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 范文中心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08/13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摘 要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是两个有经贸关系的国家,为了获得各自利益或某种满意结果而对某一经贸问题发生的矛盾与纠纷,其极端表现是贸易战。在关贸总协定(GATT)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合法的贸易摩擦形式不断出现,贸易摩擦已成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中日两国是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11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461.1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第一货物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两国贸易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也出现不断升级现象。研究中日贸易摩擦问题,对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中日贸易过程中

关键词:中日贸易;贸易摩擦,贸易壁垒

I

目 录

引 言 ··········································································································································· 1 Ⅰ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 1

1. 中日贸易发展进程 ··········································································································· 1

2. 中日双边贸易变化状况 ··································································································· 1

3. 中日直接投资现况 ··········································································································· 3 Ⅱ 日中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征 ··································································································· 4

1. 中日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4

2. 中日贸易摩擦的特征 ······································································································· 5 Ⅲ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产生的原因································································································ 6

1. ·························································································· 6

2.····················································································· 6

3.政治因素···················································································· 7 Ⅳ 解决中日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8

1.·············································· 8

2. ···················································································· 9

3. ············································································ 10

················································································ 10 ········································································································· 11 ··················································································································· 12

II

引 言

中日两国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经贸往来由来已久。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11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461.1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第一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与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双边贸易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可或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在贸易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研究中日贸易摩擦问题,对促进双边经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中日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提出解决中日贸易摩擦的相应政策建议,希望能减少双边贸易摩擦,降低损失的目的。

Ⅰ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1.

在20世纪70, 并逐步推动了两国经贸乃至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00 1985 年超出200 亿美元。

第三阶段(段时期的快速增长,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

第四阶段(1991年至今)。进人20世纪90 年代,日本国内出现一定的泡沫经济状况,受此影响日本国内经济衰退较为严重的,日本国内购买力出现下滑。原来日本居民一度本国与欧美的产品青睐有加,但由于经济的衰退日本居民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廉价产品印象有所改变。在中国产品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日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中国对日本出口大幅度上升。1991年,中国对日本出口额为102.2 亿美元,2001 年达到到449.6 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中国对日本出口额已达到1840.6亿美元,是1991年的18倍。

2. 中日双边贸易变化状况

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双边贸易出现新的变化,但两国贸易规模仍在扩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遭受重创,但中日双边货物贸易额仍达到2667.85亿美元,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 1

第一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与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10年末,中日双边货

②物贸易额已达2977.80亿美元(如图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

和45%

图2 2011年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2011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化工产品,进口额分别①

②海艳.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EB/OL],2013-06-20浏览.

③国别报告:2011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110209.asp?news_id=27876[EB/OL],2013-06-20浏览. ④崔日明,包艳,张楠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互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2-55.

2

为747.5亿美元、306.5亿美元和119.6亿美元,分别增长15.2%、20.4%和54%,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0.6%、16.7%和6.5%(如图3)。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据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

①有率均在50%以上。

40%

图3 2011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

[***********][***********]200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

图4 2002-2011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及增长趋势

(2)近年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情况

中国加入WTO后,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不断攀升。截至2011年末,中国①国别报告:2011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110209.asp?news_id=27876[EB/OL],2013-06-20浏览. 3

对日本直接投资14,942万美元,对日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36,622万美元,分别为2005年的8.7倍和9.07倍(如图5)。

2011

2009

2007

2005

[***********][***********]00016000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

1.

出口日本占日本自中国进口产品总额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日本是中国纺织品及服装的第一大海外销售市场。伴随着日中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之间在该领域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发生。1995年,日本曾要求中国限制向日本出口毛巾、毛衣、针织外衣,通产省对从中国进口的棉纱、棉布进行了设限调查;1996 年通产省又对来自中国的纯棉府绸开展设限调查。尽管通过日中两国的共同努力,这两次调查均以日方不限制从中国进口而告终,但还是留下了贸易摩擦种子。1999 年以来,日中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通产省继续提出要求从中国限制进口纺织品及服装,日本政府又准备采取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的相关措施。

第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1991年起,中国蔬菜向日本出口不断攀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日本蔬菜进口国的首位。中国蔬菜具有低成本优势,而且中国蔬菜生产资源比日本国内蔬菜相对丰富,产品竞争力竞争力相对较强,为了保护日本国蔬菜农业的生产,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因此成为必然,贸易壁垒引发了日中蔬菜贸易摩擦。1995 年,日本根据WTO “农业协议”中第5 条规定,对中国的大蒜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EB/OL],2013-06-20浏览.

