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礼仪与价值取向 - 范文中心

当代礼仪与价值取向

06/12

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

今日中国,惩治腐败,端正党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敬老崇文蔚然成风。衷心祝愿各位馆老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笔耕不辍、丹青不断,岁增身益健,菊酒对晚霞,妙笔传往事,清韵颂中华。

第五届敬老崇文论坛以“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为题,明示中华礼仪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阐释礼以载德、仪彰文明的渊源真谛。紧扣时代脉搏,意义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共度教师节时,交谈中,对小学课本删除古诗词“很不赞成”,对“去中国化”感到“很悲哀”。他的直言卓见,彰显了对经典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社会热议,群众拥护。对总书记的观点,我非常赞成。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更要扎根铸魂、传承基因。传承中华文明,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各位馆员更是义不容辞。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衷心期盼各位馆员,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挥如椽笔,泼五彩墨,吟诗词歌赋,书经典文章,向孩子,向社会,传播中华文化精粹。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馆老、各位嘉宾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

□燕爽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自2010年至今,敬老崇文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我们本次敬老崇文论坛的主题是“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就是从礼仪文化的角度探索思考,既有理论借鉴,又有实践意义。我在这里谈三点想法:

第一,传统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素以“礼义之邦”自豪,传统礼仪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不仅要在形式上延续传统礼仪礼节,更要在本质上传承礼法礼数的道德内涵。孔子所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既要博览经典,更要以德育人,以礼化人,使人遵德守礼,和谐相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在思潮多元、观念碰撞的今天,我们要挖掘优秀礼仪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弘扬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处世智慧和道德准则,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二,传统礼仪文化要回归百姓家庭、融入日常生活。加强传统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有效载体。今年以来,市文明办围绕培育和弘扬传统礼仪文化,与市妇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市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大赛和“征集好家训、评议好家风、寻找好家庭”主题宣传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媒体宣传、网络评议、微信互动、专家访谈、档案展览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热烈反响。 第三,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以德治为核心的伦理性社会的基本准则。“礼”的内容十分庞杂,既

包括国家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礼貌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影响到社会领域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可否认,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以往礼仪规范中存在着一些繁文缛节和个别不合时宜的内容,需要在顺应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技术革命等新形势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创造富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中华礼仪

□郝铁川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道德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要想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权威性,主要靠四种东西来实现。一靠一个通俗易懂和较高权威的教义读本;二靠政府、制度的支撑;三靠社会化的礼节仪式;四靠一支体现价值观念的人格化示范队伍。今天,我们在去年举办弘扬中华民族尊老传统敬老崇文论坛之后,举办以“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为主题的论坛,目的在于推进一些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的礼节仪式化,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我觉得,推进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的礼节仪式化,需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中的热情、责任、敬老精神。一要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精神,正如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要弘扬中华民族社会责任心精神。三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精神。

第二,注意借鉴现代西方礼节仪式中的科学、平等、人权精神。一要注意弘扬西方礼节仪式中的科学精神。二要注意弘扬西方礼节仪式中的平等精神。三要注意弘扬西方礼节仪式中尊重私权精神。

第三,融通古今中外,推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中华礼仪。一是不要盲目崇拜西方,妄自菲薄。二是要注意兼取中西礼仪之长。

为了在促进中华礼仪民族性、时代性方面做深、做实、做细,上海文史馆成立礼仪研究中心,将对中华传统礼仪逐个研究,借鉴西方,推陈出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增砖添瓦。

弘扬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唐国才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副理事长)

我们的传统礼仪,本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礼仪,同时也逐步成为规范和强化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我国古代推崇的礼治,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礼仪就范围而言,包罗万千,纷繁复杂。从历史实践来看,最为核心的就是推崇“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梁濑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将忠孝原则推行发展到设身处世、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改革开放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伟大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大门开启,东西方各种新旧文化观念的碰撞出不仅仅是灿烂的火花,也带给我们各种意想不到的病源与隐忧,如信仰缺失、拜金主义、物欲横流、贪污腐败等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必须寻找振奋本民族的文化基因,牢固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和精神价值观念,这是民族崛起的关键。

今天,面对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特有的日趋严重的社会养老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从传统“孝道”延伸出的“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的敬老养老的道德理念,不仅易入人心,且切实可行。它集中体现了政府有责、社会有责、家庭有责的共识。这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理念和保障。 我们上海市老年基金会要进一步动员广大爱心企业和公民,自觉履行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关爱老人,奉献爱心,积极应对我国“未富先老”的问题。我们将引导和组织广大公民进一步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的“孝文化”,牢固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逐步扩大老年基金的规模,并坚持公开透明、从严管理、合理分配、科学使用,更好地发挥“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积极作用。配合政府,团结爱心企业,依靠民众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前提下,推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计划,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们和电视台合作的《精彩老朋友》栏目,以及“金色广场”、“九九关爱小剧场”、老年人大合唱和旗袍大赛、“心悦夕阳”网络等活动,因切合社会实际和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相关内容

  •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的素质调查报告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的素质调研 一.人的全面发展中道德的含义及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 ...
  •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多元化文化共存,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中美两国之间的商贸活动也日益频繁,但是中美两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的商业文化差异阻碍了中美两国商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 ...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第50卷第4期 2010年7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01.50No.4 Jul.2010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胡守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 孟二冬精神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调查问卷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了探究孟二冬精神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孟二冬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需求和充分发展孟二冬精神时代 ...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试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 ...
  • 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
    作者:丁锦宏 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3)11-0001-04 综观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历程,约略可以看到,无论是主知主义.主行主义,还是主情主义,其 ...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所以,为了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价值取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 ...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人教版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的反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特殊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的 ...
  • 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
    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 我觉得我很幸运在这个学期选择了陈老师的"现代社交礼仪"这门课,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学期没有真正上过几次课,但在课上我还是学到了许多平时生活.工作中的礼仪细节,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在专业内学 ...
  •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汇总
    鱼我所欲也 一 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以"孔孟"并称.主张实行"仁政". 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