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论读书笔记 - 范文中心

城市论读书笔记

07/04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这个书名第一次看到就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今天终于把它阅读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 我还是不能理解,但是还是有那么点自己的小看法,希望与前人所留下的资料更好的结

合,

不仅用以增添自己的见识,还可以领略其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见解。 凯文·林奇在书中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 泽西城和洛杉矶的城市意象做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

象及

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他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

入的

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

个完

整的形态”。林奇在研究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

域、

结点和标志物,这些元素在城市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的读书笔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书中主要着墨的城市意象中的五 个元素进行简单阐述,也就是大致的记录下书中对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理解;第二部分

是选

取别人根据这本书的分析方法对苏州进行城市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希望与书中内容可以

相结

合,更好地帮助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城市意象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是观察着习惯、偶然或者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 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者是铁路线,其他的环境元素也都是沿着道路

而展

开布局。道路作为重要的城市意象,具有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的特性。

路的连续性是因为道路的可识别性,包括流线通常、宽度连续和景观的连续。道路的方

向性

就是在某一方向上累计的规律渐变,沿线的两个方向可以快速区分;延伸的曲线也是一

种渐

变,是在运动方向上的稳定变化;起点和终点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将城市连接为

一个

整体。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通常是两个地区 的边界,如山、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

志物

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

理结构。城市边界让人产生新的感觉,城市边界表现着文化的分野。边界的特点有:可

见性、

连续性和方向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这些 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意义上,大多

都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道路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

位,

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城市有关。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1主题的连续性,

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空间、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等;2社会意义对

社区

构造也十分重要。区域的边界:边界限定区域,增强其特性,但他们无法构成区域。区

域的

外向和内向:外向的区域向外与周边的元素连接在一起;内向的区域,只是自身存在,

很少

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 节点是观察着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现代建筑 的开创者阿道夫·卢斯曾说:“即使一个绝种的民族除了一颗纽扣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别的

西,我也能从这颗纽扣的形状上推断出这个民族的人们是如何穿戴,如何建房,如何生

活,

以及他们有什么样的宗教、艺术和精神状态。”城市节点是人们城市意象的最重要的感知

一。节点既是连接点又是聚集点,连接点是交通线的中断处;聚集点可能是城市意象中

最鲜

明的节点,如广场。

城市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无知元素。 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另外城市

标志

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标志物通常有以下几种特点:㈠有强烈而明

确的

表意功能并与政治、经济、文化事件相关联。标志物本身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或历史

等某

一方面的内涵。㈡具有唯一性的文化属性。城市标志物往往具有与标志物的高度、体量

有关

的唯一性。㈢具有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和共同心理认知属性。㈣占有重要区位并具

有地

标作用。㈤具有城市空间结构“对话”与差异性文化意义。某些建筑之所以成为城市的

标志,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它是具有某种环境与背景的“分离”性质的,如埃菲尔铁塔无论在

地点、

结构、样式和高度上,都显著地与周边“分离”出来,而分离恰是一种显现。㈥标志性

建筑是

建造主体的优秀思想结晶。城市标志是城市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积淀,是一个城市

市民

的心理文化符号。

苏州城市意象解析 摘自费一鸣 叶梦 研究意义 苏州的发展使得城市结构、规模都发生着变化,如何在城市的改造更新中

持意象的连续性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深思的问题。苏州的城市意象是城市文明的

积淀

和世世代代人们的集体记忆,其城市可读性的探究对认知苏州和苏州城市发展是具有研

究意

义的,在城市急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指苏州市区,包括古城区、吴中区、相城区、工 业园区和高新区。本研究主要采取三种调查方法,即问卷调查,照片识别以及绘制认知

地图。

受访人群的选取 城市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尺度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因此在选择受访人群时将在苏州居住年限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因为居住时间的长短将

直接

影响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城市意象的构建。其次,由于城市意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

们空

间活动的认知反映,居住区域及出行范围的不同对于城市意象的构建有着重要关联,因

此将

受访者的居住地选择作为此次调查的第二个考虑因素。在选取人群时主要选取了苏州古

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苏州城市意象元素的分析 区域与边界:在对于绘制出的认知地图的分析中,有48% 的受访者以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来表达对苏州的第一印象(图1),这说明大多数人通过区

域来

组织自己对于苏州的印象。 图1

道路:在认知地图的绘制中,仍有40%的人以道路为主要框架来展开对苏州的描绘和认

知(图2),对许多人来说,道路是苏州意象的主导因素,其他的环境因素都随着道路展开布

局。 图2

节点与标志物: ①各类建筑物(景观)、场所的辨认率大多数都在25%以上,而且大于75%

的占绝大部分,说明苏州市的视觉兴趣点多,整体可识别性较高。而人们传统概念中的城市

地标和城市中心更是意象明确。②观前地区作为传统商业性购物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辨认

率最高,在“你认为苏州市中心的地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95%的人回答观前地区。其

后是人口集散地,火车站与旅游集散中心,识别率达到90%,这是由于人口集散地是市民生

活中经常接触的场所。③旅游风景点中各大园林的辨认率最高,说明苏州的园林文化已深人

人心。其余各个景点之间辨出率的差别主要与其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服务群体的差异及服

务群体的范围有关。④在地标性建筑的辨认中,传统地标虎丘塔、北寺塔以及双塔仍是辨认

率最高的,其次为香格里拉酒店因其简单清晰的几何形,巨大的向上的空间尺度而更易被感

知。其它地标性建筑的辨认率则与其功能及所服务范围相关,如喜来登酒店仅是为部分人群

服务,虽然其知名度较高但仅为部分人群所熟悉,所以辨认率较低。⑤值得注意的是平江历

史街区作为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至今保持了自唐宋以来水

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识别率却未达到 55%。

苏州公众意象的解析 通过本次苏州城市意象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对于 苏州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群体意象即“公众意象”。影响苏州“公众意象”的主要因素是区

