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名词解释重点 - 范文中心

宏微观名词解释重点

01/30

1. 第16章:交换经济:两个或多个消费者之间交换两种商品的市场。

2. 帕累托有效配置:一种商品配置,指一个人的境况无法在其他人的境况不变坏的情况下

编号。

3. 第18章: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

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4. 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污染是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一般例子。它可以通过排污标准,

排污费,可转让排污许可证或者通过鼓励再生利用得到纠正。在成本和收益都存在不确定性时,这些机制的选择,取决于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

5. 产权:规定个人或企业可以对他们的财产行使权力的法律规则。P609-612

6. 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

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在没有战略行为时,讨价还价的解决办法是有效率的,但是一般不大可能有效率,因为各方经常有战略行为。)

7.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指增加一个额外消费者

的边际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使用这件商品。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种商品,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

8. 恩格尔曲线和需求曲线09年:需求曲线是在保持收入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表明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某一商品的需求量的一条曲线。而恩格尔曲线是在保持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收入联系起来的一条曲线。

9. 套利10年:广义的套利在金融工程的定义中是指可以通过金融工具的组合建立一种投

资组合,建立该组合时不需要成本,而且将来可以产生非负的收益。实际中,套利意味着有风险的头寸,它是一个也许会带来损失,但是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带来收益的头寸。

10. 以牙还牙策略10年:是指在一个重复博弈中,选择前一轮对手所选择的一种策略。以

牙还牙策略将与合作者保持合作,而报复不合作者。

11. 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即消费者可以比较和排列所有的篮子;2可传递性,即

A>B,B>C,则A>C;3越多越好,商品被认为是令人愉悦的。4边际替代率递减

12. 预算线:预算线代表了消费者用尽其所有收入购买的商品的所有组合。

13.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与理想生活成本指数:CPI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与劳务的价

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一个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是计算要以多少成本,以当前价格购买一个商品组合,才能达到在基期以基期价格消费的一个商品组合所达到的相同效用水平。

14.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拉氏指数表示以现期价格购买一个基期选定的商品组合的成本,

相对于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的成本的比值。帕氏指数表示以现期价格购买现期选定的一个商品组合的成本,除以用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的成本。或者,拉氏指数是用一篮子固定产品计算的物价指数,加权数固定,拉氏指数没有考虑到替代效应,高估了生活成本;帕氏指数是用一篮子可变产品计算的物价指数,帕氏指数加权数可变,且没有考虑到替代效应可能带来的消费者福利的减少,低估了生活成本。

15. 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拿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交换的比

率。

16. 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商品的

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

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18. 信息的价值:完全信息的价值是信息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与信息不完全时进行选

择的期望收益的差额。即,当存在不确定性时,消费者是基于有效信息进行决策的,如果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信息,就能进行更好地预测,风险也因此可以降低,从而信息是有价值的商品。

19. 捐赠效应:又称为禀赋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

品,那么它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为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20. 边际相等原则:指为了最大化效用,消费者应该使得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带

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21. 纳什均衡:给定竞争者的行为,各厂商采取它能采取的最好的行为。

22. 例如,在一个各厂商生产可替代产品并通过定价进行竞争的市场。纳什均衡就表现为,

给定竞争者的价格,各厂商确定自己的价格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没有哪一个厂商有改变自己价格的冲动。

23. 纳什均衡的概念极其依赖个人理性,若博弈方不能确定对手的理性程度时,为了保险起

见,他们也许会放弃纳什均衡。

24. 囚徒困境揭示了在静态博弈过程中,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不一定能实现集体利益的最

大化,也不一定能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博弈过程存在效率的损耗。

25. 外部性: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不利的或有利的影响,这种影

响产生的损失或者利益不是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承担。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26. 掠夺性定价:旨在赶出一个或多个竞争者或禁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的一种策略,该策

略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的故意行为,实施该行为的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是为了吸引顾客,并以此为代价赶走竞争对手,在短期会亏损,在一定时间到达目的后,会提高价格,占领市场。

