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书家大抵可分为三类 - 范文中心

民国时期的书家大抵可分为三类

08/01

康有为(1858~1927)书法

本文采写/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今年书法收藏劲吹“民国风”,先有爱国将领杨虎城的一幅书法手迹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中拍出264.5万元佳绩,较估价高出200倍;再有一副孙中山对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在朵云轩春拍中以1023.5万元的成交,刷新对联最高拍卖价。

民国书法板块逆势上扬,成为艺术品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各大艺术品拍卖行争夺的“资源”。据了解,即将于12月21日举槌的“广州华艺国际2013冬季拍卖会”征集得近百件民国书法精品,备受收藏界关注。

民国书法延续晚清书风

动荡岁月大师辈出

清代书法号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成就之辉煌,有评论者以为可与汉、晋、唐、宋相媲美,而超出元、明两代。而作为“中兴”的主要标志,便是碑学的崛起。

“民国书法与清代书法一脉相承。如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曾熙、李瑞清等书家,都是由清入民国的。”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书画部负责人林宇清告诉记者,民国三十多年,国家处在不安定的“多事之秋”里,书法艺术却依然取得不俗的成就,主要是清晚期书风得以延续。

据了解,民国时期的书家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政治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徐世昌、谭延闿、于右任、汪精卫等;二是职业书家和学者文人,如李瑞清、曾熙、沈曾植、谢无量、李叔同、马一浮、沈尹默、马衡等人,以及虽无书家之名、书法却独具一格的蔡元培、鲁迅、胡适、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郭沫若等;三是艺术家,如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吴昌硕、林散之等。形成了20世纪书坛特殊的时代风貌。

“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江山不幸诗人幸。’安逸的时代出不了大艺术家,正因为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才孕育出众多的优秀艺术家。”书画鉴藏家、广东崇正拍卖行总经理许习文认为,因为社会的动荡不安,思想碰撞强烈,身处这样一个大时代的艺术家,思想往往非常叛逆,笔墨也因而产生大突破。

“从中国历代的美术史可以看出,能够孕育培养出真正大艺术家的时代,都是朝代变更的时候。”书法鉴赏家、广东衡益拍卖公司书画部总监马维表示,民国书法更具“中兴”意义。

民国书法价值显现

拍卖坛上高价频现

记者留意到,近五年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热潮”推动下,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例如辛亥革命相关人士或相关题材作品,建党周年纪念相关人士或相关题材作品等,市场活跃度不断增高、价格也持续上扬,而且涨势明显。而今年的书法收藏更是劲吹“民国风”,先有爱国将领杨虎城的一幅书法手迹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中拍出264.5万元佳绩,较估价高出200倍;再有一副孙中山对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在朵云轩春拍中以1023.5万元的成交,刷新对联最高拍卖价。

资深书画收藏家植广如此分析:“综观各时期的文人、名士、政要,都十分重视书法,书法甚至成为必修课。而民国时期的革命人士、党建政要,他们的书法不受‘馆阁体’影响(注:馆阁体书法是指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限定字体,一般为很工整的小楷),自由奔放、满载革命气概,特别有个性和时代特色,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兼具的极佳收藏品。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影响,民国时期的书法作品存世量不多,因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其投资、收藏升值前景必定更为宽广。”

民国书法板块逆势上扬,成为艺术品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各大艺术品拍卖行争夺的“资源”。据了解,即将于12月21日在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举槌的“广州华艺国际2013冬季拍卖会”征集得近百件民国书法精品,备受收藏界关注,以12月18~20日为预展期。华艺拍卖副总裁林宇清向记者透露,今年华艺冬季大拍征集得民国名人书法楹联,包括康有为、郑孝胥、陈少白、梁启超、于右任、章士钊、汪精卫、沈尹默、徐世昌等人的书法手迹。

投资有历史定位者较保险

关注民国四大书家

从投资角度分析,购买怎样的艺术作品最具保值升值能力?在书法鉴赏家马维看来,投资被历史定位的艺术家作品最为保险:“在民国书法板块中,康有为是绝对值得关注的代表性人物。此外,学界公认的民国四大书法家,包括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和于右任(行书),此四人在书法上均有非同寻常的建树,同样值得重点关注。”马维同时指出,广东是民国书法的重要推动地,例如近代杰出书法家林直勉等人对“汉隶”推广立下汗马功劳。

“民国书法最为重要的‘中兴’标志是碑学的崛起。晚清,即乾隆以后,随着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碑学由此而兴起。而康有为就是碑学的大力提倡者,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又名《书镜》,更成为晚清最重要的书法专著,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

马维介绍,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专著,对碑派书法的兴盛和清末民初的书坛以及后来的书法艺术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信息时报记者翻查拍卖纪录,显示民国名人书法拍价不断攀升。以拍场常客、被称为“近代草圣”的于右任为例,近三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屡创拍卖价新高,其中位于首位的是2012年底上拍的《书法 十四屏立轴》,以747.5万元成交,而今年6月4日在北京举槌的《册页四本》则以437万拍出。

林宇清说:“民国书法由于年代相近以及文化理解度、融合度更加高,因而认识度较高,更受现代人青睐。而且普遍价位不高,有待市场作进一步的挖掘。”


相关内容

  • 贵州人文 作业
    贵州,简称黔,为古夜郎国.正如她的宣传语一样,多彩神奇.这块土地上,居住着以苗侗土家仡佬布依等少数名族,长期以来人们在和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同时.创造出以地方为特色的吃食.如省会贵阳的肠旺面,它先煮好鸡蛋面,捞出过,用滤水的勺子过水,放入已经 ...
  • [茶馆]说课稿
    <茶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茶馆>是本单元第二篇阅读课文,这个位置决定它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引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既要承担教会学生鉴赏方法的工作,又要锻炼提高学生的实 ...
  • 木心诗歌中的古典意味
    摘 要:木心是自五四以来被遗忘的一位诗人,可能是他不专攻于诗,却自成一体.木心的诗即透着中国古代文学的韵味又有着西方文化的精神,就如同他说的那样"我是绍兴希腊人,我的祖先在绍兴,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 关键词:诗歌:古 ...
  • 又见"过云楼"
    "过云楼"本就是藏书界的金字招牌,2005年现身拍场就创造了中国古籍的最高纪录.7年以后再见"过云楼",藏家面对的是1.8个亿的底价和史上最高的保证金.这批古籍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需要见证的只是一 ...
  • 大齐坨张氏家族与天津
    河北省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欢喜庄乡大齐坨村张氏家族,耕读传家,科举起家,清末以来涌现出一批著名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不小的影响.其声名最著者,包括清末的清流健将张佩纶.两广总督张人骏.大清银行总监督张允言,以及民国的交通总长张志潭. ...
  •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 中药 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
  • 中国法制史复习纲要
    中国法制史复习纲要 第一章:中国法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1. 中国法的起源:"刑起于兵,礼源于祀"的含义 ....................... 2. 刑罚的原则和主要罪名 ............ 2.1天罚神 ...
  •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硕-城规10 闫晨 3106495 摘要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和改造古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古建筑 ...
  •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
    民国时期的南京(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 ...
  • "国宝帮"树立了假标杆
    清早期 瓜形端砚 黄小俊 编者按 围绕近年来沸沸扬扬的"京师瓷"事件,本期"品藏"刊登了一组由古玩商.艺术品评论家.收藏家撰写的文章,并专访了"京师瓷"事件的主角邱季端先生.民间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