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留守儿童的未来何去何从 - 范文中心

浅论留守儿童的未来何去何从

12/31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实现财富的积累,在他们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对农村产生了一些影响。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大量的儿童被滞留农村,和爷爷奶奶等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受教育程度低,留守儿童的未来堪忧。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未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约为6000万,占中国儿童总量的三分之一。经研究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发育。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1.缺乏关爱,性格孤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由于父母的陪伴不足,得不到父母给予的关爱,儿童在性格的养成、情感的表达、理想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都会遇到障碍。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孤单、无助,没有安全感,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长此以往,会造成儿童心理扭曲,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   2.家庭教育不足,学习能力差   家庭教育的不足,儿童难以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农村的亲人,而亲人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或心理方面的顾虑,不能给留守儿童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更多采取“�M足要求、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儿童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成绩相对其他学生的成绩偏低。排除智力因素的干扰,形成这个结果更多的原因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上的问题。   3.身边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心理状况了解不足,没有看到留守儿童的差异性,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和同学相处时,面对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受到同学的歧视、嘲讽,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和同学平等相处,形成心理障碍。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思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留给社会的难题。妥善地处理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1.家庭   (1)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是缺乏父母关爱。作为学生的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状况,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家庭是孩子的心灵港湾,父母还要多给孩子一些关怀和爱护,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经常和孩子谈心,敢于当孩子倾诉、发泄的垃圾桶。父母要监督孩子的日常行为,及时制止不正常举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树立远大理想。父母要积极和学校、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学习的近况。父母不能再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孩子的亲近,现代通讯方式有很多,手机、电脑、网络、书信等,即使不能经常回家和孩子团聚,也要经常和孩子保持交流和互动。   (2)学生的亲属作为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摒弃过去的不良观念,监护孩子的成长既是责任,也是家庭赋予的使命。   2.教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是为学生指引方向的灯塔。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监督人,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人。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教师要在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给予留守儿童人文关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班级大家庭。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对留守学生展开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近期生活状况,并充当临时父母的角色,一起和学生学习、游戏,给予学生父母般的关怀,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政府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各个层面做了详细的要求,它的出台表明了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   三、展望留守儿童的未来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一定会摘下“问题儿童”的帽子,他们会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努力成长,接收高等教育,择优就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不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使他们的未来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N].光明日报,2002-04-09.   [2]冯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长期亲情缺失致性格孤僻[N].人民日报,2010-12-02.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839。   编辑 韩 晓


相关内容

  • 关爱农民工子女心得体会
    关爱农民工子女心得体会 您可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用稚嫩的心灵迎接生活的风风雨雨! 他们,也只不过是一群孩子,一群非常普通的孩子,但他们却过早的面对了这个社会所加于他们的种种挑战.他们年幼, ...
  • 浅谈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1
    浅谈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模式结构的转变,大批的农民走出土地与乡村向城市中流动.伴随这一现象而生的,就是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之外,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远离了家园在大城市里打拼生活 ...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社会体制的滞后,使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农 ...
  • 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按照xxxx市妇联<关于开展xxxx年xxxx省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研的通知>要求,为全面了解掌握xxxx区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进一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填写调查表及调查 ...
  • 08-09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 ...
  • 刍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
    一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甚至会因此而走上其歧途.正如古希腊医学家希波 ...
  • 让生活教育成就留守儿童的花开梦想
    主持人语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憧憬美好的生活:也应该有共同的梦,改变我们的生活.当下,一些成年人因为价值取向的扭曲,也会做些异化的"梦",那不应是"中国梦"--对于儿童来说,他 ...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之我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夫妻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留在了农村,跟随祖辈生活在一起.近几年来,农村学生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成了"留守儿童".大部分"留 ...
  • 课外访万家活动总结
    绿汁镇棚苴小学2012-2013学年"课外访万家" 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积极贯彻省.市.县教育系统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九月下旬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活动安排,进行了周密部署,认真开 ...
  • 走进社区,关爱留守儿童
    走进社区,走进留守儿童 接到通知,我心里澎湃不已,明天我将奔赴工作岗位,这将是一个新的开端. 我有幸成为城内居委会的一名成员,我将谨记各位领导的教诲,在这个新的平台上,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地磨练自己,这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上两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