27. 埃奇沃思盒形图:用来表示两种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其中假设在这种活动中所消费的

产品或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是固定的。盒形图用来分析交换过程和消费活动的情况。其主要特点是,盒形图中没一点都代表这两种商品的总供给在这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

28. 有效配置:当没有消费者能够在不使别人的境况变糟的情况下通过贸易使自己的境况改

善时,这种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29. 契约曲线:契约曲线包含了所有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配置。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有

效率的。因为一个人不能在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糟糕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不再可能进行互惠贸易的配置点。这些配置点有时叫做帕累托效率。

30. 效用的可能性边界:是在交易的一般均衡条件下个人所获得的各种效用水平的组合垫的

轨迹。该边界之外的点都是消费者不能达到的效用组合点,该边界之内的点都是消费者在既定约束之夏效用没有达到最大化的点。

31. 公平和完全竞争:一种导致帕累托有效率的竞争性均衡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公平的,社会

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依靠政府在家庭之间再分配收入或商品以实现公平的目标。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可以这样描述: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有效配置(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32.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技术和可投入品数量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所能达到的最大产

量。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内的点表明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生产,边界之外的点是不

可能达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向内弯的。

33.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每个人都在竞争性市场上进行贸易,则所有互利的贸易都将

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牌值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该定理说明了完全竞争的均衡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34. 比较优势:如果国家1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来说,比国家2生产该

商品的成本低,国家1就在生产该商品方面对国家2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同于绝对优势,一个国家如果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他在生产该商品方面就具有绝对优势。

35. 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扩散:当存在比较优势的时候,国际贸易具有使一个国家在其生产可

能性边界之外消费的效应,结果消费者的境况得到改善。

36. 第17章: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事件的参与者中,一部分人掌握比其他人更多的信

息,这部分人能够利用信息上的优势获得经济上的更大利益。

37.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重要的外生特

征,交易市场上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或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

38. 道德风险:指当信息不对称时,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采取的行动,由此发生

的,具有私人信息或信息优势的一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动,而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的情况。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的另一种情况。逆向选择属于事前非对称信息情况,道德风险属于事后非对称信息情况。

39. 委托代理问题:是在代理成果取决于代理人的主观努力和其他客观因素时,由于代理人

和委托人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无法区分代理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因而无法有效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可能牺牲委托人的利益去追求他自己的目标。(解决办法:不能通过政府干预,只能通过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设计来解决,如考虑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长远发展等指标)

40. 效率工资理论:又称偷懒模型。效率工资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和工人

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雇主给雇员支付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是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雇主是理性的选择。偷懒模型是效率工资理论假定中最有代表性的模型,认为传统的的劳动力供给理论以小时单位或一些其他个人供给时数作为测度并不符合现实,企业需要的本质不是劳动小时,二十雇佣工人的某种服务。

41. 市场失灵:指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有很多情况会导致资源不能达到有效的配置。一

般来讲市场失灵主要由以下四种情况引起的,即垄断势力,外部影响,公共势力和不完全信息。

42. 解决外部性的方法:1政府管制,如对污染的管制;2征税和补贴,政府对带来外部成

本的经纪人征税,税额等于边际外部成本。同时政府也可补贴激励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3赋予产权,科斯定理;4合并企业,目的在于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合并后的企业会以整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43. 价格主导:指某行业中有一家厂商作为价格领袖,决定商品价格,其他厂商按此价格出

售商品。

79. 黏性价格模型:是阐述黏性价格对总供给的影响的模型。粘性价格指不能迅速地反映产品市场供求变动,只能缓慢调整价格。黏性价格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该模型用公式表示为:Y=Y(自然率水平)+a(P-EP ),EP 为预期物价水平。说明了产出与自然率水平的背离与预期物价水平的背离是正相关的。

80. 不完备信息模型:是阐述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不能掌握所有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总供给的模型。不完备信息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即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还假设经济中每个供给者只生产一种单一产品并且消费多种产品。他们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和相对变动,不完备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物价超过预期时,供给者增加其产出。由Y=Y(自然率水平)+a(P-EP )可知道,当实际物价水平背离预期无价水平时,产出背离自然率水平。

