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pdf - 范文中心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pdf

01/05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

学员专用讲义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

第一章 德育概述

【真题再现】

1.狭义的德育是指( )。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2.德育对青少年学

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

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 A.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多选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艺术教育 D.道德教育 5.【多选题】制定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6.【判断题】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

形式和方法。( )

【内容梳理】

一、德育的含义

(一)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 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 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

(二)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 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德育的内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 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 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 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 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德智体美诸育具体 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具体来说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 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促进功能。

三、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 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 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规定

我国中小学实施德育的直接依据:1993 年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1995 年颁布的《中 学德育大纲》。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 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 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 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 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 能力。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 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 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2.对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解读

(1)强调基础性

这表现在更加重视基本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以及心理品质教育。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德育纲要》中的德育目标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一要求。 《中学德育大纲》在初中德育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在高中德 育目标中提出了“发展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的要求。

(3)注意德育的层次性 德育纲要注意到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它既有总的德育目标也有分阶段的子目标,而且 每一个具体的德育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4)具有全面性

现行的德育目标注意到了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小学德育纲要》中有相当部分 强调个体道德观念,个性心理品质,个人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个人责任感, 个体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现行的德育目标既继承了以往德育目标中比较稳定的内容,也根据时代的变化趋势,对 德育目标作出了必要的变革。如对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强调,对质量、效益、服务观念的培 养,对环境道德教育的强调,对尊重人权的强调等等,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与趋势。

四、品德结构及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品德的结构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 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 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 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 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 心体验。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 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 摇的斗争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通过道德行为方式的 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实现的。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 育具有社会价值。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以上四种心理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1.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开端,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

倾向,而且对道 行为产生的基础; 2.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品德形成的中间环节,不仅影响着道德认识的

德行为可以起到一种激励和定向的作用; 3.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下,在道德情感

和道德意志的推动下,通过训练形成起

来的,同时它又对巩固和发展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起到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所显示出来的基本特点是协调性。首先,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 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其次,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再次,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最后,小学阶段 的道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 即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具体地说,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表现为以下特点: 1.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 三个方面: (1)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 (2)道德判断逐渐由他律向自律,由只注意行为后果逐渐过渡到全面地考虑动机和后 (3)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2.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 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学者的研究甚至认为,小学阶段是道 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的理解,但整体理解水平不高。 果的统一关系。 (1)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2)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之间,三年级

至五年级之间是爱国主义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3)8 岁儿童对犯错行为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在道德判断中做出合乎道德准则

面差异显著。

3.道德意志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来看,小学 的归因定向; (4)5 岁组与 7 岁组、9 岁组之间在道德情感的自我体验方生 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小学生的自制力也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初入学的儿童自制 力很差,经常发生违反纪律、捣乱等行为。从三年级起,儿童的自制力有了显著发展。但由 于小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明知故犯”、“言行不一”。有时无法抵制诱 惑,有时因战胜不了困难,时常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

4.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年龄越小, 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言行往往直接反映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因此,从表面上看, 他们的言行是一致的,但实际上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较低的。

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行为比较复杂。相应的,在品德定向系统中,有一定的原则性; 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高年级小学生逐渐开始学会掩蔽自 己的行为。在品德反馈系统中,开始对他人的评价进行一定的分析,他们的行为与教师和家 长的指令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当然,小学生表现言行不一的现象是初步的,即使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协调性占优势。 他们品德言行不一致主要不是来自内在的道德动机,而是受制于道德的组织形式及道德结构 的发展水平。


相关内容

  • 课堂教学技能]考试大纲
    关于2010年春季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质 和能力测试工作的补充通知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0年春季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闽教办人[2010]24号)精神,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工作除对参加测试人员 ...
  • 辩证思维能力如何渗透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
    摘 要:本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对函数概念有正确清晰的认识,以熟练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培养辩证思维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概念形成 函数表示法 辩证思维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函数理论是高等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科学 ...
  • 螃蟹法考:钟秀勇民法:音频1-3学习笔记
    (@螃蟹法考.三能力) 小提示: 1.螃蟹法考百度云空间地址,http://pan.baidu.com/s/1qXWpdM0 ,密码:n4sv.喜欢请收藏. 2.我正在「螃蟹法考」小密圈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一起来吧? 1螃蟹图 注:如 ...
  • 兼职推广[翻译]
    软件制作方(以下简称A方)与推广介绍人员(以下简称B方)的合作方案,初步设想如下(如果众多的B方觉得不合适,可以再具体商谈): 一.合作基础 <翻译>拥有其它众多翻译辅助软件所没有的优点(详见最后一页简介),无疑是非常先进的,经 ...
  • 20**年司考商经讲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2016司考商经讲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2016司考商经讲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2016年司法考试复习正在进行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基础讲义,作为考生复习的参考资料.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和种类 ...
  • 22环境保护之灾害及防治目录大全
    书名:1 <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PDF]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作者:图书分类:科普资源格式:PDF版本:高清扫描版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书号:[1**********]41发行时 ...
  • 现行交通路桥规范大全目录(更新至20**年7月)
    索引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CECS202 CECS202-2006 轻骨料混凝土桥梁技术规程.pdf CJJ11 CJJ11-201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pdf CJJ194 CJJ194-2013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pdf CJJ2 ...
  • 模块机组安装指南
    No. A1101 模块化风冷式冷(热)水机组 安装指导说明书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01月 前言 空调安装为何要求那么高? 空调的正确规范安装机组对机组的正常使用和维修 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都说"三分质量,七分安装& ...
  • 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 PDF
    英文版: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下载:http://115.com/file/dpb4ucgx#The-Fractal-Geometry-of-Nature-Mandelbrot.pdf 中文版:大自然 ...
  • 1Z101040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970/1/1 1Z101040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第01讲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四张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学习中需要把握其编制角度.计算指标和编制目的.在此基础上,对重要的报表要素,如经营成本等的计算,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