域、道路、边界、地标和节点。苏州是以区域为主划分,以人民路和干将路两条主要主干道

为支撑,以各大园林、人口集散地与大型休闲娱乐场所为节点,古塔、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

立体框架结构。[4] 道路展现并造就了区域,同时连接了不同的节点,节点连接并划分了道

路,边界围合了区域,标志物指示了区域的核心,这些意象元素相互交织,形成较为清晰的

城市意象。(图3、4) 图3 图4 结语

《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

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

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

手段。现代的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城市中的一切都是人创造的。人们创造的现代的复杂

的城市反而不是完全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的。凯文?林奇用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意象用来研究人

们对现代城市的意象。

林奇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解构,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怎样创造

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城市意象,怎样创造适合人生存的城市空间,怎样改善对人们的生活造

成不好影响的环境。篇二: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05城市规划(1)班 窦小鹿 [1**********]

【摘 要】上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正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芒福

德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当时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影响深远。本文从芒福德著作《城

市发展史》入手,简要分析他对城市的发展和历史的过程的深刻见解、写作特点、核心思想

以及影响。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归纳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字】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乡村;城市;大城市;启示

1、 引言

二战后,美国城市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

城市内部越发像一部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们的生活变得机械乏味。相似的情况正在今天的中

国发生着。20世纪60年代,许多美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与总结,试图找出城市问题的症

结与发展的出路,这其中就包括芒福德 (lewis mumford)。这位杰出的城市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用了不同的方式提倡和宣扬人

本主义思想,在1961年出版了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可以说,这本著作推进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规划界。 本文尝试从芒福德对城市的发展和历史的过程的深刻见解、写作特点、核心思想以及影

响等方面分析,以求更好的理解芒福德思想的真谛,归纳总结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有益之处。

2、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

2.1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

首先我回忆了一下芒福德的城市形成的整个过程,大致是:

2.1.1最初是因为人类祈求丰收(或是有足够的猎物),定期会有朝拜集会,而后转变为

对天神自然力等的崇拜,这是城市形成的磁吸引力。

2.1.2由于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下来,于是村庄成为了庇护、养育人类的场所。这

是城市形成的胚子,其中已经包含了日后为城市所吸纳的圣祠、管道、粮仓等功能。

2.1.3当凶猛强悍的狩猎民族对坚忍的农耕民族实施统治的时候,统治权逐渐与神权相

结合,使国王拥有了空前的力量,从而可以役使他的农民为他建造一系列的高大构筑物(类

似金字塔之类);并且分化出一批司精神之职的赞颂国家的阶层(如占卜等),于是城市就此

诞生。

其实,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

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了一个简单

的形容词“大”,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现在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城市”

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城市的话,那么“大城市”其实是完全另外

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一样。我们应该

用一个全新的字眼,就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

市”的,大家都喜欢并且欣赏小城市而且一般都认可小城市是成功的。当然其实几乎没有什

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城市的建设,不过不论如何,大家其实可以根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

作两派:认可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但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是前者。

2.2城市起源和历史的发展 他认为: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

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

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

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

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

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

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

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

“村落”文化为基础,同时开始强调具备攻击性、具备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征的文化,而产

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攻击性和发展能力

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分保守,“村庄只包含有限的功能,只包含一些严格的母性的、

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之,城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

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

3、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 补充一点,以前村庄的主要意义在于贮存足够的食物和繁衍养育后代,而农民的耕种只

需要自给自足,而王权产生后,农民则必须更辛勤的劳动来供奉那些拥有武力的统治者,而

城市的意义我还不大了解,我觉得是因为产生了一个由农民供奉、不需要亲自耕种劳作的统

治阶层。

而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认为城市不是村庄的简单加和,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

是性质上的彻底改变。同样认为了城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 城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

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城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保证了城

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城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

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因为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

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城市的落后)。

4、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4.1城市化 芒福德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

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

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

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而在最初的

城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4.2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芒福德一共分析了两种类型的城市: 一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勇猛好斗暴虐的性格致使城市之间的总是在进行残酷的战争、

争夺和毁灭,这是欧洲文明重要起源,那里的城市城墙和防御设施非常坚固厚重; 二是埃及人和玛雅人,团结协作和对神灵的无比崇敬使那里的城市之间都非常和平,城

市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即城市的庙宇——神权的标志——与城市的居

住功能在空间上分离,居住以村庄的形式散布在各处,但每当祭祀庆典的时候,人们会纷纷

汇聚到庙宇,所以城市的凝聚力犹在,但没有围墙,甚至可以是一个形不在而神在的“城市”。

(有点类似与现在的区域城市)所以城墙并不是必定要存在的。

4.2.1首先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级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本身(食和性)

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单需求的一种东西。

城市从来就是为了复杂。

4.2.2出现和繁荣是应运而生的,因素要求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

当新生因素本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

4.2.3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城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城市从来就不是保

守的。城市是男性的,城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 从乡村到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质的跃变。而从城市到大都市,我认为也是一种质的跃变,

“大城市”这个词本身就不是很恰当。 5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与60年代的美国相比较,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市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的方式与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自然也遇到很多相同的问题:城市快速扩张致使生

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大规模拆旧建新和单一功能的街区导致城市丧失活力,不断扩大的道路

尺度为汽车的横行提供了平台,如火如荼的城市美化运动和政绩工程忽视了普通百姓的需求

和利益。不仅如此,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使城市不再适宜居住,几乎成为工业时

代的殉葬品。另外,我国还面临着美国不曾面对的挑战和威胁:一方面,与美国相比,我国

城市普遍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另一方面,在更为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持下,城市建设速度与