81.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β*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其中周期性失业是失业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即为u-u^。

82. 适应性预期:是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修正以后的预期的方式。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反映经济现实,但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是,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它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83.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可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原因是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成本升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在产量达到最大时,当需求再继续增加,供给也不会增加,引起价格上涨。通常有两大类:一是实际因素,需求扩大。二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减少(实际货币余额增加,LM 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

84.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引起的一般价格睡皮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可分为工资推动型和利润推动型。

85. 牺牲率:是指通货膨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所必须放弃的实际GDP 的百分比。典型估算是5%左右,即通货膨胀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一年的GDP 必须牺牲5%。

86. 理性预期:又称为合理预期,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之一,是指人们可以最好的利用所有可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预期。含义有三个:1 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2 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作出预期是力图获得一切有关信息;3 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也会及时有效修正,使得长期内预期保持正确。

87. 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4个重要假设:1 理性预期;2 个体利益最大;3 市场出清;4 自然率。

88. 自然率假说: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该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

人们对经济变量所做的预期的误差。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89. 滞后作用:是用来描述历史对自然率的长期影响的术语,是一些经济学家向自然率提出挑战的一种假说。该假说认为,总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而在长期中,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和就业的失业水平。淡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提出总需求甚至在长期也能影响产出和就业而向自然率假说提出挑战,他们指出存在若干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衰退可能通过改变自然失业率而给经济留下长期伤害。

89. 泰勒规则: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是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该规则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货膨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课本中泰勒规则的表达式如下:资料书P223

90. 泰勒原理:指一种关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准则,其主要结论是: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上升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

第15章稳定化政策

91. 积极地政府政策:又称为支持稳定政策,认为经济经常遭受冲击,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说明了经济冲击可能引起衰退,除非运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否则这些冲击将会引起低产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不必要且无效率的波动。他们认为经济政策在稳定经济上是成功的。

92. 消极的政府政策:又称为反对稳定政策,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较长的时滞期,稳定经济的政策最终可能破坏经济的稳定。此外决策者对经济的预测能力有限,再加上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极大地影响政策效果。他们还认为经济本身有较强的自我稳定功能,所以不主张用政策干预经济。反对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内在时滞: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做出反应的政策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主要指财政政策的时滞性。产生原因是政策决定着在冲击发生与认识冲击并作出决策之间需要时间。

2 外在时滞:政策实施与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主要指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产生原因是政策并不能立即产生影响。

3 市场机制所牵涉到的为数众多的变量和因素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能运用的有限的手段难以奏效。即市场机制复杂多变,而能用到的手段有限。

4 尽管政策正确而适时,但官员们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治考虑不予执行,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政治经济周期。政治性经济周期:指官员们为选举利益而操纵经济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的波动。

93 卢卡斯批判: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比如依靠标准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的影响。含义:卢卡斯强调了人们如何形成未来预期的问题,认为预期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预期影响着各种经济行为。因此当决策者估算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对政策变动做出什么反应。卢卡斯认为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这种影响。这种对传统政策评估的批判就是卢卡斯批判。

卢卡斯批判给出的教训:狭义的:评价不同政策的经济学家需要考虑政策如何影响预期,从而影响行为。广义的:政策评估是困难的,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经济学家应该表现出必要的谦虚。

94. 斟酌处置政策与固定政策规则:1斟酌处置政策观点:认为决策者应该在事件发生时自由作出P235

95. 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付做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功能。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1自动调整的税收。在经济高涨时,大多数居民家庭收入随之增长,因此政府税收增加,而且增

幅超过居民收入增幅,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增长,即抑制总需求,使经济增长降温。假如经济衰退,情形正好相反。2 财政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减。经济繁荣时,转移支付大大减少,税收大量增加,有利于抑制抑制需求进一步膨胀;而经济萧条时,政府转移支付(救助金)增加,以维持一定的消费需求,减轻社会经济下滑。