4

生姜等进口产品实施限制措施,后以中国实行出口配额和日本进行进口商申报管理而告终。2001年,日本政府又单方面对源自中国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等蔬菜产品进 行贸易保护,

①此外,还要求对中国进口的鳗鱼、木材、海带等产品采取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2. 中日贸易摩擦的特征

(1) 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主的多样贸易摩擦形式

日方发起的日中贸易摩擦形式多中,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摩擦、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反倾销等,其中主要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主。20世纪90年代,日中贸易摩擦主要通过反倾销、保障措施、限制措施等形式;21世纪以来,日方在检测、检疫技术和手段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日中贸易摩擦逐步转向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主的形式,以保护本国产业。如2006年通过制定农产品的肯定列表制度,纺织品繁琐的法规标准等,使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农产品、食品等市场份额下降。

(2)贸易摩擦主要集中于农产品、纺织品领域

2080

(3)

2070-80反倾销调查,但日本在处理贸易摩擦时,却很少进入反倾销调查立案阶段,主要为避免与主要贸易大国之间爆发贸易战。在日中贸易摩擦中日本较少采用反倾销措施,一是日本对于解决国际贸易摩擦,对使用反倾销的态度较谨慎,更倾向于通过与国外出口商协商解决贸易摩擦对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保护倾向于采用保障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措施。二是,日本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国际竞争力都相对较强,一般不需要通过反倾销来进行保护。三是日本进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或与国内市场互补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对日本国内产品替代性不强,而日本是个严重依靠出口的国家,贸易摩擦国的贸易报复可能带给本国出口和经济的负面效应,才是日本更多考虑的因素。

(4)特别关税和反倾销是中方应对贸易摩擦的主要报复措施

日中产生贸易摩擦时,中方针对不公平待遇通常采取一些相应的手段,主要包括加征特别关税、反倾销等反制措施。如2001年,日本对中国农产品采取紧急限制措施后,中方宣布了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及车载移动电话等加征100%的特别关税。2003-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日提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29件,其中21起案件涉及原产于日本的产品,比率高达①赵玉峰.中日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02).

5

72.41%,调查案例中化工行业占据较大的比重。在中国经济和电子、通讯、汽车、轻纺等产业的拉动下,国内化工产品需求相对旺盛,而日本化工产品对华出口份额较大,出口额仅次于电器和一般机械。

Ⅲ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宏观经济因素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产生受宏观经济背景、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一国的贸易政策出台与实施是根据国际经济环境进行的,当一国进行内部经济调整而面临外部环境的制约,或希望利用外部条件降低内部成本时,将可能导致单边贸易或保护主义抬头,使国与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发生。而两国保持较好的贸易关系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概率20世纪9020世纪济措施,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挽回国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2.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

由于日中两国社会制度、价值理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还有较大的差异,两国尽管贸易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两国经贸合作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双边贸易摩擦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项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为日本实施贸易保护创造了条件。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仍是WTO框架下合法的的贸易保护措施。《TBT协议》中规定,各国出于环境考虑可以限制国外某些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法性、广泛性和隐蔽性,在日本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企业和国内市场。并且可以利用目前国际上与贸易有关的国际公约、国际协议、国际规则,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特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利用这些国际公约和协议,进行有利于本国的贸易保护。

6

第二,中国农产品的的优势是相对的。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是日中农产品频繁出现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竞争力指数维持在0.90左右,相对于日本而言,中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并非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是日本农产品行业更处于明显的劣势。中国农产品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国际竞争力还相对较低,国际竞争力指数维持在0左右,只是日本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只有0.91左右,略高于中国。中国农产品的品质并不高,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只是相对于日本有一些优势,这为日本利用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出口提供可乘之机。

第三,中日两国的技术标准体系不一致。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不够健全,与日本相比有较较大的差距。中国融入国际贸易时间较短,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目前中国在某些产品的检测技术上并不比日本落后,但产品检测滞后,技术标准发布滞后,尤其在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更为突出。尽管中国已经制订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 ),但与日本标准相比还存在品种范围窄,允许使用量大等方面的缺陷。此外,中国的技术标准体系普遍存在国外先进标准采用少,国际标准采用多;系列系统采用少,单项采用多等问题。现行的技术标准没能完全按其使用性能和设计、制造性能来表述标准;忽