60年代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纠正目前的错误,我国城市的前

景将不堪设想。解决问题的捷径就是从美国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从正确的思想中汲取精

华。这本书中的核心思想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无可估量的借鉴意义,总结为以下四点:

5.1关注人性,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城市本应是人生活的场所,满足人的需求应作为规划建设的首要出发点。象征权力的轴

线,空旷无人的广场或草坪、宽阔无车的“景观”大道,这些毫无实 际功用的景观时至今日还在我国城镇中作怪,它们实际上是错误价值观的体现。无论政

府、开发商、还是普通百姓,都被这样盲目、功利、浮躁并带有工业时代色彩的价值观所影

响。这种情况下,具备专业知识的规划师们,有责任尽已所能正确引导社会意识和观念。不

可以仍旧为了意念中的美好蓝图,在图纸上绘制 “美丽整齐”的形式;也不可以沦为政府官

员的绘图工具,顺从于错误的长官意识。符合广大百姓切身利益的规划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基础,也必将是城市的发展方向。

5.2尊重自然,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逐步取代工业文明的今天,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肆意破坏自然资源的做法理

应为城市领导者和建设者所唾弃。然而,几乎所有中国城镇的脱贫致富都遵循着对环境“先

破坏,后补救”的模式。这不仅危及自然的健康,而且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国外

近两年发生的几次灾难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1]。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的产物,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的支持。这样的自然伦理观不仅应

该被规划师、领导者们所理解,还应该被社会所广泛认同。在开发建设之前,将有利于维护

自然系统完整性的区域保护起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外,忽视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同样是背离人性的。方便可达的绿地公园是城市生活之余

人们修养身心的极佳场所。与城市周边的自然系统联合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不仅

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健康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使人们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2]。

5.3系统地理解城市机体 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大量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过程。因此,任何单一

目标的理性方法、工程技术都无法规划和控制城市。割裂城市机理——机械的功能分区是荒

唐的;将城市当作建筑的放大——简单的物质空间规划是幼稚的;追求城市终极目标——理

想的蓝图规划更是错误的。正确的规划不应简单地控制城市,而应该引导城市发展,并适应

于多变的发展过程。规划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协调多方利益的妥协与辩护过程(俞孔坚,1998);

辩护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其次是各个利益集团,以及城市内部诸多影响要素。

5.4重视城市与区域的联系 缺少周边乡村和小城镇的支持,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不可能健康发展。因此,城镇体系

的协调发展是保持区域活力和城市持续繁荣的重要基础。 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就是构建城乡和谐关系的重要

举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量普通村落的生态及文化特征正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村庄整治运

动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整齐的城市新区和宽阔的柏油马路。应当认识到,我国拥

有丰富的乡土景观资源,它们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

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俞孔坚 等,2005)。农田水塘、聚落民居、庙寺宗祠这些普通而平

凡的乡村景观,与土地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是历经千百年演绎出的人地关系的典范。

它们承载着比城市更为丰富的空间模式和文化信息,是广大农民长期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

依托。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初始阶段,应当尤其重视广大农民的需求,保

护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切不可演化为按照城市模式建设“新农村”。

6、结语

本文尝试从芒福德对的发展和历史的过程方面分析,归纳总结对我国城市建 设的有益之处。虽然有些凌乱地表达了读书时的感想,但是却简要地概括了《城市发展

史》中已阅读并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结合前人的丰富经验结论得以补充完善。给今后

的城市规划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注释:

[1] 2004年东南亚海啸、2005年新奥尔良飓风灾难都与人类不适宜的建设有关

[2] 生态基础设施(ei)的概念由俞孔坚等提出,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

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

可侵犯的刚性限制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2

2.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35~

41

3.金经元.刘易斯·芒福德——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城市规划,1996

(1):44~48

4.黄光宇.城市之魂──纪念刘易斯·芒福德诞辰一百周年.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

(3):1~8

5.金经元.芒福德和他的学术思想.国外城市规划,1995(1):51~55

7.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华中建筑,2005

(4):123~126篇三:《城市设计新理论》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书笔记 第一页读书笔记与读后感,第二页此书简要介绍。。。 作者:[美]亚历山大等 著,陈治业,童丽萍 译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

版时间:2002年05月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思路 i. 强调整体性

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

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

2. 是不可预测的

3. 是连贯的

4. 是富于感情的。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

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 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 总法则

壹 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这种大杂

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

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貳 “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

构。” 參 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

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

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这个事情我总

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

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

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 肆 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

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可实施的“过渡法

则”,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并且作者强调了法则的重要,这个非常的类似于希望在斋堂付诸实施的东西,就是说能

够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法则来使一个城市产生一种整体性。 从亚历山大的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总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块菜单,他非常擅长的一

种优点就是能够将某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构想通过某种转换使之非常的具备可实施性,当然这

种转换是否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伍 总之,这条总法则可以归纳为:追求整体性。 起码,这是亚历山大对于好的城市的定义,尽管他还非常的含糊。

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壹 细则1:渐进发展 将大的发展化作不断的小的增长。“发展规模必须相当小,以便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整体化

发展。” 3条子法则:

i.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可过大。 ii. 确保合理的大小混合比。 要求大中小型项目的建设总量(投资)要保持同等水平。 iii. 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住宅、商店餐饮、社区服务、办公、工业建筑、停车场等等应该有合理的混合。 貳 细则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渐进发展本身不创造大型整体化,但是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其实中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

更合理的、更可实施的大规模整体化。 这个和“渐进发展”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在单项工程和确立更大整体性的非正式过

