008) 01-0034-03 综 述 拉曼光谱的发展及应用 田国辉, 陈亚杰, 冯清茂 (黑龙江大学化 ...
  • 光谱分析及其应用
    1.问:写出各种跃迁需要的能量范围. 答:可以根据E=hγ=hc/λ这个公式计算跃迁能量,而 ∵ (1)原子内层电子0.1nm-10nm (2)原子外层电子10nm-780nm (3)分子的电子跃迁0.06µm-1.25µm (3)分子的振 ...
  •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基础
    第 42 次课 日期 周次 星期 学时:2 内容提要: 第十一章量子物理基础 §11.1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德布罗意假设 二.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验证 三.德布罗意假设的意义 四.电子显微镜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 ...
  • 传感器重点
    第一章 概述 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的共性: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传感器功能 :检测和转换. 传感器的分类: 按传感器的构成进行分类:物性型和结构 ...
  •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的:1.掌握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电磁辐射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掌握电磁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而派生出来的测试方法. 教学重点:1.电磁辐射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2.电磁与材 ...
  •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实验简介: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A.Einstein)提出光量子假说,发表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电效应理论,10年后被具有非凡才能的物理学家密里根(Robert Millikan)用光辉的实验证实了.两位物理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