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 范文中心

试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1/21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发展概况   1.涵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模式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2.发展概况:   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国贸易交流更加密切,在随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加速形成并不断扩大。但真正的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阶段则是在二战结束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前规模与全面性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扩大和法西斯集团的崩溃,为重建世界经济的统一性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我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才开始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体而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历了“三步走”,具体如下:   第一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生产力发展方面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改革对外贸易体制,主要是在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对外的前提下扩大了地方、部门的对外经营权。   2、多种形式利用外资,扩大资金的引进规模。1980年4月和5月相继恢复了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合法代表权。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借贷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到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贷。   3、经济特区的建立。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可以更好的吸引国外资金、技术,扩展对外贸易,发展我国经济。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1984年间,我国经济连年实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由此全面展开。从1985年起主要出台了以下几个措施:改革计划体制、改革投资体制和改革金融体制,包括减少指令性计划、改革外汇管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在这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先后批准了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为沿海开放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上海浦东,浦东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第二步: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01年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步入了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在中国,“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姓“社”和姓“资”问题困扰了人们的思想,在这一重要历史关头,如何打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立、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1990年代初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误区,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武昌、深圳等地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特别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不能动摇,邓小平认为:“现在,阻挠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主要障碍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主要来自于经济领域,这就是“左”。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衡量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出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使全面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从1992年起,中国政府先后对进一步开放沿边、沿江、省会内陆城市做了一系列决定,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就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先进的技术随着外资进入中国,促进了一系列先进产品的国产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境外投资增长很快。我国的境外投资在利用国外资源、带动国内设备、劳务出口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截止到2002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也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   以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贸易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同时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加入世贸组织的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构建地区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第五次会议上,双方达成共识:将在十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   2001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着新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了许多新政策,主要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这些政策都将使我国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脚步。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不但实现连年高速发展,而且通过“三步走”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这对我国经济保持发展势头、扩大对外贸易,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全面的国际合作中吸引利用技术与资金、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相关内容

  • 南京银行发展历程整理
    发展简史 南京银行秉承"为社会铸诚信品质:为客户创卓越服务:为股东谋持久回报"的理念,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对外抢抓市场机遇,对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经营业绩连年大幅增长,取得了跨越 ...
  • 全球水族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全球水族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www.chinamrn.com 目录 全球水族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 ............................................... ...
  •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的历程与思考
    2011年3月 总第237期 dio:10.3969/j.issn.1004-8146.2011.03.125 经营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的历程与思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管帆 摘要:国企改革的三十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行的,本文回顾了国企改 ...
  •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怎样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切身感受.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中国人的全球意识日益增强,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深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地感受到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 ...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
  • 加拿大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或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场(也称主板市场)之外,专门为暂时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它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创新知识与资本的结合,有效评价创业公司的资产价值 ...
  • 中国数字机顶盒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数字机顶盒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 数字机顶盒概述 1.1机顶盒由来 机顶盒STB (Set-Top-Box )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在欧美作为保护版权和收取收视费的重要手段,有线电视台在每台用户电视机之前加一个密钥盒,只有交了 ...
  • 浅析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摘要]从1998年6月份上海出台购房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到2003年的购房贷款贴息政策,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优惠政策,拉动了住房消费,推动了住房的市场化,也开始使房价在不知不觉中把房价推向越来越高.接着国家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开展了 ...
  •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探究
    美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探究 王琼芳丰兴东黄婵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610074响,所以内部阻力较小,凝聚力较强. 2.采用"从零开始"实现途径的 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组合的成本低于多家专业机构提 [文章摘要] 全能银 ...
  • 魏桥企业文化
    魏桥创业集团-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拼搏进取,求实创新,快速高效,勇争一流. 企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棉纺织生产为基础,以"纺织--染整--服装"和"热电--电解铝--铝材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