(残留农药量、保鲜期等)应达到日本的标准。由于农产品质量包括农产品内在、外观和储运质量,对农产品的卫生控制应包括对微生物的控制和防止病虫害的农药残留项目控制。由于中国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存在卫生质量控制不严,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施用不当,或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就会造成农产品和环境污染,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政治因素

日本的政治体制实行多党制和选举制,日中两国的体制不同。日本的国内政治生态势必导致政府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不可能单纯从国家整体福利角度谋求最大化,而将可能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日本在进行贸易政策的决策时,其决定权往往取决于国会议员的态度极其手中的选票,而国会议员深受到所属选区、行业利益集团和政党竞选压力的影响。受进口竞争行业向政府施加压力并不是通过院外集团的游说,而选票往往是他们的筹码,日本农民符 7

合“选举最大化”模式,他们对投票进行有效地组织,通过投票影响选举和贸易政策的制定。 首先,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部门与政府间的博弈。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等,对日本进口竞争部门产生较大的压力,导致其对中国产品有较强的反应。日本农协在协助政府制定农业政策,代表农民向政府施加影响等方面,对日本的中央和地方议会选举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通过控制选票影响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这是日本为何单独在农产品部门进行严密保护的原因之一。与进口竞争部门不同,日本出口部门由于在日中贸易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各自出口的商品类别不存在很强的竞争性。因此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并不不利于出口部门,其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反对并不强烈,日中农产品贸易摩擦引发贸易战后,日本汽车等行业部门曾直接向日本政府施压,使得日本转向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价格低廉,尤其是农产品能给日本消费者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实施保护贸易将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因此消费者的态度倾向性难以达到共识,但由于广大消费者缺乏有效的组织,单个选民对反对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所起的作用,难以改变“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的结果。而在日本多党制体制下,各政党为了争取多数选民的支持,往往会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中寻求平衡。但因贸易保护受益者组织的相对强大,政党在关键或非常时期往往会偏向于贸易保护政策,导致日中贸易摩擦加大爆发的可能。

型产品,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更多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这有利于提高该行业的收入。 Ⅳ 解决中日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针对中日贸易问题,本研究认为可以从增强政治互信,建立和完善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以及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合作等方面不断努力,解决中日贸易摩擦。

1.增强政治互信,建立和完善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

日中经贸合作离不开政治互信,日中由于客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两国间仍存在领土争 8

端等问题使两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不信任。日中之间的领土问题短期内不但难以解决,甚至有升级的可能,对日中双边贸易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日中两国均为东亚区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但由于两国痛苦的历史以及东海和钓鱼岛等领海领土问题,两个经济大国都有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中国由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发达国家,由于在日元升值后,经历了痛苦的经济萧条,对于中国的快速崛起,使原来具有较大优越感的日本人难以接受。加上曾经的侵略历史,日本难免会担心中国的快速崛起,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可能会使其政治大国

①梦破灭。因此,在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应运而生。但日本的经济实力仍足够强大,其国

内其实存在矛盾的心理,他们既不想失去中国的庞大市场而和中国进行合作,又担心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而对日本构成威胁。日本对历史的错误认识以及近年挑起的钓鱼岛争端,使中日之间本来就相对缺乏的信任感更加恶化。中日两国如果不能够实现睦邻互信,那么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仍将不断发生,双边经贸发展也将埋下不确定因素,两国需要智慧地妥善处理

②好日中关系。

加强政治对话、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增强日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互信的基础。尤其在涉及两国人民的感情问题上,更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通过建立沟通对话渠道和, , 基础和广泛的互补性, , 信息信息交流上做好交流, , , 减少国际,

2.

定,完善中国的认证制度,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第一,积极探索可持续的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国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较具体的走出去战略,并制定了未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指导思想,不断强化环境竞争力的意识,以提高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将绿色产业提升到转变出口产业结构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使粗放型出口贸易的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国家应积极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出口,对外经贸部门还应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政府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国际标准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条件和处理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基础。完善和执行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磨擦、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途径。为此,应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相关工作,以及时跟踪国际标准动态。同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采标意识,通过研究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发挥企业在①

②肖欢容.泛化的地区主义与东亚共同体的未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0). 李晓.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及战略定位[J].价值工程.2011,(03).