程之间有一个连续的反馈过程,一直到小的建设项目能确切的逐渐创建出更大的整体化。” 其实这个是在强调每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助于其形成上一个层次的整体性,而

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具体解释p33。 7条子法则:

i.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更大的建筑物或者中心在涌现。 这个地方用了“涌现”,反而让我明白了怎么去理解“涌现”这个词本身:就是说某一个

层级不应该是直接的针对其自身来创造,而是通过其下一层级的因子、其之间通过某种合理

的规则的运动然后生成的,总之,每一个层级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进行构建的。 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慢慢出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建设行为能完全独自产生这些

建筑群,每座建筑都是逐步建成的。 i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自发出现的。不是预设的,是“意想不到”的。 iv. 一条可能因为翻译问题不解其意的规则。具体在p33,我想它可能是说明大型结构

其实对于城市、对于城市意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v. 大型中心形成3部曲:

1. 某个项目为新的大型中心提供某种启示—开端—从下边的例子来看,不仅仅是个“启

示”的问题,而且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开端,是整体的一部分。

2. 一项或者多项其他项目(小的渐进的增长)定位了中心结构的主要轮廓。

3. 一系列后续项目逐步完成这个中心。 亚历山大写的东西有点像日本人,就是说往往非常的实用和浅显,是属于能够将艰深的

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搭起桥梁的著作,非常的适合忙于实践的人阅读。 在下文中他细致分析了一个林荫道(以及形成他的建筑)的实例,我有了很多的感悟的

东西: i. 他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街道或者广场空间,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底”空间,

城市中的“虚空”部分、非建筑部分,也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真正的城市空间(因

为这些空间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够通过密集的建筑形成、并且往往是一种放弃了隐私的空间)。 ii. 城市开放空间—这些“中心”其实是在组织城市建筑、在组织城市空间,是一种城

市级别的组织元素。这个大概就是齐康的“留出空间“。 iii. 他所谓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城市建筑。 iv. 他用了大量的自己的语言,其实很是似乎没有真正的学者语言的严谨,但是我想这

个不妨是我学习的榜样了。毕竟我是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哲学建筑师的。 总之,在他这里,简单说,每一个城市建筑都处于一个非常的紧密的、有着非常多的联

系链的网络之中,每一个建筑都会在同时形成多个开放空间,并且在城市的多个、甚至多级

别的子系统中起着多样的作用。它可以同时形成一条林荫道的边界,同时启示去建设一个大

花园(一个新的花园开放空间系统,一个城市的子系统)。

“环境的整体性就是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较大中心纵横交错、相互搭接。以最错综复杂

的方 式形成的。“

作者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不过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33~43) 总之,将城市的发展比做了一种连锁反应。 參 细则3:构想

其实是说明了对于项目性质、项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种建筑策划,主要是从城市角度,同

时有一定类型学的倾向,比如:“它还必须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强烈感受

的特征。“

不过他的构想似乎非常强调一种个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种预设,这个和他前面的

一些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点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这大概来源于他对于古代某些非常有着个

人色彩从而带来一种传奇性的建筑的迷恋吧。 他认为这种构想—这种个人幻想的产物更加富有人性。 肆 细则:正向城市空间: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说是“积极城市空间”,其实就是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亚

历山大只不过是强调了要把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而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消极空间。

按照芦原信义的说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散漫没有边界的发

散的空间,边界非常重要,边界赋予场所以秩序。 这样的城市开放空间就能够形成同样是芦原信义强调的那种杯图中的那种互形成的图底

紧密的关系,建筑外墙成为了图底的分界线和“折痕”。 他这个里面又分类为很多实施性的细则,在这里没必要多说了,仅仅把其中一些我认为

比较重要的东西摘录:

1. “特别的,建筑必须能形成一系列交叉点和街道,交叉点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

这些交叉点必须来说大约相隔300英尺,中间由街道和胡同相连。 这个论点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的观点。

2. 作者主张的城市设计顺序:“首先是人行空间,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

3. “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单一的形状所组成,建筑物则是更不规则且呈松散状,

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围和形成空地。“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在”古老城市“中—看来得是欧洲的—室外空间比建筑

本身更加重要。

伍 细则5、细则6略去,讲了一些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陸 中心的形成

本书相当一部分语句看得出来都是作者作为一个实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识描

述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语句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追求准确的不准确性。因

此写这个书的笔记还是不如用自己的语句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好一些。

1. “每个整体都必须自成中心,还必须在它四周产生出一个中心体系。”

2. 中心的定义: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词义上所暗示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实体、

一个系统。仅仅是其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系统来说相当于一个点。

3. 对称性:

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中心”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总是呈现或者

追求一种“基本的对称性”,大概他认为对称性是最稳定的,而稳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这

个应该主要是其经验之谈。 他所说的“对称”倒是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含义,而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或者对称。 或

者说,作者看来的一个稳定态的系统,拥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我看,这一点不必拘泥。

4. 中心、和系统,拥有层级性。 这个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非常鲜明的特点,齐康也有提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壹 非常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

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

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貳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

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 參 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

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

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肆 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

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

想。

伍 但是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

“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这个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

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

1. 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建立一个专家组成的仲裁机构,相当于国会。

2. 制定一些可实施性的具体法则,这些法则由共同协商通过建立,具有强指导性,建

立了具体的硬性筛选标准,相当于法律。

3. 当个人创造性想法提出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仍然通过一种共同的讨论决定

实施与否,这个就将法律不易规定死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机制来决定,这个大概相当于道德。 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才是他的最独特的地方。 陸 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

重要性。

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 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

