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万恶之源 - 范文中心

金钱是万恶之源

10/10

金钱是万恶之源

全称肯定判断,也就是说主项(金钱)断定了全部外延,称之为周延;联项(是),决定了其谓项(万恶之源)没有断定全部外延,也就是说,要证明这一命题,只需证明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一种即可成立。因为事实上,万恶之源并不唯一。 换一种说法,证明金钱是万恶之源并不等于要证明万恶之源是金钱。主项与谓项的调换是可以实现的,但全程肯定判断的主谓项换位之后只能成为特称肯定判断,即证明有的万恶之源是金钱。

以次可以化解为什么恶在先,钱在后,钱依旧可以成为万恶之源。因为在钱之前,有其它的万恶之源导致了种种的恶果。

同时亦可以化解与钱无关的恶是怎么来的。因为有其它的恶源,同样无法动摇金钱是万恶之源。不能因为苹果是水果就说梨不是水果嘛~~

2、

钱会作恶,亦可行善

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

钱如果是万恶之源,那就不能行善。钱可以行善,所以,钱不是万恶之源。在逻辑上,这样的形式是正确的,即从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到否定后件,只是前提错了,即论据虚假。

因为钱在是万恶之源的同时依然可以行善。就好像一个再坏的人,一辈子总会做点好事吧。再者,钱是万恶之源,但钱本身并不是恶,就好像河流的源头是冰川,可是黄河是黄河,冰川是冰川。

在出现金钱之前有一般等价物他在没出现金钱前就扮演金钱的角色,在没出现一般等价物之前,有物质本身在起作用,所以说归根到底还是钱在起作用。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钱不一定就等同一物质,只是在钱真正出现之前,有价值的东西较少,所以没必要出现钱来做等价替换,而当钱出现时,他不仅表达以前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且担当其他一切形式的

东西的一般等价物,所以说不是恶在先,钱在后。

钱会作恶,亦可行善,我们并不否认钱能行善,关键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钱是否是万恶之源。钱能行善的确能得出行善的本源是人的自身,但恶的本源就不是了,恶的本源就是他自身,正是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才又使出这样多的恶。


相关内容

  • 金钱是万恶之源
    金钱是万恶之源 周玄毅:谢谢主席.大家好.的确呀,辩论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玩味.今天呢,我们也很欣赏对方四位同学玩味的能力.然而请问大家了,玩味的前提究竟是什么?是对于基本的概念有一个规范,有一个标准.今天这样一本最权威的<汉语大辞典& ...
  • 创新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
    <正确对待金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第一单元所学的有关"货币"的知识,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资料和辨别.分析各种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 ...
  • 金钱能不能买来幸福
    金钱能不能买来幸福 Can Money Buy Happiness? Can money buy happines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Some think yes, wh ...
  • 金钱是万恶的根源 英语辩论 正方-辩
    It's an honor to begin our debate.I'm debate one of positive side 英语辩论 正方 陈词: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our group deci ...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详列&主观题答题格式
    高一政治的知识点具体总结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识记 1.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想象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原因 ...
  • 20**年廉洁文化理念大全系列-副本
    2013年廉洁文化理念大全系列 2013年廉洁文化理念大全系列;(一)核心理念:诚信勤廉正气兴企;诠释:核心理念体现了广大员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必须;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淄矿的;讲正气,是做人之道.兴企之本,是成就事业必 ...
  • 廉洁文化进校园名言警句
    廉洁文化进校园名言警句之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刘宗元 5.廉 ...
  •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正文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 祥子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他著名小说<骆驼祥子>中所塑造的一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过了&qu ...
  • 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历史
    2015年03月12日 06:57 AM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历史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作者微博] [编者的话]本文为作者中国历史教材研究系列之二. 为了解中共六十多年来历史课本的演变,我从孔夫子网上陆续购买了一些 ...
  • [转载]什么是五伦.十义. 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
    2014-02-16 18:47:54|  分类: 人生修养 礼 |举报 |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净觉<什么是五伦.十义. 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 什么是五伦.十义. 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 五伦 五伦,即古人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