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 范文中心

"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09/23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学科技工作发展,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制定出台《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医学科技发展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医学发展向健康促进转变;二是组织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三是医疗服务向整合集成转变;四是产业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

为此,《规划》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规划》指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改善民生服务,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学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按照《规划》部署,“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等。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

《规划》提出了详细的技术目标和能力目标。如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重点开发30-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等。

从服务重心看,《规划》提出要关注农村和社区基层,推广一批适宜基层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这意味着基本药物和基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研究将比以往更易获得资金支持。(编辑 蔡明奕)

科技部网站公布昨日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规划》指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改善民生服务,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件称,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学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规划》指出,健康水平的提升成为衡量和评价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国家已经启动健康战略并正在实施,医学科研投入经费比重日益加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研究经费约占美国非国防领域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达到312亿美元,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英国计划在10年内向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研发投入150亿英镑。无论是投入经费总量还是科技经费的比例,我国医学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医学科技发展。

《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一批综合防控及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新方案,推广一批适宜社区、农村基层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有效提升疾病的防诊治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能力,为有效降低疾病危害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规划》还提出了详细的“技术目标”和“能力目标”。如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重点开发30-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等。

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网站公布昨日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规划》指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

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改善民生服务,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件称,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学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规划》指出,健康水平的提升成为衡量和评价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国家已经启动健康战略并正在实施,医学科研投入经费比重日益加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研究经费约占美国非国防领域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达到312亿美元,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英国计划在10年内向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研发投入150亿英镑。无论是投入经费总量还是科技经费的比例,我国医学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医学科技发展。

《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一批综合防控及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新方案,推广一批适宜社区、农村基层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有效提升疾病的防诊治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能力,为有效降低疾病危害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规划》还提出了详细的“技术目标”和“能力目标”。如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重点开发30-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等。(记者 宦璐 ○编辑 阮奇)

日前,由科技部、卫生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医学科技发展将遵循自主创新、重点前移、重心下移、加强转化和系统整合5项基本原则,重点解决我国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大幅提高医学科技的创新能力,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医学科技发展要着力推进4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医学发展向健康促进转变;二是组织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三是医疗服务向整合集成转变;四是产业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

《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要着力突破20项~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重点开发30项~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研发50项~80项适宜农村、社区基层的疾病诊疗技术、健康促进技术及创新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同时,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心理疾患、出生缺陷等30个~50个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构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8个~10个专科/专病协同研究网络,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的新机制,实现医学科技发展模式、资助策略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初步转变,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医学科技发展的8项重点任务,包括发展“组学”、系统生物学、纳米医学等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个体发育、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中医药等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加强疾病流行病学、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等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突出新型诊疗技术、适宜技术、数字化医疗技术等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强化老年、妇女儿童及残疾人的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加强传染病、医学应急救援、战创伤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构筑安全屏障;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新型医学研究、临床协同研究网络、大型队列研究基地、医学科技信息和战略研究平台等整合体系建设,支撑医学发展。

11月15日科技部发布《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医学科技前瞻性研究的战略基点。

国家政策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扶持力度正在加大。在“十一五”国家启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后,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将共投入400亿资金扶持创新,已经有一批极具市场潜力的新药进入研究阶段。

新药研发造就重磅品种。(1)生物产业是全球新医药未来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重点。全球生物制药发展迅速,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生物产业的扶持力度。(2)小分子靶向药物有望成为化药领域新一代抗癌明星。

由于靶向药物并不只是针对一种癌症,产品可以获准新的适应症来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有望在该领域培养出自己的“重磅品种”。

医疗器械产业三大驱动器:(1)技术升级加速进口替代。我国医疗器械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差距,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不少本土企业已积累与外企竞争的优势。可重点关注高值耗材、彩超设备等市场。(2)并购扩张提升行业集中度。医疗器械行业较药品行业发展晚,行业集中度低,正在进行迅速的行业内整合和并购,具有渠道、技术、资本优势的医疗器械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获得长期优势。(3)全球医疗费用控制带来出口契机。

欧美政府在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政策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以价格优势将获得大量出口订单,相比于药品,医疗器械更容易通过国外审批。

现代中药发展与创新药并重:(1)研发现代化。创新中药品种定价优势明显,同剂量的定价数倍于传统品种;对应的,现代中药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也明显较高。(2)药材资源现代化。行业的高度分散是难以规范的重要因素,大型企业的介入、整合是必然趋势。

重点关注公司:研发实力卓越的国内化学药龙头企业恒瑞药业;重组蛋白药物领域中将进入多产品组合时代的中国最大基因工程公司金赛药业(长春高新[44.56 1.04% 股吧 研报]子公司);后续新药储备丰富、具有成长为优秀专科药企业潜力的莱美药业[16.30 2.84% 股吧 研报];注重新剂型研发的现代中药领先企业天士力[42.48 2.48% 股吧 研报]。重点关注整合前迈瑞彩超代工厂深圳威尔德,并购优秀医疗器械渠道商上海佰金,带来巨大整合效应和业绩弹性,向医疗器械行业全面进军的宏达高科[12.99 -1.81% 股吧 研报]。


相关内容

  • 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关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 考 摘 要 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性,就业指导 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着就业指导课在提升大学生 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和树立创业意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 在 ...
  • 支持精准医疗的国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DOI:10.3969/j.issn.1671-3982.2016.02.004 ・研究与探讨・ 支持精准医疗的国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杨春华,王天津,黄思敏,刘 娜,王 颖 [摘要]实现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医学目标,需要可靠的证据支持.信息技 ...
  • 法宣在线习题答案重要和新制定.新修改法律法规解读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解读 1.(单选题)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 过( ). A.五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三个月 o o o o 正确答案:B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 ...
  • 1张杰简介
    1.张杰简介 张杰,男,1956年生,浙江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俄语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 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 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语言符号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巴 ...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中国临床医生>%""'年第.-卷第-期(总%!$) %. !!!!!!!!!!!!!!!!!!!!!!!!!!!!!!!!!!!!!!!!!!!!!! ・地坛抗疫课堂・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张为 ...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考点解读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张辛考点解读 解读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解读二 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医疗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年6月第7卷第6期Journalof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June2009,V01.7・No.6 ・505・ Editorial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医疗 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 ...
  • 学者解读十二五规划:让地方政府有钱改善民生
    2010年11月02日 03:35广州日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9条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 "十二五"可说是个转折点.过去我们更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而未来,我们将更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惠及民生:过去更多强调强 ...
  • 市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学重点学科整体水平和学科经费使用效能,带动全市医学进一步发展和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有关法规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 ...
  • 20XX年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