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运用 - 范文中心

人文关怀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运用

03/28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儿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护患纠纷和遵医嘱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对照组有3例发生护患纠纷7.5%,33例遵医嘱82.5%,32例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80%;实验组有1例发生护患纠纷2.5%,36例遵医嘱90%,39例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97.5%),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遵医嘱率,还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与家长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 儿科 护理 满意度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54-02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差,容易被疾病入侵,且自我保护意识弱[1],这就对儿科护理提出了较成年患者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统计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儿科患者80例资料。在80例患儿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7)岁;病程在1-22d间,平均(8.3±2.1)d。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措施。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儿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包括对患儿进行入院的登记,给予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予以实时监测;安排患儿出院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优质护理。主要内容有:   (1)健康教育。利用不同的宣传工具和传播途径对患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根据不同心理特点的患儿在传授疾病预防与治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一对一的人文关怀[2];此外,还应提醒患儿家长注意对流行病的预防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2)注重沟通交流。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礼貌用语,对患儿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和情感交流。对患儿给予足够的问候;与家长保持足够的沟通,将患儿的病情如实反映给家长,同时将人文关怀的相关措施告知家长,拉近护患关系,使患儿与家长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过程,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3)心理护理。患儿刚到医院时会因为陌生而产生恐惧感,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儿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指导。比如,可以主动接触患儿,从患儿的喜好方面着手,消除或转移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之后再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应叮嘱患儿家长对患儿的心理状态予以实时观察,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4)营造儿童文化氛围。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性格特点的患儿,为其营造相应的娱乐氛围。比如,在病房与走廊张贴一些看图识字、漫画、卡通等图片,使患儿感到亲切、轻松,患儿也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此外,还应在病房准备最受儿童欢迎的碟片,并播放给患儿观看,丰富其住院生活。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有3例发生护患纠纷(7.5%),33例遵医嘱(82.5%),32例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80%);实验组有1例发生护患纠纷(2.5%),36例遵医嘱(90%),39例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97.5%),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3],护理人员应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维护患者的正当利益,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尊重和对隐私的保护。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人文关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应运而生,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模式,这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拔护理人员时,应从其学历、经验、专业知识、责任心等方面综合考虑,且在护理人员正式上岗前,应对其综合能力予以考核,只有考核通过者方能上岗。   作为一类特殊群体,患儿不同于成年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当他们患病时,身体的不适感与痛苦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且他们对检查治疗时的操作很敏感,甚至存在抵触和反感情绪,这些情绪只能通过哭泣表达。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安慰和关怀,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予以实时监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此外,当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时,应注意对护患关系的处理[4]。由于患儿患病会加剧家长的紧张感与焦虑感,存在诸多顾虑,心理脆弱,情绪容易失常,医护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可能引起家长的不满,引发护患纠纷。为此,在关注患儿病情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同时注意患儿家长的情绪,在对患儿采取医护措施前,先将这一措施的原理和目的告知家长,使其心中有数,以免引起误会。且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与不同性格特点的患儿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注重患儿在接受医护过程中的感受,当患儿有任何不适感和表现出痛苦的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当前的操作,询问患儿当前的感受,查明原因,再进行下一步措施。   本研究中,在人文关怀护理下的实验组患儿的护患纠纷率为2.5%,遵医嘱率为90%,满意度为97.5%;而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的护患纠纷率为7.5%,遵医嘱率为82.5%,满意度为80%,组间差异明显,P  参考文献   [1] 姜立荣,顾则娟,韩娟等.妇幼保健医院护理流程再造中人文关怀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6-8   [2] 吴宗华.人文关怀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511-2512   [3] 徐文兰.儿科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94-95   [4] 李亚芳,王艳玲,陈惠瑜等.人文关怀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263-264


相关内容

  • 综述,护理
    谈护士沟通技巧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中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护患矛盾.因此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护士礼貌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可使患 ...
  • 人文关怀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践
    2013年11月 [1] 刘瑞芝.个性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J],2 003,9(7) :499. [2] 吴琼,黄金汉,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63. 临 ...
  • 20**年上半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2015年为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活动,我大内科认真学习其核心精髓.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不断转变服务理 ...
  • 20XX年医院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精品
    2016年医院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 划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 ...
  •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半年工作总结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努力开展工作, 从根 ...
  • 护士的寒假实践报告
    目的 实践各种护理技能,并尝试用于临床,为后期的实习作铺垫. 方法 实践期间跟着带教老师上班,从老师早上交班开始学习,实践查房.宣教.解释.发药.各种注射.各种治疗操作.效果 基本实践了本科护理要求的各项操作,护理技能.丰富了在校学习,确实 ...
  • 怎样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怎样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必由为路,其中心内容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充分展示护理人员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 1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 ...
  • RCA法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1]
    ·1792·,检验医学与临床2N016年6月第13卷第13期 Lo.13abMedClinJul2016,Vol.13, y·论 著· CA法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价值R 苏 瑜,李 莉 ()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输液室,海口57 ...
  • 优质护理基本知识
    优质护理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坚持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实施临床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坚持以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落脚点,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坚持以加强科学管理为关键点,充分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建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 ...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
    [摘要]本文就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进行探讨,重点从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各种各种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做好年轻护士培训.应用掌上电脑(PDA)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无惩罚原则等几方面,阐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