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税收结构,转移支付结构及其水平。但总的来说,它的作用很有限。内在稳定器只能对经济的剧烈波动起到某种遏制,缓解作用。

96. 时间不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的政策的倾向。政府行为如果经常表现出不一致性,会使公众不再相信政府,甚至采取相反的政策,这会提高政府政策的运行陈本。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97. 资本预算:是一种既衡量负债又衡量资产的预算程序,它考虑到了资本的变动。采用资本预算,净国债等于政府资产减去政府负债。按现行的预算程序,当政府出售其资产时,预算赤字会减少,但在资本预算时中,从出售中得到的收入并没有减少赤字,因为债务的减少被资产的减少抵消了。同样,政府借贷为购买资本品筹资并不会增加赤字。

98:周期调整性预算赤字:有时称为充分就业预算赤字。是根据对经济在其产出和就业自然率运行时,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的估算而做出的。周期调整性预算赤字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指标,因为它虽然反映了政策变动,但不反映经济周期的当前阶段的影响。

99. 李嘉图等价定理:该理论认为,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者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应该是相同的。李嘉图等价理论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公债对宏观经济是有益的观点。但实际上,李嘉图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第17章:消费

100:凯恩斯消费函数

101. 费雪消费理论

102.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103.持久收入消费模型:p253持久收入假说又称为永久收入假说,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该假说认为人的收入会有暂时性的变动,现期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两部分。持久收入是在收入中人们预期持续到未来的那一部分,暂时收入是在收入中并不可预期的那一部分,弗里德曼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

104:随机游走消费假说:该假说把持久收入假说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有着理性预期的假设结合起来。它意味着消费的变动是不可预测的,消费遵循随机游走。因为消费者只有在接到关于其一生资源的消息时,才会改变其消费。

106. 即时满足的吸引力:心理效应对理解消费者行为的理解是重要的。特别的由于人们对即刻满足有着强烈的愿望,他们可能显示出前后不一致的行为,并且其储蓄可能最终少于其意愿。

107. 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于平均消费倾向是相对而言的,是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化。MPC=消费的变化/收入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Y 用于消费C 的比例。APC=C/Y。

108. 跨期预算约束:指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可用于现在和未来消费的总资源,它是费雪模型中的一个概念。

109.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为取得现金,用未到期票据向银行通融资金的行为。银行按一定的贴现率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贴现人。票据到期时,银行持有票据向出票人,背书人或承兑银行兑取款项。

110. 借款约束:指一些消费者在需要借贷来满足现期消费使一生消费平滑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使得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不能大于现期收入。在存在借贷约束时,消费者选择的现期和未来的消费组合就必须既满足时际预算约束,又满足借贷约束。

111. 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假定在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C=aW+bY。W 表示财富,a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b 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收入。该假说认为,理性人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来安排自己一生的消费,并保证每年的消费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 112. 预防性储蓄:指为应付不确定性因素而准备的额外储蓄。

113. 永久收入假说:又称为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们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性收入,即偶然的,未预期到的临时性收入,另一部分是持久性收入,指消费者在较长时期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水平。人们在计划自己的消费水平时,是把消费和持久性收入联系起来。而短期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因此消费是永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第18章:投资

托宾q 值: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q=现有资本的市场价值/其资本的重置成本。

114. 奥肯定律:是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经验统计规律。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115:在一个封闭经济中,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支出增加,因为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降低(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而刺激投资。而小型开放经济中,货币供给的增加使通过影响汇率而不是利率(因为小型开放经济中利率等于世界利率,为固定)来影响收入。

116:保护主义的贸易限制,实际上提高了实际汇率,因此没有改变贸易余额,但却是影响了贸易量。由于实际汇率升值,本国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相对国外更贵,因此虽然保护主义减少了进口量,但同时也导致出口减少。因此在新的均衡处,净出口不变。平均而言,整个社会的状况恶化了。