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共分五卷,《城市设计新理论》是这套描述全新建筑与规划思路系列丛书的第五

卷。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在我们现在的建筑、营造与规划理念之外提供这一种完整可行的

新思路,并希望这种新思路能逐步取代当前的观念和作法。 内容简介

过去一些神圣庄严的城市如威尼斯(venice)或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给人一种整体感

觉。在这些城市中,无论是大的饭店、商店和公共花园,还是小的阳台和装饰物,在外观的

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有机的统一。然而,在现代城市中,往往缺乏这种整体感。很显然,对于

那些忙于解决单个结构的建筑师和只顾执行地方法规的城市规划者来说,要获得整体感几乎

是不可能的。

在由环境结构中心高度赞扬的这套系列丛书的最新一书中,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

c.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另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

城市有机发展过程。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

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 随后作者对这些法则进行了试验,并与许多研究生一起,对旧金山高密集区进行模拟城

市再设计。启动了 一项涉及大约90种不同的设计问题的项目,包括仓库、饭店、渔用码头、音乐厅和公共

广场。这种大范围的实验都按工程顺序一个个记录存档,并用楼层平面图、立面图、街道网

络、立体投影图和按比例缩小的模型照片对各项工程如何满足这七条法则的问题进行了详细

的说明。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为城市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理论框架,极大地弥

补了今天的城市所存在的缺陷。 作者简介

c·亚历山大曾被授予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研究一等奖。他是一位执业建筑师和承包商,

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建筑学教授、acsa的著名教授和环境结构中心主任。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理论

1 整体发展的思路

2 总法则

3 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第二部分 实验

第三部分 评估

致谢篇四:城市规划专业的读书笔记 入下 《城市设计新理论》,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思路 i. 强调整体性

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

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

2. 是不可预测的

3. 是连贯的

4. 是富于感情的。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

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 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 总法则

壹 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这种大杂

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

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貳 “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

构。”

參 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

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

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这个事情我总

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

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

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 肆 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

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可实施的“过渡法

则”,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并且作者强调了法则的重要,这个非常的类似于希望在斋堂付诸实施的东西,就是说能

够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法则来使一个城市产生一种整体性。 从亚历山大的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总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块菜单,他非常擅长的一

种优点就是能够将某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构想通过某种转换使之非常的具备可实施性,当然这

种转换是否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伍 总之,这条总法则可以归纳为:追求整体性。 起码,这是亚历山大对于好的城市的定义,尽管他还非常的含糊 城市设计新理论》笔记02

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壹 细则1:渐进发展 将大的发展化作不断的小的增长。“发展规模必须相当小,以便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整体化

发展。” 3条子法则:

i.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可过大。 ii. 确保合理的大小混合比。 要求大中小型项目的建设总量(投资)要保持同等水平。 iii. 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住宅、商店餐饮、社区服务、办公、工业建筑、停车场等等应该有合理的混合。 貳 细

则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渐进发展本身不创造大型整体化,但是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其实中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

更合理的、更可实施的大规模整体化。 这个和“渐进发展”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在单项工程和确立更大整体性的非正式过

程之间有一个连续的反馈过程,一直到小的建设项目能确切的逐渐创建出更大的整体化。” 其

实这个是在强调每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助于其形成上一个层次的整体性,而不是一

种孤立的过程。具体解释p33。 7条子法则:

i.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更大的建筑物或者中心在涌现。 这个地方用了“涌现”,反而让我明白了怎么去理解“涌现”这个词本身:就是说某一个

层级不应该是直接的针对其自身来创造,而是通过其下一层级的因子、其之间通过某种合理

的规则的运动然后生成的,总之,每一个层级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进行构建的。 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慢慢出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建设行为能完全独自产生这些

建筑群,每座建筑都是逐步建成的。 i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自发出现的。不是预设的,是“意想不到”的。 iv. 一条可能因为翻译问题不解其意的规则。具体在p33,我想它可能是说明大型结构

其实对于城市、对于城市意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v. 大型中心形成3部曲:

1. 某个项目为新的大型中心提供某种启示—开端—从下边的例子来看,不仅仅是个“启

示”的问题,而且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开端,是整体的一部分。

2. 一项或者多项其他项目(小的渐进的增长)定位了中心结构的主要轮廓。

3. 一系列后续项目逐步完成这个中心。 亚历山大写的东西有点像日本人,就是说往往非常的实用和浅显,是属于能够将艰深的

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搭起桥梁的著作,非常的适合忙于实践的人阅读。 在下文中他细致分析了一个林荫道(以及形成他的建筑)的实例,我有了很多的感悟的

东西: i. 他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街道或者广场空间,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底”空间,

城市中的“虚空”部分、非建筑部分,也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真正的城市空间(因

为这些空间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够通过密集的建筑形成、并且往往是一种放弃了隐私的空间)。

ii. 城市开放空间—这些“中心”其实是在组织城市建筑、在组织城市空间,是一种城市级

别的组织元素。这个大概就是齐康的“留出空间“。 iii. 他所谓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城市建筑。 iv. 他用了大量的自己的语言,其实很是似乎没有真正的学者语言的严谨,但是我想这

个不妨是我学习的榜样了。毕竟我是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哲学建筑师的。 总之,在他这里,简单说,每一个城市建筑都处于一个非常的紧密的、有着非常多的联

系链的网络之中,每一个建筑都会在同时形成多个开放空间,并且在城市的多个、甚至多级

别的子系统中起着多样的作用。它可以同时形成一条林荫道的边界,同时启示去建设一个大

花园(一个新的花园开放空间系统,一个城市的子系统)。 “环境的整体性就是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较大中心纵横交错、相互搭接。以最错综复杂