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认证制度,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

第三,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是保护国民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的需要,是保护相关产业的需要。应充分利用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促进我国技术法规标准和措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认证机构应积极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构建我国的“绿色壁垒”;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制度。

3.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企业为应对日中贸易摩擦,应强化对日本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研究,并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同时致力于推进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积极应对可能的各种贸易摩擦。

TBTTBT

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建立绿色销售渠道及开展绿色促销等,企业通过绿色形象提高在日本市场中的产品竞争力。

三是积极申请国际认证。企业在出口产品上应争取获得IS09000和IS014000等认证,以获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0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与环境监测、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估、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等六个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等组织在生产、服务和活动过程中的环境行为。IS014000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它不仅能使产品冲破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顺利进入日本市场。

4.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合作

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推动区

域经济一体化、增进经济合作、减少贸易摩擦的良好渠道。日中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国,两国之间有相同的利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失衡严重,日中两国经贸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进行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调整。日本为摆脱经济低迷现况,需要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外需,以促进经济的尽快复苏。尽管日本从其战略发展出发,或为配合美国抑制中国,会有时采取对华强硬的政策,或选择不与中国合作,但从长远来看这一选择,结果可能并不利于日本摆脱经济低迷状况,日中经贸合作应该是双赢的结果。

日中两国在资源、劳动力、技术、管理等方面水平不一,但互补性较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农业资源、矿产等资源相对丰富,而资金相对缺乏;中国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上不不只是竞争对手,还是重要的合作共荣伙伴,中国在维护东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不断成长的需求,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日本的资金相对充裕,但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缺乏,双方通过合作能形成互补甚至依赖,是双方推行自由贸易的有利条件。在双边贸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日本在高附加值、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优势互补,构成了日中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有利条件。只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贸易平衡点,将能促进两国资源、产品的合理配置和流WTO全球贸易超过70%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恢复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双方经贸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摩擦时常出现。中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等是主要的贸易摩擦问题。原因有有宏观经济因素、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方面,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双边贸易摩擦难以避免。应对中日贸易摩擦,可以从增强政治互信,建立和完善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以及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合作入手,尽量避免贸易摩擦的发生,降低摩擦给两国带来无谓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海艳.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EB/OL],2013-06-20浏览.

[3]国别报告:2011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110209.asp?news_id=27876[EB/OL],2013-06-20浏览.

[4]崔日明,包艳,张楠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互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2-55.

[5]赵玉峰.中日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02).

[6]肖欢容.泛化的地区主义与东亚共同体的未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0).

[7]李晓.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及战略定位[J].价值工程.2011,(03).

[8]王维金.谈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策略[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7,(08).

[9],张兴泉.析[J].世界经济研究[10]杨志学.[J].时代经贸([11]张海虹.[12]王茁.[J].(教育[13]于津平,郭晓菁.,2011,(05).

[14]王泺.日本经济发展动向及中日经贸关系展望,2011,(04).

[15],程永明.日本研究[16],.[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


相关内容

  •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 作者:王久乐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4期 摘 要: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是中日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对两国经济政治决策有 ...
  • 浅谈中日关系_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 提要 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 历史 的认识 问题 , 台湾 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
  • 日本的中国陶瓷
    日本的中国陶瓷研究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为世瞩目.无论是埋藏于地下的考古遗存,还是流传于世的瓷器.书画,均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这其中除欧美学者外,日本学者作出的贡献相当大.在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日本学者的探究精神更是令世界陶瓷 ...
  • 媒体和教育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摘 要:中国同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更是跌宕起伏.在汉代至鸦片战争前两千余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和平相处.但在鸦片战争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这个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却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正是那段中国与日本共有 ...
  • 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探索 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青岛科技大学 袁晓莉 ①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日韩三国产业的国际分工格 ...
  • 中日钓鱼岛纠纷可能会引发贸易摩擦
    中日钓鱼岛纠纷可能会引发贸易摩擦,特别对日本至关重要的稀土.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对本台表示,官方没有禁运,企业行为属于感情因素导致,政府也不会干预. 中日在贸易方面,特别是稀土原材料的供应,日本十分依赖中国,八成以上从中国进口.稀土对电子设备 ...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抗日方针和策略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面临中日矛盾迅速成为主要矛盾的严峻现实,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的抗日革命实践,制定出一系列抗日方针和策略.政治上,促成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提出了抗日的军事战略.战术:经济上,注 ...
  • 国际形势与周边关系
    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quo ...
  •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关键词:战略关系:和谐周边:大周边国际环境:经济利益互动. 摘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当是邻国越少好.弱好,而且是越少越好,越弱越好.中国周边环境的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