117: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是小型开放经济,针对短期,在浮动汇率下因此价格不变,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有关,因此通过进口配额或者征收关税等减少对进口产品的需求时,最终只是导致汇率和实际汇率上升,但是并不影响收入。减少进口,在汇率不变时NX 右移,由于提高了汇率,等量的减少了NX ,因此在新均衡点,产出(收入)Y 不变。总体效应只是贸易减少了。而在固定汇率下,贸易限制引起了货币扩张而不死汇率升值,因此会提高进出口,进而提高总收入。

118: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货币扩张,保护主义分别对汇率和收入(产出)的影响 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扩张,货币扩张,贸易政策对汇率和收入的影响。

119:通货的官方价值的下降被称为货币贬值,通货的官方价值上升被称为货币升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货币贬值使LM*曲线向右移动,起作用类似于浮动汇率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货币贬值扩大了净出口,提高了总收入。相反,货币升值减少了总收入。

120:实行固定汇率的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如发行债券),初始影响是使LM*曲线向右移动,这降低了汇率,然而由于套利的攒在,导致货币供给与LM*曲线又回到它的初始位置,因此在固定汇率下通常实施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但是采用固定汇率的国家也可以实施一类货币政策,可以决定改变固定的汇率水平。即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

121:同样,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初始时,会使收入Y 增加,但是由

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了汇率,使净出口下降,净出口的下降正好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增加效应。因此财政政策无效。

12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总结:任何经济政策对小型开放经济的效应都取决于汇率是浮动还是固定的。在浮动汇率下,只有货币政策才能影响收入。财政政策通常的扩张性影响被通货价值的上升和净出口的减少抵消了。而在固定汇率下,只有财政政策能影响收入。因为货币供给致力于把汇率维持在所宣布的水平,货币政策的正常能力丧失了。

123:不可能三角形:

124:G 和T 不变时推出一般的IS 曲线,实际货币余额不变时,推导出一般的LM 曲线,因此当政府购买G 和税收T 变化(财政政策),IS 曲线会移动;当实际货币余额M/P变化(货币政策)时,LM 曲线会移动。

125: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价格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更多。消费者支出的增加引起IS 曲线扩张性移动,从而导致更高的收入。

126:总结:IS-LM 曲线中,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左移;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 曲线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使LM 曲线左移。

127:财政政策使LM 曲线移动,带来产出增加或减少,但是IS-LM 模型中均衡收入的变化要小于凯恩斯交叉中均衡收入的变化,原因是在凯恩斯交叉图中,假定利率不变,而在IS-LM 模型中利率会发生变化。如政府购买增加,在产品市场上,计划支出增加,收入增加;从而在货币市场上,收入的增加使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增加,导致实际利率上升;而实际利率的上升又会抑制产品市场的投资,是投资减少,从而减少了收入的增加(挤出效应)。 128:货币传导机制: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在货币市场上,会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产品市场上计划投资的增加,使产出增加。这即是货币传导机制,即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产出和就业。

129:大萧条的假说:1. 支出假说,是对IS 曲线的冲击;2. 货币假说,是对LM 曲线的冲击。 130:不可能三角形: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其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利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和货币危机的冲击等,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


相关内容

  • 03130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 03130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信息时 ...
  •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基础
    第 42 次课 日期 周次 星期 学时:2 内容提要: 第十一章量子物理基础 §11.1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德布罗意假设 二.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验证 三.德布罗意假设的意义 四.电子显微镜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 ...
  • 20XX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9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 ...
  •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 ...
  •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2009年教学设计化学科 >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化 ...
  • 论中药与西药的区别[1]
    论中药与西药的区别 摘要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 ...
  • 第2课时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和原子 教案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
  •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自西方文明发源以来,"理性"一词就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成为贯穿西方文明历程的核心概念.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理性典范 ...
  •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例1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例 泰兴市大生初级中学 蒋勇 [设计思路] 分子仅凭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物质的微观性质可以通过宏观现象反映出来.本节课按照科学家研究物质的过程与方法来展开教学内容,即:根据观察到 ...
  •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 ...