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 - 范文中心

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

08/11

《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身边的信息”是初一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这一课的重点是信息概念的形成。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因此,这节课我一开始就设问:“我们这门课叫什么名称?”,突出信息技术课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关键词。然后从学生感兴趣的一幅图片、一段录像入手,让他们说出从中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引出信息的概念,“一切存在都有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方式的表征”。接下来给出两个生活中的应用题,让同学们讨论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引出“信息技术”这个概念。“信息技术是指能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最后让学生完成作业“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3、通过“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信息概念的本质特征

五.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到信息的含义,在讨论话题中能和同学进行讨论、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完成作业时能够从多种途径(如上网、课本等)去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并与自己的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说出信息技术对自己的作用。

六. 教学过程:

环节

1.导入课

题提问学生:“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学生回答:“电脑课”、“计算机课”,少数同学能够说出“信息技术课”。 “身边的信息”(标题)

教师设疑: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接着让学生回答从图片中获得了什么?然后在观察一组报纸图片,接着在看一段视频

2.讲解新课

信息的概念提问:你从刚刚的这些图片和视频,文字中,能了解什么东西?(网页有几幅从报纸中扫描得到新闻照片和一段录像。是关于李娜法网夺冠的一些信息)。学生浏览教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进行讨论,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回答出不同的答案。

出示照片相应的说明文字,大家看了这些文字,是不是对照片的内容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进行讨论

归纳:刚才大家从图片、视频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提出信息的概念。信息指的是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它涉及人类所有的活动。

提问: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从电视、报纸、广播、

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归纳: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就生活信息的海洋之中,无时无刻地在接受信息,但有些信息对我们来讲是有用的,有些是无用的,要学会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

讲解新课

信息技术的概念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

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信息技术的工具 简单介绍计算机发展主要经历的4个阶段。

1.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2.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年)

3.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4.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然后是对身边的信息技术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七.课堂小结

在信息时代,谁感知到、认识到并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拥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具备收集、整理、传递、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学好这门课――信息技术,这也就我们这门课由电脑课改为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

八.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了哪些作用?

4.“思考”属不属于信息传递?直接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回家上网要查找的信息.

1.电报是谁发明的,电话机是谁发明的?

2.人类的第一台计算机有关的信息?

九. 教学分析与反思:

初一第一节课讲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这是我以往讲这节课碰到的问题,现在采用引导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课后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比较认真,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识。但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涉及到的内容太广泛了,对于初一学生来讲,不能讲得太深,否则会使学生一头雾水,例如信息的定义方面,信息有很多种定义,不能要求初一学生在这方面有太深的认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去加深理解。我觉得,必须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去上课,把握好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这两个知识点,这样才能讲好这一节课。


相关内容

  • 身边的信息
    信息技术<身边的信息>教学设计方案 沙寨中学 赵磊 教学标题 <身边的信息> 贵州教育出版社 科 目 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及课题名称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第 1 课<身边的信息> 教学时间 学 生 ...
  • 第4课 信息技术新发展
    第4课 信息技术新发展 肥东县草庙学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新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尝试掌握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畅想"未来的技术发展",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做一定的了解. ...
  • 全国各省举报电话大全
    全国各省举报电话大全(2015 年 8 月更新)山东省举报 投诉电话旅游投诉中心(质监所) 山东省旅游投诉中心 0531-82963423 济南市旅游质监所 0531-87937762 青岛市旅游投诉中心 0532-85912000 淄博市 ...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
    如何把握好信息技术的教学 河南省遂平中学 王雪峰 在我校一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作为所谓的副科来上的,但学生们是非常的喜欢.信息技术课一到,学体们是欢呼雀跃,争先恐后的跑到 多媒体教室,争抢一台好的电脑.教室里是充满了一派"喜 ...
  • 20XX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及答案
    您身边的补课专家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
  • 体育课时计划
    双楠中学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课时计划 四川成都市双楠中学 钟福碧 指导教师:张艳群 范翔 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 ...
  • 六(2)班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科任教师:粟振兰    2011.2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 ...
  • 科技创新1
    科技创新,就在你我身边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科技创新,就在你我身边> 提到科学,许多同学都会感到神秘,都会认为那是科学家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电灯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就会发光发热 ...
  • 电子板报制作教学设计
    电子板报制作教学设计 电子板报制作 一.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了插入剪贴画之后,进一步学习插入更加丰富多采的文件图片,从而为板报锦上添花.本课还用到前面学过的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知识.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插 ...
  • 优秀班干部-个人事迹材料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电子系应用电子2012级学生xx,中共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现任211344班生活委员.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自从成为共青团员的那一刻起便意识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深切的感受到共青团员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