的方式形成的。“

作者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不过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33~43) 总之,将城市的发展比做了一种连锁反应。 參 细则3:构想

其实是说明了对于项目性质、项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种建筑策划,主要是从城市角度,同

时有一定类型学的倾向,比如:“它还必须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强烈感受

的特征。“

不过他的构想似乎非常强调一种个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种预设,这个和他前面的

一些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点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这大概来源于他对于古代某些非常有着个

人色彩从而带来一种传奇性的建筑的迷恋吧。 他认为这种构想—这种个人幻想的产物更加富有人性。 肆 细则:正向城市空间: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说是“积极城市空间”,其实就是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亚

历山大只不过是强调了要把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而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消极空间。

按照芦原信义的说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散漫没有边界的发

散的空间,边界非常重要,边界赋予场所以秩序。 这样的城市开放空间就能够形成同样是芦原信义强调的那种杯图中的那种互形成的图底

紧密的关系,建筑外墙成为了图底的分界线和“折痕”。 他这个里面又分类为很多实施性的细则,在这里没必要多说了,仅仅把其中一些我认为

比较重要的东西摘录:

1. “特别的,建筑必须能形成一系列交叉点和街道,交叉点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这

些交叉点必须来说大约相隔300英尺,中间由街道和胡同相连。 这个论点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的观点。

2. 作者主张的城市设计顺序:“首先是人行空间,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

3. “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单一的形状所组成,建筑物则是更不规则且呈松散状,

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围和形成空地。“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在”古老城市“中—看来得是欧洲的—室外空间比建筑

本身更加重要。

伍 细则5、细则6略去,讲了一些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陸 中心的形成

本书相当一部分语句看得出来都是作者作为一个实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识描

述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语句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追求准确的不准确性。因

此写这个书的笔记还是不如用自己的语句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好一些。

1. “每个整体都必须自成中心,还必须在它四周产生出一个中心体系。”

2. 中心的定义: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词义上所暗示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实体、

一个系统。仅仅是其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系统来说相当于一个点。

3. 对称性:

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中心”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总是呈现或者

追求一种“基本的对称性”,大概他认为对称性是最稳定的,而稳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这

个应该主要是其经验之谈。 他所说的“对称”倒是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含义,而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或者对称。 或

者说,作者看来的一个稳定态的系统,拥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我看,这一点不必拘泥。

4. 中心、和系统,拥有层级性。 这个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非常鲜明的特点,齐康也有提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壹 非常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

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

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貳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

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 參 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

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

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肆 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

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

想。 伍 但是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

“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这个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

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

1. 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建立一个专家组成的仲裁机构,相当于国会。

2. 制定一些可实施性的具体法则,这些法则由共同协商通过建立,具有强指导性,建

立了具体的硬性筛选标准,相当于法律。

3. 当个人创造性想法提出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仍然通过一种共同的讨论决定

实施与否,这个就将法律不易规定死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机制来决定,这个大概相当于道德。 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才是他的最独特的地方。 陸 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

重要性。

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

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

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后汽车时代的城市》读书笔记01

第九章 地区旅行

作者将城市类型的“梦想“基本分作两类: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集中式梦想主要是欧亚等人口密度大、有着悠久发展史的国家。而分散式城市主要是北

美的梦想。

作者认为欧洲所主张的那种集中式、高强度的、以公交为主的城市梦想是缺乏现实意义

的,而主张“一种多样化的、而且与扩散的区域有着强大而持久联系的集中才能创造一种丰

富的、可通行的、多样的、共同的、景观化的城市“,主张这两种不同的极端类型的共存,

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减少或禁止个人流动性的提案在西方工业化世界,或假以时日在发展中

国家 的城市中,有成功的机会。” 萨夫迪在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城市洛杉矶之后认为汽车城市的发展其实陷入了一种互动性

循环:“在汽车塑造了城市的同时,城市本身现在被塑造成离不开汽车了。”“由于每个要素之

间的开阔距离,沿任何通道或在任何独特的地区都难以找到足够的密度来合理规划固定的公

共交通线路。” 其实作者是在对当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去高调提倡某一种解决方式的同时全面的否定其

他的方式的这种做法不满,认为现在的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路上的错误在于“似乎不同的旅行

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而重金投资其中一种将完全阻止同时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而作者始终坚

持应该实行一种可选择的多样化。

第十章 通用车

作者提倡了或者说预测了两种解决私人汽车问题的、不同于欧洲的取消或者限制私人汽

车运动的解决方式。

1. 类似于阿姆斯特丹的共用自行车计划,作者设想了一种共用的汽车计划,仍然是小

汽车,但是汽车不是私有地,而是由某个公共机构提供。

2. 电子控制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话,每一辆汽车在相当程度上都由公共机构通过电子

控制进行同意控制,使交通的运作更加井井有条,“沿着引导轨道,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组成一

条‘列车’”。

作者倡导了两者的结合使用,这个似乎有点像科幻片《》中的系统。这样的一个系统和

欧洲不同的是:它仍然将速度放在第一位,同时这个体系相应的就牺牲了一定的个人的自由。

这个大概就是欧美的思想的差别。欧洲的“步行—自行车—公交体系”则将速度放在了第二

位。 其实作者同时倡导了一种包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所以其实不要将两者对立

了来考虑。

而对于作者倡导的体系,相应的我认为私人汽车应该倡导一种小型化趋势,以节省城市

空间。新加坡等国家的搭车制度其实是认为了不满乘的私人汽车对于空间的浪费,而作者的

体系倡导的体系尊重个人交通的目的地的不同,但是相应的应该在汽车设计中进行一定的结

合。 不予评价,另一种思路。 但是同样的一点是:选择了城市,其实就选择了一种共同生活,就必须收敛个人欲望的

无限制膨胀转而尊重一种共同的平等的价值观。 但是,萨夫迪的汽车将不再个性化,而是一种“标准化汽车”(p120)。这个同时将引发

整个汽车文化的彻底变化。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感 结构

1. 编年体,基本上15~20年为一代。

2. 分代:

1. 二战后早期(1945~1960)

2. 1960年代

3. 1970~1990年代

4. 总结:最新的、后现代的思想等等。 导言

1.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这个应该是当今的城市设计思想的共同点:就是

不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甚至建筑设计。但是这种机能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

机能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生态主义,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加的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城市,

将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2. 是积极的城市主义者,认为城市本身是积极的,所有的城市问题来源于不正确的对

待和设计城市。

第一篇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第一章 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

1. 认为第一个主要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城镇规划和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看作单纯的空

间形篇五:《城市的形成》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城市的形成》

[摘要]:《城市的形成》一书是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的著作,在本书中

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普遍现象——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作者重点讨论了

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

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

[关键词]:城市模式 城市意义 《城市的形成——城市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the city shaped—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一书由斯皮罗·科斯托夫(1936—1991年)所

写,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根本问题——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作

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

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本书

共包含352幅图片,其中39幅为彩图。原书由英国thames and hudson出版社于1991年出

版发行。本次所读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译本,全书约50万字,

由单皓所译。

本书并不是像是一本通常的以历史时间顺序或是城市类型分类阐述的书,而更像是由对

实例的理解开始,从城市设计而非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探讨我们能从历史城市中

学到什么的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却并没有采取编年史的写法,只在书中某些个别之处偶

尔采用,作者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如果按照设计者的角度来写,也许会对设计者本

身的理论更为关注而并非城市本身,而且会过多涉及到一些理想城市即从未实现的城市等等,

这并不属于作者在本书中要重点讨论的范畴,因为比起这些,作者更为关注的是真正已经形

成了的城市。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设计师只是城市形成的参与者,但并不是唯一的

创造者,众多的其他因素会改变城市的面貌,并让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这也就是作者

在书中所不断强调的城市是个综合体的概念,是由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而成。在这诸多力

量当中,作者与传统历史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把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

文化、政治、社会结构等等这些对整体城市形式产生影响的因素上面,而对于其他的方面很

少涉及。

本书包括绪论在内一共六章。绪论中作者首先明确告知读者自己的基本立场与观点——

城市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只有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解读,地图史册的翻阅,

文化背景的了解,并把各种资料汇聚在一起才能充分了解一个城市形成如今样貌的原因。而 当开始了解城市起因问题时需要避免的是过分强调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因为各种元素的

作用是交互的,并不是单一性地发挥作用。对于城市,作者给予了这样一个解释,也可以算

作是接下来分章节进行详细论述的一个总括:城市是由建筑与人组成的场所,在这样的场所

中人们积极的发生着聚集行动,而城市具有的某种物质上的,或象征意义上的形态界限,使

得城市性与非城市性结构区分开来。在城市里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和相对应的收益的获得。城

市与乡村有着紧密的联系,互相提供着必要的服务与生活资料。城市必须依靠文字记录,同

时带有某种形式的纪念寓意。 在绪论中作者已把最基本的问题交代清楚,让读者充分了解到了他的立场和观点,于是

在接下来的五个章节中,作者的论述得以顺利地展开。 作者首先提到的是城市“有机”模式的问题,在探讨有机模式之前,他首先对城市形式

被归纳为规划与未经规划两个类别表示不赞同,在他看来,没有一个城市是仅仅由上述某种

力量而来,两者是相互依存,之间的联系是紧密而复杂的。从而可以得出的是,没有经过规

划的城市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城市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一个不断协调变化的过程,所以几乎没

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城市。作者在这里提到有机这个概念,是要借此对城市模式的形成做出论

述,科斯托夫反对将“有机”城市形式比拟为一种所谓的生物体的说法,而更愿意将其归纳

为对城市结构的一种方便的解释。这也是作者撰写本书的特点之一,将某个观点否定之后再

树立自己的论点,并会做好相应的一系列陈述与铺垫工作。 既然城市模式并非自然生成,那必然会有它相应的形成因素,对于城市模式的演变原因,

土地是首要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划分,村镇聚合等等。城市的选址与扩建在很大

程度上都会受到土地的决定性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城市的形状。除了对自然景观

的利用,对其的改造也是相当普遍。为了创造一个壮丽的城市形象,人们会对山体,水流,

及其平原进行改造,为的是造就按照人的意志而成的城市模式。这种规划不一定是严谨而规

整的,会因不同的需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所有这些因素归纳起来都是城市形式在物质方面

的决定因素。另外法律与社会秩序,属于社会结构方面的决定因素。这里作者以传统的伊斯

兰城市为例,由于其以种族为基础的邻里结构相当牢固,因此会在城市秩序中表现出明显的

私有化倾向。而这可以解释为“有机”模式的两个阶段,一是有意识的占据土地,二是体现

出某种社会等级或者精神。到了设计的层面,作者对于花园式的有机城市表现得更为青睐,

城市是建筑与人的集合,针对于街道布局的各种条例而形成的那种单调、笔直的城市大道,

简短、宁静的花园式的邻里关系更具有特色,那是个丰富的,田园般的环境。而对于后来出

现的现代主义的狂热浪潮,作者也明显表现出了反对,但并不是强烈憎恨的态度,也并不想 就此找回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因为城市形式是历史的事件,我们建造的东西就是我们

自己”[p91],只要考虑历史条件、地理因素和新时代的要求,并且承认“有机”是一种持久

的思想原则,就可以毫无顾虑地谈论城市形式。 尽管作者表现出了对有机模式相当的偏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网格是至今为止城市规划中

最常用的模式,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章,作者就论述了关于网格的问题。作为一种简便易行

的土地划分的方式,网格是一种极具可塑性,多变的规划系统,没有其他办法优于网格。网

格能满足当权者的象征需求,作者列举了中国唐代长安来说明这个问题,它是最严格的网格

式城市之一。从历史上来看,作者把网格功能归纳为两种,一是帮助建立有秩序的城市形式,

二是改造已有的不够条理的现状。科斯托夫认为正交是建立城市秩序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

简单的城市设计模式,针对于不同的地形特点,它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平地上,网格

也许是一种理性的土地划分方式,但是在山地上,或者是河流边,网格会有相应的顺应自然

的妥协。另外当然也有政治和社会结构等非自然因素的影响,网格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的可

适应性,最适合的是中等尺度的城市,对大都市的街区也可以承受。

除了网格,图形也是城市模式的一种,前面作者谈到的有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合

乎情理的,适应地形、适应人们生活规律的秩序,而在网格中,我们了解到的是一种能够适

应多样性的一种简单的几何模式。相比之下,这一部分要讨论的城市形式,则是由某个理想

的运作方式形成的一种绝对独立的构想。因此这些城市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且常

常需要借助完整的几何形式,如圆形,方形等等,并且严格遵守着向心的原则。但作者在这

里要研究的是理想城市而并非乌托邦,因为一个乌托邦并不一定是一座城市,过于空幻。这

种理想城市往往作为权力的形象代表,被统治者用来塑造某种视觉上的首要地位,最有力的

表现手法就是轴线和圆。轴线的出现往往有两种前提,一是宇宙观,二是文化表征。前者科

斯托夫认为中国是最具探索的例子,在中国的宇宙观中,地是立方体,而天是圆形。空间被

认为是一系列有规律重叠的方形,而这些方形的正中间是严格按照星象方位布置的都城。而

另一种标记政治秩序的手法,是按重要性递减的趋势从城市中心向外围扩散,而不是让一条

主轴线主导,包括向心和放射两种类型。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理想城市都不可能完全如它

们所希望的那样被建造,现实往往会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干扰。 最后一章节,作者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城市形式——城市天际线进行了论述。在

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天际线是天空与地面交接的线。在天际线这个概念出现之前首先出现的是

摩天楼这个词汇,摩天楼从某种意义上主宰了城市的主要形象,摄影与绘画描述了这种城市

形象,并使其更具有魅力,而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则是这其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天 际线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宣传,给到访该城市的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当权者最喜爱

向人民展示的城市形象。一个城市天际线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谨慎的,当一个地区旧的建筑

被拆除,而新的高楼则在原位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城市形象的出场与退场顺序,城

市的中心最终会高楼林立,城市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服从于权势者的自我宣传,在不断的妥

协与交涉中,城市的天际线逐渐形成。但是天际线并非是绝对的需要,很多城市模式中至今

仍维持的是一种平和的轮廓。 综观全书,虽然科斯托夫强调了自己撰写本书并不是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来进行,但在

谈到各种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时候还是遵循了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中世纪的一个基

本的历史过程。从全书结构来看,前三章即有机模式,网格及图形式城市,是对城市模式的

探讨,而后两章节壮丽风格与城市天际线更像是对在前三种模式下产生的城市某种特征的分

析与描述。此外,作者并没有采用新的理论或视角,他所做的更多的工作是证明或者说是论

述发生的机制与原因——即城市是经由什么样的过程而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类似于一种总结

分析式的撰写,这也许可以算作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本书抛开内容不谈,单凭图片本身就具

有极强的冲击力与说服力,也许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图片才使得作者尽量没有采用过于华丽

的文字处理,只是平实地分析着和反映着这样的历史城市。


相关内容

  • 甘肃武威中考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2015中考试题语文(扫描版,含答案) 武威市2015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9分)(1)(3分) chēng diān hún (2)(4分)山峰巍峨 陡峭峻拔 ...
  • 一百条裙子读书笔记
    一百条裙子读书笔记(一) 题目:<一百条裙子> 好词:粗鲁哄堂大笑又脏又乱恰恰相反偶尔忐忑不安九霄云外琅琅上口 独来独往显而易见谢天谢地莫名其妙集中精力金秋十月绿树成荫 宛如清新爽洁羡慕阳光闪耀七彩光环 好句:1.阳光闪耀,给海 ...
  • [稻草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认识<稻草人>作者: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 ...
  • 好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其著作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为我们创造的一套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看书不是为了量去看,还要有质 ...
  • [郭台铭与富士康]读书笔记
    那些年富士康给企业的启示 --<郭台铭与富士康>读书笔记 提起富士康,人们不仅会联想到它头顶上的光环如"iphone的最大代工厂","全球代工之王",也会想起2010年轰动大江南北的&qu ...
  • 读书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用心灵,去关注读书 大流乡第二实验小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以方塘作比,其间表现的读书时的那种灵气流动.精神清新.自得自在的境界, ...
  • 名人故事(2000字)
    名人故事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 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 ...
  • 读书笔记三
    院系:物电学院 班级:电科0911 姓名:董训锋 学号:2009111136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 ...
  • 数字化,翻开阅读的下一页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22日   10 版) 版式设计:蔡华伟 版式设计:蔡华伟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 数字时代 还应提倡完整阅读 本报记者  杨  旭 年初,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个消息令全球数字出版商颇为振奋:美国 ...
  • 以读书笔记深化名著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读书笔记深化名著阅读 作者:钟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第01期 无论是从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应